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管理者?
——浅谈幼儿园后勤管理的智慧
作者: 沈海燕 单位:嘉定区南翔幼儿园
幼儿园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说到底就是管人的艺术。人其实最难管,因为每一个人生活的背景、所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性格脾气不同,所以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不一样。尤其是幼儿园的后勤人员,往往由于学历不高,理解能力相对欠缺,对她们的管理更是难上加难。而后勤管理又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足以证明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后勤园长和后勤员工其实就像两个相互依托咬的齿轮,如何让两个齿轮同时合理,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为幼儿园教育添砖加瓦,这就需要艺术的管理。
一、刚柔并济,适度加压
作为艺术,它包含着许多辨证而微妙的道理。其中刚柔相济的艺术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刚”就是原则、制度,离开了刚,管理就缺乏力量,教育就难以奏效。“柔”就是以人为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两者结合,让人产生适度压力,从而有效达成领导的预期目标。针对我园中级保育员较少,保育员年龄相对较大,没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一现状,我们就采用了“刚柔相济,适度压力”这一管理的艺术,取得了一定实效。
首先,在保育员会议上,分析目前的形势,根据大多数保育员们所签订的合同将要到期这一情况,幼儿园决定,优先考虑与中级保育员及在读中级保育员续签聘用合同。
其次,在幼儿园校门口张贴招聘中级(在读中级)保育员海报。一星期之后,在业务学习会议上告知全体保育员,由于现在金融危机,有许多符合条件的人员来应聘。言下之意,保育员岗位现在非常热门。
通过内外施压,让全体保育员明确,如果再不去进修的话,真的要被淘汰了。
在此形势下,第三步为保育员们提供读中级的信息,帮她们复印读书资料,并请老师辅导唱歌、跳舞、折纸、弹钢琴,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第四步,再找个别工作出色,但还摇摆不定的保育员谈心。了解她的顾虑,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给她一颗定心丸。
通过以上策略,最终我们80%的保育员达到中级。
二、沟通及时,适度表扬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表扬的目的是为了是为了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因此,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并努力做到:
1、小题大做,树立典型
有的时候,不要吝啬表扬,多看后勤人员的长处,少看短处,不断发现她们的闪光点,然后把它放大做强。这样可以起到凝聚人心,促进工作的目的。
10月中旬,分园的蒸饭箱突然坏了。中心食堂组长李师傅在第一时间知道后,马上采取应对措施:根据分园幼儿人数,算出应蒸多少饭,马上在中心食堂淘米、蒸饭。分园教师的饭,因中心蒸饭箱一下容纳不了,马上到仓库取出大号电饭煲,叫驾驶员送去。这种快速、到位的反应能力,既反映了食堂组长对业务的熟悉,又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幼儿园“大”家为重的思想。于是马上在营养员会议、保育员会议上加以表扬。把小事放大,把他不经意做的份内事,夸大表扬,一可以让其他人员学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二让李师傅看到领导对其工作的肯定,从而更好、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2、借机传话,人后表扬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但怎样的好话会特别受用?那就是听到他人背后夸自己。抓住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后勤工作管理上,我们除了当面表扬,还非常注意人后表扬。故意把某人的优点、长处在与他人聊天时,加以表扬。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可以让听者知道,原来领导欣赏这样的做事风格,我以后也要朝着方面努力;二话传到被表扬者耳朵里,她肯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三让大家更佩服你这个领导,背后也会说你的好。
三、以情动人,适度关爱
雨果说过:“人类的心灵需要甚于物质需要。”由此看来,管理者只有以情动人,以爱换心,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1、尊重需要
对于工作中的小过失,要了解后勤人员的动机和想法,不当着他人的面批评,更不能在别人面前数说某人的短处。这样不仅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还能改变其对领导的看法,引起她们对领导的强烈不满,降低领导在后勤人员心目中的威信。因此布置任务时,应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语气。比如:幼儿园要进行保育员技能大赛。首先询问全体保育员,你们最擅长什么?你们觉得比什么最能赛出水平等等。
至于比赛要求,时间结点,此时则要讲究方法,即:如何紧紧抓住人的心理?因为人都有一种讨价还价的心态,当领导布置的任务,如果可以少做一点,要求再低一点,此时再去做的话,心里好像舒坦很多。于是就抓住这种心态,布置任务时,先定好自己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定比底线高一点的要求,早一点的时间结点。然后根据大家的反应,再作调整。如果大伙能达到,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能达到,就适当的放低一点要求,其实还没到当初定的底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可以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项工作,由于尊重了大家的选择,他们会觉得领导挺好商量的,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二可以更出色的完成工作,因为大多数要求都在底线之上。
2、换位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激发积极性的原动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后勤园长不能整天忙于事务,要应合理安排时间,使自己能从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去了解后勤人员的工作需要,并对他们的家庭,心理需要了如指掌,关心他们的困难和需要,做到有的放失,从而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以情感作为维系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的纽带,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
园领导往往从幼儿园的大局考虑,有时要适当变动一下个别人的工作岗位。但被变动岗位的人员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甚至麻烦。此时作为管理层的我们就应该蹲下身子,将心比心,去倾听、了解她的需要。不能责怪她怎么拎不清,而是应该解决她所需要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解决合理的需要,让她体会领导对她的关心,这样她就会服从领导的安排。
四、留下空间,适度等待
等待不是被动。如果心存了许多宽容、许多关爱、许多期盼,那我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就不会寂寞、不会茫然、更不会焦虑。让我们学会优雅地等待。
1、检查工作时的等待
作为后勤管理人员,免不了要经常检查各类常规工作,了解掌握一线保育员、营养员的工作现状。在检查过程中,肯定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明显操作不当、不规范的问题,当场指出。但有些问题的形成,可能已经是好几年了,如果当场说了,还是不可能一下子马上改变的,那怎么办?策略是:先和保健医生商量做法,然后授权保健医生,让她出面去操作,看大家的反应,再调整,给自己留有了余地。万一方法行不通,也不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可以静下心来,再思考对策。
2、交流沟通时的等待
后勤园长难免要与不同的人交流谈心,而在谈话时,也要学会适度的等待。不急于回答、不急于当场作出决定。此时的等待有诸多好处:一可以让对方把自己的想法讲清楚,便于你听明白她的意图,做出正确判断;二可以让自己在脑中慢慢思考对策,避免错误决定;三可以稳定对方的情绪,慢慢归于理性。当然,此时的等待,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冷淡,而是要让她感觉到你的真诚与热情,只是不急于表态。
管理是一门学问,“学无止境,学海无涯”,以上这些粗浅的管理策略与方法,只是我的一些尝试,仅以此文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