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报告”栏创设研讨实录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天气报告”栏创设研讨实录

时间:2012-06-03 11:11:19

“天气报告”栏创设研讨实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天气报告”栏创设研讨实录

作者:何黎明 单位:浙江大学幼教中心

  2010年,我们进行了包括了“天气报告”栏在内的环境创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创设的环境缺乏对幼儿的支持作用,还发现在每班设置的“天气报告”栏中,存在着“布置”的现象,幼儿只要“一拨一插”就可以完成。因此想组织教师通过“天气报告”栏的系列研讨,让教师真正感受环境互动的意义和策略,推动教师对环境互动的理解,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案例就是系列教研活动中的片段。

一、拨拨插插中的质疑:天气预报能否更深入

(一)情景描述
  下图是教师第一次创设的“天气报告”栏(见图1),教研主持人发现了教师们创设中的“布置”现象,但是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给了教师五个思考问题,要求教师实践两周后再填写。收集整理教师的调查表之后,发现教师有很多疑问,于是组织了教研活动。

教师疑惑
1、不知道如何深入?
2、只让幼儿拨一拨、说一说,能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活动?
3、一直这样开展下去,幼儿会不会不感兴趣了呢?
4、如何让其更有吸引力,更具操作性,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5、如何改变幼儿对今天是什么天气,只会回答“夏天”“热天”的状况?  
6、引导幼儿说感受的时候,是否需要一些有关天气引起周围环境变化的图片? 
7、如何让天气预报更多地融入教学生活?
8、如何让天气预报提前预报天气,让幼儿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
9、如何保证天气预报记录的连贯性?

教师思考的问题
1、如何有效地根据每日的游戏反馈更加有效进行天气预报?
2、如何挖掘更深的东西?
3、是否可以进行研讨活动,听取其他教师的见解,取长补短?
4.如何使天气预报更有趣味性,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5、是否可以增加与生活相关的图片,如适合不同天气的衣服,感受天气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6、一天之中,天气发生重大变化,该如何操作?  
7、天气预报和新闻播报结合起来,应该会更好,但只有1个~2个孩子具备这样的条件,该怎么办?
8、每月的天气统计应完善成为资料,可供幼儿查阅,该如何具体操办?

(二)教研过程
1、抛出案例,揭示讨论的主题
  主持人(出示表一):请你看看,你的困境是什么?你同伴的困境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教师1:我觉得只是说说感觉然后插插图片,太简单了。
  教师2:总的感觉好像大家差不多,只能做到这里,感觉“天气报告”栏只能这样了。
  教师3:不知道该怎么持续进行下去。
  主持人:从大家的反馈中,我们梳理出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天气报告”栏和幼儿互动,发展幼儿?

2、简述理想中的“天气报告”栏的特质
  主持人:你们觉得理想中的“天气报告”栏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呢?
  教师们:能引起幼儿兴趣并持续关注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的;能让全体幼儿参加的;能够发展幼儿能力的。

3、集体讨论“天气报告”栏可以给予幼儿哪些关键经验
  主持人:“天气预报”栏可以给予幼儿哪些关键经验?
  教师们:(1)认识天气特征,探究天气等自然现象,感受天气变化的过程,并对这种变化感到好奇;(2)乐意观察天气给周围环境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天气和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3)关爱他人,对周围环境变化感到好奇,有兴趣,能够探究,并有一定的持续性(坚持、合作能力等);(4)探究、观察、表达、发现的能力的获得。

4、小组讨论结合关键经验的形成,设计达成关键经验的相应内容
  主持人:针对这些核心的关键经验,我们在“天气预报”栏内容上可以做哪些变化?
  教师们:(1)天气特征如晴、雨、雪、阴、风、雾、霜、冰雹等;(2)天气与温度;(3)天气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一天内的变化、一周内的变化、一月内的变化或者今天、明天和昨天的变化;(4)天气与周围动植物、环境的变化,如天晴数日植物的叶子会蔫,新叶会发亮,风大树会摇晃、弯腰比较厉害,树叶会沙沙响等;(5)天气与幼儿的直接关系,感受(心理上和生理上)、服饰穿着和活动变化;(6)我们身边为改变环境做出的行为,如开空调、睡席子、铺被子,风太大了会关窗。(7)关爱他人的温馨提示;(8)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报纸、手机、电视、广播或者父母告知等。

二、穿穿脱脱中的探询:操作如何更有意义

(一)情景描述
  这是在观摩了中一班现场(图2)幼儿操作之后的教研活动。
  早晨,××小朋友一到幼儿园,就来到了“天气报告”栏前面的娃娃身边,准备给她穿衣服。他先数了数自己穿的衣服,3件,然后给娃娃穿上相应件数的衣服。
  1O点多,小朋友从外面回来,都脱了外套,这时××小朋友就走到娃娃旁边,也给她脱掉了外套,他说:“热了,她也要脱”。午睡起来后,他又走到娃娃边,给她穿上外套,因为他也穿上了。

(二)教研过程
  主持人:我们先来听听中一班老师的设计意图,再请别的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教师:我本想请幼儿预测第二天的穿衣指数,可是发现幼儿不会。后来,就变成了幼儿到园后给娃娃穿衣服,幼儿自己穿几件娃娃就穿几件,表现当天的穿衣指数。衣服是幼儿带来的,可以让幼儿学穿衣服。
  教师1:我觉得在活动中幼儿会关注娃娃的穿衣情况,而且根据情况调整衣服,还是很好的。
  教师2:这有助于培养幼儿根据温度穿脱衣服的意识。
  教师3:对中班幼儿来说,自己穿几件娃娃穿几件,好像太简单了一些。
  主持人:大家在肯定你的设计同时也有疑问,请设计老师说说你设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教师:我想让呈现在墙上的东西有操作性,让幼儿通过给娃娃穿衣表现温度的变化。
  教师1:幼儿的操作好像不能达到你的设计意图,穿衣服只是简单的“复制”,没有什么挑战。而且太烦杂,要穿那么多衣服,造型上也不美观。
  教师2:对,如果到了冬天,还得有羽绒衣、毛线裤,有点不可行。
  主持人:操作是有目的的,能有幼儿思维参与,为操作而操作那就没有意义了。你们认为怎么办才合适呢?可以帮她想想办法,调整一下。

  教师们:不要穿脱了,而是做成表格式,引导幼儿每天记录穿衣情况,记录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应的图片,做好数量标记即可。这样积累一段时间的记录,便于幼儿发现,不同季节穿的衣服数量和薄厚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天气报告”栏的教研活动还没有结束,因为在不断进行的实践过程中,幼儿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引导教师把环境互动的理念迁移运用到其他的环境创设中去,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让环境真正成为支持幼儿发展的“第三位教师”。

幼儿园方法推荐 “六一”,让我们一起思考 托班幼儿的看书习惯及培养 警惕常态教学活动中的“非常态” 试谈幼儿园“管”与“理”的艺术 幼儿园:评课是一种说服的艺术 以学定教,在反思中提升 教科研与教研条线整合的站位、行动 新教师见习“进化论” 幼儿园教研工作:会说 敢说 愿意说 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提问对策 学会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等正面教育方法 如何应对在幼儿教育中“不举手”的幼儿 托小班“美工区”的设置 托小班“精细动作区”的设置 幼儿园“娃娃区”的设置 幼儿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把学习“集合”作为幼儿学数的逻辑基础 把学习“排列”、“配对”作为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的基础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天气变凉问候短信89句 天气转凉的问候短信75句 天气反复问候短信68句 创设情境 张扬个性──《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片断及反思 天气变问候客户短信82句 天气转冷的简短问候语81句 天气转冷了最好的问候短信84句 天气预报短信问候79句 天气转冷简短问候短信83句 天气记录_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