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幼儿的情感世界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心理

如何关注幼儿的情感世界

时间:2013-06-29 15:29:15

如何关注幼儿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心理的您有所帮助。

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

小班时,班里养了一只小兔子,孩子们很爱它。有一天,小兔子死了,我们就把它埋在幼儿园的白玉树下。从此以后,每当走过白玉兰树时,每当春暖花开时,孩子们就会念叨着这只小兔子。一晃三年过去了,毕业前夕,孩子们各自去向熟悉的教师、朋友告别,突然,我看到几个孩子跑到白玉兰树下,低着头双手合十虔诚地说着什么,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了。

“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是《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对幼儿园组织实施生活活动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过去,我们的生活教育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

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效能,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幼儿融入集体,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二期课改新教材《生活活动》中“适应”集体这一章节的导读里提到:“教师要引导幼儿尝试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表达情感与交往合作的技能,逐渐形成集体生活的概念,使其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这意味着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尊重并鼓励孩子健康情感的发展。

一.珍惜孩子自然、健康的情绪感受

孩子的情感并不完全外露,有时比较内隐,我常常通过谈话来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自然情绪与感受。有一次,我和中班孩子就“喜欢做大人还是做小孩”这个话题进行交流,结果有19个孩子表示喜欢做大人,理由各不相同,有的要做数学家、科学家、老师;有的要工做,赚钱;有的认为长大了可以做超人保卫地球;也有孩子说长大了就想做个好妈妈好爸爸,等等。不喜欢做大人的孩子有9个,理由是“小孩可以天天玩”小孩可以多睡觉,睡很长时间”“因为小,爸爸妈妈会宝贝我”等。无论孩子是喜欢做大人还是做小孩,也无论孩子长大喜欢做科学家抑或只是喜欢做好妈妈好爸爸,都是孩子自然、真实、健康的想法和情绪感受,教师都应予以关注、接纳和尊重,切不可认为喜欢做科学家的孩子就是理想远大、有出息,从而加以表扬鼓励,不喜欢做大人的孩子就是不自立、没出息,从而加以否定批评,无视孩子健康的情感体验。

总之,教师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这会令孩子们感到安全、满足和愉悦,有助于他们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二.引导孩子体验和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

每个孩子都渴望爱于被爱,这是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要,是他们最初人格形成的基点,其核心就是感受和体验。教师日常不经意的言行会成为孩子们判别自己是否被爱的依据,因此,教师每天都要注意和每个孩子交谈、交往,向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积极回应孩子的问好,摸摸孩子的头,抱抱他们,始终面带微笑询问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作出反应,时时让孩子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过程中,常常运用表扬、鼓励等方法,无意中使有些孩子产生了邀功心理,每做完一件事就会习惯地说“老师,我做好了”“老师快来看呀”,等等。孩子出现这种现象虽属正常,但也反应了孩子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自理生活、文明生活、安全生活、愉快生活的积极态度,于是,我尝试用自我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如,在开展值日生自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张图表,用三枚图章代表“早早来幼儿园”“样样事情都完成”“轻轻说话有礼貌”三个意思,让做值日生的孩子每次以盖图章的方式作自我评价。一个月后进行统计,逐渐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服务不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表扬,而是为了方便自己和大家。让孩子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对值日生工作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孩子将值日生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觉要求。

三.家园配合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现在的家长虽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但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比较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一次于幼儿的谈话中偶然涉及“哭”的话题,“为什么会哭”的问题充分反映了孩子内心的需要、不满及困惑。据统计有16个孩子哭由家庭中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行为引起,如,“爸爸打我”“我毛笔字写得不好,爸爸骂我”“爸爸妈妈吵架,我很生气”“我没错,妈妈还打我”等。另6位孩子哭是因交往受挫,如,“没有人和我做好朋友”“因为我做错一点事,小朋友就不原谅我”等。因内心需要得到满足而感动得哭的只有1人,“我过生日时,小朋友都和我握握手,还抱抱我,我太感动,就哭了。”我将孩子们说的话整理出来贴在“家园联系栏”里,写上“亲爱的家长,你能读懂孩子的心声吗?”这一内容,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关注,许多家长看了好几遍,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影响,他们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商量策略,修正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意识到并尊重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日常活动中就不应只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应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应只关心孩子行为的好坏,而应关心他们对善举有没有积极向往的意愿;不应只关心孩子有没有学会某方面的技能,而应关心他们欣赏什么,推崇什么。

幼儿园心理推荐 家长的态度与幼儿的个性形成 幼儿“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及对策 孩子情商教育从幼儿开始 孩子不喜欢参加活动怎么办 幼儿童话欣赏心理特点初探 挫折——孩子成功的起点 幼儿教师的心理亚健康与自我调适 漫议幼儿心理教育课程的建构 如何对待自私自满的幼儿心理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如何解决幼儿胆小的心理问题的案例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如何矫正幼儿不健康心理的案例 幼儿妒忌心理案例分析 如何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判断 如何面对行为异常的幼儿——随笔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把发展思维作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

最新心理 情感教育_幼儿园教育论文 把发展思维作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浅谈应如何培养幼儿得情感智慧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心理问题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动手能力 父母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关心关爱幼儿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