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有效主持策略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研究

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有效主持策略

时间:2012-07-22 22:27:04

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有效主持策略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研究的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有效主持策略

    园本教研中,主持人的主持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园本教研的效果。主持人在整个园本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担负着对参研教师给予启发、鼓励,对研讨中的观点给予欣赏、概括、总结和提升等任务。因此,主持人除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比如较高水平的倾听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简洁高度的概括能力、较强的亲和力和协调能力等等。下面就园本教研中有效主持的基本策略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适宜地“抛球”
  话题往往是一场园本教研活动的起点和核心,主持人如何根据研讨的内容提出适宜的话题,这是主持人主持好一场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前提。有效地提出适宜的话题,除了主持人必须非常熟悉本次研讨的主题,了解参与参研教师的情况外,还应该讲究一些提出问题的技巧,从而能使研讨活动逐步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研讨达到良好的效果。

  1、借案例“抛球”。案例包括现场观摩的公开教学活动、所观看教学活动录像或事先发给研讨教师的教育案例材料,要求大家针对案例(课例)展开研讨。这种基于一定案例为载体的教研的主题,因载体性质的不同,其问题所显现的方式也不同。对于案例所蕴涵的问题比较明显的,主持人可以先让参研教师进行自由的讨论,然后在基于讨论的基础上,对所讨论的出来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筛选,通常这些问题有的是来自执教者的困惑,有的则是观课者的疑问(包括评课中有争议的问题)。而对于有的案例蕴含的问题比较不明显的,则可以由主持人根据案例和研讨的目的直接提出所要研讨的问题,集中教师研讨的方向,并以此引发老师讨论。对于研讨氛围尚未较好形成的幼儿园来说,这种由主持人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同样适用,由主持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接抛出话题,让参研教师直奔主题展开讨论。除外,主持人不管是采用直接或间接“抛球”形式,都应尽量避免所提出的话题过于局限于“就事论事”的弊端,应尽可能地提出既能“立足于文本的分析”,又能“超越于文本的思考”的话题。以让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讨论问题,尽量使问题能让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教师对理论的理解,以及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2、看主题“抛球”。这是指在专题研讨中,主持人根据研讨的主题,拟出系列题目,如 “如何组织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专题讨论,可先列出有关问题:教师和幼儿都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素养储备?如何创设有效的欣赏情境?欣赏是一种个人感受,是否会表达才有感受?如何评价幼儿的欣赏活动?教师在欣赏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主持人在抛出系列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组织讨论时可以实行两种方式:先由教师对专题提出各种困惑和问题,主持人再与自己事先拟的问题融合起来,一个接一个讨论;也可以事先讨论完主持人的问题,再由教师针对每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看法,再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3、看人“抛球”。每一次教研,都会有参差不齐的教师参加,主持人面对各种水平的教师应有所考虑,并适当地加以区别对待。比如:面对那些自信不足、少言寡语的教师,主持人有意识地提些较简单的问题,让老师能够接得住,必要时还应用眼神鼓励这些教师大胆发言,或是直接点名发言。除外,主持人对这些老师的发言有时也要给予适宜的启发和引导,以引发她们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并对她们的发言给予欣赏和支持,以激起螺老师参与教研的自信心。当然,对个别老师来讲,有时甚至是需要主持人事先做些会前的工作,就是事先对这些教师开点小灶,让她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真正研讨时有备而来,保证她们旗开得胜,当她们有了第一次发言的成功后,第二次、第三次……的发言就不难了。相反的,若是面对一些较有教研经验的熟手型老师,主持人抛出的话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或有一定争议*,有挑战*,能激发教师思考,这样的才有研讨的价值。

二、巧妙地接球
  一场研讨的效果如何,最重要的是看教师的思维是否被激发,是否积极地思考问题,而不是看主持人为教师解了多少疑惑,在研讨中教师如果一味地接受外来信息,而不加以思考和争鸣的话,那这种研讨是无意义的。所以主持人在面对教师提出的困惑时,不是给予正确地解答,而是要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如何接教师抛出来的问题,如何把教师的问题再反抛回去。

  1、不接反抛。一些问题是教师们可以回答得了的、马上进行讨论的,主持人可以直接把问题反抛回去:“你认为呢?”或是抛给大家:“大家觉得这问题该怎么解决?”“你们平时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等等,让大家展开讨论。有时,当一个人提出困惑时,并非一定是真的不懂,而是没有深入思考,造成假性困惑,只要你把问题再给她重复一遍,反抛给她,逼她现场专注的思考,她会神奇地豁然开朗,并把她的看法说出来与参研的老师争鸣;而把问题抛给大家,可以让参研的老师一起思考,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互相激发灵感,互相帮助,也是让大多数老师得到锻炼的好机会。

  2、接住后再抛出去。有时教师可能会有某种感觉,但还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抛出来的一些问题比较大,比较泛,或是有一定的难度,不好直接讨论的,主持人应迅速地把问题进行分解,再逐一抛出去,这样有层次的讨论,才能真正地把问题讨论清楚,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问题才能形成清晰的看法。泛泛而谈是没有效果的。有时教师在描述问题时表达不是很清晰,主持人应迅速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抓住问题实质,帮教师把问题明朗、简捷地提出来,这样可帮助教师拟清思绪,懂得如何提出问题,其他教师也才清楚要讨论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使研讨进一步深入开展。

  3、接住后暂不处理。有些问题比较有价值,但既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是短时间里比较难以解决的,可以在本次研讨不作讨论,但是作为研讨活动后的作业,向大家提出要求,如请老师们会后查找各种资料,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主持人也可在会后向大家提供有关材料、书籍,指定老师去读;指定一些班级开展与问题相关的活动供大家观摩研讨,一段时间后,有了理论和实践作基础,再来作专题交流和研讨,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使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自然地调和
  主持人在每一场研讨中,是教研氛围的活跃者,是各种关系的协调者,是矛盾的调和者,更是专家与教师沟通的桥梁。为此,主持人首先是要协调好各种关系。在教研中常见的几对关系:教师与行政领导、教师与骨干教师、教师与专家等。一是行政人员在场的研讨,氛围会比较严肃,主持人可以三言两语活跃气氛,让教师们明白,行政只是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参与研讨,在学术研讨中并无地位之分,行政领导更要用一种耐心和欣赏的心态来参与研讨;二是骨干教师在研讨中总是比较活跃,她们往往能较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事先抢到发言的机会,长期以往,会形成部分教师的沉默寡言,她们会有一种依赖心理,反正有人先说,她们都说完了,我们就不必开口了,于是就越发的沉默下去。因此主持人要注意这两部分人的调控,做一些平衡性工作;三是专家和教师存在着理论者和实践者的差距,有时教师的一些言语较为零碎和具体,当专家听的不是很明白时,主持人可帮助教师进行整理和提升,而当专家的一些理论教师一时无法马上理解时,主持人应根据自己的领悟和理解,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教师易于接受。

  其次是引导争论。一是处理争执,在研讨中,难免会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几个教师会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的主持人是一个中间人,必须沉着冷静,除非有明确的是非问题,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争论,引导教师就事论事,决不能带有感情色彩,这样的争论才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二是激发争论,有争论的研讨才有生命力,主持人要巧妙地引发不同的声音,鼓励教师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看法,启发她们努力为自己的观点论证,不求统一的声音,只求教师的自圆其说,因为教育是复杂的,并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

四、适时地收网
  适时地收网是指主持人在研讨的现场中,根据讨论情况,适时地结束每一个话题,并自然地转入另一话题或结束研讨。这能充分地体现主持人的组织作用,主持人要根据研讨现场的情况收放自如,较好地调控研讨过程。

  1、当一个问题已讨论清楚、教师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主持人应对这个问题给予简单的小结,然后及时自然地转入下一个问题,每次的小结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自然和谐,整个研讨环环相扣,脉络清楚,教师对每个讨论的问题都有个清晰的看法,使研讨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能牢牢抓住教师的注意力,至始至终积极地投入到研讨中,不至跑题。

  2、当讨论出现泛散、跑题、开小会时,主持人必须及时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问题重新提出来,要求大家大声发言,保证所有人都能听到,避免开小会,也可以重述某教师的话,以作强调和提醒注意的作用。

  3、最后的总结,整体的梳理。主持人应对整个研讨进行整体的梳理和简要地概括总结,把教师的一些达成共识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提升,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梳理,或作为下次研讨内容布置,或作为老师下阶段的研究话题。

幼儿园研究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活动的新方法新策略 关注常态教学管理,优化课程实施效应 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有效主持策略 城乡幼儿园园本研训策略初探 “有备而来” 让教研更有效 教研为幼儿园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让教研蕴含学术,让教学富有成效 在园际教研中提升专业自信 基于自我反思的园本培训模式 幼儿园园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幼儿为何喜欢玩“结婚”游戏 浅谈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一个小班涂鸦活动引发的思考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浅谈创新教育下美术技能技巧的培养 品牌在探索学校办园新模式中的作用 幼教专家质疑传统早教观 要从教育和教师的需求出发精心策划教研活动

最新研究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已成趋势 学校教育不可能补齐学生所有短板 幼儿园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 不要让“规矩”磨灭幼儿的个性 从感恩节包饺子到幼儿园“去小学化”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研究 如何调动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探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关于《培养3~4岁幼儿自信感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相关信息 幼儿园园务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教研组工作述职报告 幼儿园园长的个人总结范文 幼儿园园务总结最新范文 幼儿园园长期末总结范文 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 幼儿园园长工作总结 教研组长辞职报告 幼儿园园所文化标语72句 幼儿园园长年终优秀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