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5、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6、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8、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1、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2、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5、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6、“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勉励读书的古诗,你都知道吗?学习古人读书之道,勉励自己勤学奋进。
1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9、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0、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3、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4、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韦庄《谒金门》
2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6、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28、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29、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30、砌花含露两三枝。——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1、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2、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33、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4、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5、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36、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37、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38、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3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40、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1、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4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4、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4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4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47、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晋·乐府《青阳渡》
48、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渌水曲》
49、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50、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51、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元·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52、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宋·杨万里《荷花》
53、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宋·张文潜《莲花》
54、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元·丁鹤年
55、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唐·皇甫松《采莲子》
56、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颁《雨后池上》
57、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元·赵雍《秋初夜坐》
58、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59、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60、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自注:莲:怜,双关。——宋·朱淑真《新荷》
61、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梁·吴均《采莲曲》
62、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梁·萧纲《采莲曲》
63、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唐·李白《折荷有赠》
64、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宋·柳永《甘草子》
65、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采莲》
66、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宋·董嗣杲《荷花》
6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唐·李白《采莲曲》
68、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69、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70、诗曰: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宋·秦观《词笑令(采莲)》
71、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宋·欧阳修《渔家傲》
72、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73、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唐·欧阳炯《女冠子》
7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7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