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残奥会赛事观后感精选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在这激情与梦想并存的盛会上,我被运动员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被志愿者优质的服务所打动。不过紧接着向我们走来的是北京残奥会。虽残奥会声势远没有奥运会那样浩大,而且人们对残奥会颇有桎梏。但残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那种精神是无与伦比的。
你可知道残奥会上的每一枚金牌背后有着怎样的一个艰辛的故事,今日站在残奥会运动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他们有的眼睛失去了光明,有的耳朵失去了听觉,甚至有的缺了手臂或腿,但他们依然绽放笑容,因为他们知道,残疾并不代表死亡,只要还没有死,就依然要向世界挑战,他们要绽放光彩,他们要让世界看到他们,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这世界上总有一片掌声是属于他们的。
在残奥会上有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比如,候斌,他九岁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没有让自己的世界变成了灰色,而是努力着,他用他那顽强的精神从厦门闯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场,他一条腿枞横天下,在残奥会上他在男子跳高上三连冠。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单腿的人能在跳高项目上蝉联三届冠军,他那种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动了你我他。候斌是一个英雄,然而在残奥会的竞技场上还有许多像候斌这样的英雄,在此时此刻我们要向他们致敬。身残志不残,这是多么难得一件事呀。有些人四肢健全,头脑优秀,但是因种种原因而功败垂成;有些人虽然有些方面不太优秀,但是他们历尽艰苦,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要知道,成功于吃苦是成正比的,而与先天的关系不是太大。
在世界上有许多残疾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与常人在肢体上有什么不同就歧视他们,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关怀他们,让他们感觉爱无处不在。
2、冬残奥会每场比赛都震撼心灵心得
中国残奥健儿周佳敏和王浩高举五星红旗入场,中国残奥健儿的东京奥运之行便揭开了序幕。今年的东京残奥会我国共派出251名运动健儿参赛,是我国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中,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残奥会不仅仅是运动竞技的赛场,更是彰显自强底色的精神象征。在这个赛场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不凡的感动、不屈的拼搏、向阳而生的绽放……在象征着“平等、参与、共享”残奥精神奥运火焰的映照下,中国残奥健儿将保持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姿态以自强之名做赛场上的“追光者”。
以自强之名,追逐“使命之光”。自强的光芒来源于“使命在肩、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流淌在奥运赛场上最朴素的情感。所有奥运健儿们的赛场表现是“小我”与“大我”紧密相连的生动诠释。他们的风采展示承载了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期望,每一个“小我”的夺金瞬间都让整个中华大地为之沸腾与欢畅。而祖国同时也是奥运健儿们永远坚强的后盾。
中国倡导全民健身计划,也不断推动残疾人运动健康事业的发展。岁月更迭,今日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残奥健儿身在如此强大的祖国,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正如残联主席张海迪提到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残疾人创造了参与的机会。残疾人参加体育训练的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炽热的爱国心凝聚而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定会汇聚起磅礴之力,激励着残奥健儿们拼搏到底。我们期待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的优秀表现,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让同胞看到奋斗光芒中闪烁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自强之名,追逐“拼搏之光”。自强的光芒彰显了“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最是拼搏见精神,最是奋斗叫青春。热烈盈眶的“辉煌时刻”难以忘记,更令人动容的是奥运健儿们留下的不畏艰难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正如中国女排教练郎平所说的“人生不是一定要赢,而是努力要赢!”东京残奥会的第一天,残奥健儿们就将“努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赛场上与对手斗智斗勇、分秒必争,充分展现了中国运动健儿的激情和拼劲。身体的缺陷并没有击垮这群斗士们,他们把自强不息注入身体和灵魂中,在训练中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在克服困难中流下的汗水和付出的心血便是他们追光的印证。如第五次参加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张岩已经54岁,21年来他坚持训练,在不懈拼搏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残奥会的精神魅力就在于激励残疾人运动员在挫折困难面前承担风雨,始终以奋斗拼搏的姿态。我们期待中国残奥健儿们在英勇拼搏中绽放人生的光彩和荣耀。
以自强之名,追逐“传承之光”。拼搏的光芒照耀了“砥砺前行,力担重任”的未来传承之路。人生奋斗过,生命才会烙下坚实的脚印。在过去的东京奥运场上书写了太多的“拼搏”故事,奥运健儿凭借拼搏精神直接创造了赛场的“辉煌”战绩,同时也为奔涌向前的“后浪”照亮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残奥会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仍需要在历史演进中传承和发扬。据了解,今年是我国第十次派团参加夏季残奥会,总人数437人,其中运动员251人,年龄的56岁,最小的16岁。老一辈残奥运动员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青年一代残奥运动员上得以延续,而参赛的青年残奥运动员,也为中国残疾青年作出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历史的传承就是要让中国残障群体明确,生理上的缺陷永远不不应成为追逐梦想的障碍。“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要在残奥健儿们身上感受“传承之光”,延续自强精神,汲取奋进之力,书写人生辉煌。
3、冬残奥会赛事观后感精选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在这激情与梦想并存的盛会上,我被运动员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被志愿者优质的服务所打动。不过紧接着向我们走来的是北京残奥会。虽残奥会声势远没有奥运会那样浩大,而且人们对残奥会颇有桎梏。但残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那种精神是无与伦比的。
你可知道残奥会上的每一枚金牌背后有着怎样的一个艰辛的故事,今日站在残奥会运动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他们有的眼睛失去了光明,有的耳朵失去了听觉,甚至有的缺了手臂或腿,但他们依然绽放笑容,因为他们知道,残疾并不代表死亡,只要还没有死,就依然要向世界挑战,他们要绽放光彩,他们要让世界看到他们,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这世界上总有一片掌声是属于他们的。
在残奥会上有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比如,候斌,他九岁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没有让自己的世界变成了灰色,而是努力着,他用他那顽强的精神从厦门闯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场,他一条腿枞横天下,在残奥会上他在男子跳高上三连冠。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单腿的人能在跳高项目上蝉联三届冠军,他那种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动了你我他。候斌是一个英雄,然而在残奥会的竞技场上还有许多像候斌这样的英雄,在此时此刻我们要向他们致敬。身残志不残,这是多么难得一件事呀。有些人四肢健全,头脑优秀,但是因种种原因而功败垂成;有些人虽然有些方面不太优秀,但是他们历尽艰苦,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要知道,成功于吃苦是成正比的,而与先天的关系不是太大。
在世界上有许多残疾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与常人在肢体上有什么不同就歧视他们,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关怀他们,让他们感觉爱无处不在。
4、冬残奥会赛事观后感精选
我辈青年,当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岁女生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下《感恩贫穷》一文。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母亲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姥爷,她还有两个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相信知识的力量,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却仍积极上进,努力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人是生来就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将困境转化为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我辈青年当顽强不屈,奋斗不息。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生长期游出大海,等到产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鲑鱼有着近乎地狱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瀑布的鱼很多跃进了灰熊的肚中,跃过的鱼精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儿可以躲过追捕。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困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顽强不屈,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我辈青年当以梦为马,自强不息。美国的田径选手威尔玛·鲁道夫曾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却最终斩获三枚田径金牌;清华大学生矣晓沅六岁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与轮椅为伴,但他有一颗奔跑的心,轮椅困住了身体,却困不住灵魂。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但请一定相信,相信追梦者、奋斗者和奔跑者的力量。以梦为马,在梦想与奋斗的激荡下,定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古有刑天舞干戚,今有残疾运动员为国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财富,我辈青年更应该炼就钢铁意志,迎着风雨飞翔。
5、冬残奥会每场比赛都震撼心灵心得
为了满足赛时残疾人服务需求,结合当下疫情防控需要,提升各业务领域、各场馆团队服务残疾人客户群体的能力和水平,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组织编写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昨天对外发布。
一同发布的还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服务手册(盲文·大字)》。手册根据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入境以后的运行流线,依次编制了冬残奥村须知、开闭幕式须知、竞赛和训练场馆相关服务须知、反兴奋剂项目须知、颁奖仪式须知、颁奖仪式须知、返程服务须知、疫情防控须知共8个部分内容。
手册采取盲文和大字一体、明文盲文对照的设计,制作成对开版的读本。封面按照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形象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印刷技术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绿色印刷盲文印制技术,使盲文点字的触感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金银纪念币昨晚也首次亮相。纪念币一套两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冬残奥会会徽,衬以长城、雪花等元素组合设计,并刊国名、年号。
5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冬残奥会吉祥物,辅以雪花元素组合设计,并刊“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字样及面额。15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冬残奥会6个运动项目体育图标,辅以核心图形、雪花、“北京2022”盲文等元素组合设计,并刊“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字样及面额。5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5克,直径20毫米,面额8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枚。
15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5克,规格32毫米×20毫米,面额5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0枚。
6、冬残奥会每场比赛都震撼心灵心得
身有残疾是人类生命体征的缺失,对残疾人而言,无论是肢体的残缺,还是脑瘫的智障,都是一种遗憾和生命的不完美。
但是残疾人因为有了残奥会,更准确地说,因为有了专门为残疾人举办的奥运会,便使之生命充满华彩!
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我们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别样的美丽,他们用乐观、勇气和拼搏感动了世界,也让健全人的眼球为之一亮。
身高只有1米34的被誉为"女菲尔普斯"的美国残疾人运动员艾琳·波波维奇在9月9日的女子100米蛙泳SB7级比赛中夺得了个人的第三枚北京残奥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个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的美国姑娘天性开朗,从小就活跃在足球、马术等各种体育活动中,长期的锻炼给了她出众的身体素质,而游泳和残奥会让她成为世界级明星。她说:“残奥会的魅力在于,身体残疾的人们不再深陷于自己的残缺,而是一心只想着自己能做到什么。”是啊,体育运动和残奥会这样的竞技舞台,恰恰也是残疾人身体和心理康复的双重良方。对更多突然致残的人来说,体育和残奥更有着一种“拯救”般的效果,很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美国强人法布里钢牙咬住弓弦独臂射得一枚铜牌,铸造了令世人仰慕的奇迹;网球选手尼克·泰勒在上肢致残的情况下,一改独特的用脚发球方式,有人戏称他为“网球马拉多纳”;被誉为“独腿美人鱼”的南非奥运、残奥双料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说:“实际上我参加残奥会并不是以比赛的心态来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目标。在我16岁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自己会遇到车祸。对我来说,能继续活着,做我现在想做的事,就是很幸福的。”她还寄语那些和她一样渴望实现目标的残疾人:“我希望他们走出来,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如果你有梦想、目标和信念,那就该行动起来,去实现它。这对所有残疾人来说都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她和来自巴拿马的萨依德·哥麦兹在残奥会闭幕式上同被授予了顽强拼搏奖的殊荣。
坚强之美、超越之美、残缺之美,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时处处绽放着奇异的光芒!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进取、超越、希望和梦想,也让我们更深刻体会了“精神寓于运动”的理念。这是残奥会给残疾人运动员带来了美丽,残疾人运动员更因残奥会向世界释放了他们残缺的美丽。
诚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肢体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但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残疾人、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尊重和帮助,给他们以施展才华和超越梦想的舞台,这就是残奥之美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
好像眨眼间,我们愉快的暑假生活就这么悄悄的结束了,随着九月步步到来,我们又将要迈入学堂学习的生涯之中。在九月一日这一天 ,除了开学这一大事外,备受关注的2021年《开学第一课》也在这一天播出了。
2021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作为一档开播十几年的公益节目,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根据时下的环境,给我们带来新奇的节目与故事。让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各个故事节目,拓展个人视野,开拓个人见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定下一个高远的目标。
身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一定要将学习视为己身最重要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在今后的的社会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年《开学第一课》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感人而精彩的故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青春照亮未来的道路,用我们旺盛的精力,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为祖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
岁月无声,转眼间我们已经和快乐的暑假说再见了,怀着开心与激动的心情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继续求学之路。
每年的九月一号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天,不仅是标志着学生们迎来新学期学校生活,也是央视大型教育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时间,这是一个有内涵的节目,每年呈现出来的主题都不尽相同,让不少观看过的学生感触极深,反思甚多。
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张桂梅、李宏塔、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巩立姣、杨倩、李亚中等嘉宾,带我们聆听理想的故事,传递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感受到了真正的人生意义,也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感知,感慨万千!
观看2021年金秋九月的这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的呈现结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传播正能量,同时也可以说此节目是我们学生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的萌芽。面对如今崭新的时代,祖国持续不断地往前发展,我们中小学生也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党,树立正确的理想与目标,为将来有机会成为祖国和党所需要的人才,奋发努力,积极向上,实现自己最好的人生价值,收获有意义的人生,照亮美好的未来。
对于《开学第一课》,相信看过的朋友们都会为其赞不绝口,同时给予我们的影响也是极大,所以此公益节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不晓得你们认同吗?让我们一起上好开学第一课,感受人生真谛吧!
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
九月一号晚上,我准时收看了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在每一年的节目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更深刻体会到开学第一课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些感悟将会伴随着我之后的年年岁岁,让我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党成立一百周年,故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而第一篇章主要是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从一本距今已有101年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展开故事讲述。更点燃了百年来无数革命志士追求理想与信仰之火。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永不言弃的人。场上的嘉宾们真实事迹,鼓励着我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轻易认输,给予我更多坚韧的力量。
面对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能辜负了祖国对我们一心的培养,在我们学习成长的同时,也要始终保持一颗爱国情怀的心,我们更要先老一辈,伟大的党那种爱国爱民的精神学习,将那种学习强国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虽然当下我们的年龄还很小,但是好的教育应该是从小培养起来,今后将我们的祖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越来越来而打下坚定的基础,这才是我们目前所追求的。
每当看完开学第一课节目,都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还能够从中了解到祖国最为光荣的一面和一些伟大可爱的人民英雄,我也这是为什么教育部要在开学前安排广大的学生们观看开学第一课这个专题节目的原因了。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2021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7
漫长的暑假假期结束了,又来到了一年的九月份开学季,九月份的轻风,像一个神奇的丹青妙手,泼墨出一帧多彩的图画。每年一到九月份开学季,学生们期待的《开学第一课》也随之而来,《开学第一课》这个大型公益节目是央视频道专门为中小学生们设计的,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对全国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而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与往年的有所不同,今年是党的一百岁生日,节目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为我们讲述了在这个夏天,一群追逐梦想,奋力拼搏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的故事,因为有中华儿女英雄的不断崛起与付出,用生命诠释爱国,如今的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和平年代里,由于祖国的不断强大,国家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把握时代的主题,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祖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实现自身理想的同时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命运,好好继承和发扬勇于拼搏、爱国的精神,增强自身爱国的责任感。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我们还处于在学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断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前进,在学校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以实际行动去证明,作为学生也能为祖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回报社会、回报祖国,让我们为理想共同点亮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2021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8
暑假假期结束,又来到了学生们期待已久的九月一号开学季了,每年一到开学这一天,央视频道就会随着学生们的开学而播出开学第一课这个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是中小学生们每年必看的节目之一,每年的演讲主题都是根据当下的热点时讯进行播出,而今年的热点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同时还邀请了张桂梅、李宏塔、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巩立姣、杨倩、李亚中、彭洁、谢兴昌、何晓莉、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都尔汗·拉齐尼、拉迪尔·拉齐等嘉宾给我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今晚,《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嘉宾演讲的故事让我非常的记忆深刻,我们从小就知道,爱国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才能更好的为祖国发展做准备。如今,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先辈为国捐躯、自强不息打拼下来的和平年代里,正是因为有先辈英雄们的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向他们一样,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和付出,如今,爱国的表现不再是为国捐躯,爱国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像推进科学发展的科学家,传授知识的教师,保护环境的环卫工人,还有在运动会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他们身上的拼搏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目标。
看完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了,目前的我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学业,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认真读书,不断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点亮自己的未来,为以后的科学发展不断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2021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9
暑假假期已经结束了,又到了新学期的开始,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教育传片也随着我们的开学到来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是老师组织同学们一起看的,同学们都坐在自己位子上,认真的,目不转睛的看着课室里播放着的大屏幕。《开学第一课》是一堂课外知识课,是给中小学生们看的节目,节目里开始从确立祖国与五星红旗的概念开始,然后再通过观看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英雄壮举,这样可以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新中国的崛起和那一代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的成果。节目里还邀请了“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等名人来给我们讲课,让我从中受益匪浅。他们都是我们这些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时刻的提醒着我,要像他们一样,长大后能为祖国“添砖加瓦”。
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收获真的很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振兴而牺牲的英雄,他们都是祖国伟大的英雄儿女,他们是英勇的革命烈士,他们是我们青少年们的学习榜样。站在国旗下的我们,要昂首挺胸,喝起国歌,要向全世界展示出我们中国的风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_2021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
新的开学季又来了,想不到暑假一转眼结束了。随着开学第一天的来临,那么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也会在这天如约而至。
今年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因为是党的一百岁华诞,所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组也邀请到了张桂梅,她是一位教师,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获得者,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她的到来为节目增添了许多色彩。
跟随主持人撒贝宁的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繁荣发展历史进程,也认识到了许多许多的爱国前辈和爱国英烈们。接触到这些新鲜的内容,使我感觉作为一名中国人是一件十分骄傲,十分自豪的事情。同时,也明白祖国如今的繁华盛世是离不开党的伟大领导的,离不开每一位爱国先辈的无私奉献。在他们的身上让我学到去了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时时刻刻为祖国献身的爱国品质。
经过开学第一课的两个多小时的学习,使我明白爱国不是单单的喊口号,而是要做出实质的行动。所以我们应该刻苦努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我祖国美好建设做出贡献;在学习的同时也要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要坚定不移的支持、拥护党的正确领导,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先进精神。
观看开学第一课之后,让我明白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