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汇总合编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培养感知颜色的能力。
2、体验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相互手拉手后变出的颜色进行作画,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棉签,调色盘,空白水果图,PPT幻灯片,水果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示范法操作法观察法角色演示法幻灯片展示法
用变魔术开场,用圣诞老爷爷穿插演角色。
教学过程:
一、用魔术的方法把大树变绿,激发幼儿的乐趣,幼儿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
秋天到了,大树的树叶都变成了黄色(边说边喷上黄色),春天又来了,树叶变成了绿色(请幼儿睁大眼睛观看,边说边喷上蓝色),但是结果却变成了绿色。
1、提问:一开始大树是什么颜色?(黄色)
2、后来我喷的是什么颜色,却会变成绿色的。原来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老师这还有红色,我们来试一试把红色和黄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橙色)我们再来试一试红色和蓝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紫色)
3、教师出示PPT进行小结:
红色+黄色=橘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
1、现在小朋友的面前也放了红黄蓝三种颜料,等会你们也来试着做一回魔术师刘谦,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变成另外一种漂亮的颜色。
2、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要强调几点:
(1)红黄蓝三种颜料里面各有三个棉签,如果要取颜料,必须用各自杯子里的棉签,否则颜料会弄脏,变出来的颜色就不好看了。
(2)两种颜色相互混合,取出的量一定要一样多。
(3)量弄得不要太多,避免弄到桌子和椅子上,特别是小朋友的衣服上,因为颜料不容易洗掉。
(4)记住自己把什么颜料和什么颜料放在了一起,变出了另一种什么颜色。
3、幼儿在操作时,教师要来回的巡视,及时的指导,幼儿完成后,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幼儿说出使用什么颜料加什么颜料变成的。
三、让幼儿欣赏图片并作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橙色,紫色和绿色的水果蔬菜,观看PPT。
橙色的有:橙子、南瓜、胡萝卜等
紫色的有:紫包菜、茄子、葡萄等
绿色的有:黄瓜、西瓜、苹果等
情景介入:圣诞老人要求帮忙
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小朋友们你们好,圣诞节还没有到,我闲的很无聊,最近仅开了一个水果店,可是没有经验,进的水果都不漂亮,卖不出去啊,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用你们调出的颜色,给我的水果都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幼儿开始作画,在这之前教师提要:
1、给水果图上合适的颜色。
2、作画时不要弄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
3、注意自己的坐姿。
教师在幼儿作画时,来回的巡视,给与相应的指导。
把幼儿的作品贴到水果屋上,展示出来。
圣诞老爷爷感谢幼儿的帮忙,说完就去卖水果了。(结束)
2、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三角形独特的表现方法,并迁移己有经验装扮喜羊羊。
2.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发型图、人手一份小羊图、蜡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论——故事导入激趣,三角形发型能躲避大灰狼
森林里可真热闹,羊村里住着许多小羊,可是最近有件事让小羊们很担心,有好多的大灰狼喜欢跑到羊村来抓小羊,这可怎么办呢?小羊们说:“我如果能像小刺猬一样把自己的羊毛变成尖尖的刺就不怕大灰狼了。”忽然聪明的喜羊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急急忙忙就出门了,你们猜猜喜羊羊去了什么地方?(理发店)
原来喜羊羊决定去理发店里烫个发型把自己伪装起来保护自己,让大灰狼认不出,这样狼就抓不到羊了。
二、讨论演示——了解三角形的表现方法
1.喜羊羊走进理发店,理发师:“你要烫什么发型?”
喜羊羊:“我要在头上烫尖尖的发型,吓跑大灰狼。”
我们一起用小手做一个尖尖的三角形样子:食指哥哥碰碰头,大家变成好朋友,就像尖屋顶一样。
2.喜羊羊烫卷发:理发师用三角形夹子给喜羊羊烫卷发。
重点讨论:三角形画法
先画一根斜斜的刺,再画一根斜斜的刺,见面碰碰头,最后拉拉手。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在小羊头部画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烫烫三角形的卷发,夹子夹好后可以涂点不同颜色的药水,让卷发更好看。
小结:三角形的夹子本领大,可以给小羊夹出特别的发型。这样小羊的头发就能保护自己,吓跑大灰狼。还可以卷出三角形、圆形、方形、半圆形各种卷发,真漂亮!
三、学做理发师给小羊烫卷发——用三角形以及已积累的各形状画卷发
1.出示各种流行发型图片,都有些什么发型?(圆形、三角形、方形、半圆形发型)
喜羊羊的朋友也要来烫卷发,你们想办法帮一帮小羊们,让他们的身体能够烫出各种不一样的发型。
2.鼓励幼儿在小羊的头部用三角形夹子烫发,身体上用不同形状的夹子给小羊烫卷发。
3.提醒幼儿夹子夹紧才能把头发烫卷。没夹紧的地方烫不出漂亮的卷发哦。
4.找一找有没有地方没有烫到,把小羊身体的空白地方烫卷发。
指导语:夹夹夹,卷卷卷,我给小羊烫卷发,头部尖尖三角形,身体羊毛发型多,保护自己本领大。
四、分享经验——介绍自己作品,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1、寻找同伴不同的卷发形状,体验帮助小羊烫发的快乐。
2、故事延续:喜羊羊和他的好朋友们都烫了卷发,大灰狼认不出小羊,一只羊都抓不到了,于是灰溜溜地逃跑了,羊村的小羊们又快乐地生活在森林了。
提问:什么形状的发型是尖尖的?尖尖的头发为什么大灰狼会害怕?(三角形)(因为会刺人,扎人)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设计思路】
中国水墨画,是我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间美术,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温,挥洒自如,变化无穷,痛快淋漓,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小鸡是小朋友喜欢,又熟悉的小动物,教他们画小鸡,比较容易,幼儿学得快、学得牢,也学得轻松。很适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夸张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墨画的握笔和用笔方法。用毛笔的侧锋画椭圆、中锋勾线和画圆点,表现小鸡的外形特征和不同姿态。
2、能大胆下笔、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群鸡”,带领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及动态。
2、带领幼儿欣赏内容简单的水墨画若干幅。
3、操作材料“小鸡”,活动贴绒小鸡、宣纸。墨汁、毛笔、洗笔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小鸡,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从盒子时拿出三只小鸡,让小朋友观察,并讲述鸡妈妈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鸡,请小朋友帮鸡妈妈看看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长得怎么样。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鸡长得很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还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长着两条细细的腿。
2、引导幼儿欣赏“群鸡”图。
出示图画“群鸡”:提问:你们看这幅画家爷爷画的一群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已平时对小鸡的了解,理解国画中各小鸡的动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3、出示动贴绒小鸡,变化小鸡的各种不同姿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醒幼儿可画出各种神态的小鸡。
二、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笔锋的基本用法
1、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水墨画方法来画小鸡。它是用毛笔和墨汁来画的。
2、教师示范:先用毛笔蘸上水墨,让毛笔躺下来,稍稍用力画出小鸡的头和翅膀,翅膀比头画得大一点,再用笔尖像走路一样勾出小鸡的嘴巴,胸,肚子和爪子,最后用笔尖(像跳一样)点出鸡的眼睛。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鸡妈妈现在要请小朋友给小鸡画像,它还想问问小朋友画的小鸡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幼儿先观察操作材料,后在其空白处作画,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指导幼儿掌握用笔方法
四、总结评价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感谢小朋友为它的小鸡画像。游戏:“小鸡小鸡在哪里”。
活动建议:
教师的活动小鸡是磁性的,便于教师和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1、提供给幼儿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巩固小鸡画法。
2、班级养植角,饲养小鸡。
3、用圆形、椭圆形拼搭各种不同姿态的小鸡。
4、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幼儿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画有圆的作业纸。
2、由圆变成的物体的各种范例。
3、圆形脸手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手偶,他的名字叫圆圆,圆圆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西?手偶说: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班小朋友变变吗?
2、表演变圆魔术
小朋友你们知道,圆圆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果的呀?教师引导式的说出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教师:圆圆,你还会变什么?圆圆: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圆圆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让幼儿自由讨论,发挥想象。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我们今天也来学圆圆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画有圆形的纸。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后,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添画圆。
4、评价: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几个圆添画了成了什么东西。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5、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气球的特点,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探索各种不让气球飞起来的方法,体验胜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普通气球(人手一只)氦气球(人手一只)
2、活动课件
3、打气筒
4、辅助资料箱:长棍、双面胶、透明胶、尖刀、扭扭棒、废旧盒子、罐子、吸管、废旧光碟、废旧用纸、卷筒纸芯、海洋球、乒乓球等
活动过程:
一、PPT引入:
--(出示PPT聊聊气球)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气球?
(幼儿泛讲)
二、第一次玩气球(普通气球)
--瞧,我这里有这么多的气球,想不想玩啊?等会你们在玩的时候动动脑筋,找一找,这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来,让我们的气球休息一下吧,我们也来休息一下。
--诶?你找到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呀?你是怎么发现的?
--那气球里面到底有没有东西呀?
小结:原来气球里面是有气的。
三、第二次玩气球(氦气球)
--我看你们都这么喜欢玩气球,来我再多给你们一些玩玩吧!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你发现我们现在玩的气球和刚才玩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
小结:原来这两种气球里面装的气是不一样的。
四、提出挑战
--这气球很调皮,你手一松,它就飞起来了,越飞越高。那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这气球留在你的身边,飞不起来?
除了我们提到的资料箱里的资料以外,只要你需要的话,我们教室里所有东西,你都可以请它来帮帮助!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五、活动延伸
--你们的方法都胜利了,可是我遇到问题了,瞧!我的气球上也绑了东西,可是怎么一放手,它还是会飞起来呢?
(幼儿泛讲)
--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来研究一下!
6、最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汇总合编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培养感知颜色的能力。
2、体验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相互手拉手后变出的颜色进行作画,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棉签,调色盘,空白水果图,PPT幻灯片,水果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示范法操作法观察法角色演示法幻灯片展示法
用变魔术开场,用圣诞老爷爷穿插演角色。
教学过程:
一、用魔术的方法把大树变绿,激发幼儿的乐趣,幼儿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
秋天到了,大树的树叶都变成了黄色(边说边喷上黄色),春天又来了,树叶变成了绿色(请幼儿睁大眼睛观看,边说边喷上蓝色),但是结果却变成了绿色。
1、提问:一开始大树是什么颜色?(黄色)
2、后来我喷的是什么颜色,却会变成绿色的。原来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老师这还有红色,我们来试一试把红色和黄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橙色)我们再来试一试红色和蓝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紫色)
3、教师出示PPT进行小结:
红色+黄色=橘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
1、现在小朋友的面前也放了红黄蓝三种颜料,等会你们也来试着做一回魔术师刘谦,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变成另外一种漂亮的颜色。
2、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要强调几点:
(1)红黄蓝三种颜料里面各有三个棉签,如果要取颜料,必须用各自杯子里的棉签,否则颜料会弄脏,变出来的颜色就不好看了。
(2)两种颜色相互混合,取出的量一定要一样多。
(3)量弄得不要太多,避免弄到桌子和椅子上,特别是小朋友的衣服上,因为颜料不容易洗掉。
(4)记住自己把什么颜料和什么颜料放在了一起,变出了另一种什么颜色。
3、幼儿在操作时,教师要来回的巡视,及时的指导,幼儿完成后,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幼儿说出使用什么颜料加什么颜料变成的。
三、让幼儿欣赏图片并作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橙色,紫色和绿色的水果蔬菜,观看PPT。
橙色的有:橙子、南瓜、胡萝卜等
紫色的有:紫包菜、茄子、葡萄等
绿色的有:黄瓜、西瓜、苹果等
情景介入:圣诞老人要求帮忙
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小朋友们你们好,圣诞节还没有到,我闲的很无聊,最近仅开了一个水果店,可是没有经验,进的水果都不漂亮,卖不出去啊,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用你们调出的颜色,给我的水果都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幼儿开始作画,在这之前教师提要:
1、给水果图上合适的颜色。
2、作画时不要弄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
3、注意自己的坐姿。
教师在幼儿作画时,来回的巡视,给与相应的指导。
把幼儿的作品贴到水果屋上,展示出来。
圣诞老爷爷感谢幼儿的帮忙,说完就去卖水果了。(结束)
7、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认知的特点,这阶段的幼儿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喜闻乐见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儿只要听到"棒棒糖"这三个字,几乎都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份模拟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仅在认识颜色、发展小手精细动作、锻炼肢体协调能力方面都对幼儿有帮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儿的喜爱!
目标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老师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连贯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老师还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方的糖圆的糖,安根小尾巴变成棒棒糖。这种是小朋友经常吃的,噢,那老师要问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其它样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没有做过呢?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吗?
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这前老师要说下游戏规则:
A、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B、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两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的球)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没有小尾巴,现在请刘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让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小(3)班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吧。请小朋友到刘老师那去排队!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欢的并品尝过的一样糖果,深受孩子的喜爱。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棒棒糖。从目标上看完成的很好,每个目标幼儿表现的都很棒。就活动过程来说,整节课幼儿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每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在第三个环节时问:"幼儿有没有做过棒棒糖?幼儿说有的时候,老师认为孩子撒谎或者孩子吃过误认为自己做过。"这时老师反复地强调幼儿没有做过,把幼儿的思想往老师的思想上拉。其实这时应该顺着孩子的思路随机应变说:"今天老师也做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好吗?"这样会更好些,也能让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师能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8、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逐渐深入,孩子们逐渐了解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外出活动时会有意识的关注在草地上的小虫子。孩子对瓢虫简单的外形、不同的花纹产生了明显的兴趣,他们总会为这是害虫还是益虫争论。
在这个活动中,将重点落在涂色环节中,请幼儿给蜡笔排队让幼儿辨析同种色中不同的彩度变化,进一步关注颜色的深浅,逐步培养幼儿有目的地选色与配色,感受色彩的美感。
【活动目标】
1、区别同种颜色的深与浅,尝试用相近色进行配色。
2、知道瓢虫是秋天的昆虫,并区分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教师范画、瓢虫图片、铅画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了解瓢虫外部特征并能区分益虫与害虫
1、这是什么?数一数它有几只脚?还有什么也是六条腿?
2、小结:长着六条腿的都是昆虫。
3、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黑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7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各一半。)
4、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5、总结:瓢虫一家有许多不同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有六条花纹的是条纹瓢虫,象龟壳的是龟纹瓢虫,还有没有圆点的大红瓢虫,这些都是益虫,其他瓢虫都是害虫。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保护树叶的益虫。
二、分辨深浅色——在找一找与排一排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同种色的彩度辨析能力
1、出示:大红、粉红、桔红、桔黄、柠檬黄,都能给瓢虫涂色,请幼儿找出这些颜色,比较哪些比较深,哪些比较浅?从深到浅排排队。
2、找出绿色,也从深到浅排排队。
3、指导幼儿画出瓢虫的主要特征,强调瓢虫的腿要向后画,身体两边(左右)各有三条腿,腿长在身体两侧,头、尾部没有腿;要画的饱满。
4、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注意画面上的深浅搭配。
5、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画出益虫。
6、总结:师生一起念瓢虫的儿歌。
9、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卷纸、挤压等动作,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与摹拟能力。
2、了解蚕宝宝的身体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白色卷桶纸 、绿色皱纹纸 、铅笔 、蚕宝宝图片 、(实物、教师制作)的蚕宝宝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是宇宙神,幼儿是数码宝贝
一、提出问题
1、猜谜。
2、蚕的样子?
3、蚕喜欢吃什么东西?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蚕宝宝。
白白的、长长的,圆形身体,身体有环节,身体两侧有黑色气孔,有一小尖尾巴,有许多脚,头部有黑灰纹路等。
三、 示范操作。
1、取一张长7-8厘米,宽5厘米的白色皱纹纸以长边靠拢在铅笔的侧部,卷动铅笔,将髋厘米的纸全部卷上。
2、双手食指与拇指有力将纸两头向中心挤压,使之皱曲。
3、稍后,将铅笔从中抽去。
4、白色皱纹纸即成立体而有纹节的蚕宝宝了。
5、用水彩笔画上小气孔,头部花纹和眼睛。
6、用剪刀在尾部剪一小刀,作为尾部小突起。
7、一只漂亮的蚕宝宝就做成了,放到准备好的桑叶里还挺像呢!
四、 幼儿分享制作的喜悦,把蚕宝宝放到大蚕叶上展示谁做的最棒。
——活动结束——
10、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接触世界名画,对画中表现的形和色感兴趣,并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2.大胆想像,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一幅,大班幼儿美术作品一幅。
活动过程:
一、介绍米罗,引发兴趣。
师:有个美丽的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个非常有名的大画家叫米罗。米罗爷爷可喜欢为小朋友画画啦!他的画非常奇妙、有趣,颜色也非常美。你们想看一看吗?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两三分钟,并互相交流。然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对画中形和色的感受。
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幼:我看见了小提琴,它正发出美妙的声音;我看见梯子上有一只耳朵,在听好听的音乐……
师:梯子上长出了大耳朵,木头上长出了眼睛,米罗爷爷的画真有趣!这么多动物在一起干什么呀?
幼:它们好像在开跳舞会(唱歌会、联欢会)……
师:对呀,这幅画的名字就叫《狂欢节》,说的就是动物们在唱歌、跳舞、做游戏,在开联欢会呢!
师:这幅画的颜色也很好看,你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幼儿说出自己对不同颜色的理解)
幼:有点儿红的颜色,因为这种颜色看上去很高兴,所以米罗爷爷就用了这个颜色。
幼:因为是在房间里,很暖和,所以来罗爷爷就用了有点儿红的颜色。
师:是呀,动物们在狂欢,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啦,所以米罗爷爷就用了快乐的红色。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幼:我看了这幅画想跳舞。
幼:我觉得这幅画很有趣。
师:你们看懂了大画家的画,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再来看、再来说,看看今天看和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了一样,明天看和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三、观赏幼儿作品,激发自信心。
师:你觉得这幅画什么地方很好看?猜猜是谁画的?这幅画是大班小朋友自己画的。我们小朋友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只要用心学,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他能成为像米罗爷爷一样的大画家。
活动反思:
1、选材恰当好处,让幼儿在欣赏中有话可说。
活动选择了画家米罗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米罗是一位“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的超现实主义国家,他的作品洋溢着孩子式的快乐气氛,具有稚气的幻想和天真的幽默感。所以,他的作品完全能引起幼儿的共鸣,适合幼儿欣赏。《狂欢节》这幅作品描写动物唱歌、跳舞、游戏,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2、遵循欣赏规律,让幼儿在欣赏中有话愿说。
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就是以形和色入手,因为绘画本身就是通过形和色来表达情意的。再者,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观察世界从直观感受出发。所以在欣赏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形,设计了第一层提问“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第二层提问“这么多动物在一起干什么”,将欣赏提升到了对作品内容初步理解的层面上,并引出了作品的名称《狂欢节》。接下来,又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色。这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个难点,这样设计能让幼儿在感受形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色会更容易些,也更有益于培养幼儿美术欣赏的能力。通过教师有序地引导,遵循欣赏规律,幼儿在整个欣赏活动中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11、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想像设计有趣的房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水彩笔。
2.请4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了
幼儿: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2.老师:咦,你们到我们班来有什么事吗?
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 老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四个小动物一个个站起来说: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欢闻香味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
2.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清楚小动物的要求吗?它们要的房子可不一样,小动物们你们也别着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都会帮助你们设计房子的,你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下吧。(小朋友,跟小动物们再见)
3. 老师提问:刚才,小动物们要我们做什么呀?(设计房子)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们的屋顶有什么不一样(尖、圆顶、斜顶)房子上还有什么(门和窗)门和窗是什么样子的?(方、圆、半圆)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动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欢吃什么(蘑菇等)用这些东西给它设计房子吧。
(用同样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要设计的房子)
三、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并引导幼儿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五、请全班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六、请全班的小朋友分组把设计的房子送给喜欢的小动物。
12、最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合集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2、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架风筝)现在老师要把这架风筝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 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三、集体欣赏、交流、讨论拓印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 。
13、最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合集
【活动目标】
1、能借助工具用颜料大胆作画,引导幼儿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胆表现。(难点)
2、培养幼儿细微的观察能力,能大胆想象丰富画面。(重点)
3、学会添画简单的背景,知道先画主题在画背景。
【活动准备】
1、小丑图片、音乐小丑先生。
2、小丑五官纸片若干、颜料、4号、8号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啊,马戏团里的小丑先生很难过。因为他表演节目的面具不见了,没有了面具,小丑先生怎么办呢?小丑先生来不及找面具了,只好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了。
二、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小丑先生给了我一些他以前表演的照片给我们做参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面具到底有些什么样子的?
2、讨论:引导幼儿观察小丑图片并说出小丑的主要特点。
提问:看到小丑的模样,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觉得好笑?他的脸与我们的脸有什么不同?(请小朋友们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小丑都有一个红红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三、出示范画、讨论小丑的画法,(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并请幼儿尝试用纸片创意组合小丑的脸
1、请幼儿观察并讨论:绘画小丑的步骤是哪些?
2、教师讲解小丑的绘画顺序。
(1)画小丑先要画一个圆圆大大的脸。一个红红圆圆的大鼻子。
(2)那小丑的眼睛、嘴巴和发型呢?请我们小朋友来为小丑先生设计一下他的面具。(请个别幼儿上来用纸片拼贴出各种小丑的脸)。
师:小丑先生看到小朋友们的设计,心里乐开了花,让我们小朋友在为画上开心的背景。(开心的背景有,圈圈的,点点的,颜色各异的)
师:我们看看,这样设计是不是五颜六色的很漂亮有很讨人喜欢呢。现在请我们小朋友们拿起水粉笔先画出你觉得你最喜欢的小丑面具。然后再画上背景哦。注意要先设计出好看的面具,小丑先生才会开心的添上背景哦。
请幼儿回座位操作。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绘画工具,随意绘画自己喜欢的小丑。
2、鼓励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小丑脸上的表情。
3、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随时指导与帮助。
五、结束部分:
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小丑。哪个小丑最滑稽?你喜欢哪个小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