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的幼小衔接必修课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幼儿园管理 > 幼小衔接

幼儿园老师的幼小衔接必修课

时间:2012-11-15 14:36:57

幼儿园老师的幼小衔接必修课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幼小衔接的您有所帮助。

近日,部分地区的小学正忙于一年级新生报名。学校和学生第一次“正式见面”,学校安排的活动中颇有玄机。学校从孩子们的“小动作”中总结出一堂幼小衔接课,这是家长和老师的必修课。

◎一问话就哭鼻子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报名日,一到学校,孩子就得暂时离开父母,由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领着依次参加活动。走廊上,一溜排着不少孩子。不怕生的,拉着哥哥姐姐的手,亲热地问东问西,看到老师走过去,还礼貌地打招呼“老师好”。

  也有好几个孩子,低着个头,不声不响。老师蹲下来问一个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她不说话;“你几岁了”,她还是沉默,“今天谁陪你来的”,她竟开始掉眼泪了,带着哭腔说,“我要找妈妈”。

  学校副校长郑方明说,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www.chinajiaoan.cn父母也不在身边,有些孩子难免会感到紧张,手足无措,甚至哭鼻子。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和家长要多鼓励这些孩子,大胆一点,大方一点,多给孩子机会认识新朋友,增强孩子的交际能力。

◎三个游戏做一个

  一个大教室内,安排了三个游戏场地。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把三个游戏都做一遍,“不能漏掉啊”。孩子们一下子散开了,有个小男生,才做了一个,就跑出了教室。

  带他的姐姐问,还有两个游戏,你还没玩呢?他摇摇头。老师刚才嘱咐的话,他已经忘记了。姐姐说,那我们把那两个游戏继续玩完。小男孩摇头说,另外两个不喜欢玩。

  小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听”。郑校长说,孩子在幼儿阶段,家长都比较宠爱。有时,家长的指令几遍下来了,孩子还像是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做事儿。这影响了孩子们“听”的能力。读小学了,学校、家长都要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等候在教室外的家长纳闷,按次序玩游戏,我小孩进去得早,怎么后进去的孩子,反而先出来了?一说破,家长就明白了。玩游戏时,有些孩子,见机行事,哪边队伍人少,就先往哪边站,也有些孩子东排排西站站,不能很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一个地方耽搁一点时间,一圈下来,就比别的孩子花时多了。

  郑校长说,这就体现出孩子的观察、处事能力。平日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去超市购物,付款排队时,有意识的让孩子去选,哪边人少,排哪边就快。

◎不懂什么是住校

  “你为什么喜欢住校?”孩子们口中的原因很多:“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爸爸说的,因为我长大了”……有个小男孩,理由挺特别:“妈妈说我长大要到国外,以后出去就不会哭了”。一个小女生,原因是:“这样外婆就不用每天接我,可以回老家陪外公了。”

  郑校长说,住校考验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根据以往经验,很多孩子对“住校”到底怎么回事,心里没有概念,真正进入学校,一定时间内会出现不适应状态,比如躲在被窝内,悄悄流眼泪。

  她建议家长,不妨在平时聊天中,不时向孩子传递这样的消息,“你住校了,比别的孩子能干,爸爸妈妈为你高兴”。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长大而自豪,促使孩子“自愿自发”投入住校生活,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住校生活。

(中国妇女报 )

幼儿园幼小衔接推荐 幼小衔接别忘给孩子补上 幼小衔接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幼小衔接:自己整理小书包 幼小衔接是能力与意识的衔接 幼儿园要注重入学前的读写教育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幼儿上小学准备的核心项目 关注幼小衔接中几个问题 国外幼小衔接的启示 幼小衔接中家长的任务 孩子上小学家长陪读好吗 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中的家、园、校三方对话 “幼升小”孩子太累,家长无奈 入小学前的社交能力培养 孩子升入小学前要注意这三点 入小学前身体素质备战方案 上小学前要具备这几方面能力

最新幼小衔接 怎样让幼儿爱上阅读 上小学前要具备这几方面能力 让“家长作业”回归“孩子作业” 入小学前身体素质备战方案 入小学前的生活自理备战方案 幼小衔接最关键在培养良好习惯 是否上幼小衔接班别光看成绩 孩子升入小学前要注意这三点 入小学前的社交能力培养 入小学需要具备良好个性品质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搬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