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案例:“打”的含义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案例随笔 > 大班案例

幼教案例:“打”的含义

时间:2014-01-22 14:23:37

幼教案例:“打”的含义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大班案例的您有所帮助。

大班幼教案例:“打”的含义
 
情况描述:

  午睡起床的音乐从耳边传来,这一熟悉的音乐提醒着孩子们可以起床了。大家起身穿裤又叠被的,可是瑶瑶还在熟睡中。不一会儿,午睡室中传来阵阵的哭声:“瑶瑶,你怎么了?做噩梦了吗?”老师问。几个孩子说是涛涛打了瑶瑶的头,想叫她起床了。在安慰了瑶瑶以后,我告诉涛涛以后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叫醒朋友,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引导,同时对他的心意进行了表扬。当孩子们吃完点心进行盥洗的时候,周子俊跑来对我说:“老师,涛涛他要打我屁股的。”刚等周子俊走开,亮亮过来也说:“老师,涛涛他要打我屁股,而且要用手拧我的屁股。”这时我走近涛涛的身边,问:“涛涛,你这样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总打别人?”他说:“我妈妈在家也经常这样打我的呀!”他的话令我们大吃一惊。随即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个别教育。
 
分析与反思:
1、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项胜喜欢用“打“的行为来表达和解决问题,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朋友友善的表现。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表现为攻击性行为。那么对于在家挨打的他,应该做些什么呢?第一要做的就是有正确立即的反应,比如说:“你不可以打我!”“我不喜欢你打我!”通过这些行动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也让挨打的自己学习自我表达,自我保护。然后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错又错在哪儿?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要进行改正。 
 
2、孩子的行为和家庭教育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孩子的一句话中,让我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孩子的顽皮,总会惹父母生气。而对于农村的家长来说,涛涛父母自身的文化比较低,对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的认识不到位,缺少教育的理念,因此对于孩子的不听话举止对会用打骂的暴力行为,从而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想让孩子做到不以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感情,家长也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平常也总习惯用“我要打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在这里,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产生了事与愿违的后果。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幼儿正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还未定型,既容易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以达到自我满足。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做父母的,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因此,父母的行为习惯好坏与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作为家长应减少生活环境中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其次,孩子攻击他人,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自我表现的需要,这就需要父母和老师好好引导孩子,给他分析生活中的暴力行径的坏处,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摒弃以暴制暴的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其次,对孩子与同伴间的矛盾冲突,家长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犯错,必须要求他道歉。

  此外在处罚攻击性行为的同时,应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平时多与孩子讲生活中听到、见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弊端,告诫孩子分辨是非曲直及认识冲动行为的后果。在生活环境中防止幼儿感受长期的压抑和挫折,并在教育中示范良好的行为举止,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及时得以矫治。

幼儿园大班案例推荐 大班主题活动案例分析:纸的妙用 大班案例:一切从排好队开始 大班案例:谈“幼小衔接”指导的新策略 幼教案例: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主题个性化的指导 大班案例:宽容的力量 幼教案例:自由活动时 幼教案例:一位“牙科医生”精彩表现 幼教案例:采用模仿疗法矫正幼儿退缩行为 大班案例:灿烂的笑容是我的追求 幼儿园大班重阳节案例活动五则 幼儿园案例: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 大班案例:斑马站起来了 幼儿园角色游戏案例:检查视力 大班案例:你接住了孩子抛来的球吗? 幼儿园案例分析:玩电 大班案例:贴到墙上的新年礼物 大班活动案例:意外的收获 大班案例:说话不清楚的小威

最新大班案例 大班案例:说话不清楚的小威 大班案例分析:爱唱歌的大恐龙 案例活动分析:引导幼儿游戏 幼儿园幼教活动案例:沙场里的故事 大班活动案例:小斑马站起来了 大班集体舞教学案例: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大班活动案例:多些赞美 大班活动案例:意外的收获 大班案例:贴到墙上的新年礼物 大班活动案例:发夹反光

相关信息 含义深刻的微信个性签名13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