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如何处理幼儿园常见问题案例(二)
案例六
何园长正在办公室里写工作报告,一位家长敲门而入。家长开门见山地责问园长:“何园长,你们园老师怎么回事,罚我儿子半天不能玩!这么小的孩子不玩,那还能干啥?亏你们园还是一级一类园呢!”何园长一听,愣了,园里可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其中是不是有误会呢?见家长正在火头上,何园长递给她一杯水,请她坐下,让她先消消气把事情原委说清楚。家长告诉园长:“昨天,我接孩子回家,问孩子,今天玩得怎么样,孩子说:‘老师让我半天不准玩’。何园长,我孩子也就3岁10个月,哪能半天不玩呢?”何园长说:“我先了解了解情况,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于是,何园长找到了小二班王老师询问此事。王老师着急地向何园长解释:“园长,是这样的,明明昨天淘气,我就对他说:‘明明,你再淘气的话,老师可让你半天不准玩’。但我只是让他安静地呆了一分钟,并没有真正让他半天不准玩。”保育员也向园长证实情况属实。何园长全明白了,小班孩子不能正确理解教师的话,时间观念也差,所以表达出来就引起了家长对老师的误会。何园长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家长,并且向家长道歉。家长反而不好意思了,直说:“看来我得去学学儿童心理学,谢谢何园长!”事后,何园长找来王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与她一道探讨教育的技巧,并建议她第二天主动向家长道歉。
分析与思考
这个案例涉及到幼儿园园长工作、教师王作、家长工作的开展。案例中的何园长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是比较妥当的。
一方面,园长对待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得当。当家长怒气冲冲地对教师工作发泄不满时,园长没有与家长针锋相对,避免了矛盾激化;也没有推卸责任,对家长爱理不理;而是先稳住局面,弄清情况,进而消除误会,并主动道歉。可见,园长对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认识得非常清楚,能够真正地把家长当作幼儿园服务的对象,积极主动地成为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家长既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又是幼儿园工作的合作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家长到幼儿园不只是听幼儿园的要求、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的,还有权利对幼儿园工作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园长和教师应虚心地接受家长的批评,听取家长的意见。同时,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保教好幼儿、服务好家长是幼儿园的任务,其中保教好幼儿是基础、是主导,是设立幼儿园的根本目的,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幼儿园也正是通过保教好幼儿为家长服务的。因此,当家长在保教工作方面有疑惑、要求时,园长和教师要尽可能耐心细致地帮助家长,较好地发挥幼儿园的社会职能。然而,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员,并不完全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在教育上相应的措施,教育观念可能不正确,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有时可能不大冷静,过于急躁、片面,提出的意见、要求可能不太合理。这时,园长和教师应理解包容家长,等待和帮助家长冷静下来,然后向家长摆事实讲道理,向他们介绍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可以有意识地为他们讲授相关的育儿知识等。如果家长提出的意见、要求合理可行,园长和教师就应积极地采纳,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
另一方面,园长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正确。当家长反映教师工作的不足之处时,园长不是武断地否定教师,而是尊重、信任教师,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给教师解释说明的机会,维护了教师的自尊心,使事情真相大白,同时又从中及时发现了教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是社会中的一员,生活在团体或组织中,都有被尊重、被承认的需要,这会直接影响人在团体组织中的工作积极性。满足教师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案例七
某日,一位母亲找到园长激动地说:“昨晚我儿子画画,一边画一边嘴里嘀咕:‘培养了一个超级混蛋,……哈,超级混蛋……’我问他从哪儿听来的,他说是小B老师说他的。晚上我一看孩子的裤衩上还有屎。老师居然讲这样的话,照顾孩子这么差,真是枉为人师……”听了她的话,园长很震惊,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家长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找园长反映老师的问题的。园长诚恳地道歉说:“对不起,我没有教育好我们的老师。这话对您的伤害太大了,您希望这件事怎么解决呢?”家长说:“这园挺好的,其实我也不想让孩子退园,可我希望教育教育那位老师!”园长说:“我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做处理,您看成吗?”家长答应后走了。
园长将小B老师我到办公室,小B申辩说:“这孩子入园两个月了,从不蹲茅坑解大便,每次都拉地上五六堆。这次我一着急把他拽到茅坑上,随口说出那句话。”园长严肃地批评她:“你讲的话、你做的事,严重地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你反思一下,写份检查认清问题再进班工作!”
检查很快交了上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悔意,园长让她马上找家长承认错误。第二天,那位母亲拉着园长的手说:“园长,千万别处分小B老师啦!我昨天也太激动了,其实我也有没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昨天小B老师向我承认了错误,年轻人犯错误,有情可原,咱们看她以后的行动吧!”
园长又安排小B老师在大会上做检查,请全园教职工讨论:幼儿教师应怎样爱孩子。通过讨论,大家清楚了幼儿教师既要有爱孩子赛妈妈的情感,又要有爱孩子超过妈妈的理智。大家对小B进行了具体的帮助。
最后园长告诫小B老师:“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小 B老师按受了警告处分,一周后重回到幼教岗位,以后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园里教师的教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坏事变成了好事。
分析与思考
评析一∶
批评、惩罚是对错误行为的否定,是思想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
处理小B老师的方法很多,这位园长采用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集体的舆论组织教师一起讨论:教师应怎样爱孩子?教师的爱与母爱有什么不同?老师们互相启发,达到了帮助小B老师提高觉悟、帮助全园教职工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批评惩罚不可多用,但恰当使用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评析二:
本案例看似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从整个案例始末可以看出以下三点内涵:
1.园长能及时抓住问题,认识到小事不“小”,从而及时解决,收到良好效果。这说明做好一个领导,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抓关键问题的能力。
2.园长及时地将个别教育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这也说明园长有很好的公关知识,既做到教育了自己人,又达到了宣传本园要求严格的意图。可谓“自己做好,他人知晓”,这也就让该园名声远播了。
3.必要的批评始终不可少,适当的惩罚更是良好行为的加固剂。当然批评要恰到好处,让人心悦诚服。惩罚更应酌情而定,做到以儆效尤、适可而止。
案例八
张老师幼师毕业后在园里工作了十年,开始表现一般,业绩平平,但后来工作热情很高,与同事相处融洽,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在幼教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这其中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园领导树立的正确情感管理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前段时间,张老师的爱人得了重病,她请假在医院里守候了一个多月。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爱人的病情终于减轻了,回家边休息边治疗。张老师在家照顾丈夫期间,幼儿园的领导抽空上门看望她。她的爱人和婆婆非常感动,都说:“教师的亲属病了,园领导都来看望,真是太关心了。”第二天下班时,全园的二十几位老师也来到张老师的家里看望她和她的爱人。她婆婆高兴地拉着她的手说:“你们幼儿园真是个温暖的家,园长好、老师好。你能在这个温暖、凝聚力高的集体里工作,真幸福!今后你要好好工作,报答领导和大家对你的关心。”张老师望着这二十几个姐妹,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她说:“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这些天,我在医院里守着爱人,精神都要崩溃了,吃不好、睡不着,嘴唇都长了泡。现在大家都来看望我、关心我、安慰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从此,张老师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努力矫正自己的普通话,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玩球》在全园观摩时受到大家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
分析与思考
在幼儿园的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创建良好园风的关键。在对人的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情感管理机制,让每位教职工能够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友好相处,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增强工作的愿望。这就需要园领导当好大家庭的协调员、联络员,以身作则,真正与教职工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张老师的爱人得了重病,张老师的精神负担重,吃不好、睡不着,园领导能够上门看望,把对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落到具体行动上,自然使教师深受感动。领导在生活中的送种体贴更容易与教师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融含,进而成为教师事业上的理解者与拥护者。张老师在困难中需要领导与同行的理解与支持,园领导与众姐妹上门看望,使张老师深刻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集体的凝聚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必然会为集体付出极大的热情。这种效果是单纯的制度管理所达不到的。
另一方面,从张老师的家庭来说,看到张老师受到园领导和老师们关怀、慰问,家属的内心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在以后的生活中肯定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张老师的工作,解除她的后顾之忧。
而在整个事件中,受益受感动的绝不只是张老师一人,园里的其他老师同样也会感受到集体团结的力量。谁不愿意在这样一个温暖、和谐、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工作呢?而园长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必然会赢得全体教工的敬佩与爱戴。以这种情感方式树立自己良好的领导形象,对以后的工作有百益而无一害。这种情感管理机制在幼儿园的科学管理中起着制度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园领导,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该种管理机制,做到恩威并施,在管理中渗入情感因素,使大家能自觉自愿地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利于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
案例九
某园采购员聪明能干,但脾气不好,有时很倔,有时闷头不理人,因而群众关系较差。
一天中午,食堂急需一批餐料,管理员请他去买,他不去,管理员只好找园长。园长通过询问才知道采购员正闹胃病。园长马上请园保健医生拿来胃药,并劝他到医院看病。采购员一语不发,骑车出去后很快把餐料买了回来,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
事后,园长找到采购员,肯定了他的成绩,指出有困难可以和管理员协商,同志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采购员也诚恳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原来是有些教职工对他不够尊重,购买物品无计划,急需物品时又呼三喊四,搞得他心情烦躁、手忙脚乱。园长听后,帮他分析原因,并建立了相应的采买报批制度。即常规教师教学物品每学期提前做出计划,开学初就购买;临时忙所需物品提前三天做出计划,极特殊情况再随时购买。这样既减轻了采购员的负担,便于合理安排时间,又使采购员有闲暇从事幼儿园其他工作。从此,采购员性格开朗了一些,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如为幼儿园修理床架,设计并安装典外线消毒灯架等,为幼儿园节省资金几千元。
分析与思考
教职工最敏感、最强烈的要求是得到尊重与关心,尤其是领导的尊重。园长并不一定样样比别人强,但一定要比别人更会关心人、尊重人,用自己对事业的责任心感染人。此园长善于发现教职王身上的闪光点,帮助教职王理清工作思路,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协调好采购
员与其他员工的关系。从此,采购员便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幼儿园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所以说领导的艺术之一就是会用人。如何用人?首先必须要了解下属。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情感动物,他们都有人格、尊严、内在的情感体验。领导只有了解了这一特点,才会在用人时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去关心、尊重、维护下属,结果也可能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