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达拉宫游玩心得800字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够成为你们的导游,我姓苏,叫苏瑞林,大家叫我苏导游吧。希望我的服务能给你们带来方便,带来快乐。现在我们在布达拉山脚下,布达拉宫就是建在这座山上的,所以这座宫殿叫布达宫。布达拉宫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大家只要爬上这座山就能领略到布达拉宫的风貌了。
登上山的游客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了。它是不是很壮观呢?它高大雄伟,金碧辉煌,在阳光照射下还能闪闪发光,当然很壮观了。大家可以走近看看。
这四周有紫红色的柱子,上面雕刻的金色飞龙栩栩如生。五世达-赖灵塔的塔殿,位于红宫西侧,有5层楼高,两旁陪衬着银质佛塔。灵塔用金皮包裹,球宝镶嵌。仅包金塔,就耗费黄金11万余两。整座金塔极其辉煌壮丽,称为“世界一饰”。塔高14余米,朱玉宝石遍缀塔身,十分华美,灵塔的前面,保存有一座用20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是十分珍贵的工艺品。这说明西-藏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大家来到后山,后山是一片水明林幽之所。这里花木繁茂,林中一潭碧波,清澈见底。潭中有岛,建有龙王宫。这里是布达拉宫的后山花园。
这次旅途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如果开心的话,请记住这里的美好风景吧。
大家好,我姓肖,以后你们就叫我肖导吧。今天我将全程陪同大家参观“布达拉宫”。抓紧时间,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你们眼前的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布达拉宫”,它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是由左边的白宫,右边的红宫,以及其附属的建筑物组成。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合,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了几分丰采。
布达拉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坐北朝南共七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右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界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的伟大成就。
这次旅途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如果开心的话,请记住这里的美好风景吧。
2、布达拉宫游玩心得900字
我的爸爸是西藏军区的一名军人。前几天,爸爸和一些军人叔叔在峨眉山、广安、成都去接车,组成了一个车队,准备走川藏线(南线)返回西藏昌都地区。车队由17辆各式各样的军车组成,远远望去,像一条绿色的长龙,多么雄伟、多么壮观!那些士兵也显得雄赳赳、气昂昂!
我们从成都出发了,走了四个小时,穿过了二郎山隧道,到了甘孜州境内。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裳。这里的的天很蓝,有点像西藏的天空了。
我们到了泸定桥,我想起看过的电影《飞夺泸定桥》,战士们是多么的勇敢。
高尔寺山上,牦牛正吃着香甜的草,一朵朵美丽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开遍了辽阔的草原。牧民的房屋和我们的不一样,可漂亮了!
剪子弯山连绵起伏,牦牛成群结队在“比武”(斗牛),鸟儿唧唧喳喳,唱着动听的歌,老鹰在空中盘旋,好象在给我们表演精彩的节目。
到了金沙江,只见江水很平静,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看似很平静的江水,走近一瞧,江水其实起了很多旋涡。太阳照着金沙江,像铺了一层金子;同时又照着右边的湖水,是绿色的,一会儿又变成了白色的了,好象在给我们变魔术。
过了金沙江大桥,我们到了西藏界。这里的天变得更蓝,蓝得像蔚蓝的海洋;白云更白,白得像香甜的棉花糖。
我们正在翻脚巴山,脚巴山山势险峻,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天公也不作美,下雨了!本来难走的路现在更是寸步难行。一群山羊也忙着到一块大大的岩石下躲雨,他们互相让位,我觉得它们真是太聪明、太懂礼貌了。
来到东达山,只见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原来下雪了!白雪覆盖着大地,大雪纷飞。雪虽然让我感到寒冷,可我非常喜欢它。一片片洁白的雪花飘落下来,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真好看!西藏的天真是太奇妙了,刚才山下还是艳阳高照的六月天,怎么一到山顶就突然变成了冰雪的世界?我太兴奋了,忍不住要拍下这奇妙的景色!
来到邦达机场,爸爸告诉我:“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的机场”一路上,我看到好多可爱的土拔鼠在钻地洞。翻过浪拉山、连拉山,沿着澜沧江水,终于到了昌都。
这次旅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渡过了春夏秋冬,饱览了祖国的大好风光,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3、布达拉宫游玩心得600字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无世达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布达拉宫坐落于红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洁白的白宫环护上座的红宫,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上,显得格外壮丽,仿佛是圣洁和庄严的化身。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是的文化宝库,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布达拉宫游玩心得600字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 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喇嘛 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由东部的白宫(--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喇嘛灵塔殿)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坚固华丽的结构造型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5、布达拉宫游玩心得600字
在暑假期间,我和妈妈去了承德旅游,参观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棒槌山等景观。参观后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
这座寺庙内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
楼面上有许多窗户,但大部分开口全部用墙封闭,这种窗户叫盲窗,用于装饰。而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么大规模的庙宇建筑竟然建在不同楼层内,红色主楼分四层,第一层有两个寺庙,第二层竟还有一个寺庙,而且三、四层中间是掏空建筑了万法归一殿,它是主殿,该殿是供清帝和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顶礼膜拜的地方。
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分二层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而第二层的金子全部被日本人拿刀刮走了,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最为奇特的是楼内有四座高塔直通顶层,高塔头部都被寺庙盖住了异常奇特,每座塔都有无数空格,空格中填置了佛像,十分精细。
这些殿亭,形式各殊,高低错落,与红台、白台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和重重群山的衬托下,空间轮廓极其雄伟壮观。真不愧是佛教中的瑰宝呀。
6、布达拉宫游玩心得600字
2020年8月18日早上,我.爸爸和三个叔叔跟一个姐姐大约坐了一天的车,从平度来到了承德市。大家都知道承德以避暑山庄而闻名,去承德当然要去看看避暑山庄。
来到避暑山庄门前导游阿姨跟我们说:“避暑山庄面积是承德市的3/2。还有大家看到没有避暑山庄上面的避字多加了一道横。”我问:“为什么?”导游阿姨说:“这是因为当年,乾隆皇帝原意不是来避暑的,而是避一种疾病——“天花”,他怕老百姓说闲话,因此把避字多加了一横。”
进入到了庄内避暑山庄是一个皇家行宫,是皇帝用来避暑、练兵和打猎的地方,它共分四大部分:分别是山区、平原区、宫殿区、湖区。
山区也就是从前皇帝打猎的地方,我们是坐环山车上去的。来到了二马道,我们在上面向下俯视看到了承德市的小布达拉宫这可不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而是按早西藏的布达拉宫5:1的比例建造的'。接着我们又坐车往上到了“冷宫”(那凉快那呆着去的冷宫)。
湖区这里的湖是世界上最短的湖——热河,这条河一年四季不结冰所以被称为热河。以前清朝的的时候热河省就是因为有这条河。
到平原区,里面是大草原一望无际我们只在外围停留了一段时间就走了。
最后一个是宫殿区,宫殿区位于避暑山庄的南端,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这是清朝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晚上我们住在了一个三星宾馆里,我感觉避暑山庄里一点也不凉快因该改名叫中暑山庄。
7、布达拉宫游玩心得600字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红山上,分为红宫,白宫和黄宫。红山海拔在五千米以上,这可要比长沙的岳麓山高好几百倍!
进大门,就可以看到雄伟的布达拉宫矗立在红山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宫顶,像梯田一样,美丽极了!
踏着脚下的石板台阶,很自然地想起修筑布达拉宫的人们,这么雄伟壮观的建筑,是多少工人和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才建成这气派雄伟的布达拉宫呢?可能有几百万人吧。
呼哧呼哧地爬上山顶,站在白宫前向远方眺望,拉萨的美景尽收眼底。走入白宫,看到的是两幅壁画,上面画着很多佛和一些有名的大师,你想把他们用相机照下来吗?不,因为宫里的喇嘛不准让游人拍照,这样就是在污辱喇嘛,如果有人拍照,他们就会没收你的相机或掰断你的手指,那你可要小心了。
走完了白宫,又走了红宫,现在来到了宫顶。
宫顶上有一座座金塔,在灿烂的阳光里闪耀着金色耀眼的光芒,看起来天上好象有好几个太阳。摸着一堵墙,有点奇怪的感觉,仔细一看,原来是好几万根小木棍插在一起,再糊上糌粑,一堵墙就做好了。
布达拉宫的景色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地观赏。
8、布达拉宫游玩心得6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欢迎你们来到这神奇的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达拉宫。举世无双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建筑,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屋脊的一颗明珠。
相传1300年前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
大家可以看到宫墙内的山后是一个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在看右侧有一座药王山,山上有17世纪建造的一座藏医学院。前面是一个大广场,站在广场的远处看去,布达拉宫像宫堡式古建筑。
大家看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和塔顶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可谓价值连城。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金碧辉煌的金顶,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气势雄伟,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9、布达拉宫游玩心得800字
布达拉宫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海拔3700余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共13层,是西藏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样式最全、保留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拉萨的第二天,就先到布达拉宫旅游。远远望去,布达拉宫像一头巨兽,匍匐在红山山顶上。走进宫门,就看见长长的盘旋而上的台阶,台阶两侧是雪白的墙,白墙和湛蓝的天空相辉映,让人神清目爽。墙的顶部刷成了朱红色,像是给墙戴上了一顶红帽子。台阶的尽头,是红色和黄色的宫殿。红、黄、白三色的布达拉宫看上去显得格外壮观美丽,又充满神秘。
布拉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分为白宫和红宫,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经典等文物。在红宫内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赤尊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是他(她)们促进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让我最感到震惊的是五世--的灵塔,它高达 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还有一颗大象脑里生成的比大指拇还大的珍珠。藏族人民对布达拉宫的敬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爬上布达拉宫时累的气喘吁吁,可是身旁常看到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一边走、一边在叩拜,一点疲惫的样子也没有。宫内随处可看到许多善男信女在虔诚的磕头、念经,他们还向佛像捐献酥油、哈达和钱。宫内到处弥漫着藏香的味道,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在宫内草草参观后,就来到了出口。在出口处,正好看到一个年青人在闭着眼睛唱经,他那虔诚的样子让我禁不住肃然起敬。
走出宫门,回首望去,布达拉宫沐浴在阳光下,被阳光染上一层金色,更增添了神秘气氛,更显得壮观美丽。
10、布达拉宫游玩心得800字
说到布达拉宫,让我给你们先讲解一段历史: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地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的布达拉宫,后因战火只存有法王洞和帕巴拉康。历代--又相继进行扩建,建成现在的布达拉宫。
早上7点40分,乌云密布,大雨绵绵,看着雨中的布达拉宫,感觉这次旅程十分艰辛。
刚下车,一阵凉意扑面而来,眼前则是一群相信佛教信仰而正在举行三步一叩头的人,走了一段路,终于看到了布达拉宫,但是跟我们一起走的叔叔阿姨们鞋子都湿透了。
我们排好队,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走到一半,我抱怨:“好累啊!手都冻僵了!”妈妈微笑地拍拍我的肩,“大家不都是这样吗?你看,他们也没有喊累。”妈妈对我讲。我抬头望去,真的!大家个个面红耳赤,但都没有喊累,我只好继续往前走。
当我跨上布达拉宫时,眺望远方,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昭寺,还有一座座高楼大厦,尽收眼底,真是壮观!但是,妈妈头晕脑胀,身体不舒服,看来最后一段路得她扶我上去了。
进了白宫门廊,四处都是壁画,这些壁画的一点一滴,画家都画得栩栩如生,真漂亮!再往前走就是五世--喇嘛的手掌印,据说,他的手掌里有一朵莲花呢!继续走,十三世--喇嘛的灵塔殿就在前方,它的高度是12.97米,用优质的黄金打磨而成,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
我们参观完,便去吃饭了,我回头仰望布达拉宫,在金色的阳光下,它显得更加壮丽巍峨。
11、布达拉宫游玩心得800字
丝丝清凉的风轻轻掠过,混合着高原之上独有的那份清冽和凉意,并没有渗人心扉的凛冽之意,却在瞬间贯穿了心胸,使舟车劳顿的身体蓦然间清醒起来,极目远眺所望到的苍穹,并没有想象中变化万千的蓝,而仿佛古井无波,无暇的云朵如同蜀绣,构成了亘古不变的惊世奇景----那种不染尘埃,天然纯净的美----这便是拉萨的天,经历过数载佛教的洗礼,便连着山水也随着声声低沉的祝颂声而变得神秘与高洁了起来。
透过窗而望,拉萨城的风光尽收眼底,并没有想象之中霸气绝伦的高原粗犷之感,有的却只是整齐划一的低矮的楼,行色匆匆的旅人,仿佛眼光能够无阻拦的穿过城市的角角落落,然,在某个霎那,所有的目光却被一点所吸引,进而凝结。
鹤立鸡群似的高耸,若众星捧月般,矗立在拉萨城的中心,沐浴在柔和的阳光里,若出尘的女子,洁白,令人仰慕,但这种感觉,只一眼便被消磨殆尽,接踵而至的,便好似压迫感般的凝重,宛如历史的足迹在天顶碾过,这寥寥几眼,便从伫立的建筑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抑或是说,属于佛教的独一无二的神秘与气势。布达拉的恢宏体现在那仿佛坐落云端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红白相间,独具藏传佛教特色的宫殿;但是,它真正的魅力却要从心灵之中去感受,那种真正座落九天,睥睨众生的勇气以及这逼人风姿之后,寥落的寂寞。
不知是以怎样的心情走进布达拉,是好奇,欣喜,还是因为座落九天的布达拉的神秘激起的探究意味?无从知晓,便从踏上青色砖瓦的一瞬间,被浓重粘稠的历史感所包裹,目光游移在雾气蒙蒙的拉萨城上游,连自身也仿佛隐于这低沉的法号诵经声中,缓缓潜行。
正在淅淅沥沥的飘着小雨,高原之上,本来温和的细雨也仿佛冰刃,清冷之上,还有一种能够能够洗涤众生的魅惑。
雨中的布达拉,更显得神秘与高贵,刺目的黄色,在眼中浮动,飘扬。五色的经幡,好似将祝福随氤氲的薄雾,直传到九天之上。红宫美的眩目,仿佛有一个透明的结界,将这完美无缺的历史感与清冽的雨意分开。或许是因为佛教的洗礼,抑或是经历过数千载历史的风暴,布达拉的厚重感从每一块砖瓦的灵魂深处渗透开来,晕染过一切世俗尘埃,并不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细雨而轻佻半分,从平地而起的烟雾,并没有将布达拉描绘成一幅婆娑的美景图,那股凛冽的气势反而在与雨中愈发夺目逼人,那是一种凌驾众生的气势,与信仰合为一体的存在。
雪域高原的神圣,洗涤了众生,也将与这布达拉一起,永恒存在于万物的灵魂之中,永远不会被磨灭。
12、布达拉宫游玩心得800字
布达拉宫座落在有着世界屋脊的、神奇而又美丽的西藏,它象征着西藏民族文化,建在西藏的中部地区,有着许多神奇的故事,等我们世人去了解它。
我的爸爸常年在西藏拉萨工作,在我四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游览了雄伟的布达拉宫。
刚到布达拉宫,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广场,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布达拉宫广场。最迷人的当属广场的夜景了。那里每天晚上都会有喷泉表演,每一支喷泉至少可以喷七米以上的高度。每当喷泉开放的时候,水池地下的射灯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此时,池子里的水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花,又如同银河从天空中一泻而下。布达拉宫在流光溢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观。
中午十分,我们进入了宫内。里面的景物有点让我眼花缭乱了。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4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
当我来到布达拉宫顶层时,我站在阳台上,向远处望去,视野十分开阔,看着远方,不禁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之。虽然是秋天,但冬天的寒气似乎提前向我招手了。因为在喜马拉雅山山顶的雪一直没有融化,当然温度就会很低。正因为这些逼人的寒气,所以在布达拉宫里到处都点着大大小小的蜡烛,这样既明亮又温暖。
布达拉宫真的很美,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游一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