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以“磁铁宝宝真神奇”活动为例
作者: 林骄 单位:长宁区古一幼儿园
一、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中班幼儿在经历了托班和小班后,开始飞速的成长。可以明显的感到进入中班的幼儿在量变的积累下达到了质变的飞跃。
主动性: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能够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孩子们有强烈的愿望想帮助老师和小伙伴,家长们也会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能够积极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并能帮助家人做些简单的家务,主动性开始萌芽阶段。
实践性:
动作发展较之前更加的完善,体力明显增强,他们会积极的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新鲜的事物,“老师,为什么?”几乎是每个中班幼儿每天交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他们敢于去实践、更乐意去实践,实践性在此年龄段体现得淋漓精致。
创造性:
有人说:中班年龄段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在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的情况下,他们不仅更爱玩了、也更会玩了,以物代物是最常见一种玩法,他们更喜欢、积极的用动作、表情来表达他们想要传递的信息。渴望受到表扬,喜欢炫耀,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不得不说,在创造性方面成人大多远远不及。
二、尝试活动教育
长期以来,老师最为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而目标的内容则往往直接指向某种知识的掌握。老师想得最多的是知识和内容灌输给幼儿,以填鸭式的方式来“为学而学”,扼杀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
尝试活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长远目标的达成,即幼儿通过活动得到主动发展,重视培养幼儿的能力,而并非即时目标的达成。老师通过对材料、环境和指导的调整,激发幼儿在下次活动中继续尝试,老师通过“等待”,相信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不断实践逐步调整自己的尝试行为,最终达到尝试的目的。
三、反思、调整活动设计的尝试性、教育性
“磁铁宝宝真神奇”活动刚开始我定的活动目标是:
1、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2、感受磁铁宝宝真神奇的快乐。
因为要让幼儿了解到磁铁不但能吸住铁质物品且还能隔着不同材料吸住铁制品的特性,我与班中的家长们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工作,希望家长们能在空余时与幼儿一起实验——寻找能被磁铁吸引的东西,来验证铁的特性,从而让幼儿认识磁铁,对磁铁吸物的现象产生兴趣。然而事情并不像我预料的那样,我发现:当孩子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质物品后,往往仅满足于这个表象的行为,探究的兴趣就显得并不高涨。
我不由思考起来——既然幼儿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那是否还要展开这个活动呢?
对中班幼儿而言,引导他们收集相关的信息,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们积累最基本的信息获得方法,而是逐渐要求他们学会从自己获得的信息中发现继续探究的问题,萌发再学习的兴趣,且中班的幼儿是有这个能力去理解并探究的,因此这个活动是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征的。
问题又来了,既然是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怎么样在幼儿缺乏探究兴趣的情况下开展呢?
于是,我更改了活动目标,不,应该说是从一个活动的设计解剖成了两个有递进关系的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围绕磁铁吸引铁制品的现象展开的,进行了两个环节的尝试。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现象,并引导他们对此现象产生兴趣。
第二环节,通过发散性思维,让幼儿验证这个现象。由于环节的紧凑,活动的过程十分吸引幼儿。尤其是第二环节,让幼儿带着磁铁宝宝在教室里进行探索,看看它能吸住什么东西。
与在家中封闭式的实验,在教室这个诺大的空间和丰富的选择性材料面前,再次燃起了幼儿的探究精神,给了幼儿充分探索的机会,使每位幼儿都有了尝试的机会,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有了第一个活动的铺垫之后,下一个递进性的活动就开展的比较顺利了。因为这次的活动是在幼儿对磁铁宝宝有了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锻炼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幼儿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给幼儿出了个“难题”——迁移经验,再次探索,让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谓是各有千秋,在尝试中,每个幼儿都专心致志,兴趣盎然。
总结下来,还算是个不算失败的活动,我没有刻意去注意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我关注的是幼儿在参与尝试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我认为这才是尝试活动的价值体现。
附: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磁铁宝宝真神奇(一)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使幼儿知道磁铁能吸铁质物的特点。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吸铁石、铁质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神奇的宝宝来和大家一起玩,它就是磁铁宝宝,让我们来一起和它玩吧!
二、通过实验,知道磁铁能吸铁质物的特点:
1、磁铁宝宝能吸住什么东西?
2、让幼儿探索磁铁宝宝能吸住什么东西
3、为什么磁铁宝宝和铁质物品做好朋友呢?
三、展开讨论:
让幼儿知道磁铁宝宝只能和铁质物品成为好朋友,其他的东西不是铁做的,所以磁铁吸不住。
四、丰富生活经验:
1、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能和磁铁宝宝做好朋友?
2、鼓励幼儿在教室里探索
3、幼儿探索完毕展开讨论
4、家里的东西什么能和磁铁宝宝做好朋友?
五、延伸活动
日常生活中,磁铁宝宝有哪些好朋友?请大家来找一找
活动名称:磁铁宝宝真神奇(二)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2、感受磁铁宝宝真神奇的快乐。
活动准备:吸铁石、铁质物品、百宝箱(各种非铁质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
1、上次,我们发现了磁铁宝宝的本领很大,这次让我们再来试试看磁铁宝宝能不能隔着其他的东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幼儿尝试
二、交流讨论:
1、请幼儿们介绍自己刚才的发现
2、小结:原来磁铁宝宝的本领那么大,能隔着其他的东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三、迁移经验再次探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桌子上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个池塘,还有一只会在荷叶上面跳跳的青蛙,我们的手不能碰到青蛙,但可以用百宝箱的其他工具来帮助青蛙让青蛙跳起来,看看谁能有很好的办法?
3、幼儿开始试验,老师观察、指导
四、分享、交流各自的方法:
你用了什么好办法?
五、延伸活动
和小伙伴们交换方法看看,还能不能让青蛙跳起来?
参考文献:
【 1 】走进“新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 2 】快乐体验上海远东出版社
【 3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教育出版社
【 4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