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6、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7、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8、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合《庄居野行》
9、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10、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11、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2、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13、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14、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15、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
1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9、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20、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21、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2、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
23、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2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2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7、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2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9、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30、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1、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32、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33、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34、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5、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36、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7、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38、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39、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合《庄居野行》
40、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苏轼《新滩》
41、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陈毅《咏三峡》)
42、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李白《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43、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胡皓《出峡》
44、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
45、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白居易《送客归京》
46、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岑参《初至犍为作》
47、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张祜《送人归蜀》
48、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孟郊《巫山高二首》
49、使君不学野鸳鸯,桃花空解误刘郎。[宋]舒亶
50、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唐]李煜
51、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宋]叶茵
52、摇落碧桃花片片,石阑干下钓鱼舟。[宋]方岳
53、浓染红桃二月花,只看神笔纵龙蛇。[唐]徐寅
54、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宋]谢枋得
55、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56、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元·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57、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58、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宋·释仲殊《荷花》
59、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宋·张文潜《莲花》
60、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元·丁鹤年
61、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唐·皇甫松《采莲子》
62、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颁《雨后池上》
63、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元·赵雍《秋初夜坐》
64、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65、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宋·何应龙《采莲曲》
66、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7、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番霜。寂寞秋江上。——元·刘秉忠《干荷叶》
68、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宋·宋自逊《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6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0、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71、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自注:莲:怜,双关。——宋·朱淑真《新荷》
72、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梁·吴均《采莲曲》
73、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梁·萧纲《采莲曲》
74、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宋·柳永《甘草子》
75、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着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宋·沈瀛《画堂春(风中荷花)》
76、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采莲》
77、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宋·董嗣杲《荷花》
78、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宋·邹登龙《采莲曲》
79、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80、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81、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82、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宋·欧阳修《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