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心理

如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时间:2013-06-29 15:32:01

如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心理的您有所帮助。

  改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实录:

(一)午餐前我带孩子们排“一”字行散步,没走几步,我看见沉沉挥着小拳头敲着美美的背。“沉沉,你在干什么?”我大声的喊了一声,听到我的声音他小拳头放下,“老师,是我排在这里的。”沉沉理直气壮地说。

(二)音乐游戏中,我要求两人相互合作表演,大家都开心地找着朋友,只见沉沉拉着家家的手,家家却拼命的想甩开,沉沉就是不放,拼命的抓住她的手,结果弄得家家直哭。

思考:

  以上事例中我们可见沉沉是一个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孩子,从他身上发生的粗暴行为称之为攻击性行为。何谓攻击性行为,即指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他人痛楚的行为。如果任其发展,既会影响孩子当前的生活、学习及人际关系,更会影响一生的发展,而通常我们采取的多是训斥、隔离等方法来惩罚孩子的行为,但往往与期望的效果背道而驰。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1、教师与攻击性行为孩子成为朋友

遇到这样的孩子有时教师容易训斥,或看着孩子表情僵硬,一副头疼的表情,剥夺孩子的权利,而孩子在内心就会形成与教师对立的趋势。所以我们首先要定位角色,即与孩子形成朋友关系,平时多接近孩子,可以从表情到动作,如微笑,摸摸头等,让孩子感到“老师是喜欢我”,给孩子一些安全感,这样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改善自己的行为。

2、同伴与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成为朋友

   往往同伴不接受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不与之交流、游戏,排斥于群体之外,于是教师要让同伴们接受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再者传授其与同伴相处的方法,鼓励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参与到合作游戏中,从同伴的行为中学习良好的行为。

3、家长与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成为朋友

   家长也是教育的一大因素,教师应该及时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家长联系,传授之指导大方法,建立与孩子之间友善的关系,禁用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通过自身的榜样来改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发生。

幼儿园心理推荐 家长的态度与幼儿的个性形成 帮助幼儿走出恋物怪圈 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 孩子情商教育从幼儿开始 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与对策 创新教育从点滴做起 培养良好个性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的心理亚健康与自我调适 谈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对一个有“不安全感”幼儿的观察案例 如何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 如何应对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伤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心理问题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最新心理 情感教育_幼儿园教育论文 把发展思维作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浅谈应如何培养幼儿得情感智慧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心理问题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动手能力 父母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关心关爱幼儿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