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音乐功夫熊猫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阅读动作图谱,并能根据不同音乐形象创编动作。
2、喜欢参与功夫熊猫律动表演,体验创编、表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动物形象的图片、PPT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1、交流功夫熊猫的电影,引导幼儿回忆影片中功夫熊猫及其伙伴的形象。
师:你会功夫吗?(请个别幼儿试试打武术)会什么功夫?(如果幼儿不会教师示范,幼儿猜猜是什么功夫。)看过功夫熊猫吗?
2、介绍功夫熊猫阿宝的师兄师姐们。(一一出示图片)二、听音乐观看功夫操1、虎拳功夫熊猫的巡回演出开始。听听先出场的是谁?
(1)欣赏虎拳音乐师:这段音乐会是谁呢?为什么?(很有力量、非常凶猛的乐曲)(2)教师示范虎拳*幼儿讲述虎拳动作*幼儿模仿虎拳动作师:老虎是怎样的动物?(小结:打虎拳动作要有力,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要看着手。)(3)教师出示虎拳图谱*听音乐打虎拳2、蛇拳(1)欣赏蛇拳音乐师:仔细听这段音乐会是谁?
(2)看蛇拳图谱师:给你们看看蛇拳的秘笈,看得懂吗?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讲述,并模仿动作)(3)集体根据图式练习蛇拳动作(无音乐伴奏)(4)集体根据音乐练习蛇拳动作3、熊猫拳(1)幼儿创编熊猫拳的打法(2)幼儿讨论如何画熊拳秘籍4、完整看功夫熊猫不同大师的表演要求: 1)仔细看表演,说一说看到了哪些大师的表演?为什么?
2)仔细听音乐,说一说每位大师表演时的音乐都一样吗?
5、讨论:1)看到了哪位大师的功夫表演?
2)从哪个动作看出是哪个大师在表演?
3)排一排大师们的出场顺序6、PPT验证大师们的出场顺序。并分段听音乐,学一学大师的功夫。
7、集体表演功夫操由老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功夫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三、游戏"听音乐练功夫"仔细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变化角色的武功动作。
2.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功夫熊猫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功夫熊猫
一、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跟随教师仔细观察模仿学习虎拳的动作,了解伴随动感的音乐创编武术招式的基本方法。
2、通过集体讨论与小组讨论,伴随音乐依次创编螳螂拳,仙鹤拳和蛇拳的动作。
3、通过游戏情境体会中国武术的气势,明白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活动过程】
1、律动游戏引出活动
(l)教师与幼儿扮演阿宝端面从教室外走进来找位置坐下学吃面的动作。
(2)故事引导,引入活动
2、A段音乐动作创编及游戏
(1)了解“盖世武侠”并知道他们的拳法
——娇虎(虎拳)——螳螂(螳螂拳)——仙鹤(鹤拳)——灵蛇(蛇拳)——金猴(猴拳)(幼儿根据自己经验说出盖世武侠,请幼儿依次观察图片,运用观察模仿学习的方法创编各拳法的典型招式!)
(2)学习虎拳的连贯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螳螂拳、鹤拳、蛇拳的连贯招式。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请幼儿尝试创编动作,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自己创编的动作,请一组创编较好的幼儿示范,并集体跟着音乐练习一次。
(3)教师扮演大浣熊师父做带头人,带大家跟A段音乐练习武功。
——在最后蛇拳时,请大家定住(封穴)。
(运用数学概念以及空间概念帮助幼儿回忆动作顺序)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A段音乐有气势的练习虎拳,螳螂拳、鹤拳以及蛇拳,A段音乐结尾出(蛇拳后)教师让幼儿定住。
教师简单评价,提升幼儿的动作和表情。
请幼儿挑战,自己跟A段音乐游戏一次,教师“封穴”。
(运用情境语言,引出B段游戏)
3、学习B段音乐游戏
(1)教师扮演阿宝被封穴,请一名幼儿扮演师父给阿宝解穴。
(2)教师扮演大师兄,给阿宝们解穴。B段音乐游戏一次。
(3)教师简单评价,学习绝招一一神龙解穴手和打完收功的动作。
4、完整游戏
(1)教师扮演浣熊师父带幼儿完整游戏。
(2)选出“大师兄”带大家完整游戏。
(3)升级武功,颁发神龙秘笈。
——浣熊师傅颁发神龙秘笈,让幼儿明白只要坚持梦想,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熊猫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示范画。
2、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请幼儿说说)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延伸:
老师把小朋友的作品展现在墙群上,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画的小熊猫。
4.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熊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吴作人笔下的熊猫活泼、可爱的姿态。
2.尝试用语言、动作来表现熊猫的不同姿态。
3.增强对熊猫的喜爱。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1.教具:作品《熊猫竹石图》、各种姿态的熊猫图片
2.材料:竹子背景图、墨水、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图导入,引起兴趣。
老师带来一只小动物请你猜猜是谁?(ppt出示熊猫的步骤图)
小结:哦,原来是熊猫。熊猫还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是我们的国宝哦!
二、欣赏名画,感受水墨。
1.了解水墨画。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来看看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中画叫水墨画,是有墨汁、水相互调和然后用毛笔画出来的画。这种画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我们称为国画。
2.欣赏《熊猫竹石图》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呀,在作品中竹子、熊猫、岩石等图形,所以这一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猫竹石图。
这两只熊猫他们长得怎样?(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间)
这两只熊猫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呀,画家爷爷用淡墨勾画了熊猫的轮廓,用浓墨画出了熊猫的四肢、耳朵、眼睛,黑白分明,熊猫胖乎乎、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3.欣赏不同姿态的熊猫。
看,我这儿还有熊猫图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这些熊猫在干什么啊?(吃竹叶)他们是怎样吃的呀?
‚这些熊猫又在干什么了呢?(玩耍、睡觉)
ƒ在这些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副?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的熊猫作品,而且都是水墨画。这些作品都是一位叫吴作人的画家画的。其实这个吴作人画家还画了许多其他的水墨画。
三、分组合作,体验水墨。
1.探索画法。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水墨画熊猫,那我们也来画一画水墨画熊猫吧。
你觉得熊猫应该先怎么画那部分呢?(先画……,再画……)
2.交代要求。
用大拇指和中指扣紧毛笔,然后蘸上墨汁并在瓶子上刮掉多余的墨汁进行绘画。
3.幼儿操作。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一副有着竹林的背景图,但是上面没有可爱的熊猫,请你去把你的熊猫添画在上面吧。
四、相互欣赏,拓展思维。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2.欣赏水墨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朋友画的熊猫真可爱,还有很多喜欢水墨画的人把它们都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清画家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墨操于人,勾泼洪染之。”中国的的笔墨观,是中国画家在长期绘画实现的,它体现了中国画家伟大的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画的形式美的独特趣味和民族风格。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习我们中国具有特色的水墨画。
孩子对中国水墨画充分的欣赏,有来自中国名画师的不同风格的图片,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熊猫》等的水墨画动画片,孩子们对水墨画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幻想。孩子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下,能初步的了解到水墨画的特征。活动中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通过让幼儿观察了熊猫的不同动态,最后让幼儿尝试用水墨画的方式来学画熊猫,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纲要》中指出,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美术活动的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兴趣,再难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看着孩子们在我提供竹林背景图上画出一只只可爱憨厚的,不同动态的熊猫时,你无法想像这是出自孩子的手,是孩子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因为国宝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精心、尽心、爱心的对待孩子,我们将会收获到最满意的笑。
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瓶子音乐会教案
学习目标:
1.利用废旧瓶子和其他材料自制乐器,发展创造力。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自制乐器表演节奏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塑料瓶。
2.老师自制的瓶子乐器。
3.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彩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出示带到幼儿园的塑料瓶,利用各种美工材料,例如不同大小的豆子、小沙粒、小木棍、彩色橡皮圈等,制作一件乐器。
2.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轮流示范怎样操作自制的乐器。
3. 老师提议大家组成一个乐队,利用自制的乐器进行表演。请他们选一首最喜欢的歌或儿歌来排练。
4. 老师帮助幼儿写下歌词,与幼儿商量在歌词哪一部分加入节奏乐。
5. 确定加入节奏乐的位置后,老师先用自制的乐器敲打拍子,幼儿用心听,跟着拍子敲打自己的乐器。
6. 待幼儿熟悉后,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歌曲中敲打拍子的次数和速度。老师向幼儿提问:怎样才能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引导他们用符号表示。
7. 经过几次探索和实践后,可请幼儿合作表演。
活动评价:
1.能利用废旧瓶子制作乐器。
2.能跟随节奏打拍子。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节奏乐。
6.中班音乐活动功夫熊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创编动物功夫律动,并能根据不同音乐表演相应动物的功夫。
2、喜欢参与功夫熊猫的活动,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动物形象的图片、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1、交流功夫熊猫的电影,引导幼儿回忆影片中功夫熊猫及其伙伴的形象。
2、介绍功夫熊猫阿宝的师兄师姐们。(出示图片)二、动物功夫1、功夫熊猫的巡回演出开始。老师跟随音乐示范一次功夫操。
2、要求:1)仔细看表演,说一说看到了哪些大师的表演?为什么?
2)仔细听音乐,说一说每位大师表演时的音乐都一样吗?
3、讨论:1)看到了哪位大师的功夫表演?
2)从哪个动作看出是哪个大师在表演?
3)拍一拍大师们的出场顺序4、PPT验证大师们的出场顺序。并分段听音乐,学学、编编大师的功夫。
5、集体表演功夫操。
*由老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功夫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游戏"听音乐练功夫"每个幼儿自由选择一位大师,听着音乐,跟随自己选择的大师进行表演。
7.中班美术功夫熊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习侧面钻,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复习巩固平衡、爬、投掷、走高跷、从高处往下跳等基本动作。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幼儿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草地、竹林等。
2、材料准备:竹枝做成的树、钻洞、沙包、稻草人、笋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激趣引入:
师:我们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只熊猫特别厉害,叫什么名字?你们喜欢功夫熊猫吗?
幼:功夫熊猫。喜欢。
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功夫熊猫”,到敌人的竹林里把竹笋夺回来,好吗?
2、热身运动:
师:那我们就要象功夫熊猫一样,先练好本领。
原地念儿歌做相应的动作后双臂侧平举走平衡、手脚着地爬高山,进入自然的热身过程。
(通过改变游戏名称、变换游戏角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角色变了,情节和动作也会随之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发现山洞,学习正面钻,反复尝试。
(1)师: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小的山洞,我们必须钻过它,功夫熊猫们想想,怎么样才能过这个山洞?
幼1:可以用手脚着地爬过去。
幼2:我觉得要用手膝着地才能爬过去。
(2)请个别幼儿尝试,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可以,今天熊猫妈妈要教你们一种新的本领,就是侧面钻。先看看老师怎么做。
(3)教师示范、讲解侧面钻的要点:身体弯曲,右侧对竹圈,右腿跨过竹圈,随后头与上体一齐钻过竹圈,身体不能碰到竹圈。也可以左侧钻。
(4)幼儿进行练习,师指出幼儿的优缺点。
(此为活动亮点一:教师因陋就简,弃“洋”求“土”。充分发动幼儿及其家长共同收集、利用、巧用竹子、破布、稻草、沙土等自然物和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丰富游戏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强烈的游戏欲望,因此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2、观察场地,讨论解决方法。
师:我们练好了新本领,接下来,要到对面的竹林打倒敌人,然后把笋夺回来,大家看看,我们要经过哪些障碍?
幼1:要先钻过山洞,可以用我们新学的本领。
幼2:还有一片树林,我们要绕着跑过去。
幼3:还有一条小河,上面只有几块石头,我们学过走高跷,踩在石头上就可以走过小河。
幼4:竹林里的敌人要怎么打呢?
幼5:我们可以用(炸药)扔过去,炸死他们。
师:大家都想到了好办法,那请一只功夫熊猫来试试。
3、个别幼儿示范,寻找适宜方法。
师:这只功夫熊猫已经成功的夺回一个笋,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幼1:他的正面钻动作不够标准,应该是
幼2:我觉得他踩石头时可以双手侧平举,这样能保持平衡。
幼3:我觉得他扔炸药的时候,如果用肩上投掷,会更准确地打中敌人。
幼4:抢完笋跑回来时,可以从草地那边跳下去,再从旁边跑回队伍里来。
幼5:夺回来的笋可以放在竹筐里。
师:功夫熊猫们看得真仔细,等一下,我们要把动作做好了,就能更快更好地把笋夺回来
4、闯关夺笋,巩固练习。
侧面钻过山洞、绕着跑过树林、踩着梅花桩过河、肩上投掷沙包炸敌人,然后抢一个笋回来。
师:功夫熊猫们都知道怎么夺笋了,大家想不想出发了?
幼:想。
师:那熊猫妈妈有几点要求:
(1)要把动作都做标准了。
(2)夺完笋以后,从旁边双脚跳下去,再从山坡爬上来,回到队伍的后面。
(3)前一只功夫熊猫跳下去的时候,后一只功夫熊猫就可以出发了。好,准备出发。
幼儿进行第一次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让幼儿从同一方向活动,避免碰撞。
师:妈妈发现,有几只功夫熊猫正面钻的动作没做好,还有肩上投掷的动作也没做好,影响了投掷炸药的准确性。在第二次练习的时候,妈妈希望每只功夫熊猫都能做得很好,有没有信心?我们就再来一次,怎么样?
幼:有。好。
幼儿进行第二次练习,师注意幼儿的安全,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增强幼儿挑战困难的信心。
(三是增加游戏内容,加大游戏难度,使游戏过程复杂化,促进幼儿体能的全面发展。如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钻爬、投掷、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因地制宜,创设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环境。四是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鼓励、引导幼儿去探索、尝试和创造,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体验和享受活动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简单点评、表扬鼓励。
师:功夫熊猫们,今天玩得怎么样?
幼1:玩得很开心。
幼2:我觉得我和功夫熊猫一样厉害。
幼3:今天完成了夺笋的任务,我们真棒。
幼4:真好玩,老师,以后还要带我们来。
师:今天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当了一回功夫熊猫,大家很大胆、很勇敢地完成了夺笋的任务,老师发现,有几个本来不喜欢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也能积极参与到闯关夺笋的活动当中来,老师感到特别的高兴。还有一些小朋友动作做得很好,进步很快。
2、放松游戏、放松心情。
幼儿演唱《欢乐颂》,做放松动作。
3、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请幼儿协助教师收拾材料、整理场地,结束活动。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来说,农村幼儿园经费比较困难,体育活动器具少。然而农村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因此农村幼儿园如何挖掘并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地成长,成为我们农村幼教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总之,要提高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克服观望等待的思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环境与资源,不要一味仿效城市模式。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转变其教育观念,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纲要》要求,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使农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大放异彩。)
活动反思:
幼儿体育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体育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走跑、平衡、投掷、钻爬和攀登等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而且能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应“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郑丽莉老师以正确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乃至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功夫熊猫》。
此活动有四大亮点:一是教师因陋就简,弃“洋”求“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巧用废物,丰富游戏材料,教师发动幼儿及其家长共同收集自然物和旧物品,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幼儿强烈的游戏欲望,因此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二是通过改变游戏名称、变换游戏角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角色变了,情节和动作也会随之变化。三是增加游戏内容,加大游戏难度,使游戏过程复杂化,促进幼儿体能的全面发展。如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钻爬、投掷、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因地制宜,创设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环境。四是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鼓励、引导幼儿去探索、尝试和创造,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体验和享受活动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相对于城市幼儿园来说,农村幼儿园经费比较困难,体育活动器具少。然而农村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因此农村幼儿园如何挖掘并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幼儿活泼健康地成长,成为我们农村幼教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总之,要提高农村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克服观望等待的思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环境与资源,不要一味仿效城市模式。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转变其教育观念,努力寻找一条既符合《纲要》要求,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使农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大放异彩。
8.中班美术熊猫布店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