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乐观是战胜苦楚的法宝,乐观是超越艰难的利器。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到,敌对、仇恨的情绪是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其中“士气”充分表现了精神的力量。战争必然和人民有关,“士气”必然是蕴藏在人民心中的激情爆发。
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勇敢又不只是勇敢,更有智慧,有毅力,有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上兵伐谋,乐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利刃,“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勇气超过对方,相对而言力量就超过对方。有了乐观,相对而言就比对方多了一分力量。
乐观,是一种能够开启希望之窗的精神力量。看到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奋斗的力量。看到的希望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却能深深的感受到内心的鼓舞。乐观,有来自外界的引导;有来自内心的开朗。
长征的胜利生动的绘写了这一伟大力量。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用坚毅与乐观,创造了举世未有的空前奇迹。长征精神,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从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到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乐观坚定,足迹遍中国,长驱数万里,爬雪山,过草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用乐观主义的英雄气概,闯出生路,谱写凯歌。宣告了我们的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宣告了红军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同时,播撒了武装革命的种子。
乐观,能够战胜自然;乐观,能够战胜敌人;乐观,能够战胜黑暗。乐观,带来光明,带来胜利,带来温暖,带来美好,带来我们理想中的幸福世界。
2、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3、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
__年前,两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地球上的红飘带舞出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__年间,长征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却在时代中淬火升华,激励着中华儿女夺取革命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华民族拼搏与奋斗的征程中,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翻开长征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仅红一方面军就翻越山脉18座,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省份25000华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正是这样的磨砺,产生了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奇迹。
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旗帜指引方向,精神穿越时空。纵然时代在发展,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但长征精神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在历史长河反复淘洗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长征留下的精神火种已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人们赢得民族独立、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富强,引领中国步入崭新的时代。
今天,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命题,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续写新的篇章。翻越五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党领导红军突破了一道道天险和几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这种不畏艰难险阻、争取革命胜利的精神与豪气正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宏伟目标振奋人心,“十三五”规划纲要蓝图绘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声震,我们只有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为实现复兴伟业排除万难、不懈奋斗。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__年前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砥砺意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4、学习延安精神心得范文_弘扬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5月20日上午,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弘扬延安精神专题党课视频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邀请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围绕“弘扬延安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主题作专题党课报告。钱引安、惠进才等市领导在宝鸡分会场听取了报告。
赵耀宏教授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方面作了报告,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提出领导干部要坚持弘扬延安整风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求真务实、始终牢记使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实践中去。
陈国清教授详细阐述了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原因及主要功绩,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述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史实,为听讲的领导干部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整风运动,并就弘扬延安整风精神,搞好党的作风建设提出建议。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专题党课会议是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很有借鉴意义。他强调,去年初来陕视察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对全省党员来说,延安精神是陕西干部的根和血脉,延安时期的理论、经验、方法大家要认真分析、虚心学习,将延安整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娄勤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开展“两学一做”把合格党员的标识立起来,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解决问题贯穿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整改措施的落实,真正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5、学习延安精神心得范文_弘扬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自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发布“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起,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浓厚的学习之风,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这一学习浪潮中,不断增强政治素养,以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将“两学一做”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对于身处革命圣地延安的我们来说,就是要主动投身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浪潮中,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领会的系列讲话精神,通过“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来践行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从而努力做一名延安精神的践行者。
对于许多人来说,延安精神已经随着战乱年代的结束而日渐凋零,因此我们必须不断重申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在创新与发展中能得以不断提升。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笔非常巨大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的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主推作用。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延安精神进行深刻解读,更好地将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党的当前路线方针结合起来,与自我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深化其精神内涵,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当前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财富。也正因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创业压力空前巨大,因此必须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在艰苦的条件中磨练自己的心性,从而做一名吃的了苦,干得成事的新青年。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延安精神与这一宗旨并行不悖,始终将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衡量一名党员合格与否的最根本的标准。对于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必须坚守岗位职责,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牢记之所以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用它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所以在我们手抄党章时,在我们学习系列讲话时,在我们参观革命遗址时,都必须时刻牢记这一点,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不断开拓创新,从而才能积极进取,提升自我。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当前,许多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了获得上级的嘉奖刻意夸大成绩,用一些虚假夸大的数字来“褒扬”自己。这些情况的出现,体现了这些领导干部不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充分领会这一核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把握与灵活变通,学会与时俱进,让延安精神不断焕发新的魅力。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党员锤炼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措施,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握这一学习浪潮,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与弘扬延安精神积极结合起来,用好“两学一做”,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
6、学习践行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的党课,我们一起观看电教片《长征》,重温了这段历史。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彰显了崇高的理想信念。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_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_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牢固地树立_人立身之本的需要,意义十分重大。具体到个人,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想信念的力量,把红军铸造成无坚不摧的战斗队伍,将一次严重挫折,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如果没有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没有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崇高理想,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胜利,说到底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习同志指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三个自信”,注重涵养私德、恪守公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深入学习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中之重,领会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境界。要树立为党奋斗终身的事业目标,为党工作、对党负责,勤政为民、认真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要讲大局,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凡事出于公心。要养成勤于自省的习惯,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是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服务观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就全党而言,它是立党之本;就一名党员而言,它是立身之本。党的宗旨,是中国_人的行为准则,是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党员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_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面对困难和考验,更需要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精准扶贫为载体,延伸服务职能,突出服务效果,更好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主动回应群众期盼,主动深入基层解决困难,努力寻找工作推进的结合点。
三是强化担当意识,做到心中有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四个犍为”,全面小康的目标,是需要全县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的事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全县发展目标、定位,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的主动性,自我加压、奋发进取,勤奋工作,永不懈怠,真正把劲头用在干工作上,把精力用在求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求实效上,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困难面前不退缩,压力之下不弯腰,持之以恒,扎实工作,不断追求卓越。另一方面要时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做到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要守住原则底线,常怀敬畏之心,任何时候都不触碰党纪国法“高压线”,不逾越制度规定“红线”,不触碰纪律要求“警戒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切实增强组织观念,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主动维护团子的团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的相关规定,永葆_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7、学习长征精神的心得范文大全
为学习领悟长征精神,进一步让新入职营销人员在工作中树立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立党为公、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7月13日,股份公司内训师、销售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务干事李东涛同志与黑龙江、吉林省区新入职地聘人员共同学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专题党课。
党课内容主要从长征的背景、经过、意义以及长征所体现出的精神,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走草地过雪山”等重要长征历史事件为线索,将红军长征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使听课同志在深刻感受这段伟大历程的同时,也明确了新时期如何结合汾酒营销工作实际发扬长征精神。
党课中提到的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即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指战员表现出的革命理想、对党忠诚、坚定信念、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和顾全大局、维护统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正是新时期全体共产党员及营销人员所需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
通过党课学习,黑龙江与吉林省区新入职地聘人员纷纷表示,作为汾酒新时代的答卷人,每一名汾酒人都使命光荣,责无旁贷,大家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更优的工作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创出新业绩、作出新贡献,实现新目标,在汾酒复兴发展的新时代书写新的绚丽篇章!
8、西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_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学习范文
我有幸在小鸟巢观看以“西迁精神”为主题的报道讲述西安交大人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情怀的直播。
84岁的胡奈赛教授,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的西迁岁月,1957年春作为第一批年轻教师带着心心念念的科研梦,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激情澎湃的指挥,动情地唱着《歌唱祖国》,她说:“爱国不是选择项,是必须的!”。她虽然老了,但爱国的心却未老,报告中铿锵有力,让我十分敬佩。老一辈和新时代的年轻人响应党的号召,甘愿舍弃大都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毅然决然,挺进大西北。这一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一名毕业生,让我明白了求职中不能只停留在实现个人追求的层面,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一段伟大的历史,传承“西迁精神”,树立正确认识,坚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积累知识,在就业时摆正心态,服务国家和社会,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各自岗位上贡献力量。我们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以爱国奋斗彰显时代的我们的青春底色。
9、西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_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学习范文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组织了我们观看“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会,让我感触很深。在那个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十几年,各项发展还处于低下水平,尤其是西部还处于困境,但是那些前辈却不为艰难险阻,毅然而然的踏上了西迁之路。他们那种爱国奋斗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年轻人一代需要的吗?
胡奈赛教授尽管已经年迈八十四岁了,她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二十余年,但是她很自豪的告诉我们:她仍然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尽管在大多数像她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在家里悠闲的,过着天伦之乐的生活,但是她却为了国家奋斗在一线,她的精神是那样的饱满,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个年迈八十四岁的老人。在六十二年前,胡奈赛教授当年毕业留校,正好赶上了内迁西安,尽管她嘴上说着西迁的一些困难,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自豪。她的老师朱城教授因为学校设备不足,环境艰苦,便把黑板搬到家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拼命工作。最终,朱城先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力学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但也就在那之后不久,39岁的朱城先生因病倒下,奉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她说到老师因劳成疾去年是悲伤的,但是她认为她老师付出并没白费。为我国西迁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奈赛教授告诉我们,当初参加“西迁人”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海外留学回国的优秀人才,他们放弃了在更好的待遇,放弃了家中的妻儿和老父母为了国家西部的发展,他们都经历过旧中国内忧外患的苦难,深知新中国这片教书育人、科学报国的广阔天地来之不易,“带头西迁,义无反顾。”胡奈赛教授说,虽然这些人大多数人已经过世了,但他们爱国奋斗的精神始终激励和引领着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艰苦创业。
本次的观看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那些前辈一代一代人的奋斗而来的,我们应该学习前辈们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奋斗。
10、西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_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学习范文
听过为国捐躯的故事,看过为党牺牲的光荣历史,但是胸怀大局的“西迁精神”是二十几年来第一次听到。
无私奉献、弘扬传统,为了响党西北建设的号召,告别繁华的大上海去到一个落后的大西北,他们的这种艰苦创业、胸怀大局的精神让每一个人由衷的深感敬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迁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标榜。
这种精神是集体的一次选择,做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不止体现了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更向大家、向全国人名展现了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西迁精神”时时刻刻都有它的光辉洒向四方,它激励着我们敢为人先、克服创业中困难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做出有价值的牺牲是令人钦佩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是高大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令人敬重的。
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业而奋斗,“西迁精神”只是一个缩影,在祖国的脚脚落落有无数个同西迁人一样用整个生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扎根西部、扎根基层,在这个新时代“西迁精神”永远都不会泯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西迁精神”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负心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1、西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_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学习范文
我们在小鸟巢观看了“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虽然由于网络的原因,直播总是卡卡停停的,但是不影响我们观看的心情。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从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旨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西迁精神”。整个报告会的过程中,有诸多西迁的老一辈们,老教授们用他们朴实无华的文字,用她们激昂的话语向我们传达了他们当时参与西迁的种.种感受与经历,整个过程中掌声不断,我们在为她们的故事所感动,所震撼,与此同时,我们心里也思绪万千。
报告会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已经84岁高龄的胡奈赛教授,她在交大度过了66个春夏秋冬,她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她在用她的所有岁月书写大写的“西迁”,我看到的第一幕,是她在哼唱她最喜欢的一首歌“越过平原,路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台下的听众也都受其影响而大声高唱,场面壮观。她说她的很多老师都是西迁人,他们出身名门望族,资质资历都极佳,他们都选择了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西迁之上,并且义无反顾!这种无私的付出,令人热血沸腾!
我曾听过一句话:“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祖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在他们面前,这句话被诠释的恰到好处。他们几乎以己之力,撬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又在后续的岁月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西迁精神,必将鼓舞更多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创足以慰藉家与国的伟大事业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