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于细微处见“德育”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社会

案例:于细微处见“德育”

时间:2013-05-16 09:02:45

案例:于细微处见“德育”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社会的您有所帮助。

案例:于细微处见“德育”

上海大同幼儿园: 朱祺雯
 
洗手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非常平常的事,每次吃东西和运动之后都会让幼儿自己去洗手。最近,我发现幼儿洗完手之后总是提着湿答答的手就直接跑到教室门口用小毛巾擦,而这中间一段路程中就会有很多水滴掉在地上。每次我都会尽量提醒幼儿,但效果往往都不时很好。
 
    今天,正好下着大雨,地上比较潮湿,再加上幼儿洗完手之后滴下来的水,就使地上变的很滑,我就立即展开了一次活动,让幼儿进行实地观察,并请个别幼儿在地上走一走,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很滑的”“要摔跤了”
我就问幼儿:“那么,为什么会这么滑呢?”
王铭说:“地上有水呀。”
“那么,水是那里来的呀?”“洗手的时候掉出来的”
“这样是不时很危险呢?”“是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小心一点”“洗好手,先甩甩干再走!”

“对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学着保护自己,那就要记得洗完手一定要甩甩干再走,不然,水掉在地上,地上就会变湿,小朋友走来走去就容易摔跤了。”
活动之后,我再次进行观察,就发现原先我一直需要提醒的事情发生的很少了,幼儿在洗完手之后还会看看地上有没有水,他们的举动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感悟——实践出真知啊。
 
分析: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理解的直观性,有很多细微的事情在老师的嘴里不停的提到时并不能真正的让幼儿理解、体会。只有当幼儿有了切实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之后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让他们自觉的意识到这些细枝末节,才能真正有所改变。只有轻说教、重体验才能让幼儿更多得获取知识和经验。

幼儿园社会推荐 正确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 尊重幼儿能力的策略 创幼儿喜爱的有特色的餐饮文化 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社会性发展案例:朋友车 在尝试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的社会性如何发展 怎样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家园携手促幼儿德育发展 对幼儿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 浅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以古诗为载体开展幼儿礼仪教育 用心情教育培养幼儿适应社会 培养爱心,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浅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社会学习对幼儿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价值研究 支持孩子,体验艺术情趣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最新社会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构建积极的生态环境促师幼共成长 艺术活动中从关注“像不像”到关注“想不想” 支持孩子,体验艺术情趣 社会学习对幼儿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价值研究 小班幼儿新闻活动中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幼儿的诚实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相关信息 德育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德育论坛通讯稿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个人工作计划最新汇总大全 案例:快乐的学习蒙氏数学 德育讲话稿 德育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案例分析:小护士的问题 德育活动教案40篇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