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在深圳这座我生活了四年的南方城市,发生的故事太多。这些令人感动的一个个故事,如同充满着小善的涓涓细流,慢慢汇聚成为大爱,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中长久穿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我知道,越是最初,细节越是具体而感人。
自我记事时起,父亲一直在深圳工作,四年前因为患了严重的胃病,母亲带着我从江西赶到深圳来看望他。深圳的夏天很热,而父亲住的一座老式楼房里的旧空调坏了,我们到深圳时,正赶上工人到家安装空调。
我发现,工人们带来许多铜管,连在一起足足有五六十米长。我不知道这些铜管是干什么用的。父亲说,使用空调的时候,会产生滴水现象,为了防止空调水流到楼道上,他决定引水到楼下的排污管里。
母亲听了也大惑不解。买这些配件的钱,可以购两台空调主机,完全可以用胶管,为何要选用价格昂贵的铜管?再说,这房子只是租住的。父亲解释道,如果选用胶管,短短几年就需要更换,而选用铜管,却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需要进行更换了。这样,以后住进来的人,就不会因为空调滴水的问题烦恼了。父亲在深圳才住了六年,但他的行为习惯却被深圳这座城市影响了。虽然父亲仍然是一个打工者,但他身上,却看不到一丝因生活所迫而斤斤计较的影子。
细节是魔鬼,认识一座城市是困难的,但有了细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龙应台说,一座城市所拥有的历史和记忆、它所呈现的丰满繁密的细节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好像一个没有人去打开的抽屉,可它里面却珍藏了许多宝贝。
为他人考虑,是父亲、也是深圳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最初的细节。
2、欢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深圳这所城市,大家都很熟悉吧,是创造了中国奇迹的现代化城市。而我就有幸生活在这个城市中。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现代化一线的城市,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速度惊人。
深圳,作为中国的一座一线城市,自然有许多一线城市的样子,他有一线城市还有的大商城,例如中心广场;有一线城市才有的高楼大厦比如:平安大厦、京基一百、地王大厦……有一线城市才有的大型娱乐场地比如:东部华侨城、海洋公园、世界之窗、欢乐谷……
深圳兼容包备,吸引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人才。来了就是深圳人,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来的。你是湖南的,他是河北的,我是江西的,大家都到深圳来了,成了深圳的一份子。
深圳发展得如此之快,还有一个老朋友帮他一把,那就是香港。去香港,必经深圳(除非你坐飞机),带动经济发展,这估计也是这个奇迹发生的一大因素吧!
我出生在深圳,可是在外地长大(那时家里条件不好),后来回到家乡已经五岁,长到现在,十年不到,深圳的变化,发展得十分巨大,也正是如此巨大的改变,使我恋上了这些城——深圳。
2020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二
我的家乡深圳既美丽、干净又整洁,在祖国的南方,是一座有山有水的海滨城市,四季如春,冬天不很冷,夏天也不很热。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新鲜,天空是那么的明朗……
深圳的山奇峰罗列,数不胜数,有莲花山、大南山、小南山、梧桐山……这些山都十分壮观,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莲花山”了。莲花山在深圳福田中心区的北边,它并不十分险峻雄伟,海拔只有106米,但它有美丽的人工湖,可以供小朋友划船、大人们钓鱼;它还有广阔的风筝广场,大人小朋友都爱在广场的草坪上放风筝,看着风筝腾空向上,心情就像风筝一样,快乐、自由地飞舞。莲花山最出名的,要属山顶广场上的一座伟人雕像。他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每天来莲花山“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我从小就在莲花山脚下长大,也是常客之一。听妈妈说主席来深圳也特意来献花呢,它是深圳发展、进步的象征!
深圳山美,水也美。深圳的海美得令人着迷!大梅沙、小梅沙是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梅沙,那里的海和天相接。天是蓝的,海是绿的,沙滩金灿灿的,热乎乎的,踩上去非常舒服。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山如顶天立地的大树,水像一个碧绿的大盘子。海鸥在蓝天中展翅飞翔,它高声叫着,仿佛它十分喜欢这里的美景。
我爱我的家乡,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自己的本领将它建设得更美!
3、欢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美丽的家乡——深圳
在中国的南方,有一个小城市,那儿曾是一个小渔村,那儿是被画过圈的地方,那儿同时也是养育我的地方。没错,那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深圳。
提起“深圳”这个词,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啊,改革开放20__年来,深圳建设突飞猛进,她的进步带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她是个美丽迷人的城市。
走进市区,最为显著的那是非高楼莫属了。十几层、二十几层的高楼巍然耸立,这样的高层建筑是整个城市都兴建着的。在这里,地王大厦是最为突出的,因为它是全深圳市最高的楼,有60多层,将近180多米高。站在下面往上看,它似乎直入云霄,一眼望不到头,而当你站在楼顶俯视时,就好像自己站在天上,看着小如蚂蚁的人和深圳的全景!
深圳不仅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而且还有美丽迷人的风景。深圳有着“国际花园城市”的美称,她就像是中国的后花园。这里到处都是绿化带,到处充满了鸟语花香。这里土壤松软湿润,使不同的花种都容易扎根、生长。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绿红相间的花草丛,一切都覆盖在骄阳之下。街头,时时刻刻都能看见枝繁叶茂的大树和那色彩斑斓的花丛、灌木,像是在看一幅风景秀丽的图画。
深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啊!但是无论她的过去、现在、将来怎么样,她都是我的家乡,我为她骄傲,也为我能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而感到自豪,我会永远爱着她……
4、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有这样一座城市,在南海边上,是一位老人在地图上画的一个圈儿,她有着“经济特区”的称号,这是哪里?这就是美丽的深圳。
深圳的景色是最迷人的。早晨,走过林荫小道,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下来,星星点点的,好似金色的花瓣散落在小路上;有的还轻柔地抚过人们的脸庞,滑落到肩上,就像母亲温暖的手。穿过林荫道,登上莲花山,站在山顶上俯看深圳。眼前的市民中心,如大鹏一样正待展翅起飞,翱翔天空;不远处的立交桥,纵横交错,好似给深圳披上了一件白格子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平安大厦,高耸入云,像巨人一样顶立在天地之间,看着深圳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深圳人是最勤劳尽责的。清晨起来,听见“唰、唰、唰”的声音,就知道是环卫工人已经开始打扫城市的卫生了。可不要小看了他们,在台风过后的那一个夜晚,是他们清除了主干道倒下的树木,散落在路上的垃圾。清理一条路上的树木和垃圾,也许并不困难,可深圳有多少条主干道需要清理啊?是环卫工人们,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奋战一夜,让第二天的的公交系统才可以正常运行,不至于瘫痪。在后续的几天,也是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逐渐把人行道的树木、树叶也清理干净,让上班人们,上学的我们,避免在丛林里穿越。不止是他们,还有很多坚守自己岗位的人,比如水务、电力工作人员,在台风天气仍然抢修临时出现的供水、供电故障,力求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市民提供最好的生活服务。不出半个月,大灾之后的深圳又恢复了元气,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公园景区,又重新变得干净整洁。她像一位年轻时尚的少女,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青春美丽、活力四射的。
深圳人的心灵是最美的。记得深圳新洲路上有一条河,叫新洲河。十多年前,这条河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污水河。在人们发现河水污染十分严重时,政府下令停止对新洲河排放污水,并开始治理新洲河。挖去了河里的淤泥,在河道旁种植了植被,绿树;人们也不再随意往河里倒垃圾。经过几年的努力,新洲河的水不臭了,河道两旁绿树环绕,新洲河变成了现在的景观河。现在的深圳,越来越多的市民们主动把垃圾分类后才丢进垃圾筒里,爱护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还有更多的志愿者,他们不求回报,善良友好,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在“U”站为来来往往的人义务咨询,免费服务。每当各地发生灾难时,深圳人民总是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5、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改革开放的成就对于我来说,可能在大的方面,不能说的特别具体跟全面,但是我可以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跟你述说,我身边的变化。
如果说改革开放对国家的改变是经济体制上的,那么对个人来说,尤其是我们这些年青一代,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冲击。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导致我们的上一辈,无论是做事上还是自我的生活哲学上都趋近于保守,这一点我们能理解,毕竟是自然,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但是纵观今天的年轻人,以及我身边的同龄人的状况来说,情况已经大不一样,时代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撞击,使我们日常接触的东西,其一是多了很多选择,其二是有了更多的精彩。近几年,创业在年轻人中间的火热程度愈演愈烈。自己觉得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大的环境和政策的改变,四十年来的开放交流,使国家看到了年轻人发展的更多的可能性及其可塑性,借鉴国外大学,国外社会鼓励年轻人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的做法,我们国家也倡导年轻人,多去尝试尝试不同的路,也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二是,我们这一代,是成长在改革浪潮中的,自己从小耳目渲染,对一些事情,也很有自己的主见,换言之,会在成长的路上,去不断询问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在理清了心里最渴切的呼唤后,会勇敢的去追寻。就如创业一般,这个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状态的一种反抗,年轻人想要自己掌控生活,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太过于传统。这种改变其实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一种改变,一种思想上的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思想来指导的,他在日常中的所作所为,其核心指导就是脑海所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家在国际交往上,更加开明,而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法。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也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我们虽然处在平凡的高速收费单位上,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心怀目标,那么我们会有更出色的成绩。
6、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制定标准已成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深圳发展之路,另一核心推动力还在于抢占标准高地,推进质量发展,实现品牌聚集。
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已从代工生产迈向自主品牌创立,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制定标准,成为行业领军者。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电池材料等17个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牵头制定锂电池材料国际标准的企业。同时,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级无人机、移动电话、5G等领域,依靠领先的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统计显示,目前,深圳累计有235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占全国上榜企业数量的7.17%。其中,2019年新上榜企业达152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深圳共有15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占全国的12.9%。
2019年10月,深圳获评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去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2年,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达85家以上等发展目标。
高标准带来了产业质量效益的不断攀升,为品牌聚集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华为、平安、比亚迪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其中,在南山区就拥有174家上市企业,总量稳居全国区(县)第二;拥有4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南山区区长黄湘岳介绍,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腾讯、迈瑞医疗、中建科工等一批企业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抗疫”力量。在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份公布的79家“科技战疫”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中,深圳企业有8家,其中6家来自南山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站在新起点上,深圳正瞄准世界先进城市,衔接国际通行规则,实施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7、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经济特区,发展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功能定位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窗口和试验田”,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再到国际标杆城市。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诠释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大时代变革。从1980年到2020年,40载岁月,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移民,带着热忱,奔赴深圳,一步一个脚印,见证着深圳的崛起。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营报》记者探访多名深圳建设的参与者,他们的故事里,有着无比真实的深圳。
创造的不仅是经济奇迹
“最古老的南山县城在这里,改革开放初期这里都是平地,农民靠养蚝、养虾和经营鱼塘来生活,现在的南山区,已经是深圳的‘老大’。”深圳资深摄影师陈宗浩,一边指着20世纪80年代他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的老照片,一边讲述着。
得知深圳特区即将建立的消息,大学毕业不久的陈宗浩激动不已。多方努力下,一年后的1980年,他正式调入深圳,入职南油集团,成为深圳首批建设者。而陈宗浩喜欢用镜头记录深圳变迁,已经40年了,深圳成长的点点滴滴,他都有保存。陈宗浩回忆,刚来时,深圳还很荒凉,但是深圳多中心的惊人发展,让人始料未及。
快速发展的深圳,吸引一批批年轻人。时间推进到2000年,大学老师曾洁,在机缘巧合下,南下来到了深圳。她亲眼见证了其所在的某北方知名高校,高效率落地到深圳建立深圳的校区。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学生创业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团队也亲眼见证了像大疆这样的企业的成长,我觉得自己不应该错过这样的机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学科优势跟深圳的产业环境相结合,成为曾洁思考的问题。不久之后,曾洁就想到了问题的答案,她成为深圳蓝海众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合伙人,走向创投之路。
快速发展的深圳,创造的不仅是经济奇迹。2011年,张莹莹来深圳时,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得到快速发展。
“当我下了飞机,有很多志愿者帮我,当时我走路拄着一个拐棍,还拖着一个行李箱,一路都有志愿者一直护送我上公交下公交。”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莹莹,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从小有腿疾的她,对于环境格外敏感。
今天回忆时,张莹莹说,从她踏上深圳这片土地,发现一路都有志愿者帮助的这一刻起,她就决定留在深圳,这是她对“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解。
8、观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深圳建市之初,科技基础几乎为零,全市只有两名技术人员,没有一家“大院大所”。近年来,深圳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18年以来,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年,研发投入强度4.2%,居全球前列;2019年,深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00多家,总量超过1.7万家;2019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459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6%,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在全球创新城市中,仅次于日本东京,大幅领先纽约。
目前,深圳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正逐步显现,与国际接轨项目攻关“悬赏制”、项目“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已落地实施,5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8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正不断发挥作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已经构建并不断完善……
开放迈向全球标杆城市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是我的切身感受。”来自美国的小伙子加里·伊丝,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媒体平台,向海外展现深圳面貌,讲述深圳故事。
他所在的招商街道,是一个常年居住着近7000名外籍居民的国际化街区。
40年来,深圳同各国贸易和投资往来不断扩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2019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值2.98万亿元,其中外贸出口1.67万亿元,连续27年位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19年,深圳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4万个,累计吸收合同外资2960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目前已有近六成选择在深圳落户。
外资的不断引进,产业的充分聚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纷至沓来。2019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2.4亿人次,日均66万人次,相比1978年全年的300余万人次,增长了80多倍。
9、观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是中国南部海岸线上一座美丽的生态园林海滨城市。深圳充满了阳光和现代化的气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深圳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激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在短短的27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是一座日益国际化的城市。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自1980年就开始对外开放,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深圳拥有海陆空口岸17个,其中包括中国的陆路客运口岸和货运口岸。20__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这里举行,这是该运动会最年轻的举办城市。
深圳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根基又充满创新时尚的城市。深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但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只有27年。27年间,深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形成了“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移民文化。深圳拥有约各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约53万人,是中国志愿者最活跃的城市;深圳拥有较高的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中国“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之一。
深圳有很多旅游胜地,有世界之窗、欢乐谷、民族文化村……
深圳四季不分明,夏天总是下雨,深圳很炎热,深圳是春天落叶多,秋天落叶较多,不想别的地方,秋天落叶多,春天长叶子,而不是春天落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