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庆祝中秋节晚会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华如洗。当家家户户摆出月饼,柚子,石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其乐陶陶,其景融融,何其快哉。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啊。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在尽情赏月之际,家中的亲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异乡的游子,异乡的游子也总会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其家中的亲人。因此,中秋节历来有团圆节之称,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团圆的月,团圆的饼,团圆的思念,细细的倾听,圆月高挂云中行,清晖烁烁泛情思,同在一个圆月下,思念与君行,中秋快乐。
有一种凄美叫嫦娥奔月;有一种坚持叫吴刚伐桂;有一种节日叫中秋节。有一种问候叫中秋快乐;有一种祝福叫愿你幸福!
中秋佳节,外出欣赏皎皎月。夜深露重,御寒衣裳不能缺。多加小心,安全意识莫停歇。好朋友,提醒你,平安是一切!
中秋到了,该团圆了,放下手头的工作,抛开繁杂的琐碎,回到温暖的家,微笑地看看自己的亲人,亲人才最重要!
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谢谢大家!
2、庆祝中秋节晚会活动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果有人问我:“为何庆祝中秋?”我想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秋节是我们东方古老悠久的传统佳节,象征一个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种奇特而又神秘的艺术,作为一个东方人,我们享受着它的缤纷,我们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们钦佩她对中国古文化的重大影响,年轻的我们,担负着延续古老文明的重任,在欢欣鼓舞时,更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这么一笔丰厚的财富,是我们耗尽心血也学不完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可曾欣赏过梦幻绝伦的明月?那你将具有同明月一样的柔美气质,与月光一般的清纯秀美,皓月净人心,一个会赏月的人一定是一个儒雅的小文人,在月光下,一边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一边吟诗诵词,赞美大自然的奇观,何尝不是一件快事?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其次,猜灯谜也是一项不错的游戏。有的谜语本身就是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用它的精彩诠释了灵,巧,细,致,也许是恍然大悟的感叹,也许是猜中后的惊喜,也许是错后的跃跃欲试,也许是掌握技巧后的百猜百中,无论如何,这都是参与的一份热情,快乐的一份享受,细致的一份美,想像的一份彩。
圆月知人心,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家庭主妇把一大块月饼切好,为远在异乡的亲人留下一份思念,举杯共进,分享点点滴滴地家常事,说说生活中的烦恼,也是情感最真诚的吐露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勿忘传统佳节,让我们分享共同的喜悦和欢乐!
3、庆祝中秋节晚会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她寄托着我们无限柔美的情思,承载着我们无比浪漫的情怀,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4、庆祝中秋节晚会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华如洗。当家家户户摆出月饼,柚子,石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其乐陶陶,其景融融,何其快哉。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啊。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在尽情赏月之际,家中的亲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异乡的游子,异乡的游子也总会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其家中的亲人。因此,中秋节历来有团圆节之称,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团圆的月,团圆的饼,团圆的思念,细细的倾听,圆月高挂云中行,清晖烁烁泛情思,同在一个圆月下,思念与君行,中秋快乐。
有一种凄美叫嫦娥奔月;有一种坚持叫吴刚伐桂;有一种节日叫中秋节。有一种问候叫中秋快乐;有一种祝福叫愿你幸福!
中秋佳节,外出欣赏皎皎月。夜深露重,御寒衣裳不能缺。多加小心,安全意识莫停歇。好朋友,提醒你,平安是一切!
中秋到了,该团圆了,放下手头的工作,抛开繁杂的琐碎,回到温暖的家,微笑地看看自己的亲人,亲人才最重要!
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谢谢大家!
5、庆祝中秋节晚会活动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秋节国旗下演讲稿。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至今尚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最后,预祝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6、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节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流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载体。只有当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秋节源初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谢大自然赐予的节日,其时既是赏月的季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时节,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对团圆、和谐的情感诉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情怀是跨越国界的,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认同,所以它既是沟通心灵的纽带,又是文化的桥梁,正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了中国人多重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几千年来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中秋佳节的形式得以大众化地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有助于倡导重视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时,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中秋时,每当看到一轮圆月挂上了天空,不由的就会想到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变得感伤。此时家乡亲友的问候最是暖人心怀,遥在他乡的你也该连线父母,道声平安,一诉乡思。
老师们、同学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让我们为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起努力吧!
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
7、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节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凉爽的秋风,泛黄的树叶,成熟的果实,飘香的金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我们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节团圆节》。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11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我们也有必要了解这一重要节日。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后来慢慢演变成轻松的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时,在露天,把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字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样,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在这天夜里一起杀无恶不作的“鞑子”,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另有一种说法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的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就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是必须要吃的了。
同学们,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阅。__月__日,就是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大家不妨走出房门,在月光下,一边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一边吟诗诵词,赞美大自然的奇观,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谢谢大家。
8、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节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国,中秋节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台湾同胞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中国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节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人类未来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的想象就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灯火阑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与神往,寄托的是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如今,飞天已不再是梦想,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壮美升空。火箭腾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振兴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9、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节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我们的节日》。
秋浓了,月圆了,我们又度过了一个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公司中秋节演讲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有人问我:“为何庆祝中秋?”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秋节是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佳节,象征一个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种奇特而又神秘的艺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享受着它的缤纷,我们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们钦佩她对中国古文化的重大影响。年轻的我们,担负着延续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欢欣鼓舞时,更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这么一笔丰厚的财富,是我们耗尽心血也学不完的。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
10、小学生中秋节的演讲稿范文精选_中秋节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导领、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中秋已伴随着秋天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曾经,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乡,写下了多少思乡念亲的诗词佳作,而大多都写在秋天,写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节,却在这样令人忧愁、感伤的日子里,带给人别样的心情。
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或许会有“不知思落谁家”的伤感;但也许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与旷达。抬头望天时,那一轮圆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毕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对亲人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啊。然而对于我们,对于可以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中秋无疑是美好的,虽不及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但那份宁静、安详与温馨却令人向往。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说,一过中秋,一年就要过去了;每月过了十五,这个月也即将过去。是啊,中秋的脚步将至,年关也快来临了。不禁令人感叹时光易逝,不觉地回忆起往事来。
每年中秋,我总习惯与家人围坐在庭院里,品着月饼,看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还可以听长辈们讲诉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隐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视的这轮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广寒宫的故事,至今也听不厌烦,它代表了圣洁与美丽。我更爱独自矗立于阳台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过层层阻碍,从身上滑过,向更远处伸展蔓延。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天上有道银河,雨是银河决了堤,倾泻下的天水。可我觉得,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银河里的天水,清澈、凉爽,不含一丝杂质。儿时的我总爱凝视月亮,总是望眼欲穿地寻找嫦娥、玉兔的踪迹。却史见那皎洁的月光溢满人间,将游子的思绪与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节,总有众多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将它留于笔下,抒发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11、中秋节演讲发言稿作文_与中秋节有关的学生发言稿
9月22日,我们一家带着礼物骑车去乡下爷爷奶奶家欢度中秋节。
早上吃过早饭,上车的时候,就差妈妈一人没来。我想:妈妈干什么呢?现在还没来?我刚想到这,只见妈妈拿着一根棍子赶来了。我问妈妈拿一根棍子干嘛,妈妈说:“吓狗子。”
我这才知道,最近爷爷家附近的一座桥那儿有两只狗,看到人来就直叫,妈妈害怕,就先准备一根打狗棍。
到了那,只见狗们全都被链子拴住了,妈妈就把棍子给扔了。到了爷爷奶奶家,只见院子地上铺满了黄豆荚子,我们一边走,一边把黄豆踩出来,真好玩。
院子后面茅厕旁是养小兔子的地方,可是没有小兔子了,奶奶告诉我,小兔子前两天死了。小兔子是妈妈2006年4月份买给我的,因为它越长越大,家里没地方养它了,2006年的年底我们只好把它送来请奶奶照顾它。算起来也有4年时间了,妈妈说4年对小兔子来说算是高寿了。
中午,爸爸妈妈帮着奶奶弄了一桌丰盛的菜。我们全家和老太、爷爷、奶奶一起围坐在圆桌周围,边吃边谈谈最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吃过饭,爸爸妈妈拿出准备好的给老太和爷爷奶奶的过节费,让我来给他们,看着爷爷他们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心里也很高兴。休息了一会儿后,爸爸又帮奶奶剪她那厚厚的脚趾甲。从爸爸妈妈的言行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孝顺,孝顺不光是给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孝顺。我要向他们学习。
要回家了,我见妈妈没拿棍子,就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没拿棍子呢?”妈妈笑着说:“小狗不是被链子拴住了嘛。”
这就是我家乡的中秋节。
12、中秋节演讲发言稿作文_与中秋节有关的学生发言稿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心里很激动,可以放放假和家人一起去玩,但是又有多少在外求学,工作的人不能回家,特别是留守儿童。
中秋,总是在这一天变成一轮圆月,像征着家庭的周围,当人们在外面不能回家时,看见天空上挂着的一轮圆月,总是会想起家长,想起当年与他们在一起过中秋节的快乐。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出去工作,一年难能见几面,虽然是儿童,但内心还是会想父母,当他们在过节那天打来电话时,接之前认为自己会很平静,但当电话接起来,父母说出了第一句话时问:我们好不好,我们总是在说话时带点哭腔也许是太想念他们了。中秋节对于团圆时的家庭,是洋溢着浓浓的幸福的,但对于无法团圆的家,只是一个钩起伤心,钩起眼泪的,对家人的加倍思念想见又见不到,加倍的痛苦,我想,留守儿童的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与家人团聚。小学生作文中秋随想
中秋节,和家人一起在月亮下面,边吃月饼,边赏意在明月,一起开怀大笑,才是一幅最美丽,动人的画面,希望今年他们能梦想成真。
13、中秋节演讲发言稿作文_与中秋节有关的学生发言稿
传说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寻友访道,看见西王母路过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药。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但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坏心眼。
有一次后羿带着徒弟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一走,蓬蒙就拿着宝刀闯进房间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没有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把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丈夫,所以嫦娥飞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在天上对他说:“今天晚上月亮会变圆,你晚上做一块面团在屋子东北角,等到午夜时我们夫妻二人就团圆了。”后羿按照嫦娥说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两人离别时嫦娥对后羿说:“每年的8月15这天,你都要做好面团,等到午夜时分我回来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团,等着嫦娥回来。后来,这个习俗被大家继承下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也就成了习俗。
我非常喜欢这个神话,也非常喜爱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