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课堂,精彩的理论:“玩中学”课堂及理论总结
——上海教育年会-东方幼儿园
作者: 车天婷(记录和整理) 单位: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是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的课程也该让孩子在玩中学会一些道理。11月22号,东方幼儿园的陈科静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玩中学”的课,园长毛美娟随后总结了这节课及“玩中学”的理论,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陈科静老师的课名为“神奇的星光灯”。活动目标是观察光通过小洞形成光斑的现象,了解光源远近与光斑大小之间的关系。尝试制作镂空灯罩,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的情景为在大森林中,小白兔遇到大老虎,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小兔子首先逃跑,然后请好朋友熊来帮忙。通过调整光源的远近,小兔子在黑暗的森林中的影子会变大或者变小,当影子变得很大的时候,就吓跑了老虎。通过这个情景,引出“光”这个主题。然后然小朋友说出生活中还有什么发光,反光的东西。最后,让小朋友在轻松快乐的音乐中制作镂空的灯罩。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氛。小朋友用压图机给一次性塑料杯灯做灯罩。老师交给小朋友学会一个人拿一样东西,用完了再放回去。最后,将做好的灯,手上的灯举高高。留下的问题是:怎样让自己的灯变得五颜六色。
接着,园长毛美娟随后总结了这节课及“玩中学”的理论。
毛老师说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法国“玩中学”思想。陈老师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个思想。让儿童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她说,发展是儿童的权利,幼儿教育不应该剥夺儿童的这些权利。它应当既促进儿童的发展,又使儿童获得学习的快乐和童年的快乐生活。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又要促进儿童的发展。
做中学的基本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2)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3)根据假设进行试验设计,(4)动手实验,(5)交流所得,(6)联系日常生活应用。
“玩中学”的理念,让儿童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 ,接触现象,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思考,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毛园长随后谈论了法国“玩中学”的理论及实践。
“玩中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增强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做事,学会合作和尊重他人,在幼儿园阶段,以“玩中学”为主,以“游戏”为主要方式。
法国“玩中学”有十项准则。十分珍惜儿童的好奇心。老师不给予答案。让孩子动手实验。给孩子实验的记录本。在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时,一般应安排若干个星期,每星期至少两个小时。实验活动主要目标为掌握知识内容。家长,学校所在社区应参与“玩中学”实验。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科学工作者,教授要运用各种条件,帮助学校开展活动。教师培训机构从事“玩中学”的老师提供经验。教师可以从因特网上下载活动思路。
“玩中学”的优势在于,玩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玩和学习是紧密结合的。老师与孩子互动玩,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习者对所处世界的了解,并强化学习者继续学习的气氛。促进儿童发展的含义包括:一方面,在近期内,让孩子在原有不同水平上都有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儿童一生可持续发展,主要激励儿童求知的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核心是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随后,毛老师总结了“玩中学”的启示。
第一,“玩中学”改变了儿童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老师变“傻”。让孩子自己主动探索。老师在必要的时候才介入活动。重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第二,教育者细心觉察儿童的需要,提供游戏和环境,游戏可既为儿童的自觉,也可为教育的自觉。让儿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一些东西。
第三,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可以讲不清楚,让孩子慢慢研究。
第四,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各种问题尚待研究。特别指出的是许多老师遭受来自上级,同事家长的强大压力而强调学术性教学,从而牺牲自发性创造性的课程。
毛园长认为,能使幼儿体验到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体现出了真实得生命过程的学习过程才最引人入胜。
要使幼儿园教学改革真正切实进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观念,儿童观的转变是关键。否则,教学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
“玩中学”的课堂及理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借鉴“玩中学”的合理之处,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活泼,让孩子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