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幼儿在“瓶玩”中启迪智慧:一瓶一世界
作者:唐林华 单位:奉贤区四团幼儿园 来源:《上海教学研究》
2009年9月,一所总面积8640平方米、投资3000多万元,地处奉贤区东部最偏远的农村二级园——四团幼儿园新园落成。作为一所硬件设施完善的农村园,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让每一个农村的孩子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在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进行了“瓶玩特色”的探索,尝试在“瓶玩”中,实现幼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那么,这一特色是如何定位的呢?
首先,是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承担着实现教育价值的重任。《上海市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的课程部分要求,课程设置、安排、合理,应有幼儿园的特色。《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幼儿园课程的选择与开发,应源于幼儿现实生活,既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与视野。因此,我们尝试以各主题为出发点,拓展与主题有关联的问题和概念,通过“瓶玩”让幼儿进行学习,将现实生活结合到幼儿的活动中去。
其次,是基于我园的资源优势。 四团有闻名全国的神仙酒,名酒精神与家乡自豪息息相关。2010年神仙酒被收录为《上海市非物质遗产名录》,意味着家乡文化将得到保护和传承。神仙酒的香气,弥漫在风中,一种温和的嗅觉文化滴进我们的心里,迸发了我们走进“瓶玩”的灵感。各种材质的酒瓶容易收集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家乡资源。除了酒瓶,幼儿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瓶子,瓶子是他们较为熟悉的物品。幼儿喜欢摆弄操作瓶子,所以,基于我园的资源优势,将利用生活中环保低碳的废旧瓶子诱发幼儿多种经验。
再者,是基于幼儿发展的需要。 玩,是幼儿的天性,更是他们的发展需要。在玩中,可以让幼儿获得自由自主的发展。在新教材《学习活动》的主题背景下,我们建立“以瓶为源,以玩为主,以育为重”的活动理念和思想,通过“瓶玩”试图让幼儿达到“以瓶健体、以瓶审美、以瓶启智、以瓶求新”。
那么,我们如何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有效开展“瓶玩”特色活动呢?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确立“瓶玩”理念
我们所指的“瓶玩”是指利用瓶的一切器皿,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目标,结合新教材的主题活动,提供相关材料,开展运动、探索活动、艺术活动等。我们确立了“在趣玩中启迪玩智”的活动理念。
二、建设“瓶玩”环境
在最初的环境建设阶段,怎样将办园理念和办园特色物化、怎样凸显农村特色是我们的首要工作。
1、设计瓶玩园标
幼儿园的园标,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一所幼儿园的文化。我园结合文化建设目标,组织教职工开展了“园标征集”活动,最后以“快乐瓶娃”作为四团幼儿园的园标。象征着幼儿的文明乐群、乐观自信,激励着教工的团结合作,寓意着四团幼儿园美好的明天。“快乐瓶娃”充分体现了四团幼儿园的家乡文化“神仙酒”,彰显了四团幼儿园的特色活动“瓶玩”。
2、确定色彩基调
农村,让人最快联想到的是庄稼和田野,于是我们把幼儿园整个环境的色彩基调定为黄色,象征着秋天的四团,是收获与希望。在环境建设初期,我们把幼儿园大环境的基色进行了统一。如,教学楼主墙面、大型玩具、操场跑道、走道窗帘、幼儿盥洗室、活动室、幼儿园大月历、自制万年历、班级门口的加加服务卡木盒等都统一为黄色。黄色,有着朝阳色彩,它还给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精心环境建设
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和谐、内涵丰富的特色环境。如,户外的塑胶场地上15个不同动态的瓶娃有机形代表着我们15个班级,寓意着团结、团聚、团干。幼儿玩沙池我们借鉴了英国式的可流动的河流造型。走道上的瓶口的方向暗示着幼儿文明行走的规则。每个楼层设置了图夹文指示系统,便于家长、幼儿找到要去的班级。防腐木的小路、座椅和庭院,营造出颇具田园韵味的一角。相信这给幼儿带来视觉美的同时也在无形中陶冶了幼儿的艺术情操。
我们总体规划三个楼层的公共环境,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瓶玩环境。一楼走道是以“有趣的瓶和热点”为主题的内容,如“奶瓶车开来了”、“热点立牌”、等。两楼走道是以“创意瓶玩”为主题的内容,如,“瓶子总动员”等。三楼走道是以“瓶文化”为主题的内容,如“瓶子村庄”等。安全、温馨、自主、互动的环境,启迪幼儿的玩智,彰显了本土特色。
三、探索“玩瓶”途径
在“瓶玩”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中,我园课程中心组认真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步梳理“瓶玩”活动目标,将“瓶玩”活动目标与新教材的主题内容与要求有机融合,互相渗透。在“瓶玩”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通过运动、探索活动、艺术活动、项目活动(“瓶玩”嘉年华活动)、亲子活动这五个实施途径,为教师组织开展“瓶玩”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通道。
1、运动。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我们编排了各年龄段的瓶器械操,小班“瓶豆操”、中班“瓶盖操”、大班“瓶棒操”。通过瓶器械操发展幼儿身体基本动作,并赋予操节活动很强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们用不同大小、材质、形状的瓶开发制作各类“瓶玩”运动器械,设计体育游戏方案,创设运动情境性,开展个别、小组或集体的体育游戏,如自制大型玩具“瓶玩攀爬架”。真实性、挑战性、选择性,合作性的“瓶玩”运动,发现和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并引导他们从兴趣中获益。
2、探索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瓶子、瓶盖、瓶标等,开展探索活动、数学活动,积极引导幼儿自由、大胆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索。让幼儿从小就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到生活探索的乐趣。
3、艺术活动。幼儿尝试用彩笔、橡皮泥、豆类等各种材料制作艺术瓶、自制“瓶玩”乐器,开展歌舞游戏及美术、音乐、文学等各类“瓶玩”艺术活动。幼儿在自主活动、创造作品、体验成功的同时,提高了审美情趣。
4、“瓶玩”嘉年华活动。“嘉年华”在欧洲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瓶玩”嘉年华是指幼儿园定期组织幼儿在户外开展混班或混龄的“瓶玩”区域游戏。其特征是开放的、自主的、生态的。对中、大班幼儿,我们提供多一点的半成品玩具和辅助材料,以环境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在游戏中,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结伴,自由选择 “瓶玩”材料及相关辅助材料;老师(家长)在观察基础上进行适宜地介入与指导。幼儿在与瓶的充分互动中展示自我、获得发展。
内在教育理念比外在环境设施更重要。我们定期开展“瓶玩”嘉年华活动,背后折射出了四大新理念:
理念之一、点亮绿色。我们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在活动中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悄然植入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保护环境和热爱生活。如,建构类的“造瓶房子”,随地可取的泥巴,取之不竭,对幼儿来说,一团泥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废旧瓶子,幼儿很容易收集和取用。幼儿造完一幢瓶房子可以再造一幢,做得不好可以的话,可以重新来过,一切都在幼儿的掌控之中。表演类的“环保秀”中两个瓶对接做成的小衣架,其朴素现象的背后也为幼儿点燃了创意之火。利用“瓶玩”为媒介,开展环保教育,我们不断反思“瓶玩”的内涵及生活影响,主动在生活中开创新的“瓶玩”价值。
理念之二、崇尚户外。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广阔的空间,使户外活动有着独特的锻炼和休闲的价值。因此,我们把“瓶玩”活动转向户外,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幼儿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瓶玩”活动的快乐。如玩沙玩水类的“打怪兽”、“沙中寻宝”,我们满足幼儿爱玩沙、玩水的普遍天性,以瓶为载体让他们亲密接触,并把培养幼儿主动进行户外游戏的积极性列为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之一。阳光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瓶玩”中我们把最好的东西给幼儿,让他们在蓝天白云下轻松愉快地成长。
理念之三、传递文化。《指南》指出,让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瓶玩”艺术活动中,我们注重让幼儿欣赏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使幼儿有机会习得不同文化的新信息,养成对多元文化的积极态度。美工类的“沙瓶画”,源于约旦内沙的制作方法,幼儿将各种彩沙依次放入瓶内,利用一些小工具将瓶内的沙子变化出各种形状。在内沙瓶画制作中幼儿认真仔细、大胆想象,成为小小艺术家。我们把多元文化的教育融入到“瓶玩”活动中,丰富了幼儿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理念之四、演绎童话。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给幼儿讲一个充满神奇、变幻莫测的童话故事时,孩子会屏声止息,安静地倾听。童话对于幼儿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运动类的“瓶树林”,我们给幼儿创设了童话般的游戏背景。88棵瓶子树,代表幼儿的88种创意玩法。在瓶树林中幼儿们可以自由开展钻山洞、找秋虫、放鸟窝、捉迷藏、打仗游戏、走勇敢者路、扮家家等各种游戏。休闲类的“瓶风车”,幼儿在休息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风车;看看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各班的活动照片再现了活动情景。“瓶树林” 瓶风车”,让幼儿们沉浸在快乐美妙的童话世界,我们用“瓶玩”演绎童话。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多元化的“瓶玩”材料提供,我们对各种细节加强了的改进,以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求,我们用细节增加童趣。
5、亲子活动。丰富多彩的“瓶玩”亲子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也为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进一步亲近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家长们享受久违的童真。
“五大实施途径”满足了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整合观,体现了师幼的多种教与学的方式。
两年来,“瓶玩”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专家和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们从提升质量中走来。课程领导力不断增强、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家园共育不断创新、幼儿兴趣不断激发。目前,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瓶玩”生活化探索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两年了,我和老师们共同经历了“瓶玩”活动的起步与发展,见证了它点点滴滴的成长。探索的过程让我们感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一瓶一世界,我们将继续在一个个瓶子的世界里探索,探索一条真正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