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经:宝宝快乐入园小秘诀
看到或听到不少妈妈送宝贝儿入园的时候,宝宝总是哭哭啼嘀的,但是我家的美美妞儿却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去幼儿园,这让好多的家长都羡慕不已。因为我们可儿在班上是属于年龄早小的宝宝,但是和班上的宝宝们在一起时表现却是良好,甚至比一些比她大的宝宝要好好多哦!而且可儿小朋友去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很开心的,要知道如果送宝贝去幼儿园,宝宝大声地哭闹也深深地牵挂着做妈妈的心啊!
可儿是2009年3月16日(过了两岁生日后第十天)入幼儿园的,是个女宝宝,性格比较外向,独立能力比较强,这主要缘于我们对她的培养,从她成长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教她一些适合她成长的基本本领和独立能力,到可儿两岁的时候,小家伙已经是什么都会说了,会和别人对话,会自己吃饭、会自己脱裤子、会说“我要尿尿或我要便便”了。在正式入幼儿园的前几天,可儿爸爸有带着可儿去幼儿园体验过一次,正好是幼儿园里做操的时间,可儿小朋友自动入队,站在适合她站的位置上跟着老师做操,而且也学会了她入园前自学的第一首歌《黄鹂鸟与小蜗牛》,中午回到家后对我进行了即兴表演!因为宝宝在这里学到了东西,而且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在那里,也有了想加入她们的念头!
正式入园的第一天,做为宝宝的妈妈,我的心里也是火烧急燎的,只害怕宝宝在幼儿园里会有什么不适应或者哭闹,但接宝贝的时候看到她是那么快乐时,也放下了心。都说宝宝有个适应期,在我们可儿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到第四天的时候,可儿小朋友对幼儿园的新鲜劲儿已过去,当早上我牵她的手往幼儿园的方向走去时,小可儿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了、不要去幼儿园了!”当我问她不幼儿园去哪里时,小妞儿竟然回答说要去丹尼斯买她喜欢的东西。我告诉她可儿上幼儿园就象妈妈去上班一都是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我们把自己的任务做完了,周六、周日妈妈和可儿就可以开心去玩了,不再上幼儿园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可儿小朋友真的把这件事情当成了她成长期的最重要的事情,每周一都会和我开心地牵着手说笑着一起入园!
回忆了那么多可儿入园的经历,现在即将送宝贝入园的爸爸妈妈们来听一下可儿妈妈给你们分析一下宝宝的哭闹心理及帮助宝宝克服入园难,每天开开心心去幼儿园的方法吧!
宝宝很不愿意甚至很害怕上幼儿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宝宝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宝宝原来一直是在家里,是跟爸爸、妈妈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对于幼儿园的老师们不认识,小朋友们也不熟悉。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宝宝会觉得他的安全受到威胁,有的宝宝表现得很拘谨,有的宝宝则会大哭大闹。
(二)宝宝的生活规律受到改变。在没入幼儿园时,宝宝在家中是自由自在的生活,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且睡觉等都没有规律。入了幼儿园后,早上起床的时间不能够太迟(有时没睡到自然醒就要被爸爸妈妈给拉起来),中饭后还要午睡,做游戏活动时也有规定的时间。这会使宝宝感到很不习惯,感受到自己的行为都受到了束缚,因而不愿上幼儿园。
(三)小朋友之间互不熟悉,不会很好相处。现在家里都是只有一个心肝宝贝儿。在家里,有好吃的宝宝一个人吃,有好玩的也是一个人玩,让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这些都是我的”的自我中心。而在幼儿园里,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东西都是大家一起玩,一起做游戏。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宝宝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为此争抢东西,因此这些都会让宝宝很不愿意上幼儿园。
为了让宝宝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做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注意:
(一)向宝宝传输幼儿园的话题和概念,让宝宝对其有向往的想法。可儿爸妈就是经常给可儿输入这方面的信息,再加上可儿大舅自己开办了一个幼儿园,所以每次回姥姥家可儿都可以在大舅的幼儿园里玩个开心,这让可儿有个在幼儿园里很开心的想法。因为可儿听得多了,再加上在幼儿园里玩的很开心,就会逐渐形成幼儿园里很好玩的想法,从而向往幼儿园。
(二)给宝宝培养分享的习惯。平时,多带宝宝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并让宝宝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这样就可减少宝宝上幼儿园后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提高适应能力。为了让可儿更多的了解幼儿园,可儿妈妈还带可儿在大舅开办的幼儿园里体验过生活,与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吃饭,让宝宝感受在幼儿园里的快乐!后来,可儿爸爸也带可儿去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做操,学舞蹈,这些都让可儿感受到了幼儿园的快乐!所以当可儿看到幼儿园小朋友高高兴兴在一起玩出现羡慕之情时,可儿妈妈马上给可儿准备了小书包,并在可儿两岁的时候告诉她可儿也可以上幼儿园了,这让可儿非常高兴。并且告诉可儿入了幼儿园后长天都会有很多的小朋友和她一起玩玩具,使宝宝产生上幼儿园的欲望。
(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宝宝有规律的起居习惯,使宝宝入园后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可儿妈妈就很注意可儿的起居时间,每天培养可儿的午睡和早睡早起床,并且在夜晚的时候尽量避免引起宝宝的兴奋,让宝宝快速入睡,养成好习惯。
(四)多和宝宝说一些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多和老师联系、交流,把宝宝在幼儿园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告诉宝宝,如说“×老师说你吃饭有进步了!”“×老师说你午睡睡得很好!”……以强化宝宝对幼儿园生活的良性感受。
(五)教宝宝学会交朋友。目前,每家每户大多各自住在封闭的单元住宅中,邻里间很少来往。做为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在小区内与宝宝同龄的宝宝一起玩耍,而且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联系,带宝宝彼此串串门或相约在双休日共同到郊外或游乐场玩耍。这样宝宝入了幼儿园后慢慢就会有自己喜欢的朋友经,等宝宝在班上有了熟悉的伙伴,大多就愿上幼儿园去,并能缓解分离焦虑。作父母的还可以了解和宝宝经常在一起玩耍的朋友都入哪个幼儿园,这样即使把宝宝们送入同一个幼儿园,宝宝有相熟的玩伴,也不会感觉孤单。
(六)家长要懂得放手,让宝宝学会适应。宝宝入幼儿园,家长的心态很重要。有的妈妈对送宝宝入幼儿园自己本身就恋恋不舍,宝宝一哭,妈妈们也眼泪汪汪,宝宝不肯去幼儿园,妈妈们也会表现出依依不舍。当宝宝央求“妈妈,我不上幼儿园,带我回家吧,求求您了”时,家长就往往心软、动摇。要知道,宝宝们虽小,但对父母 的情感、心态方面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宝宝有一点儿察觉到父母的依恋感和动摇心态就会强化他的要求,更不愿上幼儿园了。家长要认识到,把宝宝送进幼儿园便是让他提前进入一个小社会,这对宝宝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特别是在如今,我们的宝宝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小伙伴交往的机会,易于形成孤独、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让宝宝到幼儿园,进入儿童小社会,在与伙伴交往中和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能培养起关心他人及与人友爱、互助、分享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把宝宝送进幼儿园也是给宝宝一次适应新环境的锻炼机会。让宝宝去承受这种锻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这对宝宝日后成长也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所以,家长应该具备理智的爱,为了宝宝健康成长,需要“狠狠心”,坚持送宝宝入园,不要犹豫,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的“妥协”,只能延长宝宝不适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