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旅游心得体会900字
大家听闻过岭南印象园和广州科技馆吗?据说岭南印象园带有浓郁的岭南风情,广州科技馆里面奥妙无穷。幸运的是,这次我们社会实践活动就参观了这两个地方!
我们首先去了岭南印象园 —— 一个古朴典雅的小镇。她远离繁华的都市,座落练溪村。老师说去那里主要是为了了解岭南文化。我们踏着粗糙的石板路,看着简易的三轮车,真的似乎回到从前,领略岭南人的生活…..
我欣赏了糖画的制作全过程:糖画叔叔把麦芽糖熬成糖浆,用勺子舀着,慢慢倒在大石板上,用尖尖的棍子仔细地雕刻出你想要的.图形。在糖浆凝固前,他插上一根竹签。如果你想要糖画凝固速度快一点,糖画叔叔会顺手拿起吹风机,用中等风轻轻地吹吹它。我来不及仔细琢磨,一只栩栩如生的黄灿灿大公鸡就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石板上。真令人回味无穷!我还观看了烧玻璃和许多特色的工艺,都令人惊叹。
之后,我们去了位于广州市大学城附近的广州科技馆。
科技馆整体建筑造型独特,从正面看上去,它就像一顶博士帽;从侧面看像一支整装待发的舰队;而鸟瞰则像一朵盛开的木棉花。科学馆分为三层:第一层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第三层是3D影院。第二层有八大展区供参观,分别为: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和感知与思维。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数码世界和飞天之梦。数码世界展馆有三种不同扫描墙,每种墙的扫描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有马赛克处理,数字处理和热量处理。就拿人体来说,经马赛克扫描处理后,人体会变成一个一个的小方块;经数字扫描处理后,人体会变成由0和1组成的一个一个的数字;经热量扫描处理后,人体热量多的地方变成红色,热量少的地方则以蓝色为主。真是太神奇了!
飞天之梦展馆主要展现飞机的进化史。从滑翔机到喷气式飞机,从早期飞机到第一架直升机和民航机,从无人机到现在的航天飞机…..所有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数代人的心血和无数人辛苦努力。飞机的发展让我们实现空中自由飞行的美丽梦想,给现代人带来很多便利,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当然,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也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对人类文明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我认为和平利用飞机,才是人类发明飞机的初衷。
科学馆中的各种游戏中,每一个游戏都包含了许多的科学知识。科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都应该热爱科学,让世界因处处有科学而更美好!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亲近大自然,了解名俗文化,而且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真让我受益匪浅呀!
2、秋收心得体会900字
秋风吹过,她把叶子吹黄了;她把树叶吹落了;她把
花儿吹败了;她把菊花吹开了,当然,她也把庄稼吹熟了。
今天,我们来到了大兴的'梨花庄,当一次采摘果实的“农民”。一大早起床,就赶到学校,驱车来到了梨花庄当一次“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们刚下车,便拎着袋子,拿着工具摘果实。我一见到前面的一大片白菜地,心里十分激动,想到:秋天光是这小小的一个庄子就有这么多的白菜,那要是所有的白菜地里的白菜都那样多,那冬天可就不愁吃的了。我又想:要是白菜都这么多,那地瓜肯定也少不了。怀着快乐的心情,我来到了与我猜想差不多的地瓜地里。
我刚看到地瓜地,便开工了起来。刚挖的时候找不到技巧,看车的大叔就帮我挖了几个,他接着说:“你可以用脚
踩一踩,因为土地松软,地瓜很硬,踩的时候,如果感到有些硬,这底下就会有地瓜了。”我按着大叔的话挖,不一会儿就挖到了七八个地瓜,大小不一,形状奇异极了。有的像小娃娃的脸,有的像个大萝卜,还有的像个弯弯的小茄子,可真逗。我又抓紧最后一点儿时间,挖了几个大地瓜,十分高兴。我气喘吁吁,连拎带拖着装满地瓜的塑料袋,塞进了客车的行李箱。
之后,老师又领着我们去萝卜地里拔萝卜。我一看见露出嫩绿色的萝卜樱,并立刻冲进了萝卜地,像抢东西似的扑了过去。一开始,我嘿哟嘿哟地拔,根本就拔不起来。后来,看见别人一下子就拔了起来,我便也把劲儿使到一块,“噌”就拔起来了。然后,我又去拔第二个,结果摔了个屁墩儿,为什么呢因为我吸取上次的经验太过头了,所以劲儿使得奇大无比,结果是萝卜没拔出来,人倒摔了下去。之后,又按照摸索完的经验拔了起来,一共拔了十六七个萝卜,特别高兴!但这时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我既要背书包,又要拎着两大兜子战利品回家,简直是“雪上加霜”啊!
坐在要回校的车上,我终于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他们劳动了半天,竟只能值那么一点点的钱,所以我觉得不该再浪费粮食了,浪费一点一滴的东西了。
3、秋收心得体会900字
又到秋天,地里的棒子熟了,母亲开始着急起来,宝爱的姥姥回来了,母亲说十月七日就回家,惦记家里的苹果。说父亲不会卖苹果,都糟蹋了。
金色的秋天,果园里有的是收获:烟台苹果,莱阳梨,还有栗子,花椒,满地的花生。熟透的苹果,引来成群的乌鸦啄食果肉。父亲便放鞭炮驱赶他们,以保住一年的收获。
最好吃的就是红富士了。天上还有霜,苹果树就开花了。苹果树是异花传粉,春天将蜜蜂放开就行,早些时候是人工受粉,很辛苦。苹果有栗子大时就套上纸袋,这样苹果皮薄,农药喷不上去。一直到十月份,天开始下霜了,才将袋子去掉。大约十天,原本清色的苹果就变红了,据说是吸收了阳光雨露。满树都是粉红的苹果,父亲、母亲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我给父亲买了件羽绒服和羽绒裤,因为父亲去年冬天浑身发冷,穿上能暖和些。母亲说给二孙子买件运动服,明天去买,或买件羽绒服,二孙子上一年级,早出晚归的,在村里又不好买,或着买件毛衣毛裤,给大人孩子穿的暖暖的,储存好粮食,准备过冬了。
在股市中操劳的人们是不容易的,他们就像一群水果贩子,到处寻找中意的水果,谋求点小利。不像我的父亲是一位种水果的果农,秋天收获后,可以过一个安逸的冬天。苹果树五年挂果,十年丰产。父亲总是在苹果价格低时种上苹果树,等到丰产时价格也涨了起来。股市中又到了播种的季节,虽然还时有些霜冻。
4、霜降心得体会900字
突然想起“霜降”来,是因为我电脑桌面的搜狗壁纸自动切换到霜降的画面。一片大大的枫叶落在草丛里,枯黄的叶面上全是晶莹的细霜,周围的绿草也都覆盖着一层洁白,壁纸中间写着一句诗:“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
我在城市里读书工作生活已有十年了,早已忘记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倒不是我忘本,而是这所城市只有冷热两种交替。落叶也跟故乡不同,故乡的落叶是一个过程,层层的树叶谁先熬不住寒冷和干燥,谁先挣脱羁绊,纵身跃下。城市的落叶不是这样,忽然起了大风,头天还满树的绿叶,第二天早上满树都是光秃秃的了,一如城市的节奏,快捷、高效。
我的故乡是很普通的北方农村,是没有多少风俗的,这也许与生活水平有关系,解放前吃饭也就是介于饱与不饱之间,哪能流传下来什么风俗呢。对于霜降的记忆,是一大清早就被父母从被窝里拎出来,穿上厚厚的衣服,跟在大人的身后去地里刨花生或者是地瓜,庄稼秸秆上、叶子上,草丛里,甚至地面上都是一层白色的霜,一开始我是不敢用手去碰白霜的,因为太凉,不像大人们,到了地头挽好袖子和裤腿,脱掉鞋子就开始劳动。我只有在跟着大人们的身后,等太阳出来之后才敢用手去碰,凉凉的,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对于白霜的特殊记忆了。
秋收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我不是对于那些白花花的花生或者是硕大的地瓜或者是满山的栗子、山楂感兴趣,我是对那些落在地里的和留在树上的感兴趣,因为我总是能在村里的山上找出一些来,再偷一些,然后在山坡上支起一个灶,用火烤来吃。霜降虽然也是在秋收的这个季节里,但已经属于末端了,农人也开始着急了,我便不怎么喜欢了,因为这时总是要被父母拉去打下手的。通常还没有结束的是晒地瓜,一开始用手推的推子(山东的一种农具)后来是用轮闸(山东的一种农具)一片片的把地瓜切片然后撒到地里,两三天后地瓜干会变干,农人们再把变干的地瓜干拾回家,我的任务就是摆地瓜干,蹲在地里一片片的摆好让他们没有重叠从而更快的干燥。我往往是蹲在地里羡慕的'看着姐姐干着“高等级的技术活”(用推子推地瓜),而我只能蹲在地里做“低等级的体力活”(摆地瓜干)。我尤其的不喜欢秋季的这一段,过了这一段,到了种小麦的时候,又是我所喜欢的了,看着牛拉着耩子(有时候是人拉着,我也会去帮忙)把小麦种进地里,我记不清楚他们的表情了,隐约很神圣很高大,于是我也很欣喜。
古籍《二十四节气》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这是对于霜降的气候解释。北宋大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这是文人的咏叹。我记忆中故乡的霜降只有农人们的匆忙,他们匆忙的去收获,又匆忙的去播种,他们不晓得“芙蓉独自芳”他们只知道“霜降杀百草”他们没有莫名的惆怅,只有欣喜的去收获今年,努力的去播种明年。
前几天打电话回老家,老家早已收获完,播种好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的推进,老家的秋收再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有一个极长的时间,而是很快的结束,村民们也不像以前那样准备享受整个冬季。青壮劳力选择了去打工,需要照顾家和孩子的女人们也在村子附近的花生米加工厂里打零工。妈妈絮絮叨叨的告诉了我很多,我很高兴于村子里在享受物质上的现代化并保持着原来的农人的勤劳本色。末了,妈妈告诉我村里的山卖掉了,我怅然了很久,不知道等我在霜降的季节站在那座曾经有着我少年时的快乐的山上会咏叹出怎么样的一首诗。
5、霜降心得体会900字
在农村里对节气并不是很在乎的,气温变换都有其规律,但也有其偶然性,就像今年的霜降气温就不如想象中那么低,听妈妈话的孩子固然穿上了秋裤,但也有不少像我一样穿单衣还出汗的另类,穿多的属于尊重节气,穿少的则属于尊重事实,小时候在家母亲属于前者,一觉得自己冷就把我包裹的严严实实,而父亲无疑属于后者,看我稍微多穿几件衣服,就说春捂秋冻,穿那么多干什么,不少家里的战争就是类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对错,争几句也就算了,大家各行其道,很可能第二天同样话题又重复提起,依然如故。至今想起那个时候父母拌嘴我都想笑,他俩有时候也是说着说着就笑了,家里本就不是战争的气氛,我庆幸自己一直在父母恩爱的环境里长大。
霜降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远足捡漏,当时我们那里有个名词叫做“乱”花生,其实是不是这个字也说不清楚,可能是鲁西北的方言吧,含义就是在秋日收割后的地里寻找别人遗留在田野中的作物,不但是花生,地瓜土豆也属于这个范围,按照乡里约定俗成的规矩,土里没被收获的可以被别人捡走,但地面之上的如瓜果、玉米、谷物之类的即使主人不收,别人也是没有权力采摘的。开始的时候我是和村里的大人一起,后来我就习惯于独立活动了,撒开两只腿,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奔走,当时因为花生地瓜等属于经济作物,并不是每家每户都种植,而且大庭广众之下肯定早被人扫荡过了,因此就要走很远的路,越偏僻越可能有收获。
“乱”花生也算得上是一个旅程,当时最标准的配置是一个旧的口袋或者书包,一把铁锨,再加上一天的吃食吧,条件好的自然还会有自行车等高级装备,当然几个变态的可以骑头驴,人和坐骑都在寻找自己的口粮,而我就只能属于低配了,甚至于早饭在家吃的多一些,连午餐都不带,一路上走在旷野里的时候有点小激动,幻想着体会一下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念,出发时候身上冷呵呵的,走不多大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但一般说起来从开始到第一步落脚一般需要二个小时的时间,另外我比较好胜,经常大家采摘一天回到家里要比赛一下彼此的劳动成果,我做不到最多但我绝对不甘于最少的,因此往往喜欢剑走偏锋,别人不敢去的地方我去,别人不走的路我走,高唐也有过不少历史遗迹,有过很大片的乱坟岗子,也有石人石马破庙之类的古建筑,但当时那些地点往往被人视为阴气团团,白天时候都很少有人路过,他们附近的地里相对剩余的花生地瓜就多一些,我属于天生胆大一类,对这些牛鬼蛇神的传说嗤之以鼻,曾经有一次在古代传说的黑风口(就是水浒上孙二娘开店的古址)挖地瓜挖了满满一口袋,几十斤的重量,走到晚上十点多才到的家,把父亲和母亲吓得出来找过我好几趟,自那次后母亲就不怎么同意我外出的这种打野食的情景了,但我一再坚持,一到周日就跑出去,弄得她也无可奈何。
那个时候虽然家里也很穷,但已经不是吃不上饭的情况了,外出的这种搜集采摘其实是满足一种猎奇的心理,传说男人都有一种对打猎爱好的天性,现在社会已经不像历史上那样冷兵器时代猎物遍地的样子了,因此也就会寻找一些别的方式把这种天性释放出来,霜降之后天气变冷,农作物基本上也收获完成了,男人闲着无事就要找点事情,这和历史上许多大的`战役都发生在霜降前后也有着密切关系,外出“乱”花生的人们组合也是五花八门,有我这样的独行侠,也有分工配合的团队:有的负责找,有的负责挖,而有的则负责运,传闻有此挖掘大队刨粮食之余居然挖出过古代文物,但最后被他们换成了粮食,当时的老百姓眼里粮食就是天,也有传闻独行侠掉进井里不幸陨亡的消息,但大家的热情并未因这些传说而变化多少,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傍晚前后不少队伍或者个人归来,一般都要在村口集中一下,说一说自己的行程,比一下收获的多寡,大人吸几口旱烟,像我差不多年龄的则再一起吹吹牛就回家了。多也好少也好,父亲和母亲从不表扬或者埋怨,这也和我现在养成这种胜固欣然败亦喜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吧
上高中开始,去了县城,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6、霜降心得体会900字
天气渐冷,床上的薄被己经换上了厚棉被。夜晚大雁从清冷的星空飞过,雁鸣阵阵。我似乎听见了初冬的脚步声在窗外跚跚走过,清晨的田野,地上枯黄的小草,还在树头挣扎摇摇欲坠的树叶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远处的一切总是灰蒙蒙地被雾胧罩着,寒山碧水飘渺得若隐若现。
霜降天寒,在这个季节为抵御寒冷,就是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甜米酒。米酒香,米酒甜。一碗甜酒下肚,无论屋外是北风呼呼,还是雪花飞扬。甜酒从心里暖出来,从头暖到脚。那暖流持续地从心里向外溢,脸上开始热乎乎的,微微地泛红。无论是去上学,还是上班,这一整天都不觉得冷了。很得众人的喜爱。
楼下小巷里,傍晚常有叫卖甜米酒小贩走过,昏暗的小巷里总回蕩着:“卖甜酒哇、卖甜酒哇"的叫卖声。天气不冷,也少有人去买。对我来说,最钟爱自家做的甜米酒,更难忘母亲酿的甜米酒。虽不想总留在回忆里,但那情那景却常常要撩拨着思绪。即使一碗米酒也惹得人:不思量自难忘。
那时母亲总在腊月里做甜酒,屋外北风舞着雪花,厨房里热气腾腾。母亲把淘好的糯米装进饭甑,木制的饭甑象小木桶一样,里面有蒸笼样的蒸格,铺上白布,糯米就倒上面。盖上盖子放在盛满水的锅里,灶下烧着很旺的柴火,不一会儿就闻到糯米饭的扑鼻香味,那热乎乎米饭的香味和燃烧的干柴气味一起飘出窗外,飘向寒冷的天空。
做甜酒,母亲常常一个人在厨房,关着门不要人打扰,不喜欢这时候有人串门。因为有生人来,做甜酒会失手。不是甜酒发红就是甜酒不来酿子。母亲把蒸好的糯米饭倒在大木盆里冷却,这时会随意地捏一个饭团给我,我拿着还带着温热的饭团,吃得真香。母亲把糯米饭拌上碾碎的酒粬,那是当时最好的酒粬,多少年来一直在一个盲人那里买,我常看见他拄着拐仗走街串巷,背着小木箱叫卖酒粬。
甜酒要做得好,必须:“饭要冷,窝要滾”(暖的意思)母亲在火桶里铺上棉被,把装着糯米饭的瓦缽放进去,盖上棉被。此后几日,我总在盖着棉被的火桶旁,跑来跑去地用鼻子闻,只到从捂着甜酒的火桶里飘出阵阵酒香,我知道我家的甜酒做好了,那酒香缓缓向外释放着,绵延着童年无尽的快乐。
在寒冷冬日的早晨,起床后就可以吃到甜酒下汤圆。有时在甜酒里打两个鸡蛋,那香那甜滋润着心田。即使窗外寒气袭人,全身心也丝毫不觉。从腊月到正月都沉浸在米酒的香甜里!
寒霜降,米酒香。最忆童年时母亲酿的甜米酒,香甜之泉永流心间。
7、广州长隆心得体会900字
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我们坐飞机来到了绿树繁茂、花朵盛开、鸟语花香的广州。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隶属全国首批、广州唯一国家级5A旅游景区长隆旅游度假区,地处广州番禺。公园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和自驾车观赏为特色,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其中我最喜欢的动物有3种。
镜头一:火烈鸟
进了园区,首先看到的是火烈鸟,它被人们称为吉样鸟,身体是红色的。火烈鸟因全身为火红色而得名。巴哈马是火烈鸟之乡,火烈鸟是巴哈马民族的象征,火烈鸟被誉为巴哈马的国鸟。它那红色的皮毛就像一团团火焰,照亮了人心。
镜头二:白虎
白虎是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镇园之宝,也是长隆集团的吉祥物。目前,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已经拥有超过150多只白虎,是世界上白虎最多的园区,被称为世界白虎王国。除了白虎,还有华南虎、金虎、银虎以及孟加拉虎和东北虎等六大虎种多达300多只老虎生活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
再往里走就是白虎山了,每一种老虎都能让人用好奇的眼光去看。当然,令人心动魄的是大型的白虎表演,也就是老虎吃肉跳水表演。当老虎跳到水中的时候,虽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但我似乎感觉老虎扑向我,让我内心一震。
镜头三:熊猫
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心脏位置,座落着世界最好的大熊猫馆,这就是长隆大熊猫中心。整个中心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是整个南中国地区最大的熊猫中心,目前居住着10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六只熊猫宝宝来头不小,曾经给亚运助威,并一举成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乃至全亚洲最耀眼的动物明星。熊猫中心内有大熊猫园、小熊猫园两大区域。其中大熊猫园是整个熊猫中心的核心区域,设有翠竹院和金竹院两个院落,每个院落都分为开放和封闭空间,按照大熊猫的自然生态生活环境设计建造,并设有24小时恒温的室内生活中心。长隆大熊猫中心集饲养、繁育以及科研为一体,立足于保护与研究大熊猫,让国宝熊猫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一进熊猫馆,就看到一只大熊猫趴在开着空调的熊猫馆里睡午觉,舒服极了。走到熊猫的室外活动馆,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的挤在凉床上、有的抱着树干,还有的仰天对着,睡态各有不同,可爱极了!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熊猫厨房、熊猫医疗室,还了解了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历史,知道了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濒临灭绝、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经过这次的动物园旅游,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我在此希望大家不要再猎杀我们的朋友了,它们已经寥寥无几了,让我们一起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朋友吧!
8、广州长隆心得体会900字
妈妈带我去看电影《爸爸去哪儿》的时候,我对里面的野生动物园羡慕不已。妈妈告诉我那是位于广州的长隆野生动物园,我真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去长隆野生动物园看一看,和野生动物们来一次亲密接触。终于,在今年的暑假,美梦成真,妈妈带我来到了我梦牵魂绕的长隆野生动物园。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进了院子。第一站是坐敞篷小火车和野生动物们无障碍接触。我们来到火车站,排队坐小火车,我都快等不及了!终于等到我们了,我兴奋地上了小火车。一路上,火车就在动物们中间行驶,左右两边的草地上都是动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颈鹿。长颈鹿号称“草原高富帅”,长的十分俊美。两个淡黄色的尖耳朵,一张尖尖的脸,身上的双色斑纹十分漂亮,又长又细的双腿,真美啊!它们的嘴角微微上扬,好像在笑,更有意思的长颈鹿还走到小火车旁边,低头看车里面的人,车里的小朋友可激动了,都伸手去摸长颈鹿……
下了小火车之后,我们便去看步行区的动物。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宝考拉。考拉浑身长满了灰色的毛,又浓又密,有一对像扇子一样摇来摇去的大耳朵,很可爱。考拉有四个爪子,每个爪子上都有尖尖的指甲,这样它们就可以牢牢地抓住树干,不会掉下来。考拉只吃桉树叶,在桉树上睡觉。你看,那棵树上有一只考拉正在爬树,还有一只躺在树杈上睡觉,翻着大大的肚皮……
最后看到的火烈鸟,在河边通红一片,像火烧云一样。火烈鸟有尖尖的、黑色的嘴,通红的羽毛,还有一双又细又长的腿,像公主一样亭亭玉立。
还有小猩猩在我们头顶上的树杈上跳来跳去,我第一次没有隔着铁丝网观看这么多的野生动物,我真是太开心了。
9、广州旅游心得体会900字
大家听闻过岭南印象园和广州科技馆吗?据说岭南印象园带有浓郁的岭南风情,广州科技馆里面奥妙无穷。幸运的是,这次我们社会实践活动就参观了这两个地方!
我们首先去了岭南印象园 —— 一个古朴典雅的小镇。她远离繁华的都市,座落练溪村。老师说去那里主要是为了了解岭南文化。我们踏着粗糙的石板路,看着简易的三轮车,真的似乎回到从前,领略岭南人的生活…..
我欣赏了糖画的制作全过程:糖画叔叔把麦芽糖熬成糖浆,用勺子舀着,慢慢倒在大石板上,用尖尖的棍子仔细地雕刻出你想要的.图形。在糖浆凝固前,他插上一根竹签。如果你想要糖画凝固速度快一点,糖画叔叔会顺手拿起吹风机,用中等风轻轻地吹吹它。我来不及仔细琢磨,一只栩栩如生的黄灿灿大公鸡就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石板上。真令人回味无穷!我还观看了烧玻璃和许多特色的工艺,都令人惊叹。
之后,我们去了位于广州市大学城附近的广州科技馆。
科技馆整体建筑造型独特,从正面看上去,它就像一顶博士帽;从侧面看像一支整装待发的舰队;而鸟瞰则像一朵盛开的木棉花。科学馆分为三层:第一层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第三层是3D影院。第二层有八大展区供参观,分别为: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和感知与思维。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数码世界和飞天之梦。数码世界展馆有三种不同扫描墙,每种墙的扫描处理方式都不一样,有马赛克处理,数字处理和热量处理。就拿人体来说,经马赛克扫描处理后,人体会变成一个一个的小方块;经数字扫描处理后,人体会变成由0和1组成的一个一个的数字;经热量扫描处理后,人体热量多的地方变成红色,热量少的地方则以蓝色为主。真是太神奇了!
飞天之梦展馆主要展现飞机的进化史。从滑翔机到喷气式飞机,从早期飞机到第一架直升机和民航机,从无人机到现在的航天飞机…..所有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数代人的心血和无数人辛苦努力。飞机的发展让我们实现空中自由飞行的美丽梦想,给现代人带来很多便利,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当然,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也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对人类文明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我认为和平利用飞机,才是人类发明飞机的初衷。
科学馆中的各种游戏中,每一个游戏都包含了许多的科学知识。科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都应该热爱科学,让世界因处处有科学而更美好!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亲近大自然,了解名俗文化,而且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真让我受益匪浅呀!
10、广州旅游心得体会900字
今天,是难忘的一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去秋游啦!
我们先去了岭南印象馆后去了科技馆。先说科技馆吧,因为我太太喜欢科技馆里的各种发明了。科技馆内一共有三个馆:一个是专门介绍汽车的,一个是飞行之旅是关于地球的,最后一个馆是关于人体的。我和我的朋友先去了汽车馆,里面有一大堆科学机器人:分球机器人、下棋机器人,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机器。分球机器人好厉害啊,只要是一些简单的字或图形它都用球来摆。下棋机器人可以在你没事的时候和你下棋,并且从不耍花招堂堂正正的和你玩。
后来我们去了飞行之旅,一眼看去就是一个地球的影像,还有太空人的衣服。有一个很疯狂的游戏,好像叫——我忘了,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吧:里面有一个脚踩的“机关”,一踩到那个“机关”就有一个跟飞机的叶片一样的东西飞快的猛转起来把里面的人吹的像风中的火一样。
我们最后去的是人体馆,我和朋友去镜子迷宫玩了一会,刚开始我觉得没什么,最后却被困在了迷宫里总出不去,而且我还撞了好多面镜子。对了,还有一个冷热铜馆,手分别放上去左手冷右手热,可是,提示牌上说:铜馆里的温度并不高,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半天都没有想明白。
开绐介绍印象馆啦!准备好了吗?三二一 开绐!
印象馆里有许多古老的事,我们先去看了---庙里面有个大鼓,我一个劲的打——咚咚 咚咚非常的响,有一些女同学说:“别打啦!吵得人心都快震出来啦!”说了这句话等于是火上浇油,其它几个男同学听了也跑过来一个劲的打:咚咚咚咚————
我们还去了香港商品展览馆,里面有字画、茶叶等。有一个同学本来想把它拍下来,但看到“请勿闪光”的字样,就不拍了。
这次秋游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