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的演讲稿600字
我喜欢看书,并且看了很多很多书,不过最让我难忘的书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趣,让我给你讲讲吧: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大战。在东吴,孙权的手下有一个叫周瑜的人,他才华横溢、心胸狭窄。还有一个备的手下叫诸葛亮的人,诸葛亮足智多谋,知天文,知地理。周瑜怕诸葛亮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就想杀他。周瑜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完不成就要杀头,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也造不出来啊!第一天诸葛亮对他的好朋友鲁肃说:“去准备二十只船,一只船上有一千个稻草人,二十个人。”到了第三天,诸葛亮开着船到曹军那里,曹操命令士兵往船上射箭,过了一会,诸葛亮回去了,让士兵把船上的箭拔下来,数了数,十万多只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困难不要害怕,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成功。
2、写诸葛亮的演讲稿初中700字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
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再说,在这山腰间,有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都从这庵前经过。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油嫩丝白,娇娆仙姿,犹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动:庵里有这样漂亮的女子呀!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来歇息用茶。”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他笑着从庵里出来,走进观里发愁,真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丢在门外头”。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
3、写诸葛亮的演讲稿初中700字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的国土上并列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国家,它们是魏国、蜀国和吴国。这一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相互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谁也消灭不掉谁。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素以善于指挥战争而着称。
有一次,魏国得到消息,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蜀国得到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的情报后,从国王到士兵都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蜀国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他的军队撤退。成千上万的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4、写诸葛亮的演讲稿初中700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5、写诸葛亮的演讲稿初中700字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人,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此人足智多谋,老谋深算,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晓知三百年前,五百年后之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遇事勤思慎为,未雨绸缪,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战例。
草船借箭。周瑜为吴中都督,对诸葛亮的才能十分嫉妒。有一次,他让诸葛亮三天之内准备十万支箭,并当场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情况十分危急,但诸葛亮不动声色,前两天表面上没有丝毫动静,只是准备一些稻草人立在船上。第三天清晨,大雾弥漫,他一声令下,几百条草船开向曹营水寨,几十个士兵在船上敲锣打鼓,呐喊助威,而自己却与鲁肃在草船中饮酒。曹军以为敌军进攻,弓拏手万箭齐射草船,顷刻间,十万余箭顺利得手。由于诸葛亮事前周密分析了大雾天气,充分准备了草船,化解了三天造十万支箭的险情,在“未雨绸缪”中显示了他超人的智慧。
火烧赤壁。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准备攻吴,而吴的力量与曹操悬殊很大。诸葛亮借东风来个火烧曹军连锁船,江面之上,火光冲天,樯橹化为灰烬。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火烧赤壁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以弱胜强取得胜利呢?因为他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能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时意外的情况往往也会发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失街亭。这是一个典型战例。诸葛亮用人失察,让一个只会纸上谈兵并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而马谡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劝言,街亭失手,军情危急,司马父子长驱直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诸葛亮重新调整战术,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千军万马,从而使蜀军战略转移,化险为夷。亡羊补牢补得及时也是大有裨益的。我想,人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大概也有这一层意思吧。
由此看来,“未雨绸缪”至关重要,“亡羊补牢”也不可缺失。
6、600字演讲稿关于友情600字集锦
妈妈问我友情是什么?我想了好一会儿,说友情就是大家都能成为好朋友,从不认识到彼此认识,相互了解,大家一起开心地玩,相互陪伴。
好朋友一直陪伴在我的生活左右,幼儿园的老朋友,邻居家的小朋友,出去玩偶然认识的朋友。刚刚踏入小学校园时,又难过又开心。难过的是老朋友不能像以前一样天天见面,开心的是又可以认识新朋友。开学没过多久,我就和我们一三班的同学全都认识了。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运动,一起吃饭,一起玩。考试得了100分,我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我的喜悦;刚开始学拼音,学字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地方,我会问好朋友怎么读,怎么写;放学值日需要帮忙时,我们会相互帮忙扫地,擦桌子;不小心摔倒了,好朋友会扶我起来,问我疼不疼;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我会想带到学校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每天早上一想到有这么多好朋友在我身边,就会早早起床,盼着早点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开始一天的生活学习。放假的时候虽然开心但还有点小小的忧伤,因为要过好久才能见到好朋友。我想这就是友谊吧。
妈妈又问我友情像什么?我说友谊是一道彩虹,让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友情是一座温暖的房子,让我们不再感到孤单;友情是一艘坚固的船,在生活的长河中共同向前航行。友情不仅给我们力量,也陪伴我们成长。
7、600字演讲稿关于友情600字集锦
黑夜,对于我来说,是冰冷的,是恐惧的,是灰色的天空。一丝活力也没有,只有无限的悲哀,是泪水的节日。
某天,我被同学欺负后,就躲到楼梯口偷偷地哭。不一会儿,同学们发现我不见了,我的好朋友就出来找我,看到我在楼梯口,就过来安慰我。可是多情的我总是不敢起来,以至于在外面呆了三节课的时间。任朋友怎样做我都无动于衷。放学了,我努力的克制住自己,不让眼泪流出来。到家里,我又刻意隐瞒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因为,如果我家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会来学校质问老师的。晚上,我还是闷闷不乐地来到学校。好不容易挨到放学,我却又不想回家还是像往常一样和我的好友在操场散心。那时,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委屈,终于经不住寂寞的折磨,像我的好友诉说心里话了。倾诉了一番,心头果然不像原来那么难受了。好友也知道不是我的错。就这样,一件“大事”过去了。
还记得那次,我又被另一个同学气哭了,放学后,我又是在操场叹息。好友来了,我也送了一口气。因为,只要有她在,就什么事都不怕了。渐渐的,一天一天过了。
忽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她了,可是她却慢慢地疏远了我。悲哀又渐渐蔓延至各处。我多么希望回到以前快乐的时光啊!
朋友,在黑夜是你把灯点亮的;是你在空白中填补优美诗歌;是你在皑皑白雪中点缀一丝色彩。因为你,世界有了色彩;因为你,生活有了乐趣;因为你,我才得到了快乐。
让友谊在冬天盛开美丽的花儿吧!
8、600字演讲稿关于友情600字集锦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真心架一座友谊之桥》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滴水只有把它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将是一位学问浅显,听不到太多东西的人。因此,同学们要学会文明交往,端正态度去交朋友。它会让每位同学都感受到,朋友就像一盏温暖的灯,点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
孔子的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可以教会我们怎样交到好朋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交朋友要交正直的朋友,心胸开阔的朋友,博学多闻的朋友。不要去交那些脾气暴躁,优柔寡断,心胸狭窄的朋友。真正的好朋友是能互相规劝、勉励的。那么要想得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就要做到:待人要态度诚恳,有礼貌;保持情绪的稳定;要大方、热情、谦虚;当朋友感到难堪时或身处困境时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对朋友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宽容,并帮助其改正。
每个同学都想有个“好人缘”,都害怕孤立,不愿失去集体和伙伴对自己的信任。那么,如何获得好的同学关系呢?
第一要真诚。真诚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上,真诚还表现在对人的坦率和尊重上。
第二讲信用。在相互交往中一是要信任对方,二是要讲究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才能做到前后一致,表里如一,受大家欢迎。
第三讲道理。即同学交往时要懂得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能做到平等相处。尊重是平等交往的前提,信任是正常交往的保证,理解是深入交往的途径,宽容是广泛交往的基础。
第四抛弃偏见和嫉妒心理。偏见会使同学之间失去和气,嫉妒则会使人产生不平衡心态,既失去了取长补短的机会,又伤害了彼此间的感情。
在交友时,切记要分清益友与损友,明辨是非。就算是“熟人”,假如看出了他的不良“苗头”,也应坦诚相劝,如果朋友还是一意孤行,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能够“两肋插刀‘才算”知己“,如果拒绝自己的要求就不再算是知己了。然而,生活中的确有些事不是可以”两肋插刀“的,例如陪知己一起逃学、一起吃喝玩乐等,这种知己是盲从,而不是真正的朋友,到头来只能误己又害人。
朋友的相处贵在真诚、贵在宽容,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心的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让我们用真心搭建一座友谊的桥梁,共同走向快乐人生!
谢谢大家!
9、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雨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当我捧起三国演义,它的开头临江仙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在这本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他。
他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出山帮助刘备;他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总是能利用敌人的弱点出奇制胜;他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震八方;他知恩图报,鞠躬尽瘁,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看到这儿,你应该知道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故事中,最令我惊叹的还是草船借箭了。
那是,曹操在公元208年秋天率兵30万席卷江东,直逼东吴,孙权与刘备便联合起来,组成了孙刘联军。周瑜在与刘备派遣的诸葛亮多次接触下,自知比不过诸葛亮,转而起来嫉妒之心,便想设计陷害诸葛亮。
周瑜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想用造箭的借口来除掉诸葛亮这个心头之患。本想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并在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十天内造出十万只箭,不料诸葛亮却说:“曹军随时都有进攻的可能,如果用十天的时间来造箭,恐怕会误我军大事,我只需三天时间,就能为都督献上十万只箭!”周瑜听了诸葛亮这出人意料的回答,心中暗喜,自认为这次杀害诸葛亮是十拿九稳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诸葛亮头两天竟然没有丝毫动静。直到底三天诸葛亮才和鲁肃私自拨动快船20艘,每船30余人,并插上许许多多的草人,前往曹营“取”
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料定曹操在大雾之中必然不敢轻出。果不奇然,曹操真的没有出兵,而是在岸边向这些“不速之客”放箭,结果可想而知,诸葛亮成功的向曹操“借”到了十万多只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而且还为孙刘联军提供了大量的装备,巩固了后方的军事力量,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草船借箭。着实让人钦佩啊!
在生活中,我们不也可以像诸葛亮灵活多变吗?
记得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正在做一道“鸡兔同笼”的奥数题,怎么做也做不出来,没办法,我只能去请教老师了。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做题不能从单方面去想,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回到教室,仔细地读题,换另外一种思维方式,终于做出来了!
再看诸葛亮,他灵活多变,足智多谋,总能找到对方的弱点,全归功于他不拘一格,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无论是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不停地思考和寻找,就一定能找到那扇开启大门的金钥匙!
10、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11、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12、有关诸葛亮品质的演讲稿600字
我国有四大名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些都是名人作家所写的,有些是写古代历史故事,也有写《红楼梦》的经典爱情故事。
其中,诸葛亮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他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散文家和外交家,号称“卧龙”。
记得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
草船借箭住要讲的是,周瑜暗算诸葛亮,他的计划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可是诸葛亮说只用三天就行了。他的方法是:让鲁肃借20只船,每船配30名军,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曹操看雾气正浓,不敢轻举妄动,就射了10万只箭,就这样,诸葛亮的到了10万只箭。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令我十分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