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2、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3、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4、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5、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6、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7、老去怕着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8、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
9、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客中过除夕之夜的诗。在战争离乱的岁月,飘流在外的人,其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中就表现了这种颇为沉痛的心情。
1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12、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13、赏析:此篇描绘了除夜的贵族之家守岁的情景,同时也隐约地表达了深隐的怀恋之情意。情寓于景,清空而灵动。
14、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15、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16、多事关心偶不眠,随人也当守残年。
17、不须更说新春事,来岁今宵在目前。
18、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19、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
20、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
21、四海升平了。(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
22、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23、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
24、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25、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26、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
27、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28、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29、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30、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31、千门万户易桃符,东舍西邻送历书。
32、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3、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34、却有穷愁与多病,无因岁晚一般驱。
35、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36、小童篝火洁门闾,为说新年忌扫除。
37、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38、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39、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40、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4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2、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43、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44、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45、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46、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47、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在文词。
48、遥夜迟迟烛有花,家人欢笑说年华。
49、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
50、赏析:诗人以卖画为生,经常陷于贫困潦倒的境地,逢除夕,不禁写诗自嘲,反映落魄文人的无奈与悲哀。
51、赏析:此篇描绘了除夜的贵族之家守岁的情景,同时也隐约地表达了深隐的怀恋之情意。情寓于景,清空而灵动。
52、赏析: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
53、《除夜宿石头驿》唐朝·戴叔伦
54、《浣溪沙·庚申除夜》清朝·纳兰容若
55、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
56、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
57、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58、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59、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60、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61、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62、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6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4、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6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6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68、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9、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70、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71、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2、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7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7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76、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77、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78、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79、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80、诗曰: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词笑令(采莲)》
81、“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