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冲突:信任不疑,回避协调
春季学期开学前几天的一个晚上8:00钟,某幼儿园的张园长接到下属刘老师的电话:“张园长,我有件事向您反映一下,我听有个家长说,王副园长到处说你下学期要下台了,是王副园长当可能园长了”,张园长听了这番话并没有生气和激动,而是冷静地回答“不会吧,教育局人事股还没有找我谈话,也没有看到任免文件”,刘老师继续说“王副园长早就想当这个园长了,你要防着点”,张园长笑着说“谢谢你的提醒,如果真是她当园长,我也无所谓”,刘老师见张园长对此事无所谓,觉得自讨没趣就把电话挂了。
事后,张园张也没有问王副园长是否有此事,以为此事到此为止了。可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王副园长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她一脸委屈地找到张园长解释,并说“我一定要找刘老师说清楚”,张园长笑着说“我相信你的为人,这就是我一直没有找你对质的原因,否则,我早就找你了。也请你不要再找刘老师,谣言止于智者嘛。”王副园张听了这番话,非常感激张园长对自己的信任,也没有去找刘老师论理,以后,正副园长的工作配合更默契。
张园长运用了“信任不疑”的原则,该原则不仅是用来保护和支持人才,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因为人如果被信任,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便油然而生,也可以说,信任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加速蕴藏在人体深处的自信力的爆发。而这种自信力一旦爆发,就可以望我的程度。
张园长同时还运用了“回避协调”法,为了不使矛盾进一步发展,达到激化的程度,而有意识地使双方不接触,避免正面冲突,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张园长当时听到这个电话不冷静,第二天去找王副园长对质,而王副园长又去找刘老师对质,其结果只能是把矛盾进一步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