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何不纳入义务教育?
近年来,孩子“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市民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昨日,晚报邀请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记者一起走入基层,对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
感叹:公办园比例太低
昨日上午8点30分,省人大代表、合肥学院教育系美术教研室主任郑小能,省政协委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江叶青以及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傅松玲来到合肥蜀山区西园新村幼儿园。
西园新村幼儿园创建于1987年,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学,园内静悄悄的,鲜见家长和孩子的身影。西园新村幼儿园有11个班级,现有幼儿300多名。蜀山区现有幼儿园66所,其中民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总数达12931人。
“公办的比例是不是太低了?整个蜀山区有几十万人口,公办幼儿园仅占三分之一。”江叶青不由感慨地说。
据介绍,西园新村幼儿园的名额很紧张。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幼儿园没有分学区,目前只有按照先来后到的方式,“公办幼儿园难以满足周边孩子入园需求,这也是我们苦恼的地方。不过未来蜀山区将提高公办园的比重,3年内将建设8所公办园。”
调查:民办园参差不齐
由于公办幼儿园少,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民办幼儿园就读。不过,和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并不统一,而且悬殊很大。昨日,代表、委员们来到滨湖明珠幼儿园时,正值该园报名。
“明珠幼儿园一学期费用全部加起来是4020元。”听到代表、委员们要将百姓心声带上“两会”,带孩子报名的陈先生说:“我是跑了好多地方才到这里的,公办的没名额。”
据代表、委员们了解到的情况:公办幼儿园每个学期全部费用加起来约3000元,而民办幼儿园平均一学期6000元左右,有的高达上万元。
“公办幼儿园资源有限,这给民办园提供了发展空间。但是民办幼儿园成本太高了,房租、水电、人员工资都自己承担,公办幼儿园却没有这些负担。”滨湖明珠幼儿园园长王少泉说。
“城市发展太快,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江叶青认为,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同时建议在硬件方面给民办幼儿园提供一些保障性投入。
担忧:老师跳槽太频繁
说起人才问题,王少泉急得满脸通红:“我真的是替孩子们着急啊,年轻老师们说走就走,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王少泉向代表、委员们提出,能否在“两会”上呼吁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幼儿教师人才库,对于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的老师给予奖励,“比如三年不跳槽的给予奖励,坚持的年份越多奖励越多。”
对于王少泉园长的建议,代表、委员们都表示可以捎上“两会”仔细讨论一番。
建议:学前教育需规范
在调研了几家幼儿园之后,代表、委员们表示,公办幼儿园少、民办幼儿园贵、师资不稳定以及质量监管问题影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何不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傅松玲建议,由政府统一规划、实施,制定切实有效的标准,就像小学和初中一样,每个地方建立多少学校,收费标准、质量考核等等,都出台一系列的标准,解决办园不规范等问题。
“这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可以逐步推进这项工作。”郑小能对傅松玲的提议表示赞同,“目前公办、民办幼儿园冷热不均,办园条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明显。一旦纳入了义务教育体系,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郑小能还认为,幼儿园除了要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还要考虑城乡结合问题,一定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保障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