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牌仪式对外通讯稿
荆州英华外国语学校举行揭牌仪式暨第三届感恩教育节
5月17日,荆州英华外国语学校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暨第三届感恩教育节。
英华双语学校开办于1998年9月,至今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15年来,英华双语学校为地方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少年英语人才,“英华双语”、“英华英语”也因此成为本地深入人心的教育品牌,伴随着英华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该校外语教学将由单一的英语扩展到英语、韩语等多门语言,为充分体现英华外语教学的特色,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荆州英华双语学校正式更名为荆州英华外国语学校。
揭牌仪式上,来自韩国大学的代表和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的代表先后致辞表示祝贺,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教育总监现场就合作开办中加国际班向英华外国语学校王景辉校长授牌。据悉,该校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招收高一新生韩语班25人,三年后,该批学生直接赴韩国留学,同时该校将与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合作开办中加国际班。
在本次活动中,该校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感恩教育节。据悉,感恩教育是英华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相结合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学生中涌现一大批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勤奋上进的优秀代表。其中,曹淇、闫婷婷、薛金洁、田心怡、王芷欣、高思雨、李友峰、涂曹雨、万辉、杨丹等十名同学被评为英华“十大孝星”。
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来自韩国、加拿大的国际友人,还有来自荆州市教育局、公安县教育局的领导、近三十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长和园长、部分家长代表和全校师生2000多人见证和参与了本次活动。
2、揭牌仪式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凤凰学校,共同庆祝我校滨江校区二部的正式揭牌!这是红谷滩教育界的一件喜事,也是我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我代表师大附中向前来庆贺的南昌市教育局领导、管委会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揭牌仪式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更意味着改变与提升。而在师大附中全体师生心中,这次揭牌更是一种誓言,是一种执着的信念,那就是勇担重任、敢于挑战、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正是坚持这样的一个信念,我们自20xx年接受红谷滩管委会邀请进驻凤凰洲两年来,低调办学,踏实做事。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由09年的200人扩展到今年九月开学预计达到1500人左右;
正是坚持这样的一个信念,我们抓品质,提出素养五十条;重内涵,强化学法指导。目前滨江校区校风好、学风好,文明礼仪养成更具特色,在家长中具有良好的口碑。
正是坚持这样的一个信念,我们提升师资队伍,推进国际化进程。高一年级学生在刚刚结束的东南杯国际数学竞赛中2位同学获得银奖,今年暑假滨江校区中美国际高中双文凭班的顺利开办更是彰显我校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自与红谷滩教体局的良好合作,源自于新区领导开拓的眼光和务实的作风,以及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的态度。现在我校与凤凰学校的合作办学,组建滨江初中二部也是这样一件民心工程。
作为以责任理念治校的附中人,我们要把美好的诺言转化为美好的行动。
凤凰学校在何校长的带领下创造了良好的办学成绩,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学生多次获国内外重大奖项,也一直为滨江校区输送了大量的优质生源,相信这次两校的进一步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校滨江校区和凤凰学校都是年轻而又充满生机的学校,就像凤凰洲教育界这只高飞凤凰的两翼,只要齐飞一定能使凤凰洲的教育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我们两个校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诚合作,确立“高起点、高质量、重人文、做品质”的办学思路,结合实际,办出特色。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但困难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挑战只会让我们更加奋进和坚强!我们相信,有了市教育局、红谷滩管委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滨江学校的工作一定会更加辉煌!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3、揭牌仪式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首先代表党委政府对今天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力支持我乡林果建设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xx乡是长清区最南部的山区乡镇之一,共辖4个办事处,48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乡政府投资近5万元建设了近20亩的接穗苗圃基地1处,为下一步全乡核桃品种改良、提供优质接穗,提高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打下了基础。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乡的核桃基地被列为济南市的标准化核桃基地,隆重的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对我乡发展林果成绩的肯定,也同时对我们的激励。我们决心以这次核桃基地揭牌为起点,继续按照全乡提出的建设“林果之乡”的目标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核桃种植面积,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服务,不断提高薄壳核桃的附加值。建立林果协会,积极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向产业化高层次迈进,把我乡的核桃基地建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标准化核桃基地,到20XX年再扩大林果面积1万亩,实现人均1亩果,使林果收入达到人均3000元以上,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突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4、揭牌仪式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胶,同志们:
在即将全面完成XX年各项工作目标的时候,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xxx公司的揭牌仪式。在此,我代表公司对参加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xxx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今天,我们即将正式掀开她的红盖头,开始公司发展的新里程。回顾工厂五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上级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立足自我,加强合作;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实现了主导产品的转变,逐步形成了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三大系列民品。五十寒暑,江南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勇于进取的历史。这一切永远是江南人的骄傲和自豪。
今天的揭牌,不仅仅是“工厂”和“公司”名称的简单更替,而是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实现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模式上的一种变革,标志着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次新的跨越;公司制将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科学决策机制、效益机制和责任制衡机制,使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使企业得到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是新的开始,是对过去的承接,也是对未来的承诺,我们将以公司揭牌为契机,贯彻好集团公司“xxx”的发展战略,继续弘扬“下等不靠求发展,无私无畏创新绩”的精神,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体制下公司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不断把公司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着力将公司打造成为高科技现代化的新型企业。我们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5、揭牌仪式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税务所全体干部职工,向应邀前来参加税务所成立挂牌仪式的各级领导、兄弟部门及社会各界、广大纳税人代表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诚挚地感谢!撤消原xx征收分局,设立xx税务所,是市局党委根据省及xx市地税局农村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为更好地适应新《税收征管法》,进一步加强农村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而进行的机构调整。新成立的xx税务所,是市地税局派驻xx的地方税收征收管理机构,负责xx、xx两镇范围内所有纳税人的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近几年来,原xx地税分局在市局党委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有关部门及广大纳税人的帮助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年年都能圆满完成局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加强税收管理、组织地方收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及广大纳税人的大力支持、配合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税务所全体人员向几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地税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部门和广大纳税人表示衷心地感谢!
xx是xx的“南大门”,也是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xx税务所成立后,我们将在市局党委和地方两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驻在地方,热爱地方,服务地方,振兴地方”的思想,秉承和发扬原xx分局良好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人为本,依法治税,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地方经济,为推动和促进xx、xx两镇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纳税人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和批评。
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有广大纳税人的配合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定能为xx、xx两镇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6、揭牌仪式讲话稿
尊敬的刘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市中心医院“三甲”授牌仪式,这既是中心医院的大喜事,也是全市人民的大喜事,全院同志高兴,全市人民高兴。这标志着医院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渭南从此结束了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在此,我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医院的达标上等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医院建设和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市级综合医院,建院80年来,面对各种困难,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办医模式,加快医院发展,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医院获得“三甲”称号,是医院班子团结创新的结果,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这既是对医院过去工作的肯定,也对医院今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医院以授牌为新的起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措施,全力加快新医院建设,切实加快人才引进,努力把医院打造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一流名医。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从各自实际出发,继续大力支持医院建设,加快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同时恳请省厅、各地市和兄弟医院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医院和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提升全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谢谢!
7、揭牌仪式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xx市中心血站中心城区捐血屋揭牌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向中心城区捐血屋的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祝贺!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老区输血事业持续、健康、科学、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中心城区献血人数占全市献血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为保障我市临床用血需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市也因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城市的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众多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关心支持无偿献血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局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无偿献血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无偿献血模式已由过去单纯宣传发动、单位组织为主转变为以街头群众的自发无偿献血为主。为了给献血者提供更为安全、卫生、便利的献血环境,全国多数省(市)大都在市区繁华地段建立“爱心捐血屋”,逐步取代流动采血车。xx市中心城区捐血屋的设置,既有效保证血液来源,又为广大市民朋友营造一个舒适、整洁、优质、安全的献血环境,同时更是政府亲民、爱民、利民、便民的一个舞台,是全市倡导文明新风,展现市民文明素养的一个窗口。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们爱心捐血屋的工作一定会顺顺利利、红红火火,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8、揭牌仪式讲话稿
尊敬的省、市领导,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在这瑞雪乍临的初冬季节,人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在省、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先生的鼎立资助下,由个人出资捐建的学校在县落成启用。值此学校揭牌之际,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为学校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先生和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有幸邀请到女士和先生亲自参加仪式,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同时,向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近几年来,省市对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年资助我县建立了“”;同时,确定我县为家政服务基地,为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帮助,创造了条件。这些支持和帮助,体现出省市对发展建设的关心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县人民,向支持建设的省、市各位领导,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县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近几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特别是不断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就学条件,使孩子们有一个设施优良、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的发展需要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也离不开省市领导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我们真诚的希望省市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发展,帮助早日实现“”的奋斗目标。
最后,我衷心祝愿新的起点上,学校的明天更美好!祝愿省市各位领导、先生和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发达,一帆风顺,事事顺心!
谢谢大家!
9、揭牌仪式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巴南区xx小学校党政工团和全体师生,对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的领导和志愿者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xx小学创办至今已有xx年,这xx年是艰苦创业的xx年,是不断开拓进取的xx年,他几度辉煌,历经坎坷,百年来xx小学积淀出一种可贵精神:团结奋进、百折不挠。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几年来,学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巴南区教育工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初步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如今,学校有学生900余人,教学班级15个,在职教职员工有40余人,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9人,市、区级骨干教师7人,小学高级教师22人。
今天,6月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在我校成功揭牌,标志着xx小学和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结成了友好合作的长期的服务协作关系,也为两校今后进一步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力地保证。
我坚信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在我校的成立,必将为我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时也为大学生志愿者们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再次感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的领导的光临、感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们无私厚爱和辛勤的劳动。
10、揭牌仪式讲话稿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来宾、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孩子们:
亲爱的朋友们一定能迎来明天的辉煌!未来不是梦!充溢阳光!
这是个令人开心的日子,大家好!今天是个好日子。这个美好的收获的季节里,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之际,满怀豪情提前迎来了启元幼儿园揭牌的日子,此我代表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向前来参与幼儿园揭牌仪式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师资队伍是启元教育集团精英式团队的一个分支,幼儿园是启元教育集团投巨资兴建起来的第三家高端精品园所。启元人励精图治,经历了五年创业的风风雨雨,已经达到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个目标,如今,启元人正向着“办让人民称赞的教育”第二个目标迈进,幼儿园是启元人向祖国61年华诞的献礼!
亲爱的孩子们希望的田野,亲爱的家长朋友。选择了对启元人的高度信任和认可,面对你期望和重托,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向你郑重许诺:
让每一个选择的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优质的服务!让每一棵生长在幼苗都饱受阳光的沐浴!让爱的海洋托起明天的太阳!
谢谢大家!
11、揭牌仪式通讯稿
共青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与淮滨县马集初级中学共同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通讯稿
20xx年7月25日上午9:30,共青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与信阳市淮滨县马集初级中学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淮滨县团委办公室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淮滨县共青团书记佘一鹏先生、马集乡共青团书记杨女士、马集初级中学共青团书记王俊老师、、共青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书记韩磊老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学院任玉英老师(此次社会实践带队老师)及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共青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委员会书记韩磊老师和淮滨县团总支书记()分别代表双方签定了共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协议书签定以后双方共同举行了揭牌仪式。
双方签约代表在随后的发言中都高度肯定相关合作项目对于马集初级中学和学生培养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分地体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期望。
在双方的交流中,由韩磊书记向马集中学共青团书记()转交了我校为马集初级中学学生准备的一些礼品。并详细的提出了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后所要进行的一些活动,包括在每年的暑期安排我校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专业实践调研以及我校的“三下乡”活动。双方会谈期间,学生代表也与当地马集乡共青团书记进行了交流,提出了学生实践过程所需要的一些帮助,交流过程中气氛热烈而欢快。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是满怀喜悦地离开会场。 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已经持续了多年时间,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校的社会实践团队工作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并逐步扩大我校团委和地方团委的合作范围。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该基地的合作项目和发展空间会不断拓展,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为社会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揭牌仪式校内通讯稿
我校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暨第三届感恩教育节 5月17日,我校在大礼堂隆重举行荆州英华外国语学校揭牌仪式暨第三届感恩教育节。
我校开办于1998年9月,至今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15年来,我校为地方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少年英语人才,“英华双语”、“英华英语”也因此成为本地深入人心的教育品牌,伴随着英华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我校外语教学将由单一的英语扩展到英语、韩语等多门语言,为充分体现英华外语教学的特色,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荆州英华双语学校正式更名为荆州英华外国语学校。
揭牌仪式上,来自韩国协成大学的代表和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的代表先后致辞表示祝贺,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教育总监索菲亚女士现场就合作开办中加国际班,向王景辉校长授牌。我校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招收高一新生韩语班25人,三年后,该批学生直接赴韩国留学,同时我校将与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合作开办中加国际班。
在本次活动中,学校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感恩教育节。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一直坚持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相结合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学生中涌现一大批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勤奋上进的优秀代表。其中,曹淇、闫婷婷、薛金洁、田心怡、王芷欣、高思雨、李友峰、涂曹雨、万辉、杨丹等十名同学被评为英华“十大孝星”。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除了有来自韩国、加拿大的国际友人外,还有来自荆州市教育局督导室涂圣权主任、基教科董超波科长、公安县教育局刘信科局长、党委万端彬委员、近三十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长和园长、部分家长代表和全校师生共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