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原生态”儿童绘画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研究

呵护“原生态”儿童绘画

时间:2013-06-25 16:23:26

呵护“原生态”儿童绘画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研究的您有所帮助。

呵护“原生态”儿童绘画 
  
       在许多少儿美术活动与绘画比赛中,“原生态”儿童绘画屡屡遭到排斥与冷遇,那些“伪儿童绘画”反而风光无限。这种错误的导向也给儿童美术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扭转这种不良风气,就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爱“原生态”儿童绘画。
  
一、正确认识“原生态”儿童绘画。 
  “原生态”这个词大概是缘于今年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而家喻户晓。 事实上歌唱的“原生态”人群在现代社会并非主流,更多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而儿童绘画的“原生态”则不同,它几乎就是儿童绘画的常态,因为绝大多数儿童喜欢选择这种形式来参与美术活动,它们的总体态势就是这种“原生态”。 

  “儿童画,只要让孩子们自由地用个人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稚作才是儿童画最为显著的特征(张广才《儿童画是一种很高级的艺术》2006年6月10日《美术报》)”。此言对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与艺术特征作了一个简洁恰当的概括。如“原生态”歌手一样,绘画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抒发方式、创造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他们在活动中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主探究与发现。 

  许多美术教材上刊登的“学生优秀作品”大多不是“原生态”儿童画,而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绘画活动所受不当教育的影响还较小,从而保持住了儿童画的“原生态”。还有,学生平时自主创作的作品也是“原生态”,这样的作品包括随意的涂鸦、个人思想的图像表达、活动的辅助装饰等等。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类似成人的绘画语言去处理画面,而对当初的涂鸦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他的画便不再是儿童画,即便他的年龄还处在儿童期。 
二、关注“原生态”儿童画的生存状态。 
  “原生态”儿童画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它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同与欣赏,更缺少像“青年歌手大奖赛”那样为社会所广泛瞩目与肯定的平台。不但在有关美术比赛中不能闪亮登场,即使在美术课堂上,由于评价标准的偏颇,也得不到应有的赞许与表扬,甚至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与信心。 

  有人对儿童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成人化思维,颜色搭配讲究,画面一味追求饱满,涂色均匀,勾线齐整,大多数是线描以后涂色,装饰性极强。画面表现形式多样,专业味道浓”(路学正《深陷“误区“的儿童画》2006年1月7日《美术报》)。这些所谓的儿童画大多经过了成人的精心辅导,甚至干脆就是代笔,离“原生态”已经相去甚远,如果以此作为研究儿童绘画的蓝本,无异于痴人说梦。再以此引导儿童美术教育,不但收效甚微,而且误人子弟,即使提高了少数孩子的绘画表现能力,那也是以牺牲大多数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泯灭童心童趣为代价的,这就背离了美术教育的正确目标。 

  不用否认,少数儿童确实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对画面语言的把握比较成熟,但这样的孩子只是百里挑一,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素质。而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孩子们都喜欢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不在乎绘画的形式与语言,而对这种表达的过程乐此不疲。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参与美术活动,关注美术文化,在此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求完善自我,和谐社会。如果忽视作为常态的儿童画的“原生态”,就是忽视儿童绘画的本质,就会误导儿童美术教育走向歧途——虚假、功利。   

三、积极倡导“原生态”儿童画的保护与发展。 
  首先要充分认识“原生态”儿童画的价值意义,特别是它对美术教育的深刻影响。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儿童画进行合理的解析与评价,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绘画所传达出的信息,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评价体系。 

  强调学生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在儿童画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重视技能技巧传授的教学方法,有人提出“不教而教”的主张,但这绝不等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所作为,也不等于儿童画不需要技法的学习。相反,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但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熟悉儿童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的艺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并将这些进行整合与内化,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具体实施。 

  搭建展示“原生态”儿童画的舞台,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交流的乐趣。在儿童绘画比赛中要大力推崇“原生态”绘画,其实,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儿童绘画大赛中就对“原生态”儿童绘画特别眷顾!期待“原生态”儿童画能够成为美术教育一道美丽的风景!

幼儿园研究推荐 谈园本教研与教师发展有效性 从教学细节谈教育公平的践行 特色课程开发的价值探索 两类教师心态:流浪者OR观光者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特级教师:好课像登山 在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自主探究 不要打击孩子画画时的创造愉快 泥塑活动指导方式的研究 放手让幼儿自己画画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的艺术 走出课程管理转型期的困境 办园理念和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艺术见长,和谐发展 民办幼儿园特色发展浅谈 用渗透思维建设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及实践

最新研究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已成趋势 学校教育不可能补齐学生所有短板 幼儿园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 不要让“规矩”磨灭幼儿的个性 从感恩节包饺子到幼儿园“去小学化”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研究 如何调动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探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关于《培养3~4岁幼儿自信感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相关信息 儿童简笔画:趴在地上的小猴子 儿童小手工:纸做的老虎 儿童夏裙评价46句模板 儿童简笔画:漂亮的小猴子 儿童小手工:纸团做的毛毛虫 呵护健康远离烟草演讲稿 儿童成语故事100篇花木兰 儿童简笔画:帅气的小猴子 儿童小手工:纸条做的小花 儿童小手工:豆子做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