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长在园本教研落实中的思考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研究

教研组长在园本教研落实中的思考

时间:2012-08-11 19:16:46

教研组长在园本教研落实中的思考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研究的您有所帮助。

教研组长在园本教研制度落实中的思考与实践
      ——硬制度,软落实
 作者: 金晔 单位:静安区华山美术幼儿园

    刚性的园本教研制度有着明确的指向,它是规范操作、组织行动的指南,教研组长作为教研制度的执行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制度;同时教研组长也是制度实施的决策者,必须去思考如何为“硬制度”注入人文元素,追求制度落实的效果,追求制度实施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出——硬制度、软落实。

(一)外送培训制度和“反哺”共享的教研方式
  我园为了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了园本教研的激励机制,其中有一项“外送培训制度”,确保每个教师每5年都能享有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培训。该制度落实初期,骨干教师首先被选送参加了各级教育机构的专项培训,经过系统的学习,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她们与普通教师的差距明显加大。这就使我们的教研就面临着两个问题:如何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收获;外送培训机会毕竟有限,如何让大家共享优质的学习资源。 “反哺”共享的教研方式由此产生。

  在高结构的集体大教研活动中,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承担起绝大部分的实践课和组织教研的任务,并以专题讲座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培训后的思考。同时,以自由结对的方式,落实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专项工作指导。“反哺”共享使骨干教师能及时梳理自己的学习所得,推动了她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老说,“反哺”共享不仅能够使她们分享到宝贵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够学习骨干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许多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本来,刚性的制度让没机会参加培训的大多数教师产生“害怕业务上落后于人”的担心,而参加培训的教师也会承担一定的压力。通过“反哺”共享方式教研,借助个体的学习实践,带动集体的进步,这种教研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二)日常公开教学制度与灵活的教研方式
  “日常公开教学制度”是我园的一项园本教研制度,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一个学期中有不同数量的开放任务,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提出开放活动要求。如教师对自己的开放效果不满意,可要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指导。经过修改或调整,在落实此项制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大,单一的集体教研方式难易同时满足教师的不同发展需要。作为教研组长,必须关注如何以灵活的教研方式来帮助不同的教师面对和解决她们真实的困难。

  举例来说,在日常公开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年级组的两个班级在教育教学环境创设方面有很大差异。年级组长班和青年教师班在全园评比中分别第一和倒数第一。作为大教研组长,我积极建议年级组长利用教研活动中“专项工作研讨”环节,通过对教学环境创设成功和不成功的两种案例的关键要素的分析,找到了青年教师的专业上的“盲点”,并通过一对一的过程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这样始于问题、基于需要、形式灵活的教研,能使成熟教师的默会经验得以及时呈现和传递,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冒出来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作为教研组长,在教研制度的落实过程中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发现问题后腰及时通过组织不同层面教研活动加以补救,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组长一定要有这样两个意识:关注课程的意识,能时刻关注课程园本化实施的进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要了解组内教师的不同发展水平,能为不同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同时还要善于用好现有的制度、资源和支持,善于在教研活动中检验制度的有效性、及时修改、完善制度。

(三)课程资源库运行制度与教研成果的互动
  如何把日常教学的资料与教科研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推进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我园开始建立课程资源库,为了保证其有效地运作,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运行制度,旨在为园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在落实此项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上的不同,她们对教材的解读也不同,因此进入课程资源库的文本资料参差不齐,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教师之间有效经验的传递和借鉴。

  为了让文本资源能够最大化地传递教师的教育意图和教育智慧,我们通过园本教研总结有效经验,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文本资料能够呈现不同教师的反思痕迹,同时要求教师在使用资源库的某一文本资料时能够及时记录使用后的改进措施或操作建议,为下一位教师使用该文本资料提供借鉴依据。如:我们对“如何备好一堂课”进行了专题教研。从理论学习到工作回顾,从主题目标设定到教学环节设计,归纳出一些操作要点,编写了相关指导性标准,及时把教研中形成的共识转化为格式化文本,放入课程资源库,我们要求教师边学边用,不断内化该教研成果。通过对教研成果的有效利用,教师的备课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教学实践的计划性明显增强。这项制度的落实也使我们实现了“变资料为资源,化个体讲演为集体智慧”的教研工作目标。

  以文本方式呈现的园本教研制度,旨在推动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在制度落实过程中,教师从制度的约束中慢慢被“释放”,并逐渐对制度产生认同感,这完全由于我们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把教师的发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创造性的教研实践,真正为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幼儿园研究推荐 由和致乐,建构新型教研文化 关于园本教研的几点认识 研训一体中园长的角色定位 何敬红:面向全体 鼓励冒尖 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园本课程的生命力 走进课堂细把脉,实实在在促提高 基于教师执教能力的园本培训行动研究 教研组管理的三种境界 对集体园年级组长培训的研究 诗画教学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素质教育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色彩天地伴幼儿成长 专题总结-浅谈幼儿绘画教学 办园理念和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园角色区平静现象教研实录 适合幼儿学习才艺的最佳年龄 浅谈如何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区角环境 要从教育和教师的需求出发精心策划教研活动

最新研究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已成趋势 学校教育不可能补齐学生所有短板 幼儿园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 不要让“规矩”磨灭幼儿的个性 从感恩节包饺子到幼儿园“去小学化”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研究 如何调动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探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关于《培养3~4岁幼儿自信感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相关信息 教研组工作述职报告 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 落实十三五规划总结报告 教研组长辞职报告 教研组大会讲话稿 教研主任讲话稿 教研年终工作总结 落实档案管理经费自查报告 教研的通讯稿 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