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心得体会汇总
我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深水区的挑战。总的来说,我们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站对立场,能明辨是非。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实践两会精神,我会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次召开的两会意义十分重大,必然将在中国的发展留下重重的一笔。从两会报告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示,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更是听到很多超级暖心的话:
①执守简朴、力戒浮华;
②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
③让每个人成就人生梦想;
④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
⑤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这也是我们全体医护人员要学习做到的精神。
同时我们将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鼓励自己,使自己对工作始终保持信心和干劲。在平凡的基层医疗工作岗位上做一个不平凡的医护,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地为同事,为部门,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汇总
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仅要加强监督监察,更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加强对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政治素质的培训,用一个个具有警示教育的案例常敲警钟,让干部谨记作为一名人民公仆的宗旨,当欲望无限放大、毫无限制,权力失去监督,不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贪污行为都严重侵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因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以下几点:
练就信访举报的“火眼金睛”。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是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途径。纪检监察干部办理信访举报事项,要做到深挖细查,透彻分析,精准研判,坚持用证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善听弦外之音,善悟言外之意,力求以小见大,善于发现偶然现象背后的必然因素。要准确核查不实信访举报,及时有效为被错告、误告或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从而激发党员干部履职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练就面子工程的“火眼金睛”。面子工程是政绩观扭曲的表现,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提高识别“假把式”“花架子”和“两面人”的能力,紧盯“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让问题干部的“隐身衣”无所遁形。治理“面子病”“作风病”时,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坚持标本兼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摒弃求“显绩”“速绩”的错误思想,树立“注重‘面子’不如抓实‘里子’”的正确政绩观,涵养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清新空气”。
练就自我监督的“火眼金睛”。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经常性“打扫庭院”“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和零容忍的态度倒逼执纪者时刻保持高度自觉,持续提高执纪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纪检监察干部要常怀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的公仆之心、对事业的忠诚之心,审慎行使权力,严格自我约束,当好新时代的“打铁人”,努力建设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纪检监察铁军。
越往后的“硬骨头”越难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坚韧执着,艰苦奋斗,通过不懈努力换取河清海晏、朗朗乾坤。
3、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汇总
作为一名地方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一名积极准备入党的干警,在思想上我将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以实际行动拥护党中央所作出的决定。这一段时间,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对于站对立场,明辨是非,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实践两会精神,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发挥好法院干警在群众中的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我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把握住重要的历史机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为此,我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在工作中做到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首先,在思想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从而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动力,做到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并使自己能够在即将来临的司法改革浪潮中更好的适应新工作的要求、甄别是非,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从而更好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在生活上,我将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鼓励自己,使自己对工作始终保持信心和干劲。在平凡的基层法院工作岗位上做一个不平凡的干警,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地为同事,为部门,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干警,我深为自己所处的工作感到自豪,也深为自己所处的盛世感到自豪。通过对今年两会会议精神的学习,使我对国家现状有了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让中国这艘巨轮沿着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航道前进,我们一定还要大力学习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并努力把它们付之于实践。
4、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汇总
我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深水区的挑战。总的来说,我们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站对立场,能明辨是非。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实践两会精神,我会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次召开的两会意义十分重大,必然将在中国的发展留下重重的一笔。从两会报告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示,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更是听到很多超级暖心的话:
①执守简朴、力戒浮华;
②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
③让每个人成就人生梦想;
④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不干是失职;
⑤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这也是我们全体医护人员要学习做到的精神。
同时我们将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鼓励自己,使自己对工作始终保持信心和干劲。在平凡的基层医疗工作岗位上做一个不平凡的医护,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地为同事,为部门,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九期心得体会范文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则国之盛,民之安。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之治离不开中国之制,犹如美味佳肴的“色香味”离不开“柴米油盐”,70年来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保驾护航。
制度是“柴”,“火候的掌握”符合中国实际。“柴”是烧火做饭的关键,对火候的掌握是每一个“掌勺”的必备技能。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我们有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大火猛炒”;也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小火慢炖”;还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大小火”。火候随菜肴而变化,中国制度的制定也要符合中国实际、符合时代要求。
制度是“米”,“米量的多少”取决中国目标。“米”是做饭的基础,“看锅放米”是关键。不同的时代我们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时代我们有不同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也有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还有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这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科学技术水平;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实现了神舟飞天、蛟龙下海、高铁联网。
制度是“油”,“油温的控制”保障中国安全。在烹饪中“油”有隔绝热量,保护菜品的作用。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制度;确立了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的选人用人制度;确立了党指挥枪,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制度;还有“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以及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如“油”般维护着国家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是推动国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
制度是“盐”,“食盐的咸味”激发中国活力。食盐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其咸味有激发菜品鲜香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我们始终坚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治大国如烹小鲜,少不得“柴米油盐”。这些中国制度的“柴米油盐”在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中,不断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6、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心得体会观后感精选
昔年,一艘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今天,“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从南湖启航到远航“一带一路”,中国不仅为祖国昌盛添砖加瓦,同时也把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传播给了其他国家,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增添了航行的灯塔。
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立于1959年10月1日,其主要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整个纪念馆以“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围绕党的“一大”展出了鸦片战争后广大志士仁人救国图存的艰辛探索与建党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在这期的青年大学习团课中,主持人与老师围绕纪念馆中展览内容进行解读与思考,使我对南湖革命纪念馆产生了浓厚兴趣,以后一定要去纪念馆参观,去认真感受那段革命历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是由中国的特点与中国的历史所决定的,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员众多,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调动大量资源集中解决国家与人民面对的问题,不论是在特大冰灾、地震自然灾难,或者非典、新冠等疫情下,还是申请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盛事,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万民一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攻克难题迎接挑战,这是党的领导力和向心力,也是中国的力量。
7、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心得体会观后感精选
通过在青年大学习中游览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方式来向我们传递红船精神,在主讲人的介绍下,教给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百年来的梦想,并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贡献力量。我们也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创造者!
本次青年大学习的主题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对于这一主题,我对此理解如下。明确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
四十年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无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无法迎来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就无法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这一点在本次疫情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8、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心得体会汇总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国家拥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中国人民崇尚家国情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历朝历代的中华儿女在困难面前无一不是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今年年初,国内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其中又以湖北武汉最为严重,迅速控制湖北武汉疫情成了关系疫情防控全局的大事。面对的是突如其来的闭卷考试,党中央当机立断,1月13日武汉封城,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进驻武汉,全国各地340多个医疗队,62000多名医务人员陆续奔赴武汉、驰援湖北。19个省份、一省帮一市的对口支援,夜以继日建设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是我们交出的优异答卷。
一个多月初步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两个月的时间将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三个月左右,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中国速度举世皆惊。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威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体现在实践中就是所谓的“大事”。而办大事就是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主要方面,在立足整体的同时“集中力量”,握紧拳头实现重点突破。
疫情爆发之后,我党根据当下主要矛盾的变化,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集中全社会力量,遏制疫情的蔓延势头。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后,我党顺应国内形势,又把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陆续复工复产,复业复学,实现了两个中心的完美切换。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成功运用。
放眼当代中国,从建国初的“一五计划”,把有限资源整合促进国家工业化,到九八抗洪、零三非典,汶川地震等灾害的成功应对。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正是党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2020年是至关重要的收官之年,更要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件重要法宝来成就“事业”。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9、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最新心得体会最新
公务员拥有一个亲切而响亮的名字——人民公仆,这四个字包含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待和对公务员们的无限鞭策,他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才能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
纵观历史,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了无数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的焦裕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公正为民的好法官”邹碧华、“守岛英雄”王继才……这些杰出代表,凭借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诠释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只要坚守初心,坚定信仰,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在新时代的使命下,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记初心,坚定信仰,砥砺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将人民群众的忧乐挂在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帮群众之所需,肩负起了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的责任,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1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效的、管用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会议上用“13个坚持”系统总结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制度。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真正发挥和不断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
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制度的性质决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实践,制度的实践过程就是治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依靠的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做为根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做为保障。“中国之治”源于“中国之制”,体现了中国智慧。
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要在工作中淬炼思想、锻炼本领,紧紧跟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11、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五期最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悠久历史传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既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命脉,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资源宝库,更体现出集中力量共建家园的文化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例如,绵延数百年的“春秋无义战”,使先秦时期的先贤哲人逐渐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共识,即只有统一起来,才能消除战争、消灭战火,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又如,“讲仁爱、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品质,孕育着团结互助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为推动,开启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中国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改造自然中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统筹机制,在抵御外侮中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动员机制,在自然灾害面前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机制。这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基于历史过程而形成的,是不可替代的。在全球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果不集中力量办好大事,就不可能办好绝大多数小事;如果不集中力量,就根本办不成大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了曲折,但我们成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支撑,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经济、科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作为新中国高科技的宏大工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体攻关,把有限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勇于突破传统模式束缚,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被赞誉为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的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集成式创新的硕果,成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个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