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幼儿园课程小学化,专家称如“天鹅折翅”
家长:望子成龙,幼儿教育功利化
“宝宝,今天学会了什么?快告诉妈妈。”这是常女士每天下班后,对儿子问的第一句话。许多家长目前望子成龙心切,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比较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
家住海垦路的周女士把女儿送到小区一家私立幼儿园读大班。周女士告诉记者,女儿这学期进入大班后,作业明显增多,而且都是以写为主。“经常是将每天学的生字每个字写一页,基本上每天都有4个生字,此外,还要复习10以内加减法。”
家住龙昆南的童童每周要上两次舞蹈课,所以每周总有那么两天时间,可以看到童童的爷爷带着饭盒去幼儿园喂童童吃饭的情景,孩子匆忙吃了饭就要赶去上舞蹈班。最近,每次吃饭时,童童总是尽量拖延时间,不想去上舞蹈兴趣班,因为她觉得太累,也许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她对舞蹈和艺术失去热情。
质疑:幼儿园多学知识是爱还是害?
除了学习知识,几乎大部分幼儿园还设有兴趣班,如外语、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在海口市金盘附近的各幼儿园,课程设置有很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尤其是大班,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语言、音乐、科学等各种课程,一些幼儿园上兴趣班的孩子占整个幼儿园孩子总数的70%-90%。
在一部分家长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时,也有家长不禁会问:“让四五岁的孩子就像小学生一样学习和上各种兴趣班,好么?”
家长周女士认为,幼儿园主要还是培养孩子养成好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提早让孩子书写作业,上各种兴趣班,这是一种拨苗助长的行为,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知识到了小学多半还要再学,在幼儿园就开始是否真的有必要。
老师:家长有要求,幼儿园不得不教小学内容
海口市滨海九小具有多年一年级教学经验的钟老师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写字的时候头很低,眼睛都要低到书本上去了,有的坐姿不好,甚至还翘着二郎腿。她认为,幼儿时期正是培养规范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好时候,学习知识是件好事,但这时期的习惯培养更为重要,不容忽视。
海南一八七中心医院幼儿园的张老师介绍说:“幼儿园的孩子从中班开始,已经开始接触一些课程,要学着握笔写字,幼儿园一般从中班开始每天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她介绍,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因为面临即将进入小学,所以每天除了完成幼儿园的课外作业,有的孩子还会参加各种额外的兴趣班。
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过早倾向“小学化”这一现象,在部分幼教老师看来,因为家长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增加一些教学内容,这也是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的重要一步。
专家:过早教幼儿知识如“天鹅折翅”
“过早教给幼儿知识,如同一把剪刀,将孩子想像的翅膀剪掉,使他们由天鹅变成了家鸭失去了天空,得到了池塘。”一位幼儿教育专家打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专家认为,幼儿教育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孩子将来要为此付出很高的成本。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李伟诗认为,目前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首先是没有系统的幼儿教育理念,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学到知识,幼儿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愿意迎合家长的这种心态,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来指导教学,这样造成了幼儿园“小学化”严重;其次是幼儿教师的理论修养还相对缺乏,有些幼儿园教育的理念不是“早教多学”的教学思想、就是“看管孩子”的教学思想,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幼儿园教育必须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致力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等,去引导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