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风.无衣》原文及翻译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2、《秦风.无衣》原文及翻译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3、《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e0929x4byyk]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4、《12.古诗三首》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f3002xuuejf]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_____注释①[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②[元]同“原”,本来。③[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④[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⑤[乃翁]你们的父亲。[qq-video vids=x0960zgyfx9]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_____________注释①[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②[邸]旅店。③[汴州]北宋都城汴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qq-video vids=o09609jtllg]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_____________注释①[已亥杂诗]《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1839年) 写的一组诗, 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
5、《21.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u3019c929wm]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⑥[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⑧[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__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作者是宋代的苏轼。
②[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③[所宝]所珍藏的宝贝。
④[戴嵩]唐代画家。
⑤(《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⑥[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⑦[拊掌]拍手。
⑧[搐]抽缩。
⑨[股]大腿。
10[乃]却。
11[掉]摆动,摇。
12[谬]错误。两牛相斗时,多是“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
13[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6、《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在人间》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人间》是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是 、 。
2.在阿廖沙最痛苦的时候,常常是 (谁)来安慰他,她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
3.阿廖沙在鞋店当学徒的时候,经常欺负他的萨沙其实是他的。
4.外祖母经常在晚上带着阿廖沙悄悄地把等放在穷人家的窗台上。
5.为了打击瓦廖克,在外婆的鼓励下,阿廖沙坐在上过了一夜,后来成了小街上的“”。
6.阿廖沙把从 那儿借来的书藏在阁楼,并用一件干净的衬衣和一张纸包好。
7.阿廖沙从“玛尔果皇后”那儿得到的一本精装的山羊皮子的小书是的诗集。
8.在圣像作坊里,只有愿意教阿廖沙学技术,他在作坊里地位。
9.和阿廖沙在一起的巴威尔,后来成了一名优秀的,可是在近三十岁的时候,发疯地喝酒,最后成了一个。
二、选择题
1.阿廖沙被迫外出做工是因为( )
A.外祖父破产 B.舅舅逼他外出
C.外祖母生病了 D.他喜欢做工
2.在外婆的妹妹家做工时,()对阿廖沙很和善。
A.外婆的妹妹 B.主人瓦西里
C.维克多D.主人的妻子
3.在“善良号”轮船上,()经常让阿廖沙读书给他听。
A.谢尔盖 B.玛克辛
C.斯穆雷 D.亚科甫
4.从“善良号”船上回到外祖母家,阿廖沙决定以()为职业。
A.打柴 B.摘蘑菇
C.捕捉鸟雀 D.打鼓
5.阿廖沙是《在人间》中的主人公,他是个()的人,也是善于观察和非常敏感的孩子,能辨别好坏。
A.坚强、勇敢、正直、有爱心
B.调皮、吝啬
C.贪婪、专横
D.冷酷无情
6.《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
A.1868年到1870年
B.1871年到1884年
C.1888年到1890年
D.一生
7.司炉亚科甫向老婆婆要钱,是拿去()
A.接济穷人 B.打牌
C.买面包 D.买棉衣
8.欢乐的三圣节那天,洗衣妇纳塔利娅•科兹洛夫斯卡娅不顾新衣服被弄脏,挽救被()打昏的西多罗夫。
A.秋菲业耶夫 B.叶尔莫欣
C.伊凡诺维奇 D.司炉亚科甫
9. “他切了薄薄的一片面包和厚厚的一片肉,整齐地夹在一起,双手捧着放到嘴边,嘴唇哆嗦着,伸出狗似的长舌头舔舔嘴唇,露出尖细的牙齿,然后跟狗一样,把脸伸到肉上。”这段话描写的是米希喀在众人的怂恿下吃腊肉。这是阿廖沙在()的生活片段。
A.圣像作坊 B.轮船上
C.绘图师家 D.外婆家
10.在阿廖沙的命名日,作坊里的人赠送给他(),希哈列夫严肃地发表的讲话使他终生难忘。
A.一本精美的书B.一只有着漂亮羽毛的鸟
C.一件衣服 D.阿历克塞的圣徒像
三、判断
1.阿廖沙在“善良号”船上被辞退,是因为偷盗。()
2.外祖母揪阿廖沙的头发是因为阿廖沙顶撞外祖父,并把外祖父撞倒。外祖母是故意做给外祖父看的。因为外祖父已经是一位老人了,阿廖沙应该尊重他。()
3.阿廖沙到鞋店当学徒。在这之前,他在家的工作是捡破烂儿。( )
4.《在人间》不仅是作者童年时代的自传,不仅是一个少年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个时代艺术性的史册,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段手工业的瓦解过程。()
5.在圣像作坊里,阿廖沙经常对人们讲轮船上的生活和书上的各种故事,不知不觉,他就变成了一个说书和朗诵的人。()
6.阿廖沙喜欢狄更斯的作品,因为他笔下的一切都明了晓畅,朴实无华,象秋天的空气那样清新,而且他的人物又都是那么纯洁。()
7.“有一天,我很早从市场里回来,大概是五六点钟的样子,走进餐室,却看到我已忘记的那个人坐在茶桌那里同我的东家并排坐着。”这个人是阿廖沙的外公。()
一、填空题
1.高尔基2.外祖母3.表哥
4.铜币、甜面包5.棺材英雄
6.裁缝师傅的妻子 7.普希金
8.希哈列夫很高9.师傅流浪汉
二、选择题
1.(A)2.(B)3.(C)4.(C)5.(A)
6.(B)7.(B)8.(B)9.(A)10.(D)
三、判断题
1.(×)2.(√)3.(√)4.(√)
5.(√)6.(×)7.(×)
《童年》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童年》是(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弹琴,( )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
6.阿廖沙因为()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二、选择题。
1.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2.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 D.粗鲁无礼
3.高尔基开始自食其力是在()
A.4岁 B.5岁
C.10岁 D.16岁
4.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B.为了照顾阿廖沙
C.葛利高里的挑唆
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5.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6.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
A.他的两个舅舅 B.外祖父
C.外祖母 D.他的母亲
7.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A.外祖父 B.外祖母
C.舅舅 D.舅妈
8.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作为奖励。
A.五个戈比 B.十个戈比
C.二十个戈比D.十五个戈比
9.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
A.父亲 B.母亲
C.妻子 D.孩子
10.《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
A.正直的老工人
B.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C.认真负责的老师
D.勤劳的农民
三、判断
1.阿廖沙共读了3年小学。()
2.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恶作剧。()
3.因为阿廖沙没有《新旧约使徒传》,而且爱学他的口头禅,所以教神学课的神甫讨厌阿廖沙。()
4.阿廖沙发现残暴的外祖父殴打外祖母,就用剪刀剪外祖父最爱的圣像来报复外祖父。()
5.小茨冈是被橡木棍压死的。()
6.当阿廖沙再次回到外祖父家的时候有外婆抚养他,他在大街上捡垃圾、废铁来卖赚钱给外婆。()
7.阿廖沙的外祖母是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老妇人。()
8.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格里高利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茨冈则常常受到捉弄。()
9.“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染坊失火的那天夜里,还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娜塔莉娅舅妈死了。()
10.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童年》阅读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高尔基2.雅科夫,小茨冈
3.听外婆讲故事,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
4.“好事情”5.外祖母。6.伤了脚趾
7.习俗(习惯)
9.八哥,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10.阿廖沙
二、选择题
1.(C)2.(B)3.(C)4.(A)5.(B)
6.(C)7.(A)8.(A)9.(C)10.(A)
三、判断题
1.(×)2.(√)3.(√)4.(√)5.(×)
6(√)7.(√)8.(×)9.(√)10.(√)
《我的大学》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________。
2、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______。
3、过了不久,__________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
4、贫苦的生活使阿廖沙在__________________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
5、后来阿廖沙在__________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
6、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_______自杀未遂而受伤。
7、最后,阿廖莎离开了_____,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答案:
1、第三部 2、喀山 3、阿廖沙
4、伏尔加河 5、面包店
6、阿廖沙 7、喀山
7、《18.古诗二首》课文原文与朗读
18 古 诗 二 首 [qq-video vids=s0958v5ridt] yè sù shān sì 夜 宿 山 寺 táng lǐ bái chì lè gē běicháo mín gē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tiān sì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注释 |
8、《17.古诗三首》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g3001cb72w6]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_____________注释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浪淘沙:唐代曲名。②[簸]颠簸。[qq-video vids=n3002w12h3e]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_____________注释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qq-video vids=b0958pwls98]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______注释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②[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④[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
9、《3.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h0929hmm2w3]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10、《27.故事二则》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27.故事二则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再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qq-video vids=e0929qos5l7]
扁鹊治病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蔡桓侯,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病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______
本文根据《韩非子.喻老》相关内容改写。
[qq-video vids=a0929tkjgz4]
纪昌学射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说:“你就要成功了!” 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______
本文根据《列子.汤问》相关内容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