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幼儿的个性形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层层深入,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行为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家长在当好第一任教师时都做到了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他们在教养中能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利益,努力坚持正面教育,为幼儿营造了健康的、有益的、可发展的生活空间。然而,也有一些家长因种种原因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正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还由于自身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造成了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地,是幼儿接受影响和教育最早的地方。家长是培养幼儿健康的成长,形成良好个性的启蒙教师。心理学中讲到: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幼儿的需要、兴趣、理想及世界观。所以,幼儿的个性从小要有一个好的根基,关键在于父母的影响。这期间的幼儿会通过父母的教养态度,在亲密与疏离,赞许与责备中逐渐形成个性。其中这里包含了说不尽的教养态度。这种态度能使幼儿选择和保持某种行为,从而排除或者改变成另一种行为倾向。可以说父母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起着浅易默化的作用。幼儿会在这种作用中领悟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并从中形成和发展起独特的个性。
工作中我们接触过无数的家长,也熟知和了解他们许多成功的教养事例。如:罗婧婷是个做事专注、情绪稳定、待人亲切、诚恳的孩子。她的父母在教养经验中总结出了三点:(1)鼓励优于指责(2)尊重孩子的人格(3)教养方式要一致。她的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既不娇惯,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也不任凭孩子支配。父母亲对孩子的活动在加以保护的同时,并给以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要求给以满足的同时,并在某种程度上加以限制和禁止。这就是所谓“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的教育良策。
一、容忍和溺爱形成的娇惯型
小A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为了弥补女儿的情感损失,便在孩子的物质生活上“放宽了政策”。家长百般宠爱,过分娇惯。常常将她居于全家之上,使得小A养成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独霸恶习。她任性、放肆,稍不如意就哭闹不止。在中班,她学会了挑吃穿,发脾气和伤害他人。虚荣和缺乏爱心的她在短时间内失去了许多的好朋友。从此,她开始感受孤独和不愉快。这种孤独和不愉快又常常迁怒于她的母亲。家长为此感到极为苦恼。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家长无条件的容忍和溺爱会造成孩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蛮横胡闹等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娇惯型管教的特点便是无原则的宽容。
二、严管和干涉形成的支配型
这种管教方法给幼儿的影响也是很不好的。因为它的管教特点是无视幼儿的合理要求,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的情感和意愿。无论做什么事情,做父母的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这期间,家长要么是过分干涉,要么是过度的管教。小B喜欢制作手工,平日收集了许多的废旧材料。爸爸不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经常指责孩子没出息,不像某某家的孩子聪明。还强行把小B积攒的废旧材料当“破烂”扔掉。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还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从此,小B学会了用“发脾气”解决问题,他遇事缺乏自主性,易怒和没有耐心。这恰恰就更增加了父母对他的不满。每当小B做了错事,家长就不问青红皂白,先揍一顿,孩子挨了揍却不知错在哪里。这样的教育,结果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三、拒绝和放任形成的忽视型
做父母的不知道关心孩子,不了解孩子的需要,不能帮助孩子发展兴趣和爱好,并且对孩子的行为放任不管。这就是忽视型的典型特点。班里有个孩子小C:他自立,好动,喜欢踢球。平日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能给他买个足球陪他玩。但是他的父母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他。他的愿望长时间不能满足,很是郁闷。他的父亲发现后,非但不去分析其原因,还指责他说:“就知道玩,踢球有什么出息。”在幼儿园,他经常欺负小朋友,老师多次教育也无济于事。后来才知道问题出在家长的身上。他的父母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亏,受人欺负,所以教给孩子许多事事占上风,万事不让人的“绝招”。结果使孩子成了“小霸王”。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女孩不小心碰撒了他杯中的水,当时还没等女孩道歉的话说完,谁曾想,他转身就接了半杯水又向女孩泼了过去。当时,他的冷酷和无理的行为遭到了许多小朋友的指责。
四、命令和威吓形成的专制型
这种类型的管教特点是通过苛刻、命令、威吓、禁止等方式来对待孩子。使孩子的生活缺少自由和关爱。记得我曾带过这样一个孩子小D:他在成人面前总是低着头不敢说话,一旦离开了成人的视线,他又霸道的不得了。他经常攻击身边的小朋友,可是在父母接送时,他却又表现出少有的乖巧和礼貌。他的行为表里不一,引起了老师的重视。事后,经过多次家访才了解到他在家根本没有活动的自由,孩子的一切要跟随父母的指挥棒转。母亲让他学拉小提琴,不是出于他的爱好,而是完成母亲儿时的梦想。小D每日在“命令”中做着自己不情愿的事情。有一次,他悄悄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等我长大了就去找我奶奶,因为只有她对我好。”后来在与他的父母交谈中我们得知,她的奶奶早在一年前就去世了。听到这些,我们的心里有www.chinajiaoan.cn说不出的难受。像这样的孩子在这种教养环境中是难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并且还容易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和攻击他人等不良的个性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深知不同类型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家庭里,我们要为小D和其他这样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安全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民主的、积极的、宽容的教育环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及发展规律,扶持幼儿正当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幼儿的行为品质和个性特点都得到良好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