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班教案 >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

时间:2022-03-13 16:12:54

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班音乐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

  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2.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 “<”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

  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质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与组织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

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gt;”和 “&lt;”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班的幼儿认识了等于号,却没有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有现实的需要。再者,我认为本活动趣味性较强,能吸引幼儿,并且有肢体活动参与。选材符合新《纲要》精神;既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又是幼儿所感兴趣的。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两个数字娃娃的中间,用肢体动作表示大于号或小于号。

  游戏数次,可以让幼儿集体扮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学习变不等式为等式。

  我们的等于号可不开心了,它说小朋友认识了新朋友就把它忘了,它也要来做游戏。

  怎样才能在5和7,4和8的中间放上等于号呢?

  四、幼儿作业练习,巩固知识。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

  五、室外延伸游戏

  我们找朋友一起来玩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达到,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还要加强练习。

  2.数字宝宝头饰准备不够多。

  3.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学习过程积极主动。

4.大班数学活动认识“&gt;”和 “&lt;”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教学反思:

  认识“大于”、“小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本次数学活动适合大班上学期进行,引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小于、符号,接着是出示图卡进行集体练习,此环节进行时间较长;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出示“看图片填数字”的游戏卡,请幼儿完成,集体检查。第三个环节是抽卡片做图形的游戏。请2个幼儿上来抽取卡片各一张。然后在请个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字做出相应的符号,用身体来演示。这节数学活动目标基本上达成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分别为:“为什么用小于号呢?”可以改成为“为什么是小于号?”教师的指导应该使符号存在于教学之中,不可脱离,应该先强调数学关系后再学习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这节活动想到了自己的常规数学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处理?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

  2、幼儿园数学课的教师用语在课前非常值得揣摩,怎么提问、怎样总结与评价都值得推敲;

  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4、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做深入思考,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等等。

5.小班音乐教案;猫捉老鼠几点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猫捉老鼠几点了

  活动目标:

  1、对民间童谣有兴趣,喜欢用童谣做游戏。

  2、倾听指令,并根据指令作出反应,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小老鼠卡片、小背心、帽子和书包、花环、颁奖音乐、老猫头饰、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学习童谣

  教师可通过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二、游戏一“猫捉老鼠几点了”

  玩法:幼儿扮老鼠,老师扮猫,一问一答念儿歌,最后老师说出衔走花花洋伞的老鼠是怎样的,符合条件的老鼠要赶快逃到旁边,否则要被猫抓走。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是否逃得对,没有逃的是否有遗漏。

  规则:能听清指令,正确逃跑的老鼠为赢。没有逃或逃错的老鼠为输,要被老猫抓走。

  三、游戏二“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幼儿装扮自己,将自己变成穿着不同的老鼠”

  玩法: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卡片上老鼠的样子,用背心、书包和帽子等装饰物来装扮自己,并记住自己的号码,能用完整语言表述自己是一只怎样的老鼠。玩法同前,幼儿扮老鼠,老师扮猫,一问一答念儿歌,老师说出衔走花花洋伞的老鼠是怎样的。游戏不断进行,教师提出的条件不断变化,并增加难度。如戴帽子穿背心、穿背心不背书包……

  规则:装扮完请两位好朋友帮助检查自己的打扮是否与图片吻合;听清条件逃跑正确的老鼠为赢,没有逃或逃错的老鼠为输。

  四、游戏三“根据老鼠号码进行游戏”

  玩法:幼儿知道自己图片上的号码,教师要不断变化要求,并增加难度。如号码比6小、比2大比8小、号码是比6大的双数、不穿背心号码比8小……

  规则: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否则也算游戏失败,接受暂停一次游戏的惩罚。

  游戏结束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游戏状况为胜利者颁奖,评选本次游戏中的“机灵鼠”。

  驸儿歌

  (上海话原版)猫捉老鼠几更天? 一更天。 猫捉老鼠几更天? 二更天。

  猫捉老鼠几更天? 三更天。 天要亮么? 亮了。

  雨要落么? 落了。 我顶花花洋伞呢? 给只老鼠衔走了。

  伊长啥样子? ……

  (普通话改编)猫捉老鼠几点了?

  猫捉老鼠几点了?

  雨下了吗?

  它长什么样子呀?

  两点了。 猫捉老鼠几点了? 四点了。

  六点了。 天亮了吗? 亮了。

  下了。 我的花花洋伞呢? 被只老鼠偷走了。它是只…”

6.中班音乐教案:律动“小小帆船&quot;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律动"小小帆船"(3/4拍节奏)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和音乐的休止。

  2、创编各种不同的帆船航行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张贴小帆船的图片或照片。

  2、请坐过小船的幼儿,谈谈船在水上面飘荡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在《小白船》乐曲的伴奏下,做划小船动作引起活动兴趣。

  二、学唱歌曲《小小帆船》。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教师用表情,手势暗示幼儿,掌握休止时值。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帆船》的航行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只小帆船,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在水面上航行。如果歌声停了,“小帆船”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航行动作,表现小帆船,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就、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帆船”。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帆船”,并集体练习。如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

  3、尝试边唱歌边做小帆船,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帆船”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7.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过新年

  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推荐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 中班汽车音乐教案20篇 幼儿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100篇 幼儿中班音乐教案大全200篇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大全200篇 中班音乐教案大全200篇上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40篇 中班音乐幸福拍手歌教案40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40篇 中班音乐我会变教案 中班音乐伞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中班音乐教案水果歌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剪荷包蛋教案 中班音乐种瓜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我想教案反思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体验律动大鞋小鞋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小青蛙们的音乐会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小猫轻轻地走掉了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打击乐—龟兔赛跑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妈妈的宝宝真幸福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举你的右手摆一摆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小妞妞勾勾手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上楼梯教案反思

相关信息 中班安全电的用处多教案反思 中班趣味体育游戏切西瓜教案 中班歌表演优秀猫咪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体育寻宝藏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物体的弹性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不随便喂小动物教案 中班健康小鼻子真灵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美丽的雨花石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设计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