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方法

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时间:2012-07-24 19:14:11

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方法的您有所帮助。

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作者: 于琛 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近年来,我县成立了乡镇幼教教研组,成员由各乡镇幼教辅导员组成。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骨干作用,群策群力开展教研活动,很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教研难的问题。下面就以农村教师组织的一次“大班语言活动活动:树真好”为例,阐述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一研说课议课过程(地点:县教师进修学校)

1.执教者说课
  由执教者说选材的由来、幼儿语言发展的现状、活动目标以及各环节设计的脉络。

2.教研组成员议课
  关于教材:执教者所在的幼儿园位于山区,一眼望去,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幼儿对树木在生活中的作用已有零星的认识,教师选择散文诗《树真好》来开展语言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现状:幼儿词汇贫乏,表达能力欠缺,但大班幼儿已有用简笔画勾勒简单人物和事件的经验,因此,将诗歌欣赏与表演、绘画、仿编活动等有机整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于活动设计:本次语言活动以散文诗欣赏为主,让幼儿感受诗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散文诗需要幼儿慢慢品味,逐步感受其间语言和意境的优美,而这恰恰是农村幼儿最为缺乏的经验、能力。那么,如何分步欣赏,以期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呢?大家将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1)要不要配乐欣赏?
  A教师:轻柔、优美的乐曲有助于孩子们对诗句内容产生无尽的遐想,但幼儿之前很少接触散文诗的欣赏活动,如果配上乐曲,有可能对欣赏过程产生干扰,建议在类似活动开展几次以后再进行配乐欣赏。
  (2)要不要结合操作图欣赏?
  B教师:农村幼儿的倾听习惯、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城区幼儿差,色彩鲜艳的图卡具体形象,教师边朗诵边进行动态操作,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诗句内容。
  (3)要不要结合幼儿的表演进行欣赏?
  C教师:在两次完整欣赏的基础上,可让幼儿边听教师的朗诵边自由表演一些相应的动作,这样教师也可以观察、了解到幼儿对诗句的理解程度。
  以下是研讨前后活动设计的对比:

  

修改后

活动名称

大班半日活动:树真好

大班语言活动:树真好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丰富词汇:吵吵闹闹、清清爽爽、热热闹闹。
3.大胆运用语言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丰富词汇:筑巢、野餐、清清爽爽。.初步学习仿编诗句,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树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教师完整配乐朗诵,幼儿欣赏,并交流对诗歌内容的感受。   2.教师结合背景图,操作教学卡片,第二遍完整朗诵,幼儿欣赏并讲述树木的作用。

3.结合动作,师幼一起朗诵。

4.结合动作、挂图,师幼再次朗诵。

活动二:

1.绘画:树的好朋友。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1.教师完整朗诵,幼儿欣赏,回忆诗句中的各个角色。

2.教师结合背景图操作教学卡片,第二遍完整朗诵,幼儿欣赏。根据诗句内容,教师逐句设问,幼儿回答。

3.教师第三遍完整朗诵,幼儿用相应的动作自由表现,帮助对诗句的理解,并交流应该如何爱护树木。

4.绘画:树的本领真大。

5.幼儿互相交流画面内容,个别幼儿尝试仿编诗句。 0            

活动延伸

幼儿与爸爸、妈妈商量为树木做些什么事情。

粘贴幼儿作品,活动时互相欣赏、交流,学习仿编诗歌。 

3.教研员点评
  修改后的活动设计紧紧把握住幼儿现有语言发展水平,教学方法针对性强。首先采用多元的欣赏方式,让幼儿逐步理解诗句内容,丰富词汇。在此基础上,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树在生活中的作用,再初步尝试利用绘画作品仿编诗句。三个层次清晰,步步递进,充分体现了知识、情感、能力目标三要素。

●二研现场试教议课细节(地点:其他乡镇中心幼儿园)

1.执教者借班上课,并做课后自我反思
  活动的各环节较为明朗,但每个环节的重难点完成得不是太好,尤其是散文诗欣赏的教学较难把握。困惑:如何将问题提在点子上,幼儿能听得明白,答得到位。

2.教研组成员议课
  教研组成员针对执教者在每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予以修改。
  (1)引题部分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树?树长什么样?
  分析:这个问题是为了引起幼儿对树木的记忆,讲出诗中的树叶、小鸟、鸟巢等,为后面诗歌欣赏作铺垫。教师提问“树长什么样”,幼儿的答案必然是关于树的形状、特征、种类等,偏离教师的用意。
  修改:小朋友在哪里见过树?你看到树上有什么?
  (2)第一次完整欣赏后提问:树的好朋友是谁?
  分析: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幼儿回忆出诗中的各个角色,对整首诗有初步的印象。教师问“树的好朋友是谁”,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能与树木交朋友的未必只有诗中的一些动物,只要是幼儿认可的,他们就会随意地说出;再者,诗中并没有强调“好朋友”,只要幼儿能说出诗中的各角色即可。
  修改:诗歌中讲到了谁?或者问诗歌中都有谁?
  (3)绘画“树的本领真大”过渡语:树为我们做了许多事情,小朋友把它画下来,再说一说树有什么用。
  分析:绘画是为了让幼儿表达除诗歌中讲到的以外,树与人们的关系,为后面的讲述、仿编提供内容。教师让幼儿画出树为人们做的事情,幼儿不明确是否画诗中的内容,教师的语言不到位。
  修改:树真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除了诗中讲到的这些,树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在树下玩游戏、踢踺子、跳绳……)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想到的一件事情画下来,画好后用一句话说说你画的是什么。

3.教研员点评
  教师提问的准确度在语言活动中尤为重要,修改后的设问紧紧围绕“树”,即树的形态特征以及“真好”,即树在生活中的作用两个方面展开,能很好地让幼儿感受并表达“树真好”。

●三研模拟教学议提升(地点:本园活动室)
  教研组成员扮演幼儿的角色,执教者在公开教学观摩活动的地点进行模拟教学。

1.执教者模拟上课,并做课后自我反思
  每个环节的目标要求基本能达到,提问的关键点和先后顺序把握得比较清楚。困惑:教师的引导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教研组成员议课
  A教师:执教者的教态较为自然,但站位要有所讲究,操作时既不能挡住幼儿的视线,又要让全班幼儿的一举一动尽收教师眼底。比如:边操作图卡边朗诵时,教师应站在图的左边或右边,侧身,既方便快速指图、贴图,又能很好地观察幼儿的表现。
  B教师:教师应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朗诵时,眼神跟着诗歌内容变换;提问时,眼神是与不同的孩子在交流,让孩子能感受到教师投来的赞许或是鼓励的目光;个别幼儿出状况时,凝视是对幼儿最好的提示。
  C教师:设问尽量避免“是不是”“好不好”“可不可以”的问法,采用开放式提问,多给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调动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D教师:幼儿第三遍欣赏诗歌时,教师鼓励幼儿自由表演,及时发现幼儿有创意的动作表现,并予以表扬,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教研员点评
  选择开放活动时的场所进行模拟教学,执教者可借机将整个教学程序在现场演练一遍,参研教师仿佛置身开放活动现场,课后指导更有针对性。此次活动,教研组成员重点针对执教者专业素质的提升进行研讨,这也是执教者在这次活动中最迫切需要群体帮助解决的问题。

感悟
  1.变换教研模式。以往,我们的一课三研活动是反复地借班上课。执教者带着教玩具要跑几所幼儿园,十分辛苦,教研效果却不太理想。现在,我们采用的是说课一现场试教一模拟教学三步曲,省时省力,又能事半功倍。
  2.调整教研策略。教研过程分层进行,由表及里。即针对幼儿现状,设计活动大环节一针对试教情况,修改设问细节一针对模拟教学效果,讨论教师专业提升。教研策略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增强了教研实效性。
  3.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农村教师长期缺乏良好的教研氛围,接收新事物比较慢。这样的教研过程,执教者慢慢地修改活动方案,改良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状态,能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附散文诗: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天好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啊摇。
  树真好,树叶在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幼儿园方法推荐 在“牵手”与“放手”中创生 提高观察能力,让教育更有效 我的一节教研课 活动“有趣”,未必有效 教科研与教研条线整合的站位、行动 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提问对策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个性化发展呼唤个别化教育 注重培养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策略 学会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等正面教育方法 让老师在享受幸福快乐中教育幼儿随笔 如何引导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性 保护幼儿自尊培养幼儿自信 的重要性 托小班“阅读区”的设置 创新办园体制 提升办园水平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把学习“集合”作为幼儿学数的逻辑基础

最新方法 幼教论文:在教学活动及个别化活动中的指导 如何在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班幼儿养成教育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要为留守幼儿护航 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儿童需要 幼儿教师需提升“问”的艺术 如何幼儿园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 在常规教育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公开课 通过学习“等量判断”促进幼儿“数目守恒”观念的获得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搬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