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幼儿园管理 > 教研反思

对幼儿园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时间:2012-11-15 16:53:41

对幼儿园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教研反思的您有所帮助。

一、从两岁幼儿特点看实施半日制的适宜性
  两岁孩子多数未经历过集体生活,入园使他们面临着极其重大的环境转换。从一个完全熟悉的家庭环境,一下子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养护方式由个别转为集体,他们面对的是一张统一的时间表;以往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他们受到年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而采用半日制,可谓是减缓矛盾和冲突的有效途径。

  首先,能满足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他们大量吸收新奇的、动态的环境的刺激,尝试着与成人和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新环境与孩子原生活环境反差大,这种环境刺激对初涉社会环境的孩子来讲以半天形式作为过渡更为合适。

  其次,能较好地减缓幼儿情感上的不适应。两岁孩子的情感依恋性比较强,因此,要孩子离开家人整天都在一个新的环境生活,就显得特别困难,而半日制容易保持孩子愉快的情绪,避免午睡时的恋母焦虑,让孩子把将见到家人的积极情感转化为主动进餐的行为,从而使孩子午餐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再次,能适当地避免心理上的恐慌。因为时间上的减半,无疑使新的集体养护方式次数、种类减少,孩子的不安全感就会减弱。

  最后,能减少孩子生理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降低发病率。半日制的实施,使孩子在活动时段有同伴和玩具,接受群体教育;而在生活时段获得适宜的个体照料,对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

二、从家长需要看实施半日制的可能性
  家长的观念在社会大背景下不断更新,他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已开始向0岁延伸。随着对教育环境和师资的要求日益提高,他们对托儿所的教育质量不甚满意,对幼儿园办托班却抱有极大的兴趣和期望。但目前上海托幼机构一般为全日制或全托制,我们尝试半日制的可能性究竟如何呢?为此,我们对报名家长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约有l/3家长要求全日制,多数因家中无人照顾; l/3家长要求半日制,多数认为或听说在园午睡易生病; 1/3家长认为两者皆可,这部分家长的心态是希望我园办全日制,但对半日制也不放弃,目的是让孩子早入园。当我们把半日制托班的设想和利弊与家长沟通后,取得了多数家长的认可,可见如今家长的择园思考重心已转移到有益于孩子发展,而不再是解决工作后顾之忧,也不只图接送方便了。这就为我园实施半日制提供了可能性。

三、从幼儿园方面看实施半日制的现实性
  3岁以前属婴儿期,它与幼儿期属于不同教育阶段,这就揭示了孩子在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也提示我们在办班时必须防止教育幼儿化。由于我们对两岁孩子年龄特点的了解是肤浅的。认识是表面的,教育更是缺乏经验的,尤其是在悉心养育方面。因此,我们很担心因操之过急或由于方法的不当而使教育变得无效甚至产生负效应。
  但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办托班实施半日制是可以扬长避短的。从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看,不论是师资还是设施设备都存在着优势,尤其是师资方面,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转换能方,创设教育环境以及观察孩子能力都使幼儿园开设托班的可能变为现实,具备一定的基础与条件。而且,半日制使保教人员减少了诸多生活料理上的牵制,增加了观察、指导的有效时间。

四、从育人的角度看实施半日制的互补性
  半日制的幼儿在家时间相对较长,其成长更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事实上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其优势的一面,家庭教育更能照顾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差异,给予孩子充分的养护,幼儿园教育则更能满足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发挥幼儿园集体教育环境优势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家庭个体教育的有利因素,以形成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这关键在于做好家长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家园联系。www.chinajiaoan.cn教师既要向家长反映幼儿的在园情况,同时也要及时获取家长的信息反馈,从中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掌握孩子发展所面临问题的种种诱因。另一方面,要丰富家教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着重于两岁孩子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的特征,针对孩子发展的需要和家长教育中的困惑,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指导,我们特意安排了双休日活动,在每周的这一时段进行讲座、咨询、座谈以及利用园内教育资源组织幼儿活动,让孩子和家长都有所得益。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家长会因缺乏育经验而效仿幼儿园教育,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认识庭教育资源的价值所在。

  总之,2-3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定段,如何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帮助其成长,成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采用半日制办班式是我园探索两岁儿童教育规律的最初尝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适宜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指点和帮助。

幼儿园教研反思推荐 教育观念要转化为教育行为 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制订要求 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探索 以人为本管理幼儿园 幼儿园创建“学习型组织” 幼儿园教研活动思路的改变 幼儿园教学计划管理 立足校本教研促幼师专业成长 幼儿为何喜欢扮演奥特曼(教学反思) 学生家长申诉教师教育不当(案例反思) 从求助到互助(幼儿教学反思) 父母希望孩子快乐 提升办园品质增强竞争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管理效益的理性思考 幼儿教师工作满足感全方位解析 对民办幼儿园管理的几点思考 主动构建和谐的早期教育服务体系 博兴县实验幼儿园发展纪实

最新教研反思 让孩子玩得轻松愉悦,最考验幼儿园老师的水平 南京市:如何轻松让宝宝年后重返幼儿园 南京市:人际环境性格形成的关键 【散文】幼儿园阿姨的体会 德州市直机关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 博兴县实验幼儿园发展纪实 主动构建和谐的早期教育服务体系 幼儿园优质教育活动评选活动的弊与利 对民办幼儿园管理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搬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