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子与河流课文生字词等知识点归类与同步练习
一、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
二、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三、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四、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五、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六、词语意思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七、主要内容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十分得意,而河流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
八、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九、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十、课文主题
这首寓言诗通过池水与河流的对话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造福人类,才会散发光彩,勤奋的人生才有意义。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滔天 天涯 妇女 忙碌
遵守 循环 尊敬 考验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尊(尊敬) 滔(滔天) 妇(妇女) 循(遵循) 碌(忙碌)
遵(遵守) 稻(水稻) 扫(打扫) 盾(盾牌) 绿(绿色)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沉重)的货船 (长串)的木筏 (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 (默默)地遗忘
背着(货船) 驮着(木筏 ) 抛开(烦恼)
遵循(规律) 保持(清洁) 受到(尊敬)
推究(哲理) 铺满(青苔) 带来(利益)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仿写句子)
弟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亲爱的姐姐,你会疲劳。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2)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3)水要流动才能够保持清洁。
(4)这首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我懂得了只有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2、静夜思生字笔顺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夜 yè(夜晚) 思 sī(思乡)
床 chuáng(起床) 光 guāng(阳光)
疑 yí(怀疑) 举 jǔ(举手)
望 wàng(看望) 低 dī(低头)
故 gù(故乡)
二、会写字及组词
思sī反思、思念、相思
床chuáng木床、起床、冰床
前qián前方、先前、从前
光guāng光明、光头、阳光
低dī高低、低头、低下
故gù故乡、故友、故人
乡xiāng乡下、同乡、乡村
三、易错的字
思: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
前:“前”下面的部分“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光:“光”上部分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
低:“低”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四、多音字
思 sī思乡 sāi于思
地 dì地上 de轻轻地
五、近义词
望–看 思–想
举头–抬头
六、反义词
举头–低头
七、了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八、课文解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
每课一练
一.读读写写。
二、按笔顺写生字。
目:共()画
耳: 共()画
头: 共()画
米: 共( )画
三、给生字组词。
耳( )( ) 目( )( )
头( )( ) 米( )( )
四、用直线画出三拼音节。
chuángqiánmíngyuèguāng,yíshìdìshàngshuāng,
jǔtóuwàngmíngyuè, dītóusīgùxiāng.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静夜思》的作者是,朝人。
2.《静夜思》中的“思”的意思是。
3.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意思。
4.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六、把古诗补充完整
答案:一、笔顺略5 6 5 6
二、三略
四、chuáng(qián) guāngshuāngxiāng
五、
1.李白唐
2.思念
3.好像
4.思念家乡
六、明月头明月头故乡
3、池子与河流课文生字词等知识点归类与同步练习
一、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
二、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三、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四、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五、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六、词语意思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七、主要内容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十分得意,而河流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
八、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九、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十、课文主题
这首寓言诗通过池水与河流的对话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造福人类,才会散发光彩,勤奋的人生才有意义。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滔天 天涯 妇女 忙碌
遵守 循环 尊敬 考验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尊(尊敬) 滔(滔天) 妇(妇女) 循(遵循) 碌(忙碌)
遵(遵守) 稻(水稻) 扫(打扫) 盾(盾牌) 绿(绿色)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沉重)的货船 (长串)的木筏 (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 (默默)地遗忘
背着(货船) 驮着(木筏 ) 抛开(烦恼)
遵循(规律) 保持(清洁) 受到(尊敬)
推究(哲理) 铺满(青苔) 带来(利益)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仿写句子)
弟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亲爱的姐姐,你会疲劳。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2)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3)水要流动才能够保持清洁。
(4)这首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我懂得了只有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4、《池子与河流》课文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及课后练习
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滔:tāo(滔天、滔滔不绝、滚滚滔滔)
涯:yá(天涯、生涯、天涯海角)
妇:fù(妇女、村妇、夫妇)
碌:lù(忙碌、劳碌、碌碌无为)
遵:zūn(遵循、遵守、遵照)
循:xún(循环、因循、循序渐进)
尊:zūn(尊敬、尊严、尊贵)
验:yàn(验收、实验、测验)
一、本文主题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这个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二、易错音
字音:尊(zūn)遵(zūn)淤塞(sè)
三、形近字
遵(遵守)滔(波浪滔天)——尊(尊敬)蹈(舞蹈)
多音字:
奔: bēn(奔跑)bèn(投奔)
四、词语解释:
①行吟诗人:指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
②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
③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④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目标:
1.积极参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3.了解什么是班干部轮流制,想一想班干部轮流制有怎样的优点和弊端。
【范例】
老师:班干部是维持班级秩序组织班级活动的重要成员,刘杰浩所在的三年级二班班干部是有同学轮流担任的,请你们谈谈,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好不好?为什么?
淼淼:我认为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样一方面能够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让大家了解班干部的辛苦和责任心,也能够通过轮流制发现有能力的、优秀的同学。所以班干部轮流制应该打破原来的终身制,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锻炼的舞台。
西西:我认为班干部应该是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因为每个学生的工作能力不一样,有的同学根本不能胜任,让这样的同学当班干部等于赶鸭子上架。不但不能给大家起到好的榜样作用,还可能使班级秩序混乱,影响学习,所以应该选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
5、《池子与河流》课文知识点归类预习及练习
课文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短文,也是一首诗歌,一则寓言。文章通过河流和池子的对话告诉我们:人要勤劳,不能懒惰,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作者介绍: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音字: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难nán (困难) nàn (苦难)
近义词:
疲劳—疲惫 安闲—安逸 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 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 蜿蜒一笔直 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 遵循一违背 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理解词语: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
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 无影无踪 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 不知不觉 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 自暴自弃 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闲就是好命运。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生命力更加顽强!
4、“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6):池子将自己与河流对比,认为自己的命运很好,河流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驳池水,阐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结果。
第四部分(10):点明主题,揭示寓意。
课文主题:
这首诗歌通过写池子懒惰,安于现状,最后干枯;河流勤奋付出,奔流不息,得到尊重的故事,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歌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勤劳和懒惰的名言警句:
(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 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4)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克雷洛夫
(5)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6)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2
本文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资源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堂检测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滔天 天涯 妇女 忙碌
遵守 循环 尊敬 考验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尊(尊敬) 滔(滔天) 妇(妇女) 循(遵循) 碌(忙碌)
遵(遵守) 稻(水稻) 扫(打扫) 盾(盾牌) 绿(绿色)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沉重)的货船 (长串)的木筏 (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 (安闲)地躺 (默默)地遗忘
背着(货船) 驮着(木筏 ) 抛开(烦恼)
遵循(规律) 保持(清洁) 受到(尊敬)
推究(哲理) 铺满(青苔) 带来(利益)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仿写句子)
弟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2、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改为陈述句)
亲爱的姐姐,你会疲劳。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2)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清洁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3)水要流动才能够保持清洁。
(4)这首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我懂得了只有正确认识人生,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提升练习
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 )它会逐步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
三、重点段落品析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
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
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
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 ”画出。
四、我们也要做像( )那样的人,( ),才能不枉为人生。
参考答案:
一、
tāo yá fù lù zūn xún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二、
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它会逐步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三、
1.一泻千里,万江奔腾,川流不息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四、河流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6、端午粽生字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端duān(端水)(端正)
粽zǒng(粽子)(肉粽)
节jié(节日)(端午节)
总zǒng(总是)(总共)
米mǐ(大米)(米饭)
间jiān(中间)(一间房)
分fēn(分开)(分别)
豆dòu(大豆)(豆子)
肉ròu(猪肉)(牛肉)
带dài(带鱼)(带领)
知zhī(知道)(知己)
据jù(据说)(根据)
念niàn(思念)(想念)
二、会写字及组词
午(上午)(中午)(下午)(午后)(正午)(午后)(午休)
节(春节)(过节)(节日)(节目)(情节)
叶(红叶)(竹叶)(叶子)(树叶)
米(大米)(小米)(玉米)(江米)(花生米)
真(认真)(真正)(天真)(真心)(当真)(真是)(真的)(果真)
分fēn(分开)(分手)(春分)(分工)(分清)(十分)
豆(豆子)(红豆)(土豆)(大豆)(青豆)(豆苗)
三、易错的字
真:
里面有三横。
米:
点、撇、横、竖、撇、捺 (6)
分:
是“八”字头,不是“人”字头。
四、多音字
分:
fēn(分别) fèn(分外)
好:
hǎo(好人) hào(好学)
五、积累词语
美滋滋 又黏又甜
红红的枣 白白的糯米
青青的箬竹叶
六、部首
端——立字旁(站、童、亲、 产、章)
粽——米字旁(粗、精、粒、粉、 粘)
七、课文解析
《端午粽》这一课记叙了小作者想起端午节外婆煮的粽子,十分好吃,后来知道吃粽子是为了几年爱国诗人屈原。
每课一练
一、把音节补充完整。
du__ z __ z__ m__ ji__
端 粽 总 米 间
__u __ i __ī __ù __àn
肉 带 知 据 念
二、比一比,再组词。
午( ) 米( )
牛( ) 木( )
真( ) 分( )
具( ) 纷( )
三、想一想,填一填。
1.粽子是用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枣。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1.我会填。
十分好吃 十分_____ 十分_____
2.请你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五、课外拓展。
想一想,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参考答案
一、ān ōng ǒng ǐ ān rò dà zh j ni
二、中午 小牛 大米 木头 真好 文具 分数 纷纷
三、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屈原
四、好看 美丽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五、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有作“咸茶”的习俗 吃粽子,悬挂菖蒲、 艾草,喝雄黄酒,制蛤蟆墨,拴五彩缕、戴香荷包、五毒兜肚,龙舟竞渡等。
7、守株待兔生字词等知识点归类与同步练习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
2.字义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1.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画地:在地面上画。
6.引:拿,举。
7.固:本来,原来。
8.子: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为:给。足:画脚。者:……的人。
14.终:最终、最后。
15.亡:丢失,失去。
参考答案:
1.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议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恐怕不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那么)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吧,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这时他)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那壶酒。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不要多此一举,更不要盲目乐观,否则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招致失败。
二、了解作者
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韩国贵族。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三、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四、课文翻译
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五、课后习题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故事中的坐车人找错了方向,而且他的有利条件——马好、车夫本领大、盘缠带得多,将会带他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六、推荐阅读
滥竽充数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pǐ)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í)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好听。于是齐湣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他将让他们一个个地吹竽给他听。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参考答案:
南郭先生是一个不学无术、自欺欺人、靠蒙骗混饭吃的人。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画蛇添足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借助注释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
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
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画地:在地面上画。
6.引:拿,举。
7.固:本来,原来。
8.子: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为:给。足:画脚。者:……的人。
14.终:最终、最后。
15.亡:丢失,失去。
参考答案:
1.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议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恐怕不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那么)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吧,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这时他)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那壶酒。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不要多此一举,更不要盲目乐观,否则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招致失败。
每课一练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保守 植株 等待 宋国
触角 颈联 解释 其他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宋(宋国) 冀(希冀) 待(等待) 其(其他)珠(宝珠)
宗(祖宗) 翼(羽翼) 侍(侍候) 共(公共) 株(植株)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耕种)的农民 (矮矮)的树桩 (奔跑)的野兔
四、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
1、兔走触株。(跑)
2、因释其耒而守株。(放下)
3、冀复得兔。(希望)
4、而身为宋国笑。(被)
五、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六、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吗?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七、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种田人说:你要努力工作,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8、花钟生字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一、生字组词
斗dòu(斗争、战斗、奋斗)
芬fēn(芬芳、芬兰、芬菲)
芳fāng(芳香、芳年、芳容)
内nèi(内容、内存、内在)
醒xǐng(醒目、提醒、惊醒)
寿shòu(寿命、长寿、寿礼)
苏sū(复苏、姓苏、苏打水)
强qiáng(强大、坚强、富强)
示shì(表示、告示、指示)
昆kūn(昆虫、昆布、 昆曲)
修xiū(自修、修桥、修理)
建jiàn(建设、建立、建造)
组zǔ(小组、组织、组长)
二、多音字
便biàn (方便)pián (便宜)
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
种zhòng(种地)zhǒng(种子)
鲜xiān(新鲜)xiǎn(鲜为人知)
三、近义词
适宜—适合 大致—大概
舒展—伸展 陆续—连续
四、反义词
艳丽—素雅 密切—疏远 沉睡—苏醒
干燥—潮湿 怒放—凋零
五、理解词义
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
艳丽:鲜明美丽。
绽开:裂开;绽放。
欣然:愉快的样子。
怒放:(花)盛开。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
娇嫩:柔嫩。
灼伤:烧伤.
适宜(yí):合适;相宜。
湿度:空气内含水分的多少,分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
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传播:广泛散布。
吻合:完全符合。本文是讲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一致,完全符合。
花圃:栽培花草等的园地。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大致:大概;大约。
六、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其原因。
2.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第一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了九种花开放的时间,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开放时的动态画面,多样的句式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不单调。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是个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读了第二自然段,想想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以昙花为例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光照限制。县花的花瓣娇嫩,白天光照太强,深夜气温过低,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它在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下只能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还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县花的美丽。
5.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技法描写九种花的开放?作用是什么?
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多样的句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各种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生动具体;多样的句式使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不单调。
七、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其原因,表现了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八、教材课后习题
默读第1-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
课文第1自然段大意:一天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2自然段大意: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每课一练
9、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9 古诗三首课文生字拼音组词等知识点归类与同步练习
一、生字组词
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
符fú(符号、相符、音符)
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é(何时、何地、何苦)
牧mù(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ú(单独、独自、独立)
异yì(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二、多音字
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四、问题归纳
1.《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首诗写的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2.《清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五、课文主题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六、课后习题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爆竹、畅饮屠苏酒、用新桃换旧符等热闹场面。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美丽又凄迷的江南春雨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亲人团聚、插茱萸、登高望远的场景。
每课一练
10、《蜜蜂》生字拼音组词重点句子与问题解析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一、生字组词
蜜mì(蜜蜂、甜蜜、蜜月)
蜂fēng(蜂王、蜂拥、 蜂窝)
辨biàn(辨认、辨别、明辨是非)
阻zǔ(阻力、阻挡、推三阻四)
跨kuà(跨进、跨过、移山跨海)
括kuò(包括、括号、概括)
检jiǎn(检查、检测、检讨)
查chá(查验、查看、查字典)
确què(正确、确实、确有其事)
误wù(错误、误导、准确无误)
途tú(沿途、途中、路途)
陌mò(阡陌、陌生、视如陌路)
二、多音字
闷mēn(闷热)mèn(愁闷)
几jī(几乎)jǐ(几个)
尽jǐn(尽管)jìn(尽力)
散sàn(散步)sǎn(散文)
三、近义词
辨认—辨别 寻找—寻觅推测—猜测
超常—特殊 大概—大约 激动—兴奋
包括—包含 准确—精确 陌生—生疏
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四、反义词
大概—肯定减少—增加 遥远—附近
超常—一般 大约—准确 逆风—顺风
陌生—熟悉阻力—动力
五、理解词语
辨认:分析辨别并做出判断。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跨进:进入。
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
沿途: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准确无误:形容非常精准,没有误差。准:标准,精确。误:错误,误差。
超常:超过一般的;高于平常的。
解释:分析阐明。
六、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 能力。
第二部分(2-6):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7):实验的结论。
七、句子解析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作者只是“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这是做试验的原因;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
2.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这是试验的第一步;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证明是作者放飞的。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用心思考。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
3.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都表示大概的虚数,这样用更准确地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4.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句心理描写表现出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反问句,强调了作者担心蜜蜂找不到家。
5.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推测蜜蜂找不到家是因为作者在蜜蜂完全看不见路,还把它们带到那么远的陌生地方,再加上当时又起风了,蜜蜂飞不高,增加了难度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判断。
八、问题归纳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
2.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为什么?
从小女儿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中,只能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毕竟二十只蜜蜂中只有两只飞回来了。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吗?另外五只哪去了?
3
能,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三。可能风大,蜜蜂折断了翅膀,回不了家了;也可能是蜜蜂遇到伤害,出于自卫不能,蜇人后死了!
4.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九、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十、教材课后习题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左右”“好像”说明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大概”说明作者的观察与推测,体现了作者非常善于观察思考。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两点四十分”说明作者的女儿对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记录得详细精准,体现了她严谨的科学态度。
文中类似的词句还有:
1.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
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ǔn què wú wù
( )
jiǎn shǎo zǔ lì
( )
bāo kuò
( )
tuī cè
( )
zhèng shí
( )
二、读句子,给句中加点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2、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 )
3、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
三、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原意。
例: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1.他感冒那么严重,怎么能上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贝上课不注意听讲,怎么能学习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在括号里。
mēn mèn jī jǐ jǐn jìn
1.尽( )管蜜蜂被作者放了很远,又闷( )在袋子里,但是它们还是回来了。
2.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闷( )闷不乐的。
3、我写的的作文几( )乎没有错别字。
五、阅读。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niànɡ)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蜜蜂通常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1.用“____”画出短文中能说明“蜜蜂是勤劳的昆虫”的句子。
2.蜜蜂通常利用__________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点,通过__________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__________;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__________。
3.你还知道蜜蜂的哪些知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准确无误 减少阻力 包括 推测 证实
二、辨别 证明 猜测
1.他感冒那么严重,不能上学。
2.贝贝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能学习好。
四、 jǐn mēn mèn jī
1.第二句话。
2.太阳 太阳 “舞蹈” “圆舞” “摆尾舞”
11、赵州桥生字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一、生字组词
赵zhào(赵国、姓赵、赵州桥)
省shěng(节省、身份、省钱)
县xiàn(县城、知县、县长)
匠jiàng(木匠、工匠、能工巧匠)
设shè(设想、假设、设计)
计jì(计算、计较、不计其数)
史shǐ(历史、史记、史无前例)
创chuàng(创造、创业、创办)
举jǔ(举手、举行、举重)
且qiě(而且、尚且、且慢)
智zhì(智力、智慧、心智)
慧huì(聪慧、慧眼、秀外慧中)
历lì(历代、历来、历历在目)
二、多音字
省shěng(节省)xǐn(反省)
横héng(横竖)hèng(蛮横)
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
济jì(救济)jǐ(人才济济)
三、近义词
闻名——有名 雄伟——宏伟 减轻——减弱
节省——节约 坚固——牢固 美观——美丽
精美——精致 宝贵——珍贵
四、反义词
减轻——加重 容易——困难 节省——浪费
精美——粗糙 坚固——松散
五、理解词义
遗产: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本课指赵州桥的设计前所未有。
雕刻: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精巧:精致巧妙。
美观:外形好看;漂亮。
六、积累词语
表示有名的词语
闻名中外、名扬四海、世界闻名、举世闻名、闻名遐迩
含有“龙”的词语
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龙飞凤舞、双龙戏珠、卧虎藏龙
七、句子解析
1.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赵州桥“设计坚固”的特点。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
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说明了桥的设计精巧;“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列数字从长度上说明桥的设计坚固。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种设计”指的是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用“既…又…,•”这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好处,一是坚固,二是桥身轻,节省石料。“创举”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精巧”承接上文的内容,“美观”引出下文的内容。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衔接更自然。
5.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点明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和图案美观的特点。
2.第2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展现了赵州桥设计得坚固的?
从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两方面展现了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的。
3.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九、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雄伟和图案美观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十、教材课后习题
1.这段话在描写赵州桥的美观时,运用了“总一分”的写法:先交代赵州桥美观的特点,然后举例介绍了栏板上的精美图案。这样写层次清楚,描写生动,让人读了如见其形。
2.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每课一练及答案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县城 (xiàn xiàng) 创造 (chàng chuàng)
鲜见 ( xiǎn xiān ) 废品 (fèi fèn )
作坊 ( zuō zuò ) 社会 ( sè shè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ì huì jì lù xī shōu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yuán liào yǐng xiǎng jì sh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wěi dà jīng yàn ōu zhōu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bǎo cún
__________
三、对号入座(选字组词)。(4分)
洒 酒
白( ) ( )脱 ( )落 料( )
州 洲
沙( ) 苏( ) 杭( ) 亚( )
四、我会写近义词。(6分)
积累——( )闻名——( )
精美——( )宝贵——( )
欣赏——( )悠闲——( )
五、巧选关联词,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①不但…而且…②虽然…但是…
③既……又……④因为……所以……
1.( )明天有雨,( )我们不能去郊游了。
2.这座桥( )坚固、( )美观。
3.这种纸( )轻便( )好用。
4.帛( )轻便、( )价钱太贵。
六、句子课堂。(12分)
1、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
我能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这是一个__________句,描写了__________。
我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回顾。(7分)
1、本单元学习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其他三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还知道__________也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判断。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 )
(2). “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屠苏草泡的酒。( )
(3). 蔡伦是我国西汉时代的人。( )
(4). 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
八、课内阅读。(10分)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1)联系上下文,说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词语。(4分)
买卖: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3)在文中的省略号处补写几句。(2分)
有,有 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__”画出这一文段的中心句。(2分)
九、课外阅读。(10分)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shèn)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2分)
A.卢沟桥是一座,它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
B.短文开头引用一句,是为了说明______.
(3)用“______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是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狮子的。(2分)
(4)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表示__________。(2分)
(5)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20分)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表达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xiàn chuàng xiǎn fèi zuō shè
二、 智慧记录吸收原料影响技术伟大经验欧洲保存
三、 酒洒洒酒洲州州洲
四、 集聚有名精致珍贵观看清闲
五、 ④③①②
六、 1.文字被人们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2.列数字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3.排比栏板上精美的图案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七、 1.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
2.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赵州桥故宫
4.×√×√
八、(1)指张择端作画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2)示例:出入开关没有多少
(3)示例:从山里砍柴归来的樵夫抬轿子的轿夫
(4)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九、(1)形状、样子都不相同。
(2)A.联拱石桥狮子多
B. 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多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
(4)列举的省略
(5)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十、略
12、夜色生字拼音笔顺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胆dǎn胆子 敢gǎn勇敢
往wǎng来往 外wài外面
勇yǒng勇敢 窗chuāng窗外
乱luàn乱来 偏piān偏远
散sàn分散 原yuán原来
像xiàng 好像 微wēi微笑
二、会写字及组词
色(红色)(白色)(春色)(出色)
外(里外)(外头)(门外)(外国)
看(看见)(好看)(看书)(看一看)
爸(爸爸)(我爸爸)(好爸爸)
晚(晚上)(早晚)(很晚)(晚会)
笑(大笑)(玩笑)(好笑)(笑一笑)
再(再见)(再会)(再三)(再来)
三、易错的字
外
:左边是“夕”,不要写成“夂”。
看
: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横。
晚
:右面是“免”,不要写成“兔”。
笑
:下面是“夭”,不要写成“天”。
“胆子”、”晚上”应读轻声。
“一”的读法:“天一黑”中念第四声,“一样”“一看”中念第二声。
四、多音字
散sàn散步 sǎn散文
觉jué感觉 jiào睡觉
看kàn看见 kān看守
五、近义词
从前——以前 原来——本来
从此——此后 勇敢——英勇
六、反义词
从前——今后 勇敢——懦弱
七、部首
新的偏旁:厂字头。
带厂字头的字有:原、压
八、词句积累
讲了又讲 说了又说 看了又看 问了又问
九、造句
一……就……——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一……就……——他一回到家就睡觉。
十、课文解读
小时候胆子小,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可我还是害怕。爸爸带我出去散步,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也不害怕。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学会克服胆小的心理,做个勇敢的人。
练习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ài miàn bà ba
wǎn shang kàn jian
xiào le zài jiàn
二、我能积累。
很小很小:____、____ 、____ 。
勇敢的故事: 勇敢的 ____、 勇敢的 ____。
三、句子总动员。
例: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
________ 一 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
四、重点段落品析。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超级模仿秀。
在月光下睡觉 在月光下( ) 在月光下( )
2.爸爸用什么样的办法,帮助我晚上出门再也不害怕了?
3.爸爸拉我去散步,我看到了什么?
五、夏季的夜空,星星开心地眨着眼睛……你还看到了什么?请你画下来吧。
参考答案
一、外面 爸爸 晚上 看见 笑了 再见
二、很高很高 很大很大 很绿很绿 传说 传奇
三、她一听到这消息就立即离开了。
四、说话 谈心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13、彩虹生字拼音组词等课文知识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会写字及组词
那(那样)(那里)(那个)(那么)
着(看着)(笑着)(玩着)(着火)
到(来到)(看到)(一年到头)(从早到晚)
高(高低)(高大)(高中)(高音
兴(高兴)(兴奋)(兴国)(兴许)
千(秋干)(干米)(干千金)(万水干山)
成(成为)(成长)(成果)(成天)
二、会认字及组词
虹hóng(彩虹)(虹桥) 座zuò(座位)(入座)
浇jiāo(浇花)(浇水) 洒sǎ(洒水)(洒落)
镜jìng(镜子)(镜面) 拿ná(拿走)(拿笔)
照zhào(照常)(照相) 裙qún(裙子)(连衣裙)
三、多音字
挑tiāo(挑水)tiǎo(挑事)
提tí(提水)dī(提放)
四、易写错的字
到: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千: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一”。
五、词语解释
①彩虹: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
②挑水:扁担两头挂着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担着。
③梳头:梳理头发。
④秋干: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面拴上一块板子。
⑤荡来荡去:晃来晃去,不稳定。
六、近义词
美丽——漂亮 如果——假如
高兴——快乐
七、反义词
美丽——丑陋 高兴—难过
八、积累词语
摇啊摇、吹啊吹、飞呀飞、跳呀跳
走呀走、跑呀跑、喝呀喝、拍呀拍
打呀打、扫呀扫、想呀想、写呀写
转来转去、直来直去、眉来眼去
说来说去、你来我去、春来秋去
过来过去、想来想去、左来右去
南来北去、说来道去、飞来飞去
九、课文解析
1.整体概括
充满童趣
本文是一篇的短文,通过“我”,把彩虹想象成一座桥,想象自己会借助这座桥帮爸爸浇田,在妈妈梳头时帮妈妈照镜子,最后让哥哥看到彩云,
第1自然段
写雨停后,彩虹出现了。
第2自然段
写如果“我”提着水壶到彩虹上,就能帮助爸爸浇田了。
第3自然段
写如果“我”拿着梳头用的镜子到彩虹上,就能让妈妈照着这个月亮似的镜子梳头。
第4自然段
写如果“我”把秋千挂在彩虹上,坐在上面荡秋千,“我”的花裙子就会飘啊飘的像彩云。
2.句段导学
①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这里“雨停了”点明了彩虹出现的时间。“美丽”表明“我”很喜欢彩虹。“桥”是把彩虹比喻成桥。
②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这里由把彩虹比喻成桥,想到“我”到桥上洒水。“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的意思是“那就是我在下雨”。
③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这句由把彩虹像桥,联想到“我”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荡来荡去,裙子就像云朵。
3.重点难点
①从“我”要给爸爸浇田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我”这一美好的想象中可以看出“我”关心爸爸,希望为爸爸减轻负担。可以看出“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处处为家人着想。
②“我”真的能走到桥上去吗?
不能。因为这是彩虹,不是真的桥,没办法走上去。说彩虹是桥是“我”的想象。
③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彩云”是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彩云”指的是“我”的花裙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裙子比喻成彩云,既写出了花裙子在空中飘的感觉,又突出了花裙子的美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十、课后拓展
1.和彩虹有关的词语
彩虹当空 色彩斑斓 五光十色
若隐若现 五彩缤纷 白虹贯日
2.关于彩虹的小诗
雨过天晴,
一道彩虹高高挂在天空。
丁丁说:
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
我想从这座桥上走过,
去看看遥远的银河。
冬冬说:
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
天上的仙女戴上它,
一定会更加好看。
小弟弟问:
如果从彩虹顶上滑下,
会是哪里?
能不能到太空人的家?
小妹妹问:
是谁让彩虹这样美丽?
是谁为它画了七彩衣?
谁有这样大的笔?
彩虹的颜色越来越淡,
渐渐地,它回到了白云中间。
每课一练