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研究

如何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

时间:2012-08-11 19:15:10

如何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研究的您有所帮助。

如何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

作者: 钱烨 单位:徐汇区五原路幼儿园

  教研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两方面的探索任务:既要共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又要通过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作为园大教研组长,承担了艰巨的引领和支撑的任务。刚担任大组长时,我深深感到担子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由于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的缺乏,在工作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比如:在教研活动中怎样确立有效的教研专题?如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何调动教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等等。面对挑战,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学前教研部及时开设了教研组长研修班,我很荣幸地成为了这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在为期一年的学习中,专家讲座是理论支撑,互动学习是智慧碰撞,现场观摩是经验分享。

一、严格的教研制度是教研组正常运行的保障
  教研组必须要有各类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为此,我们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五个一”制度;组长查、听、帮制度;资料信息积累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五个一”制度是指每位教师每学期设计一节结合京剧特色的集体教学活动并运用多媒体说课;进行一次全园公开教学活动;阅读一本教学专著并撰写体会;撰写一篇专题小结;选择一次学习性区角或自主性游戏的开放活动。教研组有了这些制度的制约,活动更严谨,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他们的组织实施能力、评析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研讨能力及撰写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执行制度中组长和组员、组员和组员之间本着互相督促的原则,使制度更加严密完善。

二、和谐的教研氛围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前提
  积极向上,充满集体温暖的教研组是帮助老师成长的基地。通过对示范教研组的现场观摩,我深深意识到:宽松愉快、互助合作的教研氛围直接影响到每位教师参与教研的效果。去年九月,我园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园舍,美丽的新家为我们开展教研活动创设了温馨舒适的环境。每次教研活动开始以前,我们都会放上一段轻松的音乐,让老师们放松心情,消除半天工作的劳累,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下午的教研活动中。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还采用了“智慧对对碰”、“星星树”等参与式研讨活动,创设教师们感兴趣的教研氛围。大家在宽松、愉快的教研群体中各抒己见,围绕专题展开讨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智慧与大家分享,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教研氛围。

三、有效的专题研究是提升教研水平的关键
  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少不了一个鲜明的研究专题,在我的引领下,教研组开展了丰富、有效的专题教学研究。针对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如区域活动的内容安排如何平衡?如何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提供体现层次性?尤其针对我园刚刚搬入新园舍后,区域活动的场地布局更合理等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我根据老师们的困惑自己先进行认真思考,并仔细查阅各类相关资料,将研究专题聚焦在“区域性学习活动”,一根主线紧紧围绕区域性学习活动有效性展开研究,对区域活动的情趣性、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上学期期末,我园中、大班教研组还向全区展示了学习性区域活动。

四、丰富的教研形式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动力
  一次次教研活动的展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们充分领略到 “示范教研组”教师们的风采和智慧,让我们共同分享了“示范教研组”喜人的成绩。
  我园的教师年龄层次跨越大,理论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根据每个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使每位教师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提高。

(一)理论研讨提高认识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每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教研组结合教研专题开展了多次理论学习,学习后,还让每位老师用一句话总结当天学习中最大的感悟,并写在星星纸上,贴到星星树上去,让其他教师相互学习、借鉴。教师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高的认识。

(二)互帮互助提升能力
  为了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大教研组充分发挥现有的优质师资资源,1名骨干教师、1名名师工作室学员、9名中心组成员,带动、帮助其他教师完善活动,共同进步。我园参加区中心组的教师非常重视外出活动的机会,她们及时地将学习内容带回来,在教研活动中将困惑转化为问题,每个老师都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活动既为面上的老师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能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能力。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骨干教师引领以及中心组成员互帮互助等活动,我们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三)反思活动梳理经验
  在教研组中,我们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调整,通过以观看活动录像和教师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每位教师有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们通过区域性学习活动的一层深入一层地设计、反思、调整、总结,不断解读自己与他人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分享了许多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分析梳理不足案例的过程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深入讨论每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提出解决策略。面对面地讨论辨析,你一言我一语使问题越辩越明。在反思活动中,教师的反思能力以及多媒体制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交流中,大家能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学习生活紧张而又充实,学前教育部的老师们为我们创设了各种学习,交流以及展现我们才能的机会。我将以这次学习为新的起点,一个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起跑线,努力探究开展教研的途径、方法和模式,提高自身组织开展教研的实际操作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新理念。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我园办园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将继续努力,把我园的教研组建设工作做真、做实、做新,使它成为我园提升办园水平的保障。

幼儿园研究推荐 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研究者 基于教师执教能力的园本培训行动研究 利用游戏让孩子获得直接经验 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探索实践 幼儿园有效教研策划的五部曲 幼儿园看图讲述教学的探索 诗画教学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对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培养 化整为零,在多方互动中评价和欣赏 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和幻想 浅谈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 立足服务抓管理 着眼发展促规范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初探 现代信息技术于幼儿数学探究中的作用 谈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 3种著名幼儿教育理论 用心探索幼儿年龄特征 对幼儿园科研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最新研究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已成趋势 学校教育不可能补齐学生所有短板 幼儿园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 不要让“规矩”磨灭幼儿的个性 从感恩节包饺子到幼儿园“去小学化”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研究 如何调动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探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关于《培养3~4岁幼儿自信感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相关信息 如何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 如何用废弃的塑料瓶手工制作实用的笔筒教程 如何群发问候短信90句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如何设计班级活动方案 如何把课后题转化为教学活动? 如何发短信问候病人66句 如何用易拉罐手工做一个复古相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如何用易拉罐手工制作出漂亮豪华的宫廷椅详细图解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