第1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一、 出示图片
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二、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三、找颜色
“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四、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五、送自己回家
“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第2篇教案
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茶叶蛋的妈妈是谁?”“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是鸡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我们已经参观了小菜场,发现了许多有关蛋的“秘密”,在参观采访中,孩子也了解到鸡、鸭、鹌鹑、鹅会生蛋。回来后,大家还津津乐道,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并和孩子收集“哪些动物会生蛋”的资料。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新近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活动准备:
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版面上贴有YES、NO 字样,并画有两个圆圈供孩子选择用。
活动过程:
1、智游:Yes or No
玩法:教师拿出一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师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 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 师再问:Bird 会生egg吗?师说:“One two start。”孩子们开始选择(站在两个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如有争议就请“电脑博士”、搭班老师或有此经验的孩子等方式进行确认。确认后,请孩子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 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
2、交流经验: 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生蛋宝宝的?
3、评出冠军: (1)数数你得到了几颗星。(2)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作为教师要有灵敏的双耳、敏锐的目光去聆听、去捕捉孩子中间生成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壳颜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动物会生蛋。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强。当然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在活动中教师既像孩子一样在学习、探索,又是整个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协作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导、向导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大力配合。
第3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5、教师小结。
第4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2、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找颜色
“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3、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4、送自己回家
“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第5篇教案
游戏目标:
1. 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游戏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 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 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 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 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第6篇教案
游戏目标:
1. 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游戏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 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 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 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 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第7篇教案
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
(2)感受活动的趣味性。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指导要求:
(1)学小鸟飞到活动场地。
(2)一个跟着一个双脚并拢跳,不推挤。
(3)双脚要并拢跳在圈圈里。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8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第9篇教案
一.活动内容:智力游戏《表情娃娃》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5、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第10篇教案
游戏目的:练习用英语数数,复习学习过的人体器官的英文单词,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快速反应力。
游戏过程:
首先告诉幼儿,老师说"one"时,小朋友手指头发并讲出hair。老师说:"two"时,小朋友手指脸并说 出face。老师说:"three"时,小朋友手指耳朵并说出ear。老师说:"Four"时,小朋友手指眼睛并说出ey e。Five-一鼻子-一nose,Six-一嘴-一mouth,seven-一双肩-一shoulder,eihgt-一腿-一leg,nine -一手-一hand,ten-一脚-一foot。经过反复练习,熟练以后可以让一名幼儿来数数,其余幼儿找出相应的 器官,讲出英语单词,并且可以抢答。要求幼儿手口一致,教师数数时应由慢至快,并注意幼儿讲的是否正确 。
第11篇教案
游戏目的:通过让幼儿扮演时针来掌握句子"It's××",使他们掌握英文数字1-12。
材料准备:数字卡片1-12,时针一个。
游戏过程:
请12名幼儿分演12个钟点,围站成一圈。请一名幼儿扮演时针。游戏开始,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 了?"幼儿说:"1点"或"2点","时针"要用英语讲"It's One……"并伸直左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 转,转到1时停止,手指尖指向1点,扮演钟点的幼儿举起卡片one,此后游戏继续进行。要求扮演时针的幼儿 要手口一致。
看谁算得快游戏种类:计算游戏。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复习巩固一些英语单词(如1-12,加,减)(Plus、minus)。
准备:写有加减法计算题的数字卡片若干。
游戏过程:
教师手拿数字卡片用英语出题,让幼儿观察后马上回答得数,然后,用英语把整个算式叙述一遍。为了增 加游戏的难度,可以把幼儿分成两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最后看哪组取胜。
第12篇教案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几种颜色和小动物的英语口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游戏准备:红、绿、黄色灯牌,方向盘,将墙壁布置成迪斯尼乐园;墙上贴小动物卡片,小动物头饰。
游戏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去迪斯尼乐园参观,乘公共汽车,路上经过交通岗教幼儿认识红、黄、绿灯,并用英语说出 灯的颜色。来到迪斯尼乐园,"饲养员"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如小鸡、蝴蝶、老虎、象、青 蛙等,参观后,请小动物到幼儿园作客。
捉小虾游戏种类:体育游戏。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躲闪及反应力,复习英语的数字。
游戏准备:将场地划分好作池塘。
游戏过程:
请幼儿站成圆圈作池塘,用英语编号,双号幼儿为虾,单号幼儿为石头。"石头"必须双手叉腰,"虾" 在池塘里游玩。如果圈外的"鱼"进到池塘中,"虾"必须躲在石头后面,不要被鱼捉住。一块石头后只能躲 一只虾。"虾"和"石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第13篇教案
活动目标:1、能根据指令作出各种动物动作。
2、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魔术帽、魔术棒、小鸭子和小兔子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 引出:教师扮演魔术师出场
教:小朋友们好,大魔术师给你们带来了精彩的魔术,想看吗?
2. 魔术表演
1) 魔术师表演:
挥动魔棒:“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个小鸭子”。从帽中取出青蛙图片:“哇,魔术师表演得棒不棒?给我拍拍手。
同上再变出小兔子,并请小朋友学学小兔子怎么走
2) 请配班老师一起表演
魔术师挥动魔棒说:“变变变,把黄老师变成花蝴蝶”配班老师模仿花蝴蝶飞
魔术师再次挥动魔棒:“变变变,把黄老师变成毛毛虫”没变,魔术师用魔棒在黄老师头上一指说:“叮咚”,马上蹲下变成石头
3. 魔术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教师提出要求
1)“变变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魔术师巡视,变得不对孩子的用魔术棒在他头上点一下“叮咚”,该名孩子立即蹲下做石头状。
2)“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小猴子”
3)“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小金鱼”
游戏可循环继续。
4. 邀请幼儿当魔术师进行表演
教师:魔术师累了,想休息一下,谁愿意来当魔术师表演?
1) 邀请一名幼儿当魔术师,为他戴上帽子,挥动魔术棒,开始游戏
2) 继续邀请其他孩子,轮流表演,其他孩子集体表演
5. 结束:
教师:魔术师今天太高兴了,和小朋友们一起变了那么多游戏。好了,我要回家了,下次再和你们一起玩。拜拜!
小班智力游戏:变变变
执教者:刘蒙
第14篇教案
游戏目标:
1. 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游戏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游戏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 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 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 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 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第15篇教案
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茶叶蛋的妈妈是谁?”“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是鸡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我们已经参观了小菜场,发现了许多有关蛋的“秘密”,在参观采访中,孩子也了解到鸡、鸭、鹌鹑、鹅会生蛋。回来后,大家还津津乐道,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并和孩子收集“哪些动物会生蛋”的资料。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新近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版面上贴有YES、NO 字样,并画有两个圆圈供孩子选择用。
活动过程:
1、智游:Yes or No 玩法:教师拿出一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师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 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师再问:Bird 会生egg吗?师说:“One two start。”孩子们开始选择(站在两个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如有争议就请“电脑博士”、搭班老师或有此经验的孩子等方式进行确认。确认后,请孩子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 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
2、交流经验: 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生蛋宝宝的?
3、评出冠军:
(1)数数你得到了几颗星。
(2)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作为教师要有灵敏的双耳、敏锐的目光去聆听、去捕捉孩子中间生成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壳颜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动物会生蛋。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强。当然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在活动中教师既像孩子一样在学习、探索,又是整个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协作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导、向导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大力配合。
第16篇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记忆图片并寻找规律。
2.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
(一) 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 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二) 玩游戏
1.水果类
2.动物类
3.图形类
(三) 体验颜色规律
1.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刚才是我翻一张,你记住一张,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
(幼儿记忆一会,然后遮住这16张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知道幼儿可以站起来回答。)
2.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教师小结。
(四) 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第17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① 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 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 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2、 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找颜色
“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3、 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4、送自己回家
“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第18篇教案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几种颜色和小动物的英语口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游戏准备:
红、绿、黄色灯牌,方向盘,将墙壁布置成迪斯尼乐园;墙上贴小动物卡片,小动物头饰。
游戏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去迪斯尼乐园参观,乘公共汽车,路上经过交通岗教幼儿认识红、黄、绿灯,并用英语说出 灯的颜色。,!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来到迪斯尼乐园,"饲养员"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如小鸡、蝴蝶、老虎、象、青 蛙等,参观后,请小动物到幼儿园作客。
捉小虾游戏种类:体育游戏。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躲闪及反应力,复习英语的数字。
游戏准备:
将场地划分好作池塘。
游戏过程:
请幼儿站成圆圈作池塘,用英语编号,双号幼儿为虾,单号幼儿为石头。"石头"必须双手叉腰,"虾" 在池塘里游玩。如果圈外的"鱼"进到池塘中,"虾"必须躲在石头后面,不要被鱼捉住。一块石头后只能躲 一只虾。"虾"和"石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第19篇教案
游戏目的:
通过让幼儿扮演时针来掌握句子"It's××",使他们掌握英文数字1-12。
材料准备:
数字卡片1-12,时针一个。
游戏过程:
请12名幼儿分演12个钟点,围站成一圈。请一名幼儿扮演时针。游戏开始,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 了?"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说:"1点"或"2点","时针"要用英语讲"It's One……"并伸直左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 转,转到1时停止,手指尖指向1点,扮演钟点的幼儿举起卡片one,此后游戏继续进行。要求扮演时针的幼儿 要手口一致。
看谁算得快游戏种类:计算游戏。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复习巩固一些英语单词(如1-12,加,减)(Plus、minus)。
准备:写有加减法计算题的数字卡片若干。
游戏过程:
教师手拿数字卡片用英语出题,让幼儿观察后马上回答得数,然后,用英语把整个算式叙述一遍。为了增 加游戏的难度,可以把幼儿分成两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最后看哪组取胜。
第20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二、重点及难点: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