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档大全 > 学习资源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时间:2022-06-30 08:50:29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学习资源的您有所帮助。

1、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上课的时候,我先在黑板上板书牛郎织女,然后让学生读题目,读完题问:“通过预习,你知道牛郎的工作就是就是?”学生就说:“牛郎就是专门放牛的?”于是我继续问“那么专门卖货的男人就是,专门卖油的男人就是——”学生说:“货郎,卖油郎”,我就说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就可以叫做什么郎,然后继续提问:“织女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牛郎和织女,在课题边上板书(主角)边提问,他们的关系是——夫妻 提示学生注意妻子的妻的书写,上半部分的竖和下半部分女的撇点是两笔,不要写成一笔

  “那么除了牛郎织女这对主角外,课文中还有很多配角。按照出场顺序分别是?”学生很快梳理出老牛,牛郎的哥哥嫂嫂,以及王母娘娘几个配角,然后我就板书这几个配角,板书的过程中相机教学“嫂”字,注意右边的叟的竖和下半部分的又是连在一起的,并结合上文的“妻”解释“嫂”的意思:哥哥的妻子。

  继续提问“那么牛郎织女这对主角和这些配角分别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上节课学到的人物关系图的方式,尝试着把这篇文章简略的呈现出来。“

  学生在默读课文的时候,我关注他们默读时的状态,表扬默读的过程中用笔画出关键语句的小朋友,还把一些同学在关系图上写的词语和大家分享,帮助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在充分的默读之后,和学生展开交流,最后呈现出的人物关系图如下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对照人物关系图,先自己尝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然后再和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鼓励学生站起来发言,讲一讲这个故事,讲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得很完整,但因为牛郎织女同病相怜的地方属于一个高度概括,很多同学说不好,于是我又让提出同病相怜这个词语的同学再解释了一下牛郎织女是如何同病相怜的,再次讲得时候效果就有好转了。

  在学生能够通过人物关系图把这个故事讲好之后,我提高难度,让学生来挑战擦掉提示语的板书,来讲故事

  在这个环节之后,讲这些线条也擦掉,只留下五个人物,让学生课后对照五个人物在试着将故事。

2、《猎人海力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上课开始后,首先我让全班学生齐读课题,然后问学生,提到猎人你会想到什么?杨悠然同学说猎人给人感觉很残忍,因为他会杀掉小动物。还有的同学说猎人很辛苦,风餐露宿有时候还打不到猎物,还有人说猎人很勇敢,然后我就顺势提问,通过预习,本篇文章的猎人海力布给你留下了一个怎么样的映像,有学生说到善良,有学生说到舍己为人。然后我就问学生:“你们是从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中看出这样善良的海力布的?”

  我希望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对这个故事的概述上,就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来默读课文,默读完之后,举手的同学很少,看来这样一篇文章让小孩子直接去默读后概括时有一定难度的,正好他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于是我就说:”看来直接概述这个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按先试着把里面的主要人物按出场顺序先罗列出来,然后再去概括,可能会轻松一些。”于是学生很快找出了“海力布,小白社,龙王,村民。”然后板书的时候把海力布写在中间的位置,让学生尝试着说说海力布和小白蛇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举手的人就多了,同学回答,海力布救了小白蛇,我就在海力布和小白鼠之间画下横线,写下救,然后将顺势提问,那小白蛇怎么对待海力布的?这个时候又有学生回答:“酬谢”于是写下酬谢,接下来,我就让学生顺着这样的思路,用在人物之间画线,填写词语的方式,尝试着把这个故事画成一个人物关系图。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海力布和龙王之间发生的事情可以概述出来,他们用了龙王感谢海力布,海力布要宝石来概述,但是会遗漏掉小白蛇在三叮嘱海力布的情节,在概述村民和海力布的时候也有困难,因为村民和海力布之间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先,再,然后,最后的复杂过程,之前单一的画线不能够满足学生概括的需求,于是我让学生在村民和海力布直接多画几条线,这样学生在说的时候就说出了层次,顺序。海力布告诉村民搬家,村民不信,然后海力布只好说出真相,村民变成石头。最后村民后悔,搬家,海力布预言成真,世代纪念海力布。

  将故事用人物关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后,让学生对着关系图尝试概述故事,学生在概述的时候就有底气了,三个同学上来讲,都说得不错,于是我提高难度,把横线上的内容擦掉,让学再尝试说,这次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尤其是海力布劝说村民的那个片段,说的会遗漏,不流畅,于是我再课后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下课后尝试着将故事里劝说这个片段和同学互相讲一讲,然后让同学给你打分,提意见,对于说得很熟练的同学让他尝试把这个故事说精彩,为下一课创造性复述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

  附(简易板书)

3、《牛郎织女一》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生字组词:

  郎láng:货郎 新郎 令郎 儿郎 郎才女貌

  爹diē:爹娘 爹妈 爹爹 老爹

  嫂sǎo:嫂子 大嫂 表嫂 军嫂 月嫂

  辆liàng:车辆 一辆车

  歹 dǎi:歹人 歹徒 歹意 不知好歹 为非作歹

  罕hǎn:稀罕 罕见 罕闻 纳罕 人迹罕至

  纱shā:纱衣 纺纱 纱布 纱巾 棉纱 纱裙

  妻qī:夫妻 妻子 妻儿 娶妻 妻离子散

  趟tàng:赶趟 走一趟 两趟桌子

  托tuō:茶托 托付 托管 衬托 寄托

  泳yǒng:游泳 泳坛 泳池 仰泳 蛙泳 泳装

  婚hūn:结婚 订婚 婚约 婚礼 婚姻 求婚

  辈bèi:长辈 前辈 辈分 一辈子 人才辈出

  挨āi:挨近 挨边 挨着 挨家挨户

多音字:

  似:shì似的 sì相似

  绿:lǜ绿色 lù绿林好汉

形近字:

  郎(新郎)朗(晴朗)

  嫂(嫂子)搜(搜索)

  纱(纱巾)沙(沙子)

词语解释: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筛:把东西放在萝或筛子里,来回摇动,使细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头。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一五一十:形容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造句: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游乐园。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反义词:

  亲密——生疏 温和——暴躁

  舒服——难受 微弱——强烈

近义词:

  亲密——亲热 温和——温柔

  照看——照料 周到——周全

  商量——商议 满意——满足

  奇怪——古怪 爱惜——爱护

  眉开眼笑——喜笑颜开

护词语扩展:

  “无~无~”式:

  无拘无束 无边无际无缘无故

  无声无息 无法无天 无穷无尽

4、《牛郎织女二》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与课外知识点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男耕女织,幸福美满;老牛体衰,临终嘱托。

  第二部分(3-6):王母震怒,抓回织女;牛郎赶追,隔河相望。

  第三部分(7-8):织女受罚,不改痴心;七月七日,鹊桥相望。

课文主题

  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课外知识点

  1.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3.牛郎织女,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5.中国的七月初七,又被称为七夕节和七巧节(“乞巧节”),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7.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朴实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不讲骨肉亲情。

  8.知识拓展

  (1)来自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开天劈地

  火眼金睛、八仙过海

  (2)形容非常生气的成语:

  怒发冲冠、 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恼羞成怒、

  勃然大怒、 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咬牙切齿

  (3)“××如×”结构的成语:

  一贫如洗、挥金如土、挥汗如雨、力大如牛

  胆小如鼠、大笔如椽、宾至如归、骨瘦如柴

  料事如神、巧舌如簧

  (4)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5)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5、《牛郎织女二》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

  俭:jiǎn(节俭、勤俭、省吃俭用)

  皇:huáng(皇帝、皇宫、富丽堂皇)

  偎:wēi(偎依、偎傍、人急偎亲)

  衰:shuāi(衰老、早衰、衰弱)

  泰:tài(泰山、泰安、国泰民安)

  珊:shān(珊瑚)

  瑚:hú(珊瑚)

  礁:jiāo(礁石、暗礁、珊瑚礁)

  筐:kuāng(竹筐、箩筐、筐子)

  拗:niù(执拗、拗不过、强嘴拗舌)

二、多音字

  背:bèi(背后)bēi(背着)

  划:huá(划船)huà(计划)

  得:de (高兴得)dé (得到)děi (得亏)

三、近义词

  美满一一幸福 败坏一一破坏 尊严一一威严

  厉害一一严厉紧急一一危急 损害一一损伤

  惩罚一一处罚察访一一调查 活泼一一活跃

  富丽堂皇一一金碧辉煌亲亲密密一一亲亲热热

四、反义词

  衰老一一年轻节俭一一铺张 自由一一拘束

  活泼一一呆板勤劳节俭一一好吃懒做

六、理解词语

  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衰老:年老精力衰弱。

  败坏:损害;破坏(名誉、风气等)。

  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珊瑚礁:主要由珊瑚堆积成的礁石。

  拗不过:无法改变(别人的坚决的意见)。

  男耕女织: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怒气冲冲: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

  暴跳如雷: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心急如焚: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6、《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11* 牛郎织女(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牛郎织女》(二)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牛郎织女组成家庭后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但是王母娘娘勃然大怒,抓回织女,拆散了他们的家庭,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喜鹊相助,搭起鹊桥让他们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基于课标要求及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采用快速浏览、默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了解故事的曲折情节。提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引导学生尝试用连环画的方式来表现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给每幅画配上合适的文字,提高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注重拓展,融入了与这个民间故事相关的诗词,扩展了阅读面,深入理解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黄梅戏《牛郎织女》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诗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设疑导入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牛郎织女》(一)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牛郎孤苦伶仃,在老牛的帮助下遇到了织女,织女决定和牛郎结婚,一起在人间过日子。)

  2.牛郎和织女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牛郎孤苦伶仃、勤劳善良;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3.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的形象特点,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又能有哪些新的感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特点,为新课的学习架起桥梁。

  二、自主阅读,了解大意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2.引导学生回忆: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哪些快速默读的方法呢?

  预设:

  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等。

  3.学生默读,教师关注学生默读的时间。

  4.总结学生默读情况。如默读习惯、默读方法等。

  5.指名交流了解到的故事结局。(王母娘娘抓回织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在喜鹊的帮助下,牛郎织女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

  设计意图:有一定的默读速度,这是高年段的默读要求。此环节中,通过回顾上单元学习的默读方法,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默读,在快速默读的基础上了解故事的结局。

  三、探究情节,品悟曲折

  过渡:通过刚才的默读,同学们了解了故事的结局,可以感受到故事的情节是多么的曲折。这也正是民间故事的动人之处。让我们从这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体味其中的情感。

  (一)体会爱情之美。

  1.快速浏览第1自然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牛郎和织女的生活过得美满。)

  2.播放黄梅戏《牛郎织女》片段,感受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

  3.想象说话。织女是多么喜欢人间哪!根据课文内容想一想:织女喜欢的是怎样的生活?

  课件出示:

  她喜欢人间的生活: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喜欢。

  (二)了解不幸降临。

  1.过渡:有人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当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牛郎和织女的灾难便降临了。快速浏览第3~5自然段,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说一说王母娘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重点句1: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①想象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时是怎样的表情?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②指导朗读。

  (2)重点句2: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

  ①找一找出现的一连串动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②引导学生抓住“拉、推、飞”这些动词体会王母娘娘不顾骨肉亲情,非常凶狠。

  (3)重点句3: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

  ①过渡:被王母娘娘这一划,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一对有情人就这样被硬生生地拆散了。

  ②再次指导朗读此句:读出悲愤、遗憾之情。

  3.体会王母娘娘的形象:王母娘娘其实就是封建专制者的代表,他们绝情自私,心狠手辣,全然不顾人民的幸福以及生死。

  (三)品悟鹊桥相会。

  激情引读后要给学生读的时间。

  1.过渡: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生活在一块儿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2.导学: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远。他们就这样在岸边等着,望着。想象一下,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3.小结:正如黄梅戏《牛郎织女》中唱的:纵然把我化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灰,织女仍是牛郎妻。(齐读)

  4.他们的坚定不移的意志,他们忠贞不渝的感情终于感动了上苍。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配乐朗读。

  5.总结升华:这故事,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被加工。善良的人们不愿意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以悲剧结束,在结局加上温暖的一笔,让喜鹊来帮忙,让这对有情人能每年相会一次。这座桥也许就是老百姓在心中架起的一座“鹊桥”。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感悟这曲折的情节,体会其中包含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在曲折的情节中,感受牛郎织女坚贞不屈的爱情,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1.(出示空中牵牛星、织女星的图片)分布在银河两侧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十分遥远。人们根据它们的名字,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2.很多诗人也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课件出示《乞巧》《鹊桥仙》,师生合作读。

  拓展内容仅要求学生简单了解,不要过多讲解或统一积累。

  乞 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创意表达: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拓展与牛郎织女这个传说相关的诗歌,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启发学生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这个故事,并尝试给每幅图配文字,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升华情感,布置作业

  1.总结:同学们,这就是民间故事。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情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封建专制者、对恶势力的痛恨,对善良人们的深深同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人们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2.作业:制作《牛郎织女》故事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收束全课时,深化课文主旨。通过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灾难降临鹊桥相会向往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的默读能力再一次得到提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能够自读自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对于王母娘娘所代表的形象,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我结合文中王母娘娘的特点及封建社会一些专制做法,引导学生感悟封建专制对人民的压制,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堂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相关诗词的拓展,使课堂更加充满语文味。本节课中,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得以锻炼,在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故事的环节中,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7、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上课之初,我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尝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在唤起学生的对故事情节的回忆后,我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牛郎?”学生是有话要讲的,但是回答较为零散,于是我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结合牛郎精心照料老牛的情节,说牛郎是勤劳的,也有人从牛郎的哥哥嫂嫂对他很不好的地方,说牛郎是可怜的,还有人从牛郎对老牛精心照料,不让他吃一点苦,说牛郎很善良,我于是就结合学生的回答把“勤劳善良和身世可怜写在了牛郎的下面,

  牛郎的身世可怜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个特点,为下文进行创造性复述奠定基础,我从学生选取的情节中,尤其是牛郎和哥哥嫂嫂分家的那个场面入手,用表演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首先,我创设情景;同学们,现在男生就牛郎的是哥哥,女生就是牛郎的嫂嫂,老师就是这个可怜的牛郎,你们恨不得我这个牛郎早点滚蛋,想独占家产,你想想看你会怎么说这两句话

  ”如今你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的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要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里,天还早,明天就租吧。”

  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然后在指导读的过程中,教师读旁边,特别要突出哥哥说话时的“假装亲热”和嫂嫂的“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

  学生在这样表演读的过程中和牛郎共情,理解了牛郎的身世凄凉,在这里,牛郎这个人物形象就立体了,我立刻出示书后的创造性复述题目——将”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到的事告诉老牛。”这个情节写具体。再次回扣板书的“身世凄凉,善良勤劳。”问,1.这样一个从小父母身亡,哥嫂对他不好的牛郎会关心什么事情?2.一个勤劳善良的牛郎又会关注那些事情。让学生围绕人物性格,合理复述,结合上一节猎人海力布创造性复述的有趣,提出要求“合理,有趣“

  学生的回答是比较精彩的,有人说到牛郎大街上的一家三口非常羡慕的情节,有同学设计牛郎把积攒了好久的零钱给了乞丐的情节,还有同学设计了牛郎回忆自己爹娘还在世的温馨画面,这样子的创造性复述是合理,有价值的。

  在从牛郎的人物形象出发,尝试创造性复述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章找出织女的形象,学生从织女编出的彩锦是天边的彩霞提出织女心灵手巧,有人从织女天天织布的情节说出他没有自由,非常辛苦,还有人从她瞒着王母娘娘下来玩说她想往人间,这边我直接问,主要是人间和天上相比,不要,可以?学生马上反应出来,人间轻松,自由,向往人间就是向往自由,限于时间没有人学生在课上创造性复述织女的情节,而是作为了课后作业。

  在本环节结束后,我再次回扣人物形象的身世可怜和没有自由,说牛郎织女这样的同病相怜,才能成为夫妻,不过有一个人也必不可少,那就是——学生说老牛,我接着说:”正是老牛的说话才让牛郎找到织女,可有人说老牛说话不符合常理,要去掉。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因为有引导,学生很快反应出第一个要点,没有老牛故事就没法继续了。于是我板书推动故事,继续提问,还有吗?学生的回答很出乎意料,有同学结合之前的猎人海力布和自己看过的白蛇传,说民间故事里都有这样的不可思议的情节?我提问,这样的宝石可以听懂人说话让你觉得?学生回答有趣,我板书有趣,最后还有学生结合故事的结局说,这是民间故事圆满结局的要求,板书圆满结局,然后让学生在牛郎织女(二)中找不可思议的情节,并说说有何作用。

8、《牛郎织女(一)》课文原文与课文朗读

  [qq-video vids=m0926cz3kvo]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每天放牛。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见着他总是爱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满身不舒服。两下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已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老牛真会说话了!

  牛郎并不觉得奇怪,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的,就转过身子去听。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知道了。”牛郎高兴地回答。

  第二天黄昏时候,牛郎翻过右边的那座山,穿过树林,走到湖边。湖面映着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他听见有女子的笑声,顺着声音看,果然有好些个女子在湖里洗澡。他沿着湖边走,没几步,就看见草地上放着好些衣裳,花花绿绿的,件件都那么漂亮。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

  他静静地听着,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女子们上岸的声音。只听见一个说:“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咱们偷偷地到人间来,要是老人家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罚咱们呢!”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 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

  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 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她把这个想法跟别的仙女说了。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那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去洗澡。织女关在机房里太久了,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游泳,心里真痛快,想多玩一会儿,没想到就落在了后边。

  牛郎听完织女的话,就说:“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你能干活,我也能干活,咱们两个结了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辈子吧。”

  织女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织女拍拍老牛的脖子,用腮帮挨挨它的耳朵,算是跟它行见面礼。老牛眉开眼笑地朝她看,仿佛说:“正是这个新娘子。’

  _____________

  本文是民间故事,由叶圣陶整理,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9、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10 牛郎织女(一)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牛郎织女》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本文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生活经历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快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封建恶势力的反抗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要求与提高语文能力是融为一体的。基于此,本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品质,尝试通过想象、表演等方式把故事中的简略部分说具体。同时,启发学生寻找关键情节,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传奇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图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夜空中群星闪烁,接着出现宽大的银河,再出现闪烁的牛郎星、织女星。

  2.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会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在这美丽的银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走进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作者图片,了解作者: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5.介绍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它们大都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

  设计意图:展示银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阅读故事的欲望。同时,通过资料介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2.检测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强调“筛”是翘舌音,“嫂、梭”是平舌音,“酿”的声母是n,“落”是多音字,在“落在了后边”中读là。

  嫂子 勤勤恳恳 筛土 好歹 稀罕 监狱 酿酒 瞌睡 无拘无束

  (2)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请小老师帮助解答。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勤勤恳恳:勤,勤劳。恳,诚恳。勤劳诚实,为人实在,让人信任。也比喻工作勤劳踏实。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一五一十:指计数。形容从头至尾,原原本本,叙述没有一点遗漏。

  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痛恨的人。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拘束。形容非常自由。

  相依为命:指相互依靠着生活。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说一说本课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牛郎、织女、老牛)

  4.围绕主要人物的言行,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牛郎孤苦伶仃,在老牛的帮助下遇到了织女,组成家庭,过上美满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教学,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抓住主要人物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理清脉络,拟小标题

  1.指名分段读文,试着给文章各部分内容拟出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小标题”是高年级乃至初中学生写作的重要方法,要善加指导。

  2.按照课文内容介绍的顺序,归纳每一部分的小标题:牛郎身世——人牛相伴——老牛说话——幸逢织女——组成家庭。

  3.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与大家交流吗?

  预设:

  生1: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

  生2:织女虽然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是还要没日没夜地织早晨和傍晚的云霞。

  生3:当织女提议要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时,别的仙女也有这样的想法。

  生4:织女愿意和牛郎组成家庭,一块儿过日子。

  4.小结:同学们找到的不可思议的地方,既是民间故事内容上的一个特点,也是民间故事在表达时的一个特点。我们深入文本后,通过具体分析,会对这种“不可思议”有更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拟定小标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脉络。同时,通过交流“不可思议”的情节,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动人之处。

  四、写字指导,提高能力

  1.出示课后要求会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说一说这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郎、妻、嫂、趟、辈。

  “郎”的左部是“”,不是“良”。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相评议。

  5.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6.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形近字组词。

  郎(    )狼(    ))  纱(    )抄(    ))

  歹(    )夕(    ))  挨(    )唉(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  )(  )不舍  无(  )无(  )

  (  )开(  )笑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练习、评议,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美观。结合课堂练习,巩固对生字、词语的掌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笑嘻嘻 眉开眼笑 成家立业 好歹 稀罕 微弱 妻子 晚霞 无拘无束 相依为命

  2.指名用“相依为命”“无拘无束”分别造一个句子。

  3.回忆上节课拟定的几个小标题,在小标题的提示下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回忆小标题,把小标题串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读文,品析形象

  过渡: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默读课文,想一想牛郎、织女各是怎样的人,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相关句子,圈画关键词语,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一)知牛郎。

  1.感知牛郎的可怜、孤苦伶仃。

  (1)小时候的牛郎是可怜的。

  结合“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可以看出牛郎受了很多苦,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

  (2)长大后的牛郎被赶走。

  结合“眼中钉”“发狠”等词语感受哥哥嫂嫂待牛郎很刻薄,他很可怜,与老牛相依为命。

  2.感知牛郎的心地善良。

  (1)学习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挑很好的草地”“让它喝干净的水”“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关键语句体会牛郎对老

  要从牛郎的所作所为中感悟他的善良。

  牛照看得很周到、精心。

  (2)想象一下,牛郎还有可能怎样精心照看老牛?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牛跟牛郎很亲密?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抓住“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眉开眼笑”等词句感受老牛和牛郎的关系亲密。

  (5)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牛郎会和老牛说些什么?老牛又会有怎样的反应?你能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表达形式,具体说一说吗?

  (6)小结:正因为牛郎心地善良,精心照看老牛,老牛才会与牛郎如此亲密,这也从侧面衬托出牛郎的心地善良。

  3.感知牛郎的勤劳。

  抓住第8自然段中“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等关键句来体会牛郎的勤劳。

  (二)知织女。

  适时对学生进行善良、勤劳的思想渗透。

  1.感知织女的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1)课件出示第18自然段的重点句: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2)播放空中彩霞满天的图片,感受织女的心灵手巧。

  2.感知织女的勇敢和对自由的渴望。

  (1)织女生活在天上,她快活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这些语句中体会到织女很辛苦;从“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体会到织女多么希望能得到自由。)

  (2)织女把到人间去看一看的想法告诉了别的仙女,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请你想象一下,她们是怎样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的?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演一演。

  (3)请小组同学表演给全班同学看。

  (4)小结: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写得很简略,我们可以依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丰富的想象,把这些情节说得更具体。

  3.想一想,织女留在人间与牛郎在一起意味着什么?(背叛:身份悬殊、天上人间、违犯天规、受严厉的惩罚。受苦:放弃天上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与牛郎同甘共苦,历尽艰辛。)

  4.小结:在织女眼中,荣华富贵不重要,受到惩罚也不怕,她向往什么?(自由、爱情)天庭冷漠、不自由,连下到人间也是趁王母娘娘喝醉酒后偷偷下来的。她更向往人间的自由与真情,哪怕吃苦与受罚,她也要大胆追求,多么勇敢!

  (三)知老牛。

  1.过渡:牛郎与织女的结合,还与一个“人物”有关,那就是——老牛。

  2.想一想老牛有怎样的特点。(善解人意、忠心耿耿、知恩图报)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老牛说的话,体会没有老牛的指点,牛郎娶不到织女这样好的妻子。老牛在这里,就是红娘、月老、媒人。

  设计意图:深入研读人物形象,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合理的想象,试着把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三、复述课文,训练表达

  1.我们可以怎样来复述课文内容呢?

  预设:

  生1: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

  生2:可以将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

  2.练习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的内容。

  3.指名在全班讲一讲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小结设疑:牛郎织女的故事到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还经历了哪些坎坷的故事呢?在下一篇课文中我们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感兴趣的同学自主去了解相关的内容吧。

  2.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牛郎织女的诗词、习俗、传说等。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去了解、搜集相关的内容,拓宽视野,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影响力。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一)

  牛郎 孤苦伶仃 勤劳善良

  织女 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老牛 忠心耿耿 知恩图报

  教学反思

  民间故事由于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深受学生喜爱,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在感知人物形象特点时,学生对织女形象的认识有自己的个性理解。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体会到织女对自由的强烈渴望,敢于冲破束缚,追求心中的理想。

  本节课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训练。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牛郎会把哪些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想象仙女们是怎样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到人间去看看的,学生的想象很精彩,有的小组干脆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丰富这些情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10、牛郎织女一同步练习

答案:

同步练习2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字注音。

  牛虻( ) 山峦( ) 梭子( ) 瞌睡( )

  拗( )不过 落下( ) 酿造( )

  2、用心体会下列加点的词的作用。

  (1)、他老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和形容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

  文中加点的词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它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这是因为它有进步的主题和积极的教育意义。故事中牛郎和织女、王母娘娘分别是什么阶层的化身?他们之间的斗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每年七月七日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就能听到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想像一下,牛郎织女会说些什么?

  谈到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老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王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到将来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

  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六一”到了,上帝接三个孩子到天上玩,还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主不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第二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么?难道你们的星期天是黑色的?”“嗯。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第三个孩子不表态,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说了一句:“多想――我想当爷爷!”

  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什么?你说什么?”“爷爷能养花,能钓鱼,能下棋,爷爷从来都不做那么多的作业!”

  上帝明白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1、这三个孩子有没有共同的心愿?如果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孩子的心愿是:“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这里“绿色”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星期天是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描写,文中“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儿”一句运用的手法有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4、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篇童话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学习资源推荐 《蜘蛛开店》生字笔顺拼音组词课后练习答案预习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知识要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同步练习及答案 我多想去看看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生字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 《我爱做手工》指导、范文 《荷叶圆圆》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课文12《古诗二首》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 《小壁虎借尾巴》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知识点、练习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写作指导与范文 《我的拿手好戏》习作指导与范文 《文具的家》课文生字拼音组词笔顺 《猴王出世》生字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归类预习 燕子课后习题同步练习 《一分钟》同步练习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最新学习资源 《搭船的鸟》中的句子解析与课文主题重点问题解答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重点句子解析与段落大意 《在牛肚子里旅行》句子解析与重点问题解答 《我是什么》课文重点句子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主题与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搭船的鸟》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与词语解释 《不懂就要问》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一块奶酪》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生字拼音组词近反义词与词语解释 《我是什么》生字拼音组词多音字近反义词等知识点预习

相关信息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一同步练习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牛郎织女第一课时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