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语言春之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景,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诗歌的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诗歌的美,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3、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孩子去探索、发现、感受春天。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通过诗歌的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诗歌的美。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活动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图片、音乐:《爱之梦》、春天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带领幼儿拍着手走进教室,师生进行律动。
2、师:孩子们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3.师:孩子们那你还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变化呢?
4、再说一下春天来了,我们的主题墙上的变化。
师:孩子们你们很善于观察,其实春天里有许多许多的秘密呢!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去寻找春天的秘密。
二、幼儿主动探究春天的秘密: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师: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秘密(小组讨论)
1.师:那我们看看小河的冰是不是融化了(出示小河流水图), 引出小河的诗句。
2.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到了柳树,(出示垂柳的图)用肢体语言说出柳树的诗句。
3、幼儿说出燕子后,(师出示燕子图)让幼儿说出燕子的诗句。
4.幼儿说出春天播种的季节。那我们看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出示拖拉机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春耕的场面。
5.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漂亮的花,好香呀!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想不想认识,这个花在我们这很少见到的,这个花接出来的是桃子,小朋友都喜欢吃。
师:(出示桃花图)贴近生活引出桃花的诗句。
6.师:哈哈,春天真地来了,春天真地来了!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孩子们春天的秘密可真多呀!老师把你们说的编了一首诗歌,就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吧!
三、让幼儿在读者感悟春天的美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2、播放课件让幼儿跟读一遍。
3.师:小朋友们再读的时候你发现诗歌中的每一小节,都有重复的地方,谁愿意说说。这就是诗歌里的循环反复的句式。
4. 让我们分角色再感受一下吧。
5.师:孩子们这首诗里的小河、垂柳、桃花、小燕子、拖拉机真的会说话吗?我们把它比作人,这就是拟人的手法。这样诗歌读起来就更美了。
师:春天真美呀!孩子们能为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吗?(幼儿自由的说)师小节:那就叫《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这首诗歌吧!
四、情感教育
师 :孩子们春天真的很美,怎样才能让春天更美呢?(幼儿自由说保护环境爱护花草、大自然……)
五、拓展延伸
师:春天还有很多秘密需要我们去发现,就让我们出去找一找吧!把它们画下来,在下节课时编进诗歌里。播放《春天在哪里》排队拍手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图片不够形象。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2、大班综合《春之声》优质课教案反思
游戏分组说明
第一组:沙画组,材料:沙画箱、彩砂及射灯
第二组:国画组,材料:水桶、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宣纸及毛笔
第三组:故事组,材料:小花、小草、蝴蝶、小鸟等小道具
设计意图:
海南四季如春,孩子每天如沐春风,为了进一步丰富对春天的感受,我选择了以《春江花月夜》为载体,通过倾听、动作表现、音乐课件及教师音诗画情境下沙画的表演等方式,感受欣赏到古典音乐下的优美、柔和,烟雨朦胧的春天。强调幼儿对艺术的感知感受是综合的,不能只单纯追求某种艺术技能的表现,应重视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素养,因此采取分组选择讨论的方式,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选择了与春江花月夜音乐课件相匹配的国画操作材料和沙画材料以及编故事的小道具,支持幼儿表达不同的音乐意境,将音乐形象化、可视化,提升艺术素养。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意境,能用语言大胆讲述内心的感受及描述音乐的画面。
2.大胆选择合适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乐曲的感受。
3.能与同伴合作讨论,共同描绘表现乐曲的样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泼墨画经验及沙画经验,已有编故事的经验。
材料准备:《春江花月夜》节选音乐、春天的视频、泼墨材料、沙画材料及小花小草等道具等。
环境创设:将三组材料分组摆放好。
活动过程:
1.随音乐朗诵春天的诗歌入场
2.欣赏音乐片段《春江花月夜》,感受乐曲的柔和优美
(1)第一遍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优美。
(2)第二遍欣赏音乐,自由的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结合视频再次欣赏音乐并用动作感受音乐的舒缓柔和
3.结合教师现场绘制沙画再次感受音乐的画面。
4.幼儿自由选择分组听音乐来表达春天
5.作品欣赏
6.完整欣赏两段是,感受不同音乐带来的不同的春天画面。
活动延伸:
将音乐和沙画、泼墨和影戏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不同音乐里的春天。
活动反思: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的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动”起来、“舞”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应撵弃传统的灌输式的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重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愉悦地学习,潜移默化深入作品,以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