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类预习
一、易读错的字
曹(cáo)操 柱(zhù)子 大秤(chèng)
为止(zhǐ) 重量(liàng) 一幅(fú)
削(xiāo)好 冷(lěng)清 一束(shù)
哄(hǒng)我 红润 (rùn) 窗(chuāg)外
二、易写错的字
站:第五笔是提。
候:不要丢掉第三笔竖。
今:最后一笔是横撇。
灯: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电:“日”字写扁。
三、会写词语
称象 柱子 底下 一杆 大秤
做做 七岁 站出来 大船 果然
评奖 时间 时候 只要 一封信
今天 写信 一支笔 圆珠笔
电灯 哄我 先后 闭上 脸上
好事 下沉 头发 窗户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高兴—愉快 一同—一块 议论—讨论
办法—方法 下沉—下降 果然—果真
仔细—细心 端详—打量 满意—合意
收拾—整理 亲爱—心爱 冷清—清静
美丽—漂亮 明亮—透亮 红润—润泽
温柔—温和 乌黑—漆黑 放声大笑—哈哈大笑
七、反义词
高兴—难过 下沉—上浮 懒—勤
得意—失意 开心—难过 冷清—热闹
美丽—丑陋 明亮—昏暗 温柔—泼辣
乌黑—雪白 放声大笑—号啕大哭
八、词语搭配
(仔细)地看(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满意)地笑
(亲爱)的爸爸(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
九、词语归类
1.又…又…式的词语:
又高又大 又蹦又跳 又大又红
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 又高又壮
2. 量词搭配:
一(堵)墙 四(根)柱子 一(杆)大秤
一(条)线 一(沓)纸 一(封)信 一(支)笔
十、句子积累
1. 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比喻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 拟人句:
(1)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4.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2)(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小儿垂钓》,常以填空、理解的形式考查。
2.《曹冲称象》
本文主要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表明了曹冲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大胆表达想法的孩子。
掌握曹冲称象的过程,曹冲称象的过程:
①赶象上船; ②在船舷上做记号;
③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④称石头重量。
常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3.第5课《玲玲的画》主加表:本文主要讲了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将弄脏的画补救好的事。表明了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第 9 自然段的理解(背会第9自然段)。
4.第6课《一封信》主加表:本文主要讲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表达了露西对爸爸真切的思念,期盼爸爸早日回归。表明了她是一个乖巧懂事,懂得体贴父母的孩子。
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和同学交流。
◇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参考答案:
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这样写不会让身在国外的爸爸为家里担心。爸爸才能安心在国外工作。
5.第7课《妈妈睡了》主角表: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妈妈再哄孩子睡午觉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的事。深刻的表明了母子之间的互相关爱的情感。
2、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生字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01
我会写
危wēi(危险、危楼、危难)
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
惊jīng(惊动、惊奇、惊吓)
阴yīn(阴天、阴雨、阴晴)
似sì(相似、类似、似乎)
野yě(田野、野菜、野外)
苍cāng(苍白、苍天、苍老)
茫máng(白茫茫、茫然、渺茫)
02
我会认
宿sù(住宿、宿舍、宿营)
寺sì(山寺、寺庙、寺院)
辰chén(星辰、时辰、辰光)
恐kǒng(恐怕、惊恐、恐龙)
庐lú(庐山、庐江、茅庐)
笼lǒng(笼罩、笼络、笼统)
盖gài(盖住、盖房、掩盖)
03
多音字
宿sù (宿舍)xiù(星宿)
似sì(相似)shì(似的)
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
04
近义词
危——险惊——吓
05
反义词
阴——阳低——高
06
理解词语
危楼:高耸的楼房。
星辰:星的总称。
敕勒川:敕勒族祖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
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07
古诗大意
1.《夜宿山寺》: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刺勒歌》: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08
问题归纳
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3.《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09
课文主题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3、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预习
01
我会写
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
依yī(依靠、依赖、依着)
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
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
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
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
炉lú(火炉、香炉、炉子)
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
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
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
02
我会认
欲yù(欲望、食欲、贪欲)
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
瀑pù(瀑布、飞瀑、雨瀑)
布bù(白布、棉布、布料)
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
03
多音字
更gèng (更好)gēng(更正)
落luò (落后)là(丢三落四)
04
近义词
依——靠 望——看
05
反义词
白——黑 人——出 穷——富
前——后 直——弯
06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
07
古诗大意
《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08
问题归纳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09
课文主题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类预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捕(bǔ) 撒(sǎ) 缚(fù) 坠(zhuì)
(2)难写的字
厨
:撇要舒展;“豆”末笔变提。
掷
:“扌”挺直有力;“阝”的竖为悬针竖。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一望无际 家景 供品 祭器 讲究盼望
厨房 项圈 刺猬 伶俐 经历 潮汛
预告 烟草 烟雾 昏沉 幽雅 错综
萍藻 荡漾 解散 融合 退缩 参差
瘦削 浮动 瞬间 骤然 陡然 凌乱
2)近义词
(
家景~家境 祭祀~祭拜 郑重~慎重
熟识~熟悉 无端~无故 伶俐~灵活
希奇~罕见无穷无尽~层出不穷预告~预报
昏沉~迷糊 幽雅~优美 错综~交错
解散~遣散 融合~交融 退缩~畏缩
参差~凌乱 瘦削~瘦弱 浮动~漂浮
瞬间~霎时 骤然~突然 陡然~猛然
凝视~注视 去世~逝世 追悼~悼念
惊异~诧异 各色各样~各种各样爱戴~拥戴
羞愧~惭愧悔恨~后悔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感激~感动恍然大悟~幡然醒悟伟大~雄伟
情愿~甘愿 摔垮~摔坏 永远~永久
记住~铭记 到处~处处
(3)反义词
郑重→轻率 熟识→陌生 高兴→沮丧
伶俐→笨拙 新鲜→陈旧 危险→安全
希奇→普遍无穷无尽→山穷水尽
昏沉→清楚 幽雅→喧杂 解散→集合
融合→分离退缩→扩张 瘦削→肥胖
凌乱→整齐昏暗→明亮 紧张→镇静
难受→舒服深奥→浅显 慈祥→凶狠
枯瘦→丰满痛苦→幸福 团聚→分离
活→死 俯→仰伟大→渺小 永远→暂时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黑洞洞
类似的词语:
胖乎乎 金灿灿 黑黝黝 亮晶晶
②ABCB式词语:一动不动
类似的词语:
一了百了 百战百胜 应有尽有
③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 来来往往
类似的词语: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安安全全
④ABAC式词语:又高又直 又扁又平
类似的词语:
自生自灭 一生一世 无声无息
⑤含有数字的成语:一望无际
类似的词语:
三三两两 四分五裂 五湖四海
⑥量词:
一轮圆月 一柄钢叉 一顶小毡帽
一块空地 一条皱纹
⑦修饰词: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五色的贝壳
囫囵吞枣地看 微弱的光 饱经风霜的脸
⑧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把猹比作小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猹的凶猛。
(2)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这句话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事中人和事的美丽。
2.排比句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句中的“见不到、听不到、得不到”三个分句,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作者对失去伯父的痛心和怀念。
(2)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句中的“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三个分句,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3.精彩句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的美丽景象,为描写少年闰土做好了铺垫。
(2)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勾画出了闰土的脸色、脸形、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把他那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样子更加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4.含义深刻的句子
(1)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闰土知道的稀奇事真多,“我”和“我”以往的朋友都不知道,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对自然界了解很多,而“我”和“我”的朋友——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过着不劳而食的生活,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里用对比突出了“我们”与闰土的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敬佩、尊重的感情。
(2)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在“昏沉的夜”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的故事”的发生。“好的故事”只能在梦境中可以看到,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决心要同“昏沉的夜”进行坚持不懈的顽强抗争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三、考试热点
1.《少年闰土》一课,第1、4自然段常以课文内容填空及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好的故事》一课,文章的主题思想及重点语句常以判断、选择的形式考查。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课文的主要内容常以小标题填空的形式考查。
4.《有的人》一课,课文的写作特点常以判断的形式考查。
5.第八单元作文《有你,真好》,常以“一个让我感动的人”“闪光的心灵”“的爱”等题目考查习作水平。
理解指示代词和重点词语所指代的事物或包含的意思,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句子中的“这、那、它们”在文中指的是。(2)加点词句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内容?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鲁迅《狂人日记》
推荐理由: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阅读方法:这篇小说可以与本单元其他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借以深入地理解和认识鲁迅的精神品质。
5、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弄(nòng)错 回答(dá) 井沿(yán)
一堵(dǔ) 衔(xián)着 哀(āi)号
晴朗(lǎng) 葫芦(lu) 比赛(sài)
葫芦藤(téng) 寒号(háo)鸟
二、易写错的字
沿:右上部分不是“几”,不要带上钩。
观: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答:上边是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
际:右边是“示”,竖钩不要通到上边去。
朗:左边不要写成“良”。
却:右边是单耳刀,不要写成双耳刀。
谢:中间“身”的最后一撇不要出头。
三、会写的词语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大话面对 晴朗 枯草
冷却 将来纷纷 夜里 一阵 一棵 谢谢想法
盯着 邻居 治虫 奇怪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四、多音字
落:luò(下落) là(落下)
号:hào(口号) háo(哀号)
哪:nǎ(哪里) na(天哪)
当:dāng(当然) dàng(当作)
和:huo(暖和) hé(和平)
种:zhòng(种地) zhǒng(种子)
五、形近字
喝(喝水) 开(开门) 陈(陈列)
渴(口渴) 井(井口) 阵(一阵)
粉(米粉) 郎(新郎) 颗(颗粒)
纷(纷纷) 朗(晴朗) 棵(一棵)
六、近义词
晴朗—明朗 劝告—劝说 暖和—温暖
哆嗦—颤抖 懒惰—懒散 将来—以后
奇怪—惊奇 从前—以前 雪白—洁白
得过且过—苟且偷生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七、反义词
朋友—敌人 抬头—低头 晴朗—阴沉
慢慢—迅速 奇怪—平常 赛过—不如
温暖—寒冷 得过且过—精益求精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棵)葫芦 几(朵)小花 几(个)小葫芦
几(个)虫子一(只)鸟 一(口)井 一(只)青蛙
2. 形容词搭配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晴朗)的天气 (温暖)的窝 (暖暖)的太阳
九、词语归类
1.ABAC 式词语:
无边无际 无影无踪 无拘无束 无法无天 无穷无尽
2. 形容天气寒冷的词语:
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
十、佳句积累
1. 感叹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2. 祈使句: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3. 比喻句: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 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4. 反问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默写《江雪》。
2.《坐井观天》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常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3.《寒号鸟》说明的道理常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4.《我要的是葫芦》第 3、4 自然段常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6、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夜宿(sù)山寺(sì)星辰(chén)
顽(wán)皮街(jiē)道桥梁(liáng)
淘(táo)气试(shì)穿衬衫(chèn shān)
制(zhì)服彼(bǐ)此模(mú)样
喘(chuǎn)气哎呀(āi yā)旺(wàng)火
渐(jiàn)渐冒(mào)出冲(chōng)进
烫(tàng)人终(zhōng)于浑(hún)身
水淋(lín)淋
二、易写错的字
敢:右边是反文旁。
野:右边是“予”,不要多加一撇。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
论:右下方是“匕”。
妹:“女”作为偏旁时,撇长横短。
旺:“日”要写得瘦长。
三、会写词语
危楼 不敢 惊吓 阴天 田野 苍茫 岸边 房屋 散步 消失 船只
远方 海岸 不久 同时 行人 唱歌 赶快 兴旺 旁边 浑身 很轻
水汽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嚷——叫 渐渐——逐渐 连忙——马上 好奇——惊奇
知道——了解 藏——躲 霎时——瞬间 无论——不管
悠闲——清闲 消失——消亡
七、反义词
暖和——寒冷 轻——重 飞快——缓慢 远——近 从前——以后
远方——近处 霎时——永久
八、词语搭配
(蓝色)的远方 (呛人)的烟 (烫人)的火 (美丽)的白云
(很轻很轻)的水汽 (激动)地说 (躺)在床上 (闭)上眼睛
(冒)出黑烟 (蹿)出火星 (冲)进屋里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天苍苍 野茫茫 水淋淋
描写“风”的词语:
寒风 凉风 暖风 热风 微风 狂风 台风 风暴 和风细雨
描写“天气”的词语: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十、句子积累
1. 拟人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2. 夸张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2.《雾在哪里》熟读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句子。
3.《雪孩子》熟读雪孩子冲进火里救出小白兔的句子,体会雪孩子勇敢、舍己救人的品质。
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荚(jiá) 豌(wān) 僵(jiāng) 框(kuàng)
溢(yì) 蝙(biān) 蝠(fú) 漆(qī) 锐(ruì)
揭(jiē) 障(zhàng) 荧(yíng) 屏(píng)
唤(huàn) 索(suǒ) 奥(ào)
(2)难写的字
竖:下部是“立”,不要写成“土”。
系: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究:下部是“九”,不要漏写“丿”。
(3)多音字
称 钻 涨 系 悄 雀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耐心 玻璃 探头愉快
盘绕曾经 飞蛾 蚊子 即使 系着绳子 苍蝇
证明 研究驾驶 呼风唤雨世纪 技术 程度
超过 探索 奥秘联系紧密 物质 任何 改善
黑压压 水淋淋湿漉漉 横七竖八
(2)近义词
按照—依照暖洋洋—暖烘烘温暖—温和
舒适—舒服明亮—透亮预感—预测
震动—晃动丰满—饱满等待—等候
揭晓—公布广大—广泛虚弱—衰弱
安静—平静准备—预备靠近—挨近
相信—确信愉快—快乐盘绕—缠绕
爆裂—碎裂光彩—光华注视—凝望
启示—启发灵巧—灵活敏锐—敏捷
秘密—奥秘清楚—清晰发现—发明
依赖—依靠幻想—梦想洞察—洞悉
回顾—回忆改善—改进改变—转变
出乎意料—意想不到躲避—躲藏
喧嚷—喧哗轻盈—轻巧猛烈—强烈
(3)反义词
暖洋洋—冷冰冰温暖—寒冷舒适—辛苦
明亮—黑暗僵硬—柔软震动—静止
丰满—干瘦等待—离开广大—狭窄
虚弱—健壮安静—热闹靠近—远离
相信—怀疑愉快—苦恼爆裂—完整
漆黑—明亮清楚—模糊敏锐—迟钝
秘密—公开灵巧—笨拙依赖—独立
幻想—现实紧密—松散密集—稀疏
喧嚷—寂静躲避—暴露猛烈—微弱
轻盈—沉重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暖洋洋 静悄悄 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类似的词语:黑漆漆 白茫茫 绿油油 水灵灵 胖乎乎
②含有数字的词语:横七竖八
类似的词语:一唱一和 成千上万 四面八方 一毛不拔
③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
类似的词语:赶鸭子上架 打开天窗说亮话
④量词:
一个豆荚 一粒豌豆 一个口袋 一块板子
一个裂缝 一个囚犯 一个早晨 一个花园
一根棍子 一根绳子 一个节日 一只鸽子
两盏灯 一架飞机 一根电线 一次实验
一间屋子 一种声音 一个世纪 一个神话
一个奇迹 一个水点 一片树叶
⑤动词:
发生事情 钻进裂缝 长出叶子 产生想象
洋溢光彩 发着亮光 得到启示 捕捉飞蛾
拉了绳子 系着铃铛 揭开秘密 发出声音
改变方向 装上雷达 发出电波 依赖自然
潜入深海 冒着炊烟
⑥修饰词:
丰满的豆荚 广大的世界 长满青苔的裂缝
小小的顶楼 温暖的太阳光 愉快的想象
兴奋的眼光 盛开的豌豆花 柔嫩的叶子
健康的光彩 晴朗的夜空 极细的电线
敏锐的眼睛 黑暗无光的世界 美好的生活
银色的雨幕 轻盈的身体 素洁的彩粉
猛烈的风雨 秘密的家 紧紧地捏着
安静地躺着 温和地射进来 仔细地支起来
慢慢地相信 直直地坐 轻轻地吻射得最远
快乐地微笑 灵巧地避开 清楚地看到
确信地说 晒得暖洋洋 变得僵硬 走得最远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这句话把豌豆比作囚犯,说明了最后一粒豌豆进入了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得不到阳光和自由。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这句话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形象地写出了蝙蝠耳朵和嘴被封住后,飞行时的混乱状态。
(3)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句话把超声波比作波浪,把陌生的事物用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使得超声波的特点更加简单明了。
2.设问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自问自答是设问句的特点,以设问句引出文章的中心内容,点明蝙蝠和飞机飞行安全的关系。
3.反问句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句话是说它的眼睛特别敏锐,但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这确实是难为蝴蝶。
4.排比句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排比句的使用,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蝴蝶的弱小,也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和着急。
5.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2)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
(3)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5)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6)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7)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
(8)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关联词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1)填写合适的关联词。(2)用关联词来仿写句子。
6.含义深刻的句子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豌豆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给了这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小女孩“快乐地微笑着”说明她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一朵微不足道的豌豆花不但是眼前的美景,也是生命的重要启示,更是最后一粒豌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结果。
三、考试热点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会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五粒豌豆的性格和结局以及最后一粒豌豆的神奇力量等。
2.《蝙蝠和雷达》会考查用关联词填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课内阅读会考查科学家的三次实验,以及蝙蝠是如何探路的。
3.《呼风唤雨的世纪》会考查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经常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蝴蝶的家》会以改写句子的形式考查反问句,经常出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作者对蝴蝶的情感。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世界上最有趣的科学书》
推荐理由本书以“有趣”为窗口,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科学知识,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扇科学之窗。外太空的起源,怎样驾驶直升机,如何像海盗一样说话,拯救地球的10种途径,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有哪些,抵达德古拉城堡的官方路线,被一只毒蜘蛛叮咬后有哪些症状……这些问题会在这本书当中一一找到答案。
阅读方法在读书中的一篇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提前根据书目内容进行质疑、猜测,然后再进行阅读、验证,这样你会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获得更多丰富的科学知识。
8、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知识点归类预习
查字典
遇到不认识的字,如“狐”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来解决。
第一步要先查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先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再数部首的笔画数。
第二步要在“部首目录”的笔画数中找到部首和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再数数生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生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这个生字了。
日积月累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意思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意思是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说到做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这句话的本意是没有圆规和曲尺(矩)就没办法画出圆和方这两种图案。用来劝诫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9、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单元知识点归类预习
交流平台
读了四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学习童话的收获。第一个小朋友总结了预测在学文中的好处。第二个小朋友是从预测的方法来交流的。第三和第四个预测的用途及其收获来谈的。
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
百发百中: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百战百胜: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也泛指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非常便利。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日积月累
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就能像诸葛亮想到周到的计策。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围一个篱笆至少要打三个桩子,当一个英雄好汉少不了要三个帮手。比喻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成功。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10、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知识点归类预习
识字加油站
弹钢琴 练舞蹈 唱京戏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九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一般是由动词加名词组成的。
前一部分举出某种动作行为,是整个短语的核心,叫述语。
后一部分是受这种动作或行为影响、支配的对象,叫宾语。
拓展积累:踢足球拉二胡练书法下象棋观天气栽花草等。
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填一填。
园 圆 支 只
“园”和“圆”是同音字,音节都是yuán。“园”特指地方,如花园、幼儿园;“圆”指的是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只”和“支”字形相差很大。“只” 被用作体形较小的动物的量词,如:一只鸡、一只兔等;“支”被用作杆状物体的量词,如:一支笔,一支红缨枪等。
花园 圆桌 一支笔 一只鸭
带 戴 进 近
“进”和“近”是同音字,音节都是jìn。“进”是动词,表示由外而里的动作,如:进门、进屋;“近”是形容词,表示距离或是时间短,如:近处、最近。
“带”和“戴”是同音字,音节都是dài。两个字都是动词,“带”的意思是率领,引导;“戴”的意思是尊奉,推崇,拥护。
带领 爱戴 进出 远近
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说句子。
◇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 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都露西玩。
“一边……一边……”表示同一时间做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没有主次之分。两个动作有关联,可以同时做。
◇举例:
①小红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
②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展示台】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第一组四个词语是云的在不同的天气状况和不同时间的的形态和名字 。
第二组词语是自然现象,空气在空中凝聚,大气气温较高是变成雨点落下来,温度较低是会变成冰雹打下来或是变成雪花飘下来。霜冻是指溫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遭受到冻害的天气現象。
第三组词语是按照水域的大小排列的,从小到大依次是:小溪、河流、湖泊、海洋。
含苞待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这组词语是成语,在意思上依次递进,花儿没开,花儿齐放,争奇斗艳,到处一派花红柳绿的景象,已经是春色满园的大好春天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这句话是高尔基关于读书的名言,激励了很多热爱读书的人去阅读有益的书籍。
【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诗大意: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图文解读
11、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归类预习
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对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
爷爷奶奶,祝你们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爸爸妈妈,祝你们工作顺利,笑口常开。
丽丽,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日积月累
古诗大意: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一、识字加油站
认识职业:老师、工人、医生、军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每个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
要求会写“工”和“厂”
二、读一读词语
皮(果皮)(树皮);法(加法)(办法);边(旁边)(两边)
许(许多)(也许);处(到处)(四处);生(学生)(生气)
三、写新年祝福
第一行:称呼+冒号
第二行:空两格写祝福语
右下角:署名(自己的名字)
名字下面写日期。
四、春节童谣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
糖瓜粘:糖瓜是汉族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或扁圆型。
图文解读
12、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知识点归类与图文解读预习
知识点
识字
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远——近
高——矮 长——短 多——少
前——后 冷——热 轻——重
胖——瘦
字词句运用
示例: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百花开放,我的家乡就成了美丽的花园。
日积月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古谚。其大意为:一年最好的时光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所以一切的计划要在春季考虑安排妥当;一天的好时光就是朝霞满天的清晨,所以一日的计划要在早晨安排为恰。意思是凡事要抓紧时间计划,早作打算。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1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会认的字。
欲(yù)(欲望)(食欲)(私欲)
穷(qióng)(穷人)(贫穷)(无穷无尽)
瀑(pù)(瀑布)(飞瀑)(泉瀑)
布(bù)(布料)(花布)(布满)
遥(yáo)(遥远)(遥望)(遥控)
闻(wén)(闻名)(新闻)(听闻)
名(míng)(有名)(名字)(名气)
景(jǐng)(景色)(背景)(景观)
区(qū)(地区)(山区)(郊区)
省(shěng)(省会)(省份)(陕西省)
秀(xiù)(秀美)(秀丽)(优秀)
尤(yóu)(尤其)(尤物)
其(qí)(其实)(其中)(极其)
仙(xiān)(仙人)(仙境)(神仙)
著(zhù)(著名)(卓著)(名著)
形(xíng)(形体)(形状)(三角形)
状(zhuàng)(形状)(奖状)(状元)
湖(hú)(湖水)(太湖)(湖面)
绕(rào)(绕路)(绕道)(环绕)
围(wéi)(周围)(包围)(围巾)
岛(dǎo)(小岛)(群岛)(岛屿)
茂(mào)(茂盛)(茂密)(繁茂)
盛(shèng)(盛开)(盛大)(盛产)
纱(shā)(纺纱)(纱布)(窗纱)
童(tóng)(儿童)(童年)(孩童)
境(jìng)(仙境)(环境)(境界)
引(yǐn)(引路)(引导)(指引)
客(kè)(客人)(请客)(客厅)
潭(tán)(潭水)(泥潭)(清潭)
沟(gōu)(山沟)(水沟)(泥沟)
产(chǎn)(出产)(生产)(产地)
梨(lí)(鸭梨)(梨子)(梨园)
够(gòu)(够了)(够用)(足够)
搭(dā)(搭桥)(搭建)(搭石)
留(liú)(留下)(保留)(留存)
淡(dàn)(淡绿)(清淡)(淡然)
分(fèn)(成分)(水分)(盐分)
好(hào)(爱好)(好学)(喜好)
钉(dìng)(钉住)(钉钉子)(钉扣子)
味(wèi)(味道)(滋味)(香味)
干(gān)(干柴)(干果)(干净)
昌(chāng)(昌盛)(昌隆)(武昌)
铺(pù)(卧铺)(店铺)(床铺)
调(tiáo)(调皮)(调解)(空调)
硬(yìng)(坚硬)(硬币)(强硬)
卧(wò)(卧室)(仰卧)(卧倒)
限(xiàn)(限定)(无限)(界限)
乘(chéng)(乘客)(乘车)(乘船)
售(shòu)(销售)(售票)(出售)
二、会写的字。
楼(高楼)(楼房)(大楼)
依(依照)(依次)(相依)
尽(尽头)(尽力)(尽心)
黄(黄色)(黄山)(黄河)
层(层次)(云层)(层出不穷)
照(照射)(照耀)(照应)
炉(炉火)(火炉)(炉台)
烟(烟雾)(浓烟)(香烟)
挂(挂号)(牵挂)(倒挂)
川(山川)(四川)(川流不息)
南(南方)(南面)(江南)
部(部队)(部分)(全部)
些(一些)(些许)(那些)
巨(巨人)(巨大)(巨型)
位(单位)(座位)(地位)
每(每个)(每天)(每次)
升(升学)(上升)(升高)
闪(闪电)(闪亮)(躲闪)
狗(小狗)(狗熊)(狼狗)
名(名字)(名声)(名气)
胜(胜利)(名胜)(取胜)
迹(痕迹)(迹象)(足迹)
央(央求)(央告)(未央)
丽(美丽)(壮丽)(秀丽)
华(华夏)(中华)(年华)
展(展开)(展示)(发展)
现(现在)(现代)(发现)
披(披风)(雨披)(披肩)
份(份额)(月份)(一份)
坡(山坡)(坡度)(爬坡)
枝(枝叶)(枝条)(枝干)
起(起来)(起立)(拿起)
客(客人)(请客)(客气)
老(老人)(老师)(老年)
收(收获)(收入)(没收)
城(城市)(城墙)(长城)
市(市区)(都市)(市民)
利(利益)(利用)(权利)
三、多音字。
四、辨字组词。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闻名——著名 秀丽——秀美
神奇——神秘 环绕——围绕
清晰——清楚 展现——展示
喜爱——喜欢 茂盛——茂密
热情——亲热 有名——著名
茂密——繁茂
奇形怪状——怪模怪样
隐隐约约——迷迷糊糊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2.反义词。
甜——苦 陡峭——平缓
有趣——乏味 升起——降落
茂盛——稀疏 清晰——模糊
朦胧——清楚 茂密——枯萎
喜爱——讨厌 展开——收拢
有名——无名 热情——冷淡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五光十色——暗淡无光
3.量词积累。
一(个)桃子 一(座)山峰
一(位)仙人 一(块)巨石
一(只)雄鸡 一(个)湖
一(片)朦胧 一(串)葡萄
4.词语搭配。
(陡峭)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
(金光闪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美丽)的小岛 (圆圆)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薄薄)的雾
(茂密)的枝叶 (热情好客)的老乡
5.词语归类。
出自古诗五字成语:
更上一层楼 庐山真面目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家书抵万金
ABCC式词语:
金光闪闪 想入非非 果实累累
来去匆匆 两手空空
AABC式词语:
点点星光 蒙蒙细雨 念念不忘
闷闷不乐 高高在上
AABB式词语:
隐隐约约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冷冷清清
表示颜色的词:
暗红 深红 鲜红 淡绿
浅绿 深绿 暗绿
含有数字的成语:
五光十色 一清二白 三心二意
五花八门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6.成语盘点。
奇形怪状 一动不动
五光十色 更上一层楼
六、日积月累。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七、佳句欣赏。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3.“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黄山奇石》
4.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比喻)
《黄山奇石》
5.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日月潭》
6.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
7.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8.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沟》
八、课文主要内容。
1.《登鹳雀楼》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2.《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和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3.《黄山奇石》以“奇”字贯穿全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的黄山,美美地欣赏着那些有趣的奇石。我们为它们的神奇而感叹,同时也为大自然的伟大而惊叹。
4.《日月潭》围绕日月潭的碧水,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