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的承办式教研活动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研究

我园的承办式教研活动

时间:2012-06-03 17:11:02

我园的承办式教研活动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研究的您有所帮助。

我园的承办式教研活动

作者:张会英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第二幼儿园

  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从而真正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园本教研目标,我园实行了承办式教研的园本教研组织形式。

  一、承办式教研的基本内涵与价值

  所谓“承办式教研”,就是由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独立承担研究内容,自主组织教研活动的一种教研形式。它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内容、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形式。

  实行承办式教研的价值在于:一是能通过给予园内一线教师组织权的方式,为不同教师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形成园内的“教师专家”队伍;二是能使幼儿园教师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相互的思维碰撞获取更多的思想火花,实现相互启迪,获得共同发展;三是能让教师在自主教研中享受成功与快乐,获得职业幸福感和教学的自信心。

  二、承办式教研的操作程序

  承办式教研是对现有教研制度的创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特长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上均可以实现自主安排,教师的自主空间很大。为保障承办式教研的良性运转,我们采取了如下具体做法:

  1.制定承办条件,确定主持范围。我园建立了一整套活动申办管理办法,包括园本教研申办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园本教研计划审批制度,同时设计了全园统一的“教师园本教研计划报批表”,确保园本教研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

  2.建立领导分班制,提高教研准备实效。领导分班制就是将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在班级指导责任上进一步细化分工。如业务园长负责一班(大、中、小)教师教研活动的全面指导,教研组长负责二班(大、中、小)教师教研活动的全面指导。学期初,具有资格承办教研活动任务的教师根据幼儿园教研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确定承办的主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建议幼儿园增添相应的研究主题,教研室根据全园教研情况进行统一调整。接着,承办教师制定教研主题意向表,包括承办内容、组织形式、组织活动与预案设想等,然后再与相应的分管领导进行讨论,调整后组织教研活动。这样不仅增强了关键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促进了她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避免了管理上的局限性。

  3.加强教研反思,提高教研实效。承办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对组织的教研活动进行效果反思,促使承办者及时捕捉教师在活动中的兴趣、困难与问题,审视事先预设的目标是否适合教师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并学会正确分析教研活动中的问题,找出症结,从而为下次活动的推进或者相同类型活动的设计提出更合理的对策。

  三、承办式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

  1.问题解决式。承办教师把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普遍、典型的问题或当前急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确定为研讨主题进行系列研究。如在中一班教师承办的班级环境创设研讨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关起门来自己琢磨的做法,探索出环境创设“四步曲”,即看、想、做、说的新思路。评比活动则根据活动区存在的不同问题,设计不同的奖项。例如,针对班级环境创设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评比重点是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投放奖;针对同一班级区域主题体现不突出的问题,评比的重点是最佳区角等;针对活动区指导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教师以“活动区活动教师的介人与指导”为主题进行教研活动,总结出了平行式介人法、交叉式介入法、垂直式介入法等指导策略。

  2.经验分享式。通过承办的教研活动,及时向全园展示推广自己成功的做法,是教师自主组织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大一班教师认为本班使用的“加餐提示牌”对缓解幼儿取餐的等待现象有较好的效果,在与领导研究之后,以现场观摩的形式组织教研活动,将这一经验在全园推广。各班教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分别设计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加餐提示牌。每天由值日生负责记录当天的主要食品及数量,然后由报餐员根据记录牌上的内容进行报餐和营养介绍,其他幼儿则可根据提示自主取餐,有效促进了幼儿生活环节的自主化,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学反思式。承办教师经常会针对某一问题,引领园内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式研究。例如,朱老师以“如何提高活动区观察记录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活动。首先请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观察记录表。然后,通过集体论证的方式进行交流,加以修改与完善。而后各班运用、检验,最后再进行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教师的实践探索、交流改进,原先单一的观察记录已被演绎成多种样式,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教师为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设计了个案跟踪式观察记录。中班设计区域诊断式观察记录并根据记录发现的问题,制定了配套的区域活动方案,为深化活动区活动研究提供了素材。大班设计的目标完成情况观察记录.大大提高了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和指导的针对性。

幼儿园研究推荐 拓展课程资源,构建本土化生活课程 透视早教机构异常火爆的背后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初探 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研究者 幼儿园让“假”走开 从“尊重规律 聚焦文化”出发的思考 “教研组建设”之我谈 对集体园年级组长培训的研究 在园际教研中提升专业自信 幼儿为何喜欢玩“结婚”游戏 化整为零,在多方互动中评价和欣赏 呵护“原生态”儿童绘画 美术活动生活化的研究 “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幼儿园管理 办园理念和师资队伍建设 立足服务抓管理 着眼发展促规范 改革创新在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

最新研究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已成趋势 学校教育不可能补齐学生所有短板 幼儿园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 不要让“规矩”磨灭幼儿的个性 从感恩节包饺子到幼儿园“去小学化”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研究 如何调动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探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关于《培养3~4岁幼儿自信感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相关信息 教研活动自查报告 教研活动通讯稿 我园教师管理的举措 我园的承办式教研活动 我园的四项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