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种子藏在哪里》的分析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同课异构”《种子藏在哪里》的分析

时间:2012-10-13 22:01:01

“同课异构”《种子藏在哪里》的分析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对幼儿园“同课异构”活动《种子藏在哪里》的对比分析

作者: 赵敏 单位:常州市溧阳外国语学校幼儿园

 “同课异构”活动由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进行不同的设计与构思,然后施教,最后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本学期,我园科学教研组以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教研流程后,我产生了思考。

一、“同课异构”中操作材料的差异

  根据活动目标,两位教师都选择了幼儿熟知的食物作为操作材料。A教师运用了毛豆、丝瓜、向日葵,毛豆、向日葵较易操作,幼儿乐于用之从事探究活动,而已干的丝瓜较硬,难以下手,幼儿不愿用之进行探究活动。B教师选择了南瓜、花生、猕猴桃作为幼儿的操作材料,同时还提供了塑料刀具以帮助幼儿完成操作活动。活动中发现,幼儿对使用塑料刀具表现出操作的兴趣。
  分析与思考: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又没有可以借用的工具时,幼儿往往会对操作材料不感兴趣甚至放弃,从而扼制了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在操作活动开始前,就预想幼儿在操作材料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工具以帮助幼儿顺利使用操作材料。

二、“同课异构”中教师提问的差异

1.教师引导语的差异

  【A教师引导语】(1)为了引起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A教师问:今年的丝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了下来,明年我们想吃丝瓜时,怎么办呢?(2)我们用什么来种呢?(3)这些种子又藏在哪里呢?
  【B教师的引导语】(1)今天我想用植物角里的南瓜给你们做南瓜饼吃,但我又想如果把南瓜吃了,明年想吃南瓜时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2)有小朋友说种南瓜,那么我们到哪里去找南瓜种子呢?(3)我们用什么办法将南瓜种子种植在土壤里呢?
  分析与思考:A教师的引导语不够明确精练,引导不到位,致使幼儿不能按老师的意愿回答问题。B教师的引导语相对精练,能够突出重点,具有目标指向性。

2.教师提问方式的差异

  A教师的提问比较随意且大多面向集体,过多地使用了“好不好?”“是不是?”而对于幼儿的回答,基本上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B教师的提问比较明确,让幼儿听清了以后采取点名回答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两位教师都能以正面引导为主,鼓励幼儿思考问题,但对没有举手的幼儿关注不够,也没有给幼儿提供围绕问题展开、相互交流的机会。
  分析与思考:教师提问的明确性决定了幼儿回答的针对性,由于B教师的提问比较明确且对幼儿的回答积极回应,所以幼儿自始至终都能围绕教师的提问积极回答。而A教师的提问指向不明确,幼儿难以明确回答。低效的提问和消极的回应也影响了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同课异构”中记录表的差异

  对A教师使用的记录表幼儿大多不能理解,主要表现在:①图中“?”的意思;②丝瓜、黄豆等的图形呆板、不形象,致使幼儿难以明确记录对象。
  对B教师使用的记录表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因为B教师在表格的设计上运用了简单、形象的图形和标记,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易于幼儿操作。
  分析与思考: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简单、易懂、一目了然的记录表。比如,B教师运用简单、形象的图形和标记设计记录表就是一种对幼儿相当有效的方法。

幼儿园方法推荐 关注细节,有效组织一日活动 快乐自主的教育评价 教师区域观察指导能力的提升 生成课程的内容从哪里来 看到的一定比期待的更精彩 学习活动中重难点环节的把握与设计 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多元化教研实录 注重培养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策略 浅谈如何“活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录音机在小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运用 探讨纠正幼儿偏食的成功之路的案例 如何引导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性 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幼儿 怎样面对不听话孩子的几点方法 创新办园体制 提升办园水平 自由活动中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 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争吵”中反省自己的思维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