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教案(语文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中学教案

《巴东三峡》教案(语文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时间:2022-09-03 15:29:09

《巴东三峡》教案(语文版八年级教案设计)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中学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巴东三峡》教案(语文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游记。向学生介绍有关游记的知识很有必要。首先要弄清游踪,抓住景物特征,还要仔细揣摩语言,品位文章中蕴含的情景之美,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来完成本课的内容与各项目标。

  教学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立足课文,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课文出发,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一般浏览和重点观察的方法,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向人们介绍景点。指导学生采用边看、边想、边说、边写的方法来学习。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把握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作者对三峡不同景物所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品味语言。并通过开展“小导游”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郦道元的《三峡》导入

  说明: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郦道元的《三峡》,请学生谈文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谈谈你心目中的三峡?

  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称著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

  二、整体感知

  1、粗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了诗的美妙,也领略了景的秀美。李白乘舟从白帝城到江陵,中间经过了江流湍急、山峦峻秀的三峡,而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在聆听课文范读中,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把握作者游踪。

  (说明:教师应提示学生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

  (学生聆听范读,并快速阅读,在文中用铅笔勾画。)

  学生:作者的游踪顺序是这样的: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老师板书)

  教师:作者的确是按照这样的顺序逆流而上去游览三峡的。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游踪顺序划分全文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教师:正确。作者从宜昌逆流而上欣赏三峡的奇美风光,那么下面我们继续按照作者的游踪,找出三峡各个部分的特点并体会各峡山水景物特色。

  (学生思考,也可讨论)

  学生:作者首先从宜昌乘船上驶,开始到达西陵峡,西陵峡全长约120多里,有四段:第一段是黄猫峡,特点是“山虽高,然不甚险;江水虽急,然不甚狭”。第二段是灯影峡,特点是“带有浓厚的江南风味”。第三段是崆岭峡,特点是“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起来”。第四段是米仓峡,特点是“水势虽没有以前那么急,山崖却更加高峻”。

  教师:说得很好,作者首先途经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的特征是山高不险,水急不狭。第二段灯影峡的特征是浓厚的江南风味,第三段崆岭峡的特征是山形水势,突然险峻。第四段米仓峡的特征是水不太急,山更高峻。那么接下来作者又到了哪里?那些地方又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到了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主要表现在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峰笔者、整齐,险峻;巫山云雾奇形怪状,应有尽有。接着作者进入了瞿塘峡,其特征是“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在对瞿塘峡的描写中,作者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最后到了白帝城,三峡也就走完了。

  教师:概括得非常全面。现在老师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板书)

  西陵峡 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

  灯影峡:浓厚的江南风味

  崆岭峡:山形水势,突然险峻

  米仓峡:水不太急,山更高峻

  巫峡——山水最奇险最美丽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瞿塘峡——山势稍平,水仍险急(人文景观丰富)

  2、再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游踪顺序,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教师:刚才我们初读课文后,基本了解到西陵峡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而巫峡水险,山高,云雨等富有情趣,以及瞿塘峡人文景观丰富等诸多特征,下面请同学们自绘长江三峡简图,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游踪顺序。希望同学们特别注意长江三峡上、下游的方位。(几分钟后,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绘图展示)

  [课件:屏幕上显示长江三峡简图,并用红色箭头游动显示作者游踪顺序。]

  (学生绘图,标识,可以议论,并参看课件)

  教师:我们轻松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且明确了作者的游踪顺序,而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学生:作者在开篇就表露出对三峡山水的赞叹和恐怖。赞叹自然的奇伟,对三峡山水中的险恶形势而感到恐怖。比如文中“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头,那不就完了吗?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学生:是的,作者的这种紧张情绪一直持续到了西陵峡的第二段灯影峡才有所好转,这表现在“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悠闲了”这句话。开始阶段西陵峡“山不甚险,水不甚急”,再加上船过黄陵庙,江南味甚浓,这便让作者的心绪变得悠闲轻松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好,作者继续逆流而上,他的心情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随着山形水势的突然的险峻,作者的心绪变得极为紧张,甚至有些害怕。这主要表现在“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起来,尤以牛肝马肺峡一处最为可怕”“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形势极可怕”。

  学生:作者途经巫峡,因为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一方面作者在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一方面又感到恐怖。从文中“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等许多句子看出。

  学生:但是同时,作者也在游览巫峡当中,看到了极富有变化的云雨而流露出欣喜,感到“另有一种情趣”。

  学生:进入瞿塘峡后,作者侧重写其丰富的人文景观,更多地表露出一种凭吊古人的感伤,这主要表现在“那颜色很苍冷”,“那情调颇有些凄凉,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这些句子中。

  教师: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瞿塘峡时,语言色调较灰暗,比如写孙夫人庙,“颜色为瓦白色的墙”,写斜阳,苍冷的颜色,写庙里的钟声,是“断断续续的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这些语言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学生:作者“到了白帝城,三峡算是走完了。山势从此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了,”于是,作者的心绪一下子感到了“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心灵中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阵轻松。”,

  教师:品味地很好,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就可感受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总体而言,作者对三峡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表达了一种对三峡雄奇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师:说得对,我们学习这篇游记后,面对三峡如此奇险秀美的风光,我们怎能不激荡出对三峡的热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呢?

  三、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得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我挺喜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及“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些诗句。有了这些语句后,文章赋有文采了。

  教师:你说的这三句分别是古乐府诗,谚语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里的诗句,作者使用这些语句后,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学生:我特别喜欢⑦⑧两个段,这两个段里有许多语句都生动地描写了江水的险、峡山之高、云雨之奇妙多变,特别是“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句话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教师:的确,文章7、8段是全文中用语最生动的两个段落。你的语言的领悟力真强。我们品味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运用来指导我们的写作,学以致用。我们还可以从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上来品味语言,这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学生:我喜欢第七段中的这句话:“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出一两丈高的浪堆。”“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教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呢?

  学生:我喜欢“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句话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学生:我挺喜欢这句:“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像牛马,像虎豹”,运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云的变幻多姿。

  教师: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江水,群山和云雾时,都能够抓住他们的特点,而且运用恰当的修辞的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这都是我们在写作上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快刀切成似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山的峻峭。

  学生:我喜欢文章的第9自然段,因为这段当中介绍了有关三峡的许多典故,像“白帝城托孤”以及孙夫人庙,八阵图等。我非常喜欢历史,看到这里,不由得使我联想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和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教师:说得非常好,作者在竭力描写三峡优美自然风光时,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就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有了这些人文景观便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我们通过品读语言也能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

  四、虚拟想象,试做小导游

  教师:作者刘大杰逆流而上饱览了长江三峡雄奇秀丽的风光,下面我们也乘着想象的翅膀,在小导游的带领下一起去游览一下美丽的三峡吧。

  (说明: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三峡的各个景观。课前将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介绍西陵峡,第二组介绍巫峡,第三组介绍瞿塘峡。各组交流与三峡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并负责设计本组的导游词。)

  教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乘坐着“长江三峡”号豪华游轮,从宜昌出发了。你是本船聘请的一名专业导游,请你给我们介绍沿途的风光景点。

  你可根据自己的见闻,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或有但不够详细的与三峡有关的神话、传说、典故等。如:香溪,白帝城得名缘由,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诸葛亮八阵图,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传说等。我们将选出五个评委,由他们评出最佳导游。同学们想试试吗?好,那就让你们过一把导游瘾。要求:举止大方,语言亲切自然,讲述明了、精彩。(说明:在学生讲述时,屏幕上播放相应峡谷的景观。)

  教师:我们的小导游们真不错,在他们的解说下,我们也长了不少见识,知道了很多神话,传说。那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的辛勤的劳动而表示感谢。

  教师小结(屏幕上显示出板书设计)

  1、从三峡的各个景点的特点,及本文的写作顺序做总结。

  2、作业布置: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反思1、是否学生真正掌握了作者的游踪顺序,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并能顺利得说出三峡各部分的特点,进一步把握游记的特征。

  2、学生是否能找到优美语句的修辞方法,并品味其表达效果。

  3、口语交际训练是否能做到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

幼儿园中学教案推荐 《背影》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开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致空气》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女娲造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 责任伴我行主题班会稿(七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你是你的船长》《演讲词写作》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化石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谈生命》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山米与白鹤课堂教学实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八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诉衷情》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背影》说课稿(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杜甫诗三首》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最新中学教案 《巴东三峡》教案(语文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苏幕遮》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我的母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长恨歌》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项脊轩志》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秋水》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第三课时,诗歌鉴赏(二)《从军行》、《滕王阁》(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第二课时《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送李愿归盘谷序》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相关信息 语文老师学期工作计划 语文课内辅导整改报告 语文教师年底总结1500字 年级组长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语文教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语文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报告与反思 语文教学“激趣”手段(河大版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