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心得体会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时间:2022-06-15 08:50:11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心得体会的您有所帮助。

1、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上大学期间,张小娟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她热衷社团活动,尤其是务实、扎根基层的服务型社团。大二暑假,小娟跟着社团的师哥师姐到偏远山区支教,支教点没有水、没有电,连脸都洗不了,更不用说洗澡。“回来听她讲在那里的经历,有苦有泪却始终没有抱怨,我想如果有机会她仍然会选择去第二次、第三次……”张小娟的同学付丽园回忆道。

2006年,由蒙曼老师带队,师生一行赴湘西凤凰县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部门经济状况。蒙曼告诉记者,在这期间,她看到了张小娟的另一个侧面:爱美。

“田野调查其实是个释放天性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沉静不同,田野状态下的小娟很爱笑,对什么都满意,我想,这该是一个容易获得幸福的姑娘吧。”蒙曼回忆说。

在调研回京前的一个傍晚,师生走进当地古城的一家蜡染店,准备做件印花布,为此行留念。大家从店主给的纹样里选了半天,不知道要画什么,张小娟却扔掉纹样,挥笔画下一个类似汉代画像砖的图样,中间有个侍女一般的人物。张新宇好奇地看着她,张小娟得意地说:“图案早就在脑子里了,只是找个契机画出来而已。”

蒙曼对记者说,张小娟时时刻刻都能看出好的地方、美的地方,身上有一股文艺青年的气息,她对美是有追求的。“她爱美,所以希望全世界都美。”

张小娟的同学几乎都遭受过她对家乡的“宣传轰炸”。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她知道了甘南州,知道了舟曲县。每每谈起家乡,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说成片的花儿很美,总说欢迎大家去做客。“从她那里,我知道了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舟曲,有片纯净的土地叫甘南,至今心向往之。”张小娟的同学刘晓杰说。

“小娟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就融入了这座城市熙来攘往的人群里。直到10月9日晚上,同时知道了她回乡、扶贫、殉职的三重信息。”蒙曼告诉记者。

大学毕业后,一直牵动张小娟内心的,是不能割舍的乡情。毕业前夕,章毅君老师曾和张小娟谈到毕业后的去向,张小娟说自己想回家乡,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家人则希望她能够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平时爱笑的她看上去很认真,一时难以选择。“孝顺、懂事的小娟先在北京工作了一年,但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2008年,张小娟回到了家乡。工作10年来,张小娟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岗位。张小娟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时间都用于加班。她成了全县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同时也是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人。

2、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2007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

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张桂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必须注意休息,最少要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讲台。

张桂梅的事迹迅速传遍华坪大地。县政协委员来学校视察,校长在汇报时,介绍了她的情况。听了介绍以后,所有委员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6230元。县里召开第八次妇代会,全体代表和县领导都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对此,张桂梅眼泪夺眶而出:“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发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两次磨难,使她想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呀!如果没有华坪人民,她的生命将无法延续。她说,她的生命属于华坪,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华坪人民。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心态和情怀,张桂梅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他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3、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4、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5、学习时代楷模李夏事迹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李夏同志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的危急时刻,他第一时间奔赴抢险一线,在护送群众途中遇难,年仅33岁的生命定格在了抗灾抢险路上。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以李夏同志为榜样,勇担使命。

勇担使命,就是锤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时刻心系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李夏同志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舍小家顾大家。锤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还要求我们加强自身修养,从内在的身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修心养性,躬身自省,在基层一线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勇担使命,就是做一个为民思考的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自己而学,更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而学,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在人民需要的时刻伸出援手。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要善于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锻炼冷静思考,有方向性思考的能力,结合基层实际,为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寻找突破点、创新点。

勇担使命,就是践行知行合一。李夏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家,勇于奉献自己,洪水袭来时,有人用身躯的坚强去压制洪水的怒吼。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自己的铮铮誓言。“知行合一”四字箴言值得广大干部学习和践行,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攻坚克难精神,担负起基层一线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以高标准、高要求践行“实干兴邦”的奋斗理念,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奉献如“夏花”般的青春和热血。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更需要对党忠诚、明职责、敢担当,把自己的一片丹心照耀在基层的大地上,用一片赤诚之心和勤劳的双手实现自我。

6、学习时代楷模李夏事迹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2019年8月10日,受9号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宣城市绩溪县普降大到暴雨,绩溪县城70多公里的荆州乡,3小时降雨量达96.5毫米,多处出现山体塌方、道路中断。救灾抢险中,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冲在了第一线,傍晚时分他在护送群众的途中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不幸牺牲。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员,李夏同志的生平事迹,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初心不改,使命担当。共产党员,他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是一种精神的代名词,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是“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事业心,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李夏,一个普通的名字,一名普通的党员,将如夏花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灾抢险路上,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有这么一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李夏用忠诚奉献兑现了铮铮誓言,用为民服务赢得了群众褒奖,用担当作为彰显了先锋形象,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走过九十八年,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豪情满怀。奔跑,向着目标加速;攀登,迈向新的高度;生长,汇聚蓬勃力量。有一种征程叫前赴后继,初心在誓言中镌刻,使命在奋斗中坚定。“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终是有限的,但因为有限的生命留下了无限的爱和美好的憧憬,生命的长度继而被延成无限。”

使命筑梦,不负韶华!

7、学习时代楷模李夏事迹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李夏,洪水退了,大家伙都平安回家了,冲倒的树木及淤泥也都被清理干净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荆州乡的乡亲们热切的呼唤着,但是却永远也得不到回应了。

乌云密布、狂风怒吼、暴雨如注。8月10日凌晨,第9号台风“利奇马”突袭,导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广德、绩溪等地受灾严重。这场超强台风不仅留下了满目疮痍,而且带走了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李夏同志走了,留下了他面对危险坚定的背影、留下了他对工作的热爱、留下了人们对他的赞扬。

李夏同志把不畏风险、不惧艰难、忠诚担当、恪尽职守的精神带到了抗台抢险工作一线,用年轻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在群众危难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他做到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学做基层“守望者”,当要有基层情怀。我以为,当好基层“守望者”,没有基层情怀是做不了的。就像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正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干出了许多骄人成绩。而要想获得“守望者”这份称号则需要带着感情、饱含热情、充满激情去干工作,有时候还要有点痴情。同时在遇到困难挑战时,要能够敢于亮剑,冲锋在前,还要具备“穿针引线”的绣花功夫。并且出差比别人都远,加班比别人都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比别人少。更得到村到户、爬坡下田,到群众中去处理家长里短……所以拥有基层情怀就是当好基层“守望者”的不竭动力。基层干部必须坚持群众立场,在做事时,牢牢将基层情怀铭记于心。

学做基层“守望者”,重在有过硬本领。古人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夏同志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坚守基层,干出实绩,在于他练好了“台下十年功”,才能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唱好“红黑脸”。唱红脸时,他能勇于担当,心系群众,甘做群众的“遮阳伞”,更在超强台风“利奇马”来临之时,冒着危险,主动请缨转移群众。唱黑脸时,能做到铁面无私,敢于斗争,坚决揪出干部队伍中的“蛀虫”,将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这些事迹若没有过硬的真功夫,是难以登台演出并演的出色的。因而要想“守望”基层,广大基层干部就必须多学多做,勤练基本功,且要坚持红线原则,推动自我革命,成为基层的“万事通”。

学做基层“守望者”,定要能一以贯之。在古代,守望者可以是戍垦边关的战士。在如今,亦可以是大山深处教书育人的“园丁”。不过纵观古今,他们始终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点,那就是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都能够将自己的使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同理,作为基层“守望者”,也贵在一个恒字。李夏深耕基层,靠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才会收获群众“有事情,找李夏”的高度评价。但是坚守基层却不是件易事,唯有把深耕基层的“初心使命”记于心、践于行,并以基层情怀为指引,用过硬本领为“法宝”,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耐得住坚守的“寂寞”。

李夏在调任绩溪县最偏远的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时,其爱人心疼他到艰苦乡镇工作,他说了一句“工作总要有人干”。时下基层正是有无数像李夏一样的干部默默耕耘,才有无数基层群众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更应继往开来,当好基层李夏式的基层“守望者”,为基层航行保驾护航。

8、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800字范文精选

有这样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15年退休后,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澜沧县扶贫。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他把“家”安在田间地头,用5年时间身体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1500个村民,并让村子摆脱了贫穷。11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题为《“农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变贫穷》的报道,听了他的事迹,令人非常感动,值得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学习反思,并实践之、笃行之。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他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

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辈人才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爱民情怀,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珍惜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9、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她急着赶回村里,心里记挂着村里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想到,她就这样消失在滚滚山洪中……”在北京广西大厦,黄文秀同志生前同事蒋丹丹在报告会中动情回忆壮烈一幕。

黄文秀生前是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取广西定向选调生,回到家乡工作。后来,她主动请缨到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今年6月17日凌晨,她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连日来,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广西大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西长治学院举行。报告团成员有黄文秀担任过第一书记的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同学陈丽美、黄文秀姐姐黄爱娟、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汤婧等。

宣讲人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黄文秀短暂而壮美的一生,表达了对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的无比崇敬。

忆起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黄文秀的选择,陈丽美说,面对工作与家庭,黄文秀也有压力,但她选择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她俩曾彼此勉励:“农村是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黄文秀的事迹让陈丽美更加坚信当初的信仰,感到对黄文秀最好的告慰,就是继承她的遗志,继续前行。

“我们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黄文秀刚来到我们村的时候,我看她文文弱弱、秀秀气气,像个大学生。”周昌战说,没想到她工作起来像大男人一样“冲锋陷阵”。她走村入户,访遍全村190余个贫困户,并标注在自己绘制的地图里。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汤婧用镜头追寻黄文秀走过的路,被她的故事深深感染。“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愿这份感动永远陪伴我们。”汤婧一步步走进黄文秀的真实世界,用心用情宣传她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前行。

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

在北京广西大厦,赶来聆听报告的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博士生黄尚尉说,黄文秀的事迹令他十分震撼。他表示,自己也来自广西,从事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用于家乡建设。

在山西长治学院,曾经给黄文秀上过课的教师任红霞聆听报告时,忍不住哽咽起来。“她特别开朗、爱笑,她的父母都有疾病,但从来没有跟我和同学们说过困难。”任红霞说,黄文秀将小我融入大我,启发我们思考怎么活出人生的价值。

长治学院中文系学生顾帆听了报告会后深受感动:“我在长治学院编排的短剧《文秀同学》中看到过她的事迹。黄文秀学姐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给我们上了一场深刻的党课。”

北京广西博士生联谊会会长鄂尔江说,黄文秀服务家乡、扎根基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她不畏艰险的奋发精神,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0、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3月29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钟扬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钟扬同志,1964年出生,博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植物学家。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同志是中组部第六批、第七批援藏干部。10多年来,他每年坚持开展青藏高原野外考察和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工作。为了完成科技部下达的“青藏高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保存”项目,先后15次自费进藏,克服生活困难和高原反应,在xz采集大量野生植物标本和DNA样品,为我国西南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xz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事科研教学30多年,为国家生态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教授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这位伟大的植物学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但是钟扬同志走了,他的精神却还在,钟扬说过,“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他做的很多事情都着眼于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哪怕自己看不到开花结果,也要把种子播撒在大地。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追授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向钟扬同志学习。钟扬同志从教三十年,十六年来在xz为我们的未来采集了四千万颗种子,“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种子还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钟扬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今后我一定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不忘育人初心,努力拼搏进取,学习他忠诚于党、科研报国的崇高信念,学习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学习他心系民生、造福人民的至诚情怀,学习他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人格风范。

11、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走出穷山沟,是贫困户黄仕京倾尽全家之力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原动力,可经常到家里做扶贫工作的研究生姑娘却让他一直心存不解。

“文秀姑娘,你在北京读的书,怎么回到山沟沟工作了?”一天傍晚,看到黄文秀入户走访,黄仕京一家硬是拉着她进屋吃饭。饭桌上黄仕京忍不住抛出自己的问题。

和黄仕京一样,人们好奇,好不容易从大山走出去,怎么兜兜转转又回来了?黄文秀说,农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吧,基层工作很难做,但总得有人来做的。

想到在黄文秀的帮助下,自己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黄仕京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动情地说:“我要让我的孩子像你一样,在学校争取入党,将来为家乡多做点事。”

对于黄文秀的选择,越来越多人理解了,可今年6月17日,她在返村查看灾情途中却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抱着未竟的事业,将一生永远奉献在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上。

倾情投入谱写青春之歌

百色,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石山区、水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百坭村更是深度贫困村,在黄文秀驻村扶贫之初,500多户人家,195户是贫困户。

在大家的印象里,黄文秀是把双脚踩在泥土里行走的人。得知她80、90后已经不再是网络上调侃 的不靠谱的非主流,而是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间力量,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全心付出,用行动 续写新时期的“长征精神”。斯人已逝,泪目送别,青年人应当向黄文秀看起,以党的事业 为事业,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铭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真正“文”于心 而“秀”于行。

12、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上大学期间,张小娟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她热衷社团活动,尤其是务实、扎根基层的服务型社团。大二暑假,小娟跟着社团的师哥师姐到偏远山区支教,支教点没有水、没有电,连脸都洗不了,更不用说洗澡。“回来听她讲在那里的经历,有苦有泪却始终没有抱怨,我想如果有机会她仍然会选择去第二次、第三次……”张小娟的同学付丽园回忆道。

2006年,由蒙曼老师带队,师生一行赴湘西凤凰县开展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部门经济状况。蒙曼告诉记者,在这期间,她看到了张小娟的另一个侧面:爱美。

“田野调查其实是个释放天性的过程。和课堂上的沉静不同,田野状态下的小娟很爱笑,对什么都满意,我想,这该是一个容易获得幸福的姑娘吧。”蒙曼回忆说。

在调研回京前的一个傍晚,师生走进当地古城的一家蜡染店,准备做件印花布,为此行留念。大家从店主给的纹样里选了半天,不知道要画什么,张小娟却扔掉纹样,挥笔画下一个类似汉代画像砖的图样,中间有个侍女一般的人物。张新宇好奇地看着她,张小娟得意地说:“图案早就在脑子里了,只是找个契机画出来而已。”

蒙曼对记者说,张小娟时时刻刻都能看出好的地方、美的地方,身上有一股文艺青年的气息,她对美是有追求的。“她爱美,所以希望全世界都美。”

张小娟的同学几乎都遭受过她对家乡的“宣传轰炸”。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她知道了甘南州,知道了舟曲县。每每谈起家乡,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说成片的花儿很美,总说欢迎大家去做客。“从她那里,我知道了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舟曲,有片纯净的土地叫甘南,至今心向往之。”张小娟的同学刘晓杰说。

“小娟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就融入了这座城市熙来攘往的人群里。直到10月9日晚上,同时知道了她回乡、扶贫、殉职的三重信息。”蒙曼告诉记者。

大学毕业后,一直牵动张小娟内心的,是不能割舍的乡情。毕业前夕,章毅君老师曾和张小娟谈到毕业后的去向,张小娟说自己想回家乡,认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家人则希望她能够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平时爱笑的她看上去很认真,一时难以选择。“孝顺、懂事的小娟先在北京工作了一年,但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

2008年,张小娟回到了家乡。工作10年来,张小娟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岗位。张小娟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时间都用于加班。她成了全县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同时也是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人。

幼儿园心得体会推荐 托班音乐教案:大猫和小猫 护士节致敬逆行者的个人心得体会精选 考风考纪的心得及感悟集锦 小雪节气传统节日活动 有关美丽的春天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护士节事迹心得体会作文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团结合作心得总结1000字 国家粮食安全心得感言 有关学习员工手册心得总结大全 缅怀袁隆平事迹个人感受 初一开学感慨优质作文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范文 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最新 观看《开学第一课》理想照亮未来学习心得体会 幼儿园消防培训个人感悟范文 黄诗燕时代楷模事迹个人有感心得体会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感悟心得范文

最新心得体会 最新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心得精选范文 关于尊重的心得感想1000字 大一新生入学军训心得体会 班长的感想800字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汇总 有关六一儿童节个人体验 安全教育最新心得范文 最新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600字 初一开学心得体会600字范文精选 西双版纳旅游总结700字

相关信息 800字辞职报告范文 范文十:作文:孝敬父母 范文:如何孝敬父母的作文 范文:作文:让我们都来孝敬父母 范文:孝敬父母的作文 范文:孝敬父母作文 范文:不能不孝敬父母的理由作文 范文:关于孝敬父母的作文 范文:有关孝敬父母的作文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