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年轻教师在成长
作者:龚敏 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乌南幼儿园
区里有个1—5年职初教师的业务评比,一比演讲,二比设计与说课。
面对区里的要求,突然发现我园这些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不会演讲与说课。 看来,我们一直关注青年教师讲专题与上课实战,一不小心就缺失了这方面的培养。
不避讳“训练”一词
想到就要行动。演讲是讲给别人听,希望别人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与浸润,所以对演讲者的演讲内容与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其中,两个关键要抓住:首先是讲什么,然后是怎样讲。所以,就这样行动了。第一,鼓励她们与上届师姐沟通,准确认识比赛的意义何在,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感。第二,亲携三个园级骨干成熟教师与她们交谈,挖掘其内心的与众不同处。第三,几乎是命令了,让她们面对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她自己的表情进行演说,“要清楚自己在演讲时的样子。”最后,拉来同事们一起听,针对个别句子进行演讲再辅导。
关于说课,也是需要训练的。
说课绝对不是将教案念一遍或者模拟着教师孩子双方的问答。说课中,整个设计的思路要表述清楚明了,环节设计部分或演绎或出示教具或抓关键提问,要使听者对你教案在一刻钟内很快地理解:“你为什么上,将会怎么上”“预计的效果”“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课的亮点”,等。
所以,不要避讳“训练”一词,和教育教学有关的技能都需要训练,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学会带班时的站位,交流时的忌语、讲述时的要点,等等。
比赛中重素质提升
比赛只是一个契机。非常担心大家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我对年轻的她们说:你看多了明星教师,而你们选择幼教,不是为了做明星教师,而是先要做好合格教师该做的一切。
上班时大家太忙碌了,所以下班了,我们聚集在办公室里演讲、说课,一拨老的成熟教师无私付出,一拨小的年轻教师努力学习,一个团队挑战着各自能力,共同获得成长感。在一次次训练中,年轻老师也了解一个专业教师日常的积累与付出,而不仅仅是等着机会来临,或等着舞台搭建。
最后,我园两位年轻教师双双入选决赛。在园务会、团员会上,面对不同的对象,两度创设机会让她们谈感言。确实,她们长大了,在比赛中重塑信心,知道压力背后的众人帮助与机会给与,感受到日常工作需要更踏实更用心。
曾经,十九岁的我因老师推荐而站在学校的大舞台上去演讲,如同背书,双腿在演讲台后不停地哆嗦。可有了那第一次克服害怕的经历,工作后的我,虽然在二类幼儿园工作,但一样用自信与勇敢赢得了职业中的第一个奖项——区幼儿教师演讲一等奖。那张小小的证书珍藏至今。
今天,我看到年轻的她们在屡屡训练中扛起压力,无所畏惧,努力攀登着自己的专业高地,如此有蓬勃生机,如同春天轻快而悠扬旋律,让我不禁赞叹: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