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研究

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时间:2013-06-25 16:28:56

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研究的您有所帮助。

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徐州公园巷幼儿园  徐立 

 
[摘要]: 
在传统的绘画活动中,教师以范画作为标准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幼儿绘画的过程,使幼儿处在被动的地位,无法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部分的指导要点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要做到: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想象和创作的素材。二、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对绘画的兴趣。三、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幼儿自由表现。四、发挥幼儿想象力,让画面灵动起来。 
  
[关键字]:绘画  个性  想象力  创造力 
  
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念儿歌、唱歌跳舞都可以表达他们的心理活动。而对孩子来说,绘画是把内涵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极好形式,它也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之一。幼儿绘画是指幼儿运用绘画工具在纸等材料上,通过造型、设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可视的平面形象的活动,幼儿的绘画反映了他们心理发展的水平,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稚拙美,充满了魅力。对于幼儿绘画,我们成年人一眼看去不能理解的东西很多,这是因为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看,成年人的不理解,往往压制和挫伤那些智慧的嫩芽,阻碍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先出示范画,然后让幼儿照着范画临摹,最后拿范画作为标准,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绘画过程,并把幼儿绘画教学简单地当成临摹绘画教学。看看下面几个熟悉的画面: 

画面一:一位老师正在进行绘画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出示范画→语言讲解→教师示范模仿画→幼儿模仿练习画→讲评作品以范画为标准,画得像就是画得好。 
画面二:在绘画时,一幼儿说:“老师,你看我画得像吗?”老师回答:“嗯,对,就是这样画,和老师画的一模一样,真好!” 
画面三:老师辅导幼儿绘画时,发现一位幼儿没按示范画,老师生气地说:“你画的对吗?我是这样画的吗?应该按我教得这样画。” 
画面四:要参加市里举办的幼儿绘画大赛了,老师为了让孩子的作品获奖,自作主张用铅笔画好轮廓线,然后让孩子描画。 

以上几件事例不难看出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活动中老师是指挥者,孩子只是在老师操纵下的“生产者”,画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像加工厂生产出来的模型玩具一样,没有两样。因此一个班的孩子的作品画面是统一的,布局是统一的,色彩是统一的,那孩子怎样能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也没有尊重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部分的指导要点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我们的最终目标应是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我认为要达到此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想象和创作的素材。 
  
任何绘画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幼儿的画更是表现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幼儿的生活越丰富,创作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多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如经常带幼儿到动物园看动物,看它们的外形特征及动作神态;观看花卉展览,了解每种花的颜色、花瓣形状、叶子形状;参加六一游园活动等等,让幼儿见多识广,积累绘画的素材。还有教师应引导幼儿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指导幼儿多听、多看故事、儿歌、影视片、儿童读物等,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积累想象和创作的素材。如给幼儿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启发他把故事内容画出来,幼儿会通过自己的想象,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绘画。 
  
二、让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对绘画的兴趣。 
  
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迸发创造力的基础。教师应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不能为了教而去学,而应该贴近生活,寻找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这样画出来的就具体生动。幼儿会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教师对幼儿绘画观察力的培养可随时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及大自然四季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事物本身发生兴趣。观察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转到万物,有助于幼儿观察力的提高。这样便强化了观察的视野,同时也教会了幼儿观察的方法,丰富了知识。但是幼儿在观察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观察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察,边看边提问题,可以引导幼儿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也可以先局部再整体的观察,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分辨事物的相同与不同。 
如画“小鸡”,就可以教幼儿从整体形态上看:小鸡的全身长着什么?它的样子怎么样?(毛茸茸的,很可爱。)再看看局部的结构:小鸡的头长得怎样?像什么形状?(圆形)小鸡的身体长得象什么?(圆形)身体的下面长着什么?小鸡毛茸茸的毛是什么颜色?有几种颜色?教幼儿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部分到细节部分,从各部分结构到色彩,一一观察分析。幼儿有了感性认识,就会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产生绘画的愿望。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幼儿自由表现。 
  
被动的训练使幼儿表现不出童趣美,也体会不到绘画的艺术美,这怎么能提高儿童的艺术素质?又怎么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部分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理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启发式教学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可是老师成为幼儿的大朋友,共同商量,共同作画,幼儿学画成绩将不断提高。启发式教学提倡幼儿自己去观察、分析,表现生活,提倡尊重和爱护幼儿的审美特点和自由表现。绘画活动中的技巧只是教会幼儿造型、色彩等,而不是束缚幼儿的童心童趣,只要我们相信幼儿的绘画潜力,幼儿的绘画才能才会最大限度迸发出来。 
  
四、发挥幼儿想象力,让画面灵动起来。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大胆丰富的想象,能产生创造的灵感,幼儿的想象力是很活跃的,如果教师注意加以引导,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画面,对他们富于想象的画面应赞扬、鼓励,不应压制,允许他们“想入非非”,如果我们打击孩子想象的积极性,想象的翅膀受到束缚,创造的火花也就冥灭了。 
我们珍视儿童画的特点,让孩子以纯真的感情去表现他们的生活,幼儿天生喜欢喜欢涂涂画画,其创造力宛如一座矿山,值得我们去开发。幼儿美育是扎根的工作,多给与智慧的启迪,心灵的美化,使孩子拥有更丰富、活泼、富有情趣的生活,使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研究推荐 谈园本教研与教师发展有效性 由和致乐,建构新型教研文化 特色课程开发的价值探索 教研组管理的三种境界 城乡幼儿园园本研训策略初探 从“尊重规律 聚焦文化”出发的思考 园本教研"水活渠通"之思考 幼儿园传统教研与园本教研的再认识 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材料选择与设计 素质教育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把创造空间留给孩子 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和幻想 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举措 “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评估与发展选择 在教育中用心探索幼儿年龄特征 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的情感影响 用心探索幼儿年龄特征

最新研究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已成趋势 学校教育不可能补齐学生所有短板 幼儿园要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 不要让“规矩”磨灭幼儿的个性 从感恩节包饺子到幼儿园“去小学化” 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研究 如何调动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探 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关于《培养3~4岁幼儿自信感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相关信息 幼儿园小班六一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幼儿户外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户外环境布置:大型玩具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学方案合集 幼儿园橡皮泥手工作品:桃子 幼儿园环境布置:小班教室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我长大了主题墙 幼儿园区角环境布置:快来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