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压力大,教师流失快,透视民办幼儿园之生存困境
新华社记者艾福梅
记者在宁夏银川一些中小型民办幼儿园采访发现,随着物价上涨,一些幼儿园保本运营,资金压力大,无力提高幼儿生活标准;由于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幼儿教师流失快,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市场压力大
经过多年发展,民办幼儿园已具一定规模,缓解了因公办幼儿园不足而出现的“入园难”问题。
由于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缺,过去10年间,银川民办幼儿园大量出现。相关数据显示,银川2011年民办幼儿园数量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87.7%。
记者到银川兴庆区北安幼儿园采访,正巧遇到园长张彩芬在打电话,交涉罐装天然气问题。“小罐的和大罐的都涨价了。去年本想节约钱,改装天然气管道,可仅仅初装费就得4万元,4万元我可以烧多少罐气啊!”她向记者抱怨。
菜价也让张彩芬头疼。她说,幼儿园的蔬菜要保持新鲜,没法去蔬菜批发市场买,只能每天去早市买,钱就得多花。
银川金凤区新秀民族幼儿园于2011年9月开园,总投资200多万元,有两座楼,幼儿保教费每月460元,伙食费每天10元。园长王贺婷告诉记者,每月幼儿园的运转费用10万元左右,夏天菜价低些只需略补伙食费,可冬天仅取暖费就得8万元,为让孩子吃好点每月得补贴3000元-4000元,周转资金紧张。
一些基层教育人士认为,社会人士开办幼儿园会想法盈利,面对不断上涨的运行成本,民办幼儿园要么提价,将涨价成本转嫁到幼儿家庭;要么压缩成本,减少幼儿伙食费用、购买玩教具等支出。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民办学前教育发展。
除物价偏高带来的经济压力外,民办幼儿园还面临办园场所不稳定的现状。
多数幼儿园是租赁房屋办园,租赁期限多为3-5年,到期续签。可合同一到期,提高房租或者收回房屋由房东决定,民办幼儿园只能被动接受。
开园3年的利民幼儿园位于兴庆区大庙街,园长唐欢先期投入26万元装修房屋及购买所需用具。前期因生源少亏本运营,去年开始生源增多能够收支平衡,可年底合同到期房屋被收回,幼儿园不得不关停。
教师流失快
记者采访发现,因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严重。
不少民办园负责人反映,幼儿教师整天与孩子打交道,管孩子吃喝拉撒睡,早上8时上班,傍晚六七点钟才能下班,整天都是高强度。工作这么累,可每月收入就1000多元。
张彩芬说,全园有教师8名,目前园里仅1名教师干满8年,还有1名干满3年以上,其他教师只干了一两年。“民办园都存在教师流失问题。”
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学前教育教研员黄瑛认为,一学期内教师过频更换,导致幼儿心理不安全感和家长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学前教育的可持续性。同时,幼儿教师流失大,导致不少民办幼儿园缺少幼教“熟手”。
“有的小幼儿园教师,由于不会教学,只好照着故事书念,数学就教数字加减法。”黄瑛说。
发展需支持
近一年来,宁夏银川大力新建幼儿园,但短期内民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主力军”的地位难以改变,因此,帮扶进而促进民办幼儿园向规范化发展很有必要。
首先,应制定民办幼儿园办园的规章制度,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准入资格,把教师资质作为审核批准民办幼儿园的硬性条件。教育部门要多给民办幼儿园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提高其业务水平。
“我们园里教师培训主要是‘老带新’,也买了很多国内先进幼儿教育模式的光碟提供给新教师观看,并开展讨论与交流,这种模式效果还挺好的。”张彩芬说,“希望政府部门能组织开展更多针对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
黄瑛建议,建立公办与民办幼儿教师交流机制。选择经验丰富的公办园教师或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去民办幼儿园任职任教,同时允许民办幼儿园教职员工在公办园跟班学习。
其次,采取“以奖代补”或“提供生均公用经费”等方式,给民办幼儿园一定资金补贴,或提供一些基础的教育教学设备,以缓解民办幼儿园运行中的经济压力,激励民办幼儿园克服困难努力发展。
银川市教育督导室主任白燕说,目前,银川下辖的灵武市已给公办、民办幼儿园提供生均公用经费;永宁县通过“以奖代补”,每年拿出一笔资金发展民办幼儿园;这些措施促进了当地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